雷晓云
(广州大学 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试论区域文化对地方大学办学特色的影响
雷晓云
(广州大学 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地方大学需重视办学特色的建设与凝练。区域文化是影响地方大学办学特色的重要因素。区域文化是地方大学赖以生存的环境,对地方大学提出了传承与创新的要求,并影响到地方大学办学的具体特质,深刻认识区域文化对地方大学办学特色的实际影响有助于提高地方大学办学特色建设的自觉性、有效性。
区域文化;地方大学;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大学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对于基础较弱、历史积淀不厚的地方性大学来说,是否具有清晰的办学特色意识、能否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形成办学特色,更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区域文化是影响地方大学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充分认识区域文化对地方大学办学特色的影响,对提高地方大学办学特色建设的自觉性、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方性大学是当前我国高校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区域文化是影响地方性大学办学特色的重要因素,但现有的研究对区域文化视角的重视不够。
大学办学特色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而长期积淀而成的。一些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影响大学办学特色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在由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15所知名大学共同完成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位、大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战略》[1]中对国外著名大学办学特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报告认为,国外著名大学的办学特色虽然不同,但在办学特色形成过程中有几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主要包括:(1)大学办学特色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2)办学特色是以凝炼的办学理念为基础的;(3)办学特色是靠优势学科对社会的贡献体现的;(4)办学特色是靠其教师和毕业生的学术成就和社会贡献支撑的;(5)大学校长对办学特色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有学者运用要素分析的方法将办学特色的影响要素分为顶层要素层次、内核要素层次和相关要素层次三个基本层次[2],其中,影响要素的顶层结构是指办学的基础环境部分,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和广域的文化传统背景等;内核要素层次包括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外部要素主要是指稳定的、长期的教育投入状况、区域发展状况特点与社会需求等主要内容,而内部要素主要指学校师资、生源状况、学科水平等方面;相关要素则包括了与办学特色直接或间接关联的诸多要素。
还有学者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国家制度与政策、学校发展的历史、环境和文化、学校的党委、校长及学校的教师、学生等是影响我国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方面[3]。
关于大学办学特色的相关研究虽然有助于丰富人们对大学办学特色影响因素的认识,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区域文化视角来探讨大学办学特色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因此,应加强地域文化对地方大学办学特色的影响研究。
要认识区域文化对地方大学办学特色的影响,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剖析区域文化的内涵,认识区域文化的特性。
文化的英文词源是“culture”,其原始意义是“耕作”,是指对自然生长实施的管理。在进一步的演化中,文化被人们赋予了非常宽泛的意义。从广义来论,凡是打上人的印记的存在都被视为文化,如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B.Tylor,1832~1917)于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所提出的文化定义。他认为:“文化或者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而言,乃是这样一个复杂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所有其它作为社会一员的人习得的能力和习惯。”[4]这一文化定义将文化与所有先天遗传的东西区别开来,视文化为人类后天习得之物,并强调了文化的整体性与复杂性。
整体复杂的文化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具有自身的结构,一般可将文化结构理解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其中,物质文化是文化的基本构成,主要是指那些直接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文化,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交通文化等。由于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及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生产方式的复杂性、发展性,物质文化所涉领域非常广泛,且变化速度快。物质文化领域最典型地体现了文化的“人化自然”的特点,是文化的物化形式,具有明显的外在性。相对于物质文化而言,制度文化是更深一层次的文化。制度文化以物质文化为基础,它是为了满足人类更深层次的需要即人的交往需要而产生。人类满足自身基本生存需要的过程既推动了物质文化的发展,又促使人的交往需要的产生。交往需要的满足导致制度化的文化产生。制度文化也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包括与人类的个体生存活动和群体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制度,如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公共管理制度、教育制度、企业制度等。精神文化的产生也是起源于人类自身的需要。精神文化包括个体和社会群体的所有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是以意识、观念、心理、理论等形态而存在的文化[5]。精神文化是文化构成中最内在、最隐藏的部分。文化的三个部分之间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水乳交融的内在结合关系。精神文化内在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
作为一种历史的凝聚物,文化的存在形态不可能是抽象的,而只能是具体的特殊的。区域文化是文化的重要存在形态。区域文化概念是区域与文化的复合体。“区域”是一个内涵不断发展的概念。区域在形成之初只是一个空间的地理概念,表示相对明确而稳定的空间形态;但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区域不再局限于地理意义,而是拥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区域本身便富有文化的意味。一个特定的人类群体,在其所聚居的特定空间里,在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具有特色的建筑、文学、艺术、语言、习俗、服饰等,从而形成具有独特性的文化式样。简要而论,区域文化是指某一特定地域的人类群体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其周围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类自身环境的适应性体系,是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它既与地理、历史相联系,又与心理特征及其物化表象密切相关,是特定区域的人们在历史进程中累积的一切生产、生活样式,行为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赖以创生和存在的思想、情感、知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以及物化的人工制品的总和。
区域文化既具有文化形态的一般性层次结构,但又体现出自身的文化特质,进一步说,区域文化正是通过自身的文化特质来体现文化的一般结构。与文化的结构相对应,区域文化的结构也包括区域物质文化、区域制度文化和区域精神文化三个层次。三个层次间也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趋于整合的,各种文化特质共同构成一种具有内在统一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区域文化整体。
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总体上是一个在批判中继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融合的演进过程,并体现出两个基本特征:
其一是区域性。区域性是区域文化的基础特征。区域文化的区域性对区域内来说体现为同质性,对区域外而言则体现为差异性。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劳作以及社会历史的演进中积淀而成的,它为特定的区域所独有或独创,既占有特定的空间范围,又体现出自身的典型性、独特性。无论是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存等显性文化,还是社会风俗、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等隐性文化,无不渗透着浓郁的地域同质色彩。区域文化通过形成一个在语言、信仰、艺术、道德风俗及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有着共同特征的群体区别于其他区域,彰显其区域同质性。
其二是动态性。区域文化的发展是在传统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变化,其发展深受传统的影响和制约,而传统则意味着区域文化发展体现出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内涵上的稳定性。正是文化传统的稳定性保持了区域文化的独特性,不过,区域文化始终是一个不断交流、不断融合、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动态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更根本的特性。地域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交流、更新、再发展。区域文化的动态性既体现为区域文化内涵和外在表征的变化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区域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外在表征;也体现在区域边界的变化性和模糊性,虽然区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的空间单元,但空间单元的边界经常处于渐变与模糊的位移状态之中。每个区域单元都由特定的文化物质及文化复合体所构成。随着文化的发展,单位边界也在不断变化。
总体而论,区域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动态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也因此使得区域文化概念本身就蕴涵着注重差异、重视发展等内容。
文化是一种影响区域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的力量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地方大学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样也深受区域文化的影响,区域文化总是渗透于或附着于人类的社会活动中,与地方大学具有不可分割的天然渊源。没有不包含文化因素的大学,没有不包含文化因素的大学办学特色。具体而言,区域文化对地方大学办学特色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区域文化发展对地方大学发展提出了内在的要求
区域文化对地方大学及其办学特色的重要影响首先是通过自身的发展需求来实现的。区域文化在区域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已逐渐得到人们的高度认同。当今区域之间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区域文化的竞争,区域文化与社会发展相互渗透、相互依托,特定区域的文化底蕴、文化氛围和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越来越成为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软环境,一个区域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吸引人的区域文化,就会在竞争中落伍。也正因为区域文化在区域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少地方开始将区域文化发展置于地方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塑造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实力也成为不少地方明确的努力方向,这就使得理性认识区域文化基因、激活区域文化传统、有效传承与发展创造区域文化成为地区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内涵。
服务地方社会发展是地方大学的重要功能,也是地方大学焕发生命活力的源泉所在。随着区域发展内涵的扩大和丰富,传承和发展区域文化成为地方大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区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实物、符号记录等,但不能仅仅通过这些物质化的形式。文化的内核是无法仅仅通过物质载体来实现传递的。要传承文化就要激活文化,赋予文化以生命,这需要通过人来实现,通过具体的真实的人的活动来实现。“文化经历了由群体向个体转化,再由个体转化为群体的过程。教育沟通了人类群体的精神力量和每个个体的精神力量”[6],因此,能否有效传承和发展区域文化,与地方大学,这一地方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而由于所处的环境优势,所拥有的人才优势,所从事的活动方式(如教学、科研等)的优势,地方大学在传承和创新区域文化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二)区域文化是影响地方大学办学特色的中介
地方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主动选择、努力实践、历史积淀的过程,其间会受到大学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社会发展的状况与发展需要、国家的制度法规、地理资源生态环境、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等,但这些因素的作用既不是孤立、也不是自然发生的。区域文化是联结各种影响因素而作用于地方大学的中介。
文化即人化,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存在,其本质在于“他”与文化的内在关联性,在于他的“文化本性”。一个人“正是在一个人的文化之中并且通过这一文化,他的生活才真正称之为人的生活,他才能升华超越他的纯粹生物存在的水平。他的文化向他提供‘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形式中并由这种方式,他作为个体的存在方可得以实现。”[7]区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原型,一种文化“集体无意识”,会积淀成特定区域的内核,潜移默化地影响与制约着人的思维、认知和心理、性格的生成与发展,影响着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由此而产生的行为方式,因此,区域文化的中介作用,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被区域文化浸染的人来实现的。
具体而言,区域文化影响着地方大学相关认识主体对地方大学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选择和行为。虽然,从客观上讲,凡是和地方大学办学特色相关的问题都可以成为地方大学相关主体的认识对象,但事实上,他们认识什么、选择什么以及如何行为往往与他们所处的区域文化背景有重要的关系。不同区域文化犹如一个影响人们认识、选择和行为的过滤器,自在地对人们的各项活动发挥着弥散性的作用,成为其他因素影响地方大学及其办学特色的中介。
(三)区域文化影响地方大学的具体特质
如果我们对区域文化作更宽泛的理解,就不难更加充分体会到区域文化对大学办学特色的影响力。比如说,美国的高校办学特色就与美国文化密切相关。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家克尔曾就美国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作过简要而精辟的阐述:“在过去三百年中,美国与其他国家相比,整体文化与高等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多样化,但各类高等学校在发展演化中有些共同的趋势,这些趋势深深受到美国人所关注的问题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并且经常不断地发生着微妙的变化。”[8]威斯康辛思想、大学服务社会的理念之所以出现在美国,与美国文化的注重个人、崇尚实用密切相关。美国许多大学的办学特色都烙上了美国文化的这一特色,如哈佛大学。哈佛大学一方面深受洪堡大学模式的影响,但同时又强调大学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哈佛大学于1636年创办,在最初的两百多年期间,始终是一所培养牧师的不起眼的小学院。1869年,查尔斯·埃利奥特任哈佛大学的校长,他认真观察美国在南北战争后的社会急剧变化,认为美国正在发生向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转变,急需为其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于是,他提出课程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要培养适应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完整的学生”,决定实现办学方针的两个重大转移,即:将教育重心由宗教性学科转移到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的学科;从本科转移到研究院,并创立自由选课制。这一重视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延续下来,成为哈佛大学办学的重要理念和特色,如1933至1953年,康南特任哈佛大学校长时,他的办学理念是:教育首先要培养对民主社会负责的公民;1971至1991年,博克任哈佛大学校长时,他对哈佛大学进行了被媒体称之为“震撼美国学术大厦”的“创新核心课程”改革。同样,英国、德国的文化特征也对他们的高校发展及特色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总之,区域文化是一种影响地方大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地方大学的办学特色有一种弥散性的影响。地方大学,无论是其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体制、教育教学制度,还是其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特点、服务社会的路径方式等,都会烙有区域文化的痕迹。
[1] 储召生.中国大学如何形成办学特色[N].中国教育报,2003-07-27.
[2] 王云鹏,孙安文.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内涵与建设方略——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建设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煤炭高等教育,2006,24(5):70-72.
[3]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纵横谈[J].中国大学教学,2006,(9):13-19.
[4] 庄锡昌,顾晓鸣,顾云深.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373-374.
[5] 衣俊卿.文化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75.
[6] 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74.
[7] 陈中立.思维方式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17.
[8] 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38.
[责任编辑:寸晓非]
2014-04-01
雷晓云(1966-),女,湖北公安人,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
G648.4
A
1008-4657(2014)03-006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