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翅鲲,许爱青
(石家庄学院政法系,河北 石家庄 050035)
融合与创新:“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路径探讨
闫翅鲲,许爱青
(石家庄学院政法系,河北 石家庄 050035)
社会转型以来,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下,“村改居”工程普遍实施,“村改居”社区数量激增。与此同时,经历突然制度变动和身份转换的农民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村改居”社区自身的治理与发展也陷入困境。究其根源,是社会急速转型过程中由文化堕距衍生出的价值规范断裂和传统与现代冲突所致。基于此,打破传统熟人社会中维系人际关系的血缘纽带,重构现代社区文化建设要求的“契约式”融合,通过完善社区服务和健全社区保障创新社区文化建设手段来推进社区文化顺利转型应不失为“村改居”这种过渡型社区文化重建的现实路径。
“村改居”社区;文化堕距;“契约式”融合;文化建设
社会转型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各种社会发展矛盾随之日益凸显。“村改居”作为推进城乡服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力尝试在经济发达地区乃至全国的城郊迅速实施,我国城市边沿地区“村改居”社区数量不断增多。在“村改居”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亿万农民要经历身份角色及其社会地位的迅速转换,突然的制度变动破坏了原有的传统乡村秩序和人理伦常,植根于原村民心中的传统习俗和制度惯性与尚不完善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管理体制相互碰撞,引发实施“村改居”的社区及其居民的一系列不适反应,危及社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和谐稳定发展,“村改居”社区文化转型势在必行。因此,我们必须探讨这种过渡型社区从乡土性向现代性转换过程中种种问题的根源与症结,寻求其文化转型的现实路径。
近年来,在社会急速转型过程中,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格局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村改居”工程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体化的关键举措,更多地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村改居”社区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在城郊农村地区进行的公共交通和通信网络建设,社区环境绿化、美化,水电汽暖设施改造以及基本保障制度建立等都取得了很大成效。然而,对于广大居民来说,从村民到社区居民的巨大变化令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村落文化的惯性使其在生活习惯、心理状态、价值体系等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对于社区建设而言,“村改居”社区是在经济发展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被动卷入城市发展轨迹中的,这种激进式的剧变令原本就非常薄弱的社区治理经验难以发挥效用,其城市融入与发展陷入困境。
(一)“村改居”社区居民生活模式变化引发的不适和困扰
通过让农民集中搬迁而形成的“村改居”社区既不同于原来的村庄社区,亦有别于现代的城市社区。农民的居住空间骤然从原来的传统村庄变为以工商业为主的新型城市社区,原有生活习惯难以迅速随之改变,因而在最初的兴奋过后感受到更多的是不适与困扰。
首先,农民们习惯了每家每户独立院落的散居形式,长期集中居住养成的习惯包括卫生、邻里交往、公共空间利用等都成了新环境下的尴尬。“村改居”社区中乱丢生活垃圾、随处倾倒污水、楼道堆放物品、私圈乱占绿地饲养家禽家畜等现象屡禁不止,由此引发的纠纷更是社区治理长期难以破解的难题。
其次,城市社区集中居住的生活方式大大缩小了居民的公共生活空间,农民们熟悉的建立在随意串门、拉家常基础上的邻里关系和社会关系网络因此而逐渐松弛、断裂,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这种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令农民茫然无措,甚至迷失生活方向。
再次,长久以来的文化惯性使农民的心理状态和价值体系很难在短时间内融入城市社会,曾经共同的生计模式和身份界定积淀而成的共同价值伦理在新环境下依然存在,致使一些传统陋习在“村改居”社区内普遍存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即便办丧事也要有歌舞表演,大放鞭炮,周围居民连续数日都不得安宁;攀比心理严重,尤其在大宗消费方面,宁可“打肿脸”也要“充胖子”。与此同时,失去土地导致的未来生计来源的不确定性又令他们忧虑、沮丧。
(二)“村改居”社区治理与发展困境
无论是西方国家的经验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都显示,社区治理需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居民是社区的主人,亦是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之一。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实质上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与使用者交流信息的过程,因而居民的参与状况决定着社区建设的效果[1]。而“村改居”社区的居民是经历从农民到市民的“剧变”被动卷入到城市化浪潮中的,身份的迅速转变未能相应改变他们根深蒂固的乡土情结,对新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偏弱,社区意识淡薄,现代社区精神缺失,难以担当起社区治理的重任。因此,在“村改居”社区建设与治理的实践中,政府对基层社区管理的影响还很大,依然保留着浓厚的传统单向度色彩,政府采用自上而下的权力运作方式,依靠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在社区建设中充当全权代理角色。由于“政府干预的过多,社区居委会主观倾向行政化以及居民社会参与的不足”[2]等原因,不利于社区居民的现代社区精神培育,因此,社区作为地域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的健康发展受阻,难以融入城市社会。
“村改居”社区问题产生的根源何在?应该说,在这种过渡型社区中,农民因生存空间和生计模式的骤然改变而引发的迷惘与不适,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社区治理困境,在实质上都是人的文化理念适应问题,是农民们精神文化变化的速度赶不上“村改居”社区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变迁速度。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在《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一书中指出,组成文化这个大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在功能上互为补充,但在发生变迁时速度是不一致的,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化,非物质文化内部,制度文化的变迁速度较之其他要快,变迁速度最慢、最难于发生变化的是价值观念。[3]在社会急速转型过程中,文化系统内部各部分极易产生失衡与错位,进而衍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即为文化堕距。因此,文化堕距下的断裂与冲突正是“村改居”社区种种问题的深层症结所在。
(一)传统价值规范失效与现代价值规范缺失引发的文化断裂
首先,价值伦理真空的出现导致心态和行为的异化。价值观是人行为的导向。在封闭的村落社会中,传统的人情、面子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指引、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形成天然的道德约束机制,村庄舆论和传统儒家文化礼教作为村庄的秩序维系着村庄的稳定。新的社区环境与居住模式打破了原本村庄的地域共同体界限,以此为基础的人情、面子精神维系力随之断裂,舆论、面子对人们的约束作用失效,而现代社区精神所要求的公民与法治意识又尚未形成,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断裂形成了一个外部约束力的真空。加之“村改居”社区中多元价值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居民们在认知上出现价值紊乱,行为导向缺失,尤其是新社区中的年轻人,更容易丢弃诚信、简朴、道义等传统美德而突破基本的道德底线,在全新环境逐渐消沉、迷失,也就不难理解“村改居”社区居民的迷惘、无措心态和噪声扰民现象、“死要面子活受罪”消费观依然广泛存在的原因了。不仅如此,价值多元和认知混乱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区居民的社区文化认同和社区归属感的提升,社区凝聚力日益涣散,因而“村改居”社区居民参与程度不高,行政干预倾向明显。
其次,制度规范失灵冲击社区自治与发展。制度规范的效用对社区自治和管理极为重要。涂尔干认为,社区良性自治和有效管理有赖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交互配合。“有机团结的存在,既需要依赖个体的相互差别和独立意识,又需要依赖集体层面的意义系统。”[4]正式制度是指被社会主流价值所认可的包括法律、政策等在内的正式权威,日常的风俗、伦理、道德等则属于非正式制度的范畴,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潜在却不容忽视的影响。而当前“村改居”社区的现实状况是多数居民尚未从传统文化的臣民思想中解脱出来,现代社区居民所应具备的权利与义务意识缺乏,因而本就滞后的正式制度往往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实际效用;建立在地缘、血缘认同基础上的伦理人情等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又受市场经济下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冲击而日渐消退。“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制约了规范社会资本的形成和转化,也在一定程度上羁绊了公民政策参与的发展。”[5]制度真空和规范失灵使当前的“村改居”社区治理陷入尴尬困境,新的社区文化难以形成、发展。
(二)传统生活模式与现代生活环境冲突下的文化认同危机
在费孝通先生看来,中国的传统社会,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农村社会在长期的小农生产环境下形成了一个熟人社会,通过私人关系形成的种种关联是这个熟人社会赖以维系的纽带。在社会变迁的现代化过程中,熟人社会逐渐演变为陌生人社会,制度化的规则取代私人关系成为陌生人社会的维系纽带。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是一个经济基础和上层文化循序渐进的变迁过程。“村改居”社区从传统村落到现代社区的“剧变”打破了这一过程的循序渐进性,其直接后果之一便是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纯朴、真诚及其无所顾忌的交往模式与现代生活环境的要求相互碰撞而产生激烈冲突。农民在长期熟人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生活模式难以适应新的社区环境要求,邻里交往方式、生活垃圾处理、家禽家畜饲养和公共空间利用方式等都成了“村改居”社区居民不得不面对的尴尬,同时亦成为其社区文化认同和城市融入的障碍。
不仅如此,缺乏经济基础的身份转化在阻碍社区居民现代生活习惯养成的同时,也异化了他们的消费和伦理观念,使其在价值追求上迷失了方向。很多“村改居”社区居民过度关注物质财富,甚至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金钱的创造与追求中,个人及其家庭的文化教育投入不足,处事斤斤计较却又因攀比心理而铺张浪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死要面子活受罪”现象比比皆是,现代社区文化认同陷入危机,社区文化转型受阻。
如前所述,“村改居”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在实质上都是因社会急速转型而出现的文化堕距,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失衡引发的文化冲突与断裂。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社区治理和社区的全面健康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区居民的身心发展和“村改居”社区乃至整个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探寻“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减小、消除“村改居”社区的文化堕距,对推进社区文化的顺利转型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失衡下的文化冲突与断裂源于精神文化转型速度滞后。因此,“村改居”社区文化转型和建设的核心与灵魂在于精神文化的发展与重构。社区精神文化是社区价值理念和社区居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伦理观念等一系列意识形态的总和,依赖于潜移默化影响下社区居民自觉的情感认同与响应。因而,“村改居”社区文化转型的现实途径在于创建新的文化环境,让居民们在新的环境下逐步将现代社区规范内化为心理定势和自然行为准则,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
(一)打破传统血缘纽带,实现“契约式”融合
从前述分析可知,“村改居”社区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可归因于农村传统熟人社会向现代城市陌生人社会的“剧变”引发的文化断裂。因此,社区文化转型的现实路径在于打破传统熟人社会人际交往的私人关系模式,在契约与法治基础上建立新的精神、地域共同体,以“契约式”融合消除其文化断裂。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村改居”工程的实践中,以社区为载体把农民和外来居民聚集到一起生活,打破原有的传统血缘关系网络,在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伦理等方面实现其从“村落人”到“社区人”的转型。从“村落人”到“社区人”的转变不仅仅是社区居民个人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在更高层面上也是农村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人际交往和社区发展更多地依赖正式制度及社会契约,从而形成人际关系新的契约纽带,为社区文化顺利转型、实现“契约式”融合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新文化建设手段,推进社区文化的顺利转型
首先,以完善的社区服务构建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现代社区的优质服务对刚刚脱离村落生活的农民有着极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完善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能够将农民与社区联结起来,提高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通过打造优质服务来推进社区文化转型应不失为有效途径。为此,政府可加大支持力度,扩大公共服务内容,以高效、优质的服务使居民在医疗卫生、就业保障、环境安全美化等方面切实信赖、依靠社区,和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根本上提高社区居民对现代社区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其次,以健全的社区保障、社区福利改善农民的社区参与状况。福利系统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中介,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强化甚至重建公民对政府的信任与依赖关系。基于此,健全“村改居”社区的保障制度,提高居民的福利待遇,增强居民在现代社区环境中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不仅有利于增强其对新社区的认同与依赖,而且能够使居民在受惠受益的过程中更加关心社区整体的发展,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有效改善社区参与状况。因此,在“村改居”社区积极建设并完善、提升居民福利水平的社会救助制度、志愿服务制度和慈善超市制度及其相关配套制度,促使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实现社区治理多元主体的协同配合应为实现“村改居”社区文化顺利转型的有效举措。
[1]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向德平.社区组织行政化表现、原因及对策分析[J].学海,2006(5):24-30.
[3]威廉·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4]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5]蔡新燕.论我国社会资本积累与公民政策参与的良性互动[J].理论导刊,2008(2):50-53.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the Study on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Context of“Village-to-Community”
YAN Chi-kun,XU Ai-qing
(1.Language Institute,Social Science Academy of Shanxi Province; 2.College of Liberal Arts,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06,China)
To strictly define synonym proverb or homoionym proverb is a key step on the proverb research.It has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ough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proverbs,such as?different first words,words order,sentence structure and age difference,they have the same etymology and their literal meaning or deep meaning is basically the same.They belong to synonym proverbs.However,some other proverbs have only different individual core morpheme or slightly different materials.The sentences are expanded,or the documentary evidence meaning has different emphasis.But their original meaning,figurative meaning and extended meaning have subtle shifts.They should be regarded as homoionym proverbs.
proverb;synonym;homoionym
D669
A
1673-1808(2014)01-0008-04
(编辑 张瑛)
2013-08-16
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石家庄市三年大变样过程中“村改居”社区文化重建研究》(项目编号09WH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闫翅鲲(1974-),女,河北唐山人,石家庄学院政法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
许爱青(1966-),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学院政法系,教授,研究方向:政治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