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庆 杨绍清
(河北联合大学心理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0)
学习倦怠这一概念源于职业倦怠的研究。1974年,美国精神分析学家Freudenberger首次将职业倦怠(job burnout)作为一个术语引入心理学领域,来描述个体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所导致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1]。早期的倦怠研究对象主要是助人工作者,如警察、医生、护士及心理咨询师等。但是,随着对倦怠研究的逐渐深入,国内外研究者发现学生也存在着学习倦怠,甚至比助人工作者的倦怠更严重。在20世纪80年代,Pines等正式提出了学习倦怠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学生由于长期面对课业压力,而产生对学习及相关活动的精力耗损,对同学态度冷漠、疏离的情感衰竭,对学习持负面态度及自信心的下降的一种现象[2]。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之一,积极的学习心理不仅能保证学生有效的学习,还能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3]。而小学生作为初步接触正规学校教育的群体,采取有效手段降低学习倦怠对他们在长期的学校教育中维持足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1.1 对象 随机选取唐山市市区某小学四年级两个平行班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一班为观察组(33人),另一班为对照组(41人),共74名同学。
1.2 研究工具与方法
1.2.1 研究工具。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由吴艳等编制,共有16个题目,分为3个维度:身心耗竭、学业疏离和低成就感。采用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的“1~5”的5级计分,总分为16~80分。分值越高表明该学生的学习倦怠感越强,反之分值越低倦怠感越少。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4]。
1.2.2 实施方法。本研究采用对照研究法,主试由接受了心理学专业正规训练的大学生担任。首先对研究对象(唐山市市区某小学四年级2个班)进行前测,了解2个班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选取了学习倦怠检出率较高的班级作为实验班。然后利用学生自习时间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及形式见表1。每周1次,共进行7次。对照组则正常自习,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最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同时进行后测。
表1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及其形式
1.2.3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的录入、整理和分析全部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为了避免时间、成熟因素和前测水平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协方差分析法对获取的资料进行统计处理。
2.1 两组实验前后不同维度上倦怠组间率的变化 实验前观察组小学生情感衰竭率、学业疏离率、低成就感率分别为38.71%、12.90%、38.71%,实验后分别变为6.45%、6.45%、19.35%;而对照组则由实验前的17.50%、5.00%、32.50%分别变为实验后的20.00%、7.50%、65.00%,说明心理健康教育明显降低了小学生学习倦怠的发生率(P<0.01)。
2.2 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学习倦怠后测得分方面的协方差分析 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学习倦怠的3个维度及总分上都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学习倦怠后测得分的协方差分析±s)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学习倦怠后测得分的协方差分析±s)
注:*P<0.001
对照组 观察组F情感耗竭 9.15 ±2.98 7.45 ±2.57 15.381*学业疏离 9.48 ±3.28 7.48 ±2.76 14.386*低成就感 22.43 ±4.64 16.94 ±4.52 34.734*学习倦怠总分 41.05 ±7.88 31.87 ±8.03 50.719*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不论是从学习倦怠的发生率还是得分上,心理健康教育均明显改善了小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实验内容和形式的选取比较切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本研究实验内容和形式,是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针对他们产生学习倦怠的原因选择的[5]。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形象思维过渡阶段,因此选取的教育形式以团体辅导及心理小游戏为主。事实证明,在实验过程中,这些形式非常乐于被小学生所接受。学者们[6,7]认为小学生对知识没有足够的认同,会显著降低自我效能感,思维会更倾向于负面,降低自身动机水平及弱化情绪调节能力,这可能是他们产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原因。所以在研究设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上指导小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与实际,如学完数学公式、定理,可以在现实中应用,学完一首古诗或一篇英语文章,给父母背诵。这些手段简单实用,促进小学生把知识连接于现实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和父母表扬的情感支持,加深对知识的热爱,逐步主动地建立起有意义的知识体系,进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我效能,加强调节情绪的能力,减少学习倦怠感。在实验过程中,小学生就已经开始出现对知识的兴趣比实验前增多的趋势,积极的参加到学习的探讨中。
经协方差分析两组实验后的学习倦怠测量分数差别表明,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学习倦怠问卷中三个维度及总分都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考虑到两组小学的背景基本相同,测量时间一致,而且协方差统计方法会排除前测水平、成熟因素等的干扰。因此,这种差别可能是开展不同的实验方法导致的,即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团体辅导、心理小游戏作为主要形式)带来的影响要好于对照组的游戏或自习。再联系到倦怠率的差别,可以推测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最可能起的作用是减少小学生的情感衰竭和低成就感。这些有针对性的实验活动例如情绪控制、心态等活动有助于小学生从学习挫折造成的不良情绪中走出来,慢慢体会到知识带来的乐趣,因而降低了小学生的学习倦怠感受[8]。
[1]郭 英,周文静.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学习倦怠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08,(10):17
[2]Pines A,Aronson E,Kafry.Burnout:From tedium to personal growth[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81,88(1):160
[3]许国萍,周秋红.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6(4):71
[4]吴 艳,戴晓阳,温忠麟.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2):152
[5]朱旭良.促进小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团体辅导研究-以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丁兰实验学校为例[J].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2):33
[6]雷 鸣,王 琛,郑 涛,等.农村中小学生学习承诺与学习倦怠的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2008,(1):20
[7]胡 俏,戴春林.中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1):162
[8]茅育青.学习的倦怠之原因与对策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3):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