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晖堰
(钦州市钦南区教育科学研究室,广西钦州,535000)
为有源头活水来
——农村初中写作素材的有效挖掘
黄晖堰
(钦州市钦南区教育科学研究室,广西钦州,535000)
农村初中发展相对闭塞,学生接触的事物少,社会经历少,阅读积累匮乏,表现在作文上是假、大、空。为此,要想学生能写出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教师应提供网络和活动再现,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依托文本和读写结合,提高学生写作技能;走进自然和社会生活,使学生感受真实情境;适当训练和课外延伸,让学生养成写实习惯等,以此来帮助学生挖掘有效的写作素材,使之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
农村初中;写作素材;有效挖掘
新课标在习作目标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其目的是让学生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为素材,衍生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佳作。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是抒发真情,表达真意的。农村初中该怎样有效地挖掘写作素材呢?笔者认为应以“感情真挚”和“独特感受”为着眼点。
针对农村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作文课堂融入一些生活情境的设计就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为他们提供一些形象生动、充满生活气息的作文题材,使写作内容生活化、具体化。通过运用多媒体播放影音视频,创设直观情境;借助音乐,创设声乐情境;巧设疑问,创设问题情境;锤炼语言,创设语言文字情境;扮演角色,创设表演情境,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用耳朵去倾听,用头脑去思考,用心灵去体验,用口头去表达,用双手去书写,用行动去参与,从而达到“写真”“写实”的目的。这完全符合当前素质教育和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由于农村学生接触的事物少,社交能力较差,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应立足于生活,切实利用教学资源的优势来充分挖掘农村中学的写作题材,不断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当然,这远远不是一堂课、一次训练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例如,在自然景物情境中,训练学生不仅是身体和自然的接近,而且是心灵的契合与倾听;在社会人群情境中,要强化训练学生的角色意识,要懂得珍视、尊敬、关爱他人,懂得感恩和责任。而教师的巧妙设境,又是点燃学生生命激情的必要条件,是激情燃烧的在场环境。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共生效应”,即在集体讨论的环境中,人们往往会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在热烈的思维碰撞中,产生顿悟的火花,灵感突至,悟源广开,会呈现强烈的情感活动。
语文课本是写作素材的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教师可充分利用它,不断引导学生分门别类恰当地梳理和归纳课文中的人物、事例和内容,形成丰富的写作资源。具体操作时,以学期为单位,从初一到初三,逐步丰富和完善,让学生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掌握和丰富写作素材。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可以按六大主题挖掘和整理,即“热爱文学·崇尚科学”(《为你打开一扇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繁星》《社戏》《本命年的回想》《三峡》《济南的冬天》《夏》《天上的街市》)、“抒写真情·学会感恩”(《母亲》《纸船》《安恩和奶牛》《十三岁的际遇》《十五夜望月》《七颗钻石》)、“奋斗成功·汗水收获”(《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伟人细胞》《端午日》《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思想僵化·行为呆板”(《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热爱读书·追求真理”(《往事依依》《斜塔上的实验》《论语》八则)。一是梳理归类。把大体能表现某类主题的素材归为一类,让学生一目了然,便于选用。二是充实完善。七年级上册整理完后,接着随教学进度分别归纳和整理下册、八年级上下册和九年级上下册,不断充实和丰富写作素材。三年下来,学生的积累就很丰富了,就可解决作文“无米之炊”的困难。三是教会运用。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选用素材,让学生感到有用,以便自觉地积累和运用,这很关键。总之,重在围绕教材中的作文训练点,创设环境,创造氛围,让学生通过当堂审题、立意、构思,或者通过观察、体验、感悟才进行写作训练。学生有了真实的生活体验和丰富的素材积累,在写作中,就能真实地抒写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写出富有学生个性的和生活气息的好文章来,这就摒除了学生为了追求“完美案例”而编造一些脱离他们生活实际的假话、空话、套话文章的弊端。
生活在农村的中学生,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田野风光美、自然景观美、农家新居美等都是学生写作的好素材。一方面可以采田野风光美的题材。农村田野风光是美丽可爱的,这是学生写景极好的题材资源。水稻、盐田、菜地、木林、草坪……各具风韵,它们的形状、色彩、生长过程,又各具特点,随着农时变化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闹春图、青苗图、丰收图……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平平常常、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另一方面也可以采农家新居美的题材。改革开放给广大农村带来了无限生机,农家新居正是现代新农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反映家乡发展变化,不能说大话、喊口号,而要采集实实在在的事物,以小见大地表现家乡变富变美的主题。观察农家园,描绘农家美,激起热爱家乡之情,真情实感便在写作中自然流露。另外,采访农村生活,关注乡土语言也是一个重要的题材。学生生活在农村,课堂外常常要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田间工作。我们不但要鼓励学生积极做家务、干农活,还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这番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国家大事,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的真实,这是我们作文的充实的根本。教师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生活是学生习作的主要源泉,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针对当前中学生作业多、时间紧的具体情况,笔者采用了灵活多变的训练方法。即每学期除了让学生写若干篇大作文外,还特别关注学生的小作文、周记,甚至杂感、语丝上。鼓励学生捕捉瞬间的灵感,文章不求篇幅,只求富有内涵和生活情趣。只要写得生动活泼,哪怕只有三言两语也给予鼓励。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摆脱了“写作文”这个框框的束缚,能够轻装上阵、畅所欲言,往往是在还没有来得及意识到自己是在“写作文”的情况下,一篇短文就写好了。许多文章短则短矣,但却相当精美。例如有个学生面对着自己家乡小河的鱼儿,发出这样的感叹:“你漂泊四海,无比快乐,江河是你的世界,自由是你的追求。”还有个学生写道:“感谢你,书包,你跟着我受累,却从不埋怨,你把书本装在肚里,我把知识装在脑里。”读着这样一篇篇精美的片段,我们还苛求什么呢?“情动于中而行于外。”情感是思维的翅膀,认知的催化剂。作文一定要有感而发,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写作时找“动情点”,要细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尝试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学习中的成败得失,回味经历过的美好时光。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只有在真情涌动、激情荡漾、热情似火的融情状态下,才会焕发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实现知识的超越和理性的升华。因此,适当的课外延伸和适时训练,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及抄袭的弊端。
[1] 何克杭.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2] 陈玉秋.中学语文教育实践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于漪.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王天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杨舒会.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1(10).
G633.34
A
2095-3712(2014)15-0061-03
黄晖堰,女,钦州市钦南区教育科学研究室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