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勃
(南京市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江苏南京,210023)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从古到今蒙学都是从识字开始的。识字不仅是学习文化的开始和启蒙教育的必要手段,也是儿童从运用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过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然而,在具体的识字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有研究指出:当前识字教学存在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的现象,学生还没有深究每个字的音、形、义,教学便一晃而过。笔者基于以上反思与不断的教学实践,坚持用生活化识字的方式来突破识字教学的难点,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汉字是中华民族生活经验的总结,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积累而成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源于我们的生活,又准确而客观地反映着我们的生活。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说苑·杂言》)生活是学习的源泉,是学习语文的大课堂,笔者坚信生活是最好的识字课本。
笔者所理解的生活化识字就是在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识字密切相关,并且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利用丰富多彩的生活资源去主动识字,改变过去我们为识字而识字的识字教学模式,把识字变成学生生活的需要和重要组成部分。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识字教学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要注重“教、扶、放”,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强调了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实现“不教”的效果。我们在具体的识字教学中,要铭记识字教学应该积极地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发展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生活化识字正好契合了这一教学理念,它鼓励学生打开自己的生活世界,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注重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批评传统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时,批评以教师和教科书为中心、无视儿童内部本能的教育教学主张,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从做中学”的教育主张。陶行知先生根据中国的国情及文化传统,对杜威的学说进行了中国式改造,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民众是中心”“教学做合一”。他呼吁教育要融于生活,“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在识字教学中,我们也必须考虑学生的生活要素,积极利用生活中的有益教学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时依然可以自然、主动地进行识字的学习和训练,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学习汉字。
要实施语文识字教学的生活化,笔者认为关键是探索语文识字教学与生活连接的途径,寻找识字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另外,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要用生活化识字的教学理念指导识字教学实践,并将这种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来实现识字教学的生活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让学生以轻松、自然的心态进入汉字天地,是识字教学情感目标达成的关键。在一年级刚开始,笔者就指导每一个学生为自己设计一张精美的卡片,上面写有自己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等,然后将卡片贴在课桌的右上角,引导学生在课间通过卡片认识同学。这样,一周后,在生活识字课上,笔者再将全班同学的姓名打在投影仪上,有个别学生便能够读出所有同学的名字,两周后,有近一半的学生能够认识所有的名字。这样不仅让学生很快认识了很多字,而且给同学之间的交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周后,笔者便让“识字大王”发作业本,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识字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渠道自主识字的同时,笔者也会将学生的识字成果收集起来,这样既可以掌握他们的识字情况,又可以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于是,笔者让每个学生制作一个“采蜜本”,每期选择一个主题,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汉字资源,如剪贴牙膏盒、饮料包装袋、香皂盒、报纸等。笔者要求学生要能准确认读上面所有的汉字,并在课上安排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让学生自己做小老师,教同学们识字。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识字成果和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和思路,为其自主进行课外识字开辟了蹊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既然是生活化识字,就要做到“时时是识字之时,处处是识字之处”:(1)把家里日用品的名字写成标签张贴在日用品上,随时进行识字;(2)把看过的电视节目和主要人物记下来,和父母上街时看到的广告标语和牌匾要读一读,不会的问问父母,回到家中记下不会认的字,再查一查字典了解字义;(3)要经常读书读报,巩固学过的字,提高对事物的理解能力。
学习的最大力量是兴趣。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兴趣时,他便能够学得很好。所以,笔者从学生兴趣入手,让他们说说喜爱的“雪饼”“水蜜桃”“米老鼠”等的字形是什么样的,这些都是学生最感兴趣、最乐于认识的事物,学习时注意力也最集中。很快,学生掌握了这些字词。笔者还在班级内开展“喜羊羊识字乐园”系列识字活动,活动是以热播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郎》为核心内容,围绕动画片里的人物及故事,带领学生认识相关汉字。由于学生对这部动画片的兴趣极高,因此学习起来积极性也非常高,课堂气氛极其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这一切都揭示了语文与生活的深层联系。生活中有最丰富、最生动的教学资源,可以说生活在哪里,我们的识字教学就在哪里。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和活动范围,处处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使学生积极快乐地参与到识字活动当中来,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基础。
[1] 〔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