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晨
(扬州市邗江区公道中心小学,江苏扬州,225119)
俗话说:会生活才会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参与社会、走进生活、有效教学、灵动生成就成了教学的关键词。
鲁洁老师曾经说过:“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张启建老师也曾经说过:“生命根植于生活,生活因拥有无数的生命而精彩。”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合理设计、安排教学,让学生不断丰富和发展生活经验,从而获得内心体验,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小马虎旅行记》的一个教学片段:有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上一年级,叫马小虎。他呀,总喜欢乱丢东西,你们看,晚上睡觉时,他的东西放在什么地方啦?学生七嘴八舌,很快就找出了马小虎错误的行为习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出录像中发生的错误,进而根据经验说出东西摆放的正确位置。认识到睡觉前东西乱放,醒来后到处寻找的坏习惯不可取。通过介绍一个新朋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观看这个小朋友的一系列行为,了解到这个新朋友是一位粗心的小朋友,他太马虎(马虎是最初留给学生的一个认识)。生动有趣的卡通连环画,幽默夸张、荒诞离奇、诙谐可笑的漫画等特别能够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学生们对录像和照片感知性很强,因此,笔者将《小马虎旅行记》的卡通连环画做成了课件,并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学生们观赏的兴趣也非常高,在观看过程中认识到了马小虎的错误行为,为学生自觉纠正已往错误的习惯打下了基础。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的引入不是远离儿童生活的一些消息或事件,而是源于他们身边或周围的事情,容易令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和兴趣。而兴趣和好奇心是儿童思维的内驱力,它使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成为可能,使体验、感悟这种心智活动成为可能。
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在实践中才能体验真理的价值和科学性。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得到广泛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疑惑与动摇,从而削减了教育的引导功能。我们的思品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而应该让学生亲自去尝试,进而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正所谓“自主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例如在教学《保护环境卫生》时,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四个一”活动:走上街头捡拾一次白色垃圾,清除一次“牛皮癣”,向一个路人宣传,养护一棵树苗。这样的活动安排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另一方面使学生亲自参与保护、美化环境的活动,从而建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
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如何在教学中导入阶段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是大家关注的话题,运用教学媒体无疑是最佳方法。在教学三年级《家庭的记忆》一课时,笔者首先用课件出示一棵大树,象征这一个家庭。每发生一件事情,家庭树上就会发出一支新芽,学生结合生活,讨论一个家庭会有哪些大事。每说出一件,课件就添棵新芽。这样,学生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在教学《小马虎旅行记》时,笔者借助课件先呈现“一个同学穿衣服纽扣扣错了”“上学忘记带文具盒了”“扫地扫一半就回家了”等情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找找录像中的学生哪里做得马虎了,应该怎么做,进而呈现正确的一幕。对比呈现富有感染力,让学生在错中找、找中思、思后改、改后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促进学生知行的统一。
当然,学生获得道德知识和形成道德观念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包括了诸如观察、联想、想象、体会、理解、推理等阶段,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合理运用教学手段,才能启动儿童的知觉运动,唤起他们自身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灵动生成的教育效果。
[1] 路海东.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张启建.思品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