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颜廷标
经济增长其实是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过程,代表着一国和地区的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的持续增长说明其人均产出和人均收入也在不断增加。毫无疑问,实现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增长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努力追求的,也是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显然应厘清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来分析、观察、思考如何通过人为的调控来实现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增长的目的。
研究引致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们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主流经济增长理论先后经历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及新经济增长理论。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起源于18世纪中期,其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Adam Smith)、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让·萨伊(Jean B.Say)、约翰·穆勒(John S.Mill)、托马斯·马尔萨斯(Thom⁃as R.Malthus)等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是由物质资本和劳动分工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物质资本的大量投入,推动了专业化大生产的发展,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物质资本的积累水平,增加的物质资本再进一步投入到生产领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经济增长。可以看出,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已经指出了引致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物质资本、土地、劳动等,其中特别强调了物质资本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将物质资本视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古典经济学由于过分强化了物质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没能看到和分析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而该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活跃于20世纪50至80年代,代表人物有索洛(Robert M.Solow)、斯旺(Swan)、科普曼斯(Koopmans)、詹姆斯·米德(James E.Meade)等。该理论强调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指出技术进步可以带来更多的产出和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最终促进经济增长。但是,新古典经济理论并不知道产生技术进步的具体原因,因而也没有对技术进步做出满意的解释。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将技术进步要素当作给定的外生要素,因而该理论并不能让人十分满意。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保罗·罗默(Paul M.Romer)、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E.Lucas Jr)、肯尼斯·阿罗(Kenneth J.Arrow)、宇泽弘文(Hirofu⁃mi Uzawa)、罗伯特·巴罗(Robert J.Barro)等为代表人物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开始兴起,开始成为研究经济增长的主流。该理论引入收益递增假设,将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等内生化为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为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拓展了巨大空间,对现实经济问题做出了比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更为合理和恰当的解释。新经济增长理论内含着极为重要的人力资本空间,一是认为人力资本可以带动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可以不断增加富有效率的生产经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生产效能,从而极大地促进经济增长。而人力资本是知识创新、技术进步的重要载体,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都需要人力资本最终去完成。因此,人力资本通过技术进步要素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认为人力资本可以弱化物质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由于人力资本等内生技术变量生产要素的引入,其结果是物质资本的边际收益率可以保持不变甚至递增,这就有效地克服了物质资本在投入的过程中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使人均产出无限地增长,从而使经济保持长期持续的增长。因此,新经济增长理论把一国或区域经济长期增长的最终源泉归成人力资本和知识积累,之所以各国出现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根源是由各国的人力资本和知识积累水平的差异带来的。由此可以看出,新经济增长理论将人力资本看作是经济增长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要素。
那么,实现一国和地区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就演变为必须拥有一定规模的人力资本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做到人力资本的集聚。人力资本集聚是指人力资本在一个区域里的集中,不仅指区域内人力资本存量的培育和增长,也包含区域外人力资本的流入和集聚。人力资本集聚的最大优势是集聚后产生的“集聚效应”和“外溢效应”,即人力资本集聚便于各种信息与知识的充分交流,有利于核心技术和创新思想的发挥和创造,同时人力资本与其他要素结合产生放大效应,从而发挥出整体系统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
但是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而言,往往会存在着人力资本集聚能力不强、人才大量流失的现象,这就严重制约了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那么,落后地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又如何实现人力资本的集聚呢?贾冀南教授所著的《河北省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集聚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就是以河北省为例来研究落后地区如何实现人力资本的集聚的一本专著。
河北省是典型的驱动型增长模式,经济总量长期居于全国第六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经济大省。但是,在经济增长率较高、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河北省产业竞争力、劳动生产率、人均收入、科技创新能力等反映一个区域竞争力和富裕程度的指标却在全国排名靠后,呈现出典型的“大而不强”的突出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河北省的增长更多的是依靠投资,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北省经济增长50%以上是投资驱动的,河北省的主导产业也主要是钢铁、机械、煤炭、建材、化工等为代表的高耗能产业,像“河北省十强县”基本是走资源型增长道路,如迁安市经济依靠的是钢铁、水泥、建材、造纸、化工等支柱工业,武安市的支柱产业是钢铁、建材、煤化工等。这些靠高投入、高能耗带来的经济粗放型增长模式不仅造成了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低级化、重型化和产业层次的低端化,而且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着巨大约束。当前,河北省面临着转型升级、“二次创业”的重大任务,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是什么生产要素在这种经济差距中起到了主导作用?怎样转换河北省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需要增强什么因素来促进经济增长才能完成转型升级的历史性转折?
贾冀南教授以河北省与中国东部发达省市的经济差距为研究背景,深入探讨了河北省“大而不强”、粗放增长模式形成的影响因素,指出河北省在人力资本存量及人力资本集聚水平上的差距是其中重要的成因之一。为了揭示人力资本集聚对河北省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该书首先通过梳理古典经济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等经济理论,确立了“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的重要论断,继而又对关键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证实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为了使得这一论证更具说服力,又借鉴了美国、日本、金砖国家、亚洲四小龙和我国的珠三角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等大量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的成功案例,从人力资本集聚的角度论证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后,通过中国东部11省市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比,证实了正是由于河北省在人力资本存量及其集聚水平的差距,影响了河北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和增长模式的转换。
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教授说过:经济学是应用之学。问题的关键不是提出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更重要的是提出解决思路。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其实出路很明显,就是走集约型的经济发展道路,而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与素质来实现。这是因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质是各种资源要素在新旧产业部门间的转移和优化配置过程,而人力资本集聚尤其是专业化人力资本与高水平人力资本的集聚能够增强产业资源转移弹性,带动物资资本在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上的投入,进而提高产业活力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承受力,最终在产业“优胜劣汰”中实现优化升级。
该书突破了以往单纯注重教育培育人力资本的狭窄视角,拓宽到从教育、产业集聚、城市化和增长极四个维度来分别论证了其与人力资本集聚的内在联系机理,运用了大量的时间序列统计数据,通过构建线性模型和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专业化人力资本存量、产业集聚水平、城市化水平等因素对河北省人力资本流动的影响效应,进而提出了落后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集聚的主要途径:一是要加大各级教育的投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最重要的途径,劳动者通过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其劳动能力的熟练程度和劳动生产率,同时也可以不断获取新的劳动技能,使劳动者自身价值得到保值和增值。因此落后地区应该大力加强各级教育的投入来促进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二是大力提高城市化水平集聚人力资本。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的中心地,具有显著的“磁力效应”,城市犹如一个大的引力场,可以对周边区域的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特别是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产生巨大引力,吸引这些要素向城市汇集和集中。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以相应地带来城市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劳动者劳动报酬的提高,同时城市化也会使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更加完善,生活环境更加优美,子女教育更加便利,这些因素都将对人力资本尤其是专业化和高水平人力资本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带动各层次人力资本向城市的集聚。三是利用产业集聚以达到人力资本的集聚。产业集聚可以发挥集聚经济效应、减少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提高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和劳动生产率的效果。产业集聚使众多企业集聚在一个空间,为人力资本尤其是专业化人力资本和高水平人力资本提供了发挥才能的平台。同时,产业集聚规模的逐步扩大可以使产业集聚区形成便利的基础设施、较为发达的服务业和良好的生活环境,这都会对人力资本产生更大的“引力效应”,吸引和集聚更多的人力资本,从而可以使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集聚互动良性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四是利用增长极集聚人力资本。增长极包括产业增长极和城市增长极,增长极产生的“极化效应”可以通过其拥有的优势产业和中心城市,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吸引与集聚周边区域的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从而带动增长极的经济增长。这些集聚途径是集理论分析与对河北省的实际调研于一体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如何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并实现转型升级,推动工业化由中期向后期演进,一直是经济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各级政府在工业化进程中思考的重点问题。近几年来,以河北省经济增长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但大部分的局限于诸如产业政策、体制改革、物质资本、技术进步、金融资源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而以人力资本集聚作为视角去探究河北省的经济增长问题的还相对较少。贾冀南教授在此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为破解这一问题提出了值得深入思考的观点,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思路,具有开创性意义。其实,关于河北省的人才资本集聚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研究:人力资本存量如何调整、优化集聚的空间结构与市场化流动以充分发挥人才资本的效用?人力资本集聚与产业结构如何配合,使得人力资本集聚的效益与效率提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人才的利用模式、方法方面如何创新才能在北京高层次人才河北“利用”方面实现集聚,尽快提升河北省的创新能力?这些问题需要更多的学者进行研究。(注:作者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