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林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汕头515078)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伟大理论成果,《概论》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详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根据《意见》要求,针对该课程理论性强和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不断探索并形成了独具特色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模式。
课上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有效的时空里,在讲授的基础上,直接用理论指导问题,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我院的课上实践主要有案例教学、热点论坛、主题辩论等形式。案例教学使《概论》课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讲解和谐社会时,通过“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深入讲解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等。《概论》课要体现与时俱进,因此我们紧抓热点并形成论坛。如鼓励学生将科学发展观理论与身边的实际相结合,分别就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学校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以来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如何认识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校园、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看待大学生就业、如何完善自我、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如何构建和谐班级等当代大学生和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主题辩论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理论的应用程度,帮助学生提高科学认识和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结合教材精选了“文化建设应先于经济发展(正方),经济发展应先于文化建设(反方)”“经济发展可以避免自然环境恶化(正方),经济发展不能避免自然环境恶化(反方)”等辩题,组织学生辩论并加以正确引导。
课下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有效补充,可以调动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院的课下实践有组织、指导学生观看影视资料和读书等形式。影视资料可形象地再现客观事件和历史人物,《概论》课借助影视资料,为学生展现宏大的历史场景,可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让学生观看录像片《共和国领袖——毛泽东》和《历史的选择辉煌的成就》等,直观地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富强的奋斗历程再现出来,使学生全面地了解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历史轨迹。课下读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编好读书指导提纲和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读教材和著作任务。通过自主读书,质疑问难,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培养实践能力。
基地实践是指教师根据授课内容,通过基地提供鲜活生动、直观现实的历史和现实案例,使学生在现场接受教育。基地实践,形式直观生动,内容真实丰富,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内化为思想理念并指导自己的行动。多年来,我院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在具有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先进意义的单位,建立多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并以此为依托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参观、考察、投身生产、生活实践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农村、城市的实际情况,感受改革开发以来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变化,从而深刻认识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对改革开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充满信心。
“只有当学生以主动、能动和具有个性特点自主活动时,他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教育,这是思想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价值所在。”。〔2〕校园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校园生活中的社团活动、演讲辩论、征文比赛、办报办刊、文明评比、爱心工程、文艺演出、小品创作、歌咏比赛、电影周等活动都是学生自愿参加且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没有强制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是一种隐性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和感染,思想道德情感得到丰富与升华,精神生活得到充实,思想境界得到提升。通过指导以下学生活动,可以将《概论》课中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融入校园生活实践。一是指导五四、一二九运动、七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的纪念和庆祝。二是指导感恩教育、国情教育、环境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三是为学生社团宣讲党的理论,指导校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会研讨,征集学生论文,指导学生开展志愿者服务日等社团活动。
中共中央十六号文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我院以集中实践和分散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集中实践是指明确教学场所和内容,由老师统一组织带领全体学生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我院《概论》课的集中实践有参观考察和“三下乡”活动。参观考察是课堂教学的直观印证,对学生的情感、思想及行为影响显著,通过组织学生置身其中,到博物馆、纪念馆、革命烈士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古迹、大型企业、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以及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等参观并撰写体会,可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三下乡”是根据授课和研究的内容,结合当前形势,确定调研内容,带领学生到农村、企业等去宣传理论知识并考察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地方发生的变化,调查社会热点问题等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对农村基层党建和党组织作用发挥的情况、新农村建设和党的先进性教育情况进行调研;了解荣辱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等,通过完成调研和撰写报告,来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
分散实践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活动。分散实践的灵活性和可行性强,时间充裕、覆盖面大且资源丰富,因此效果良好。通过分散实践,可拓展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增强他们了解和服务社会的主动性,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交和组织协调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社会调查即教师精心动员、布置调查题目和明确具体要求,要求学生在寒暑假运用所学知识到家乡或其它地区进行调研并提交报告,老师跟踪指导、总结交流并组织优秀学生进行报告宣讲。这可深化学生对所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服务是在课余时间让学生走向社会,就近进行多种形式义务服务。我院采取单独或自愿组合的实践分队和院系组织的实践分队的形式进行。通过服务活动将道德原则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信念,并外化于行动。
当前,大学生电脑和手机的拥有率很高,校园网普遍存在,几乎人人上网。因此,除了利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基地和影视情景感受、社会实践活动等现实实践教学外,开展网络虚拟实践不仅可行,而且必要。网络虚拟实践,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可有效弥补现实实践的不足,大大拓展实践教学时空,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应对网络社会发展的需要。多年来,我院积极开展了以下网络虚拟实践探索:第一,网上学习。在校园网开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页,设立在线沟通、道德观察、热点关注、学术动态、学子佳作等栏目;将《概论》课的相关资料、时事政策、社会及校园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等资料放到网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第二,网上案例分析。要求学生从《概论》课实践教学资料库中调出真实事例,运用学过理论进行判断分析并写出分析报告。第三,网上调研。让学生针对相关社会问题通过网络问卷等工具进行调查和搜集材料,并借助计算机网络进行综合分析处理。第四,教师通过QQ、email、微博、微信等现代通讯工具与学生加强交流,扩大实践教学途径。
总之,实践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内容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4〕《概论》课通过实践教学,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拓展和深化了学生的理论学习,实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学生头脑的要求,培养和锻炼了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统一上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4-10-15(1).
〔2〕曹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多元建构路径[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02):59.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4-10-15(1).
〔4〕朱彦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J].德育,201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