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2014-04-16 11:33
江科学术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自然界恩格斯马克思

尧 婕

(赣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尧 婕

(赣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具体体现在: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的理论,强调以人为本;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的理论,强调全面、协调发展;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强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对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理论基础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鲜明地贯穿着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是唯物史观的瑰宝。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是多元的,最根本的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因此,探讨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对于进一步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以及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发展主体理论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贯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理论。唯物史观理论,包含着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也包含着对人的本质、主体性,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回答。这些理论不仅第一次对社会历史发展采取了科学的态度,而且也充满着崇高的人文关怀精神,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此,马克思不仅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客观地回答了社会的发展本质上是以人为主体的发展。

(一)社会发展以人为主体

唯物史观科学地阐明了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先探讨人的本质是什么?从人的本质中发掘人成为社会主体的真相。

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黑格尔立足于唯心主义,把人看成“绝对精神”的体现;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却把人当做哲学的最高对象,把人看做是自然的人、生理上的人,都没有真正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以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批判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费尔巴哈的自然主义人学观,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5)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集中体现在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上。这种主体能动性集中体现在人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当中。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2](P131)历史就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而实现的他们自身发展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不是社会历史研究本身,而是为了使社会的发展更加符合人的发展要求,并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人,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主体都是人。马克思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理解为人作为历史主体活动的规律,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之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把人看做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因此,“以人为本”就成为唯物史观的题中应有之意。

(二)社会发展以人为动力

马克思主义向来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3](P104)历史上的思想和活动都是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活动,没有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活动,就不可能有人类历史的发展。历史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马克思指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的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眸子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者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P118-119)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生产方式与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历史上的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实际上都是人民群众团结起来摧毁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斗争。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争得的,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为它争得的。”[4](P325)归根到底,决定历史进程和人类命运的根本力量就是人民群众。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又是人民群众伟大创造的结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地位,也为我们正确地理解“人”和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社会发展以人为目标

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它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人总是按照自己的尺度来看待和对待历史的;社会历史是由人的依赖走向物的依赖再走向自由个性的历史,也是走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这样的社会历史就是一个必须不断寻求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唯物史观就是马克思探寻人类解放道路的理论。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就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人们从事的各种实践活动,无论是占有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还是建立和改变经济制度等等,都不过是手段和中介,唯有人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解放才是最根本最终的目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本质所在,社会的主体是人,离开人的发展来谋求社会的发展,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归根到底,在作为人的活动结果的社会和人之间,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人的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P118-119),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落脚点终归是实现以人为本。

二、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理论与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

人类社会是一个活的有机体,社会发展是社会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马克思曾在《资本论》出版序言中指出,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并不是什么固定的结晶体,而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所谓社会有机体,是指构成人类社会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复杂联系,整个社会是一个活生生的、不断新陈代谢、自我更新的系统。社会作为一个活的有机体,它的各个环节、层次、部分、方面的运动都隶属于整体并受制于整体的运动。社会有机体理论所揭示的是社会内在的整体系统结构和社会的整体系统运行方式,为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系统整体性思想要求社会全面发展

马克思对社会发展的研究,从来就不是仅从某一民族、某一地域、某一阶级或社会的某一方面的立场出发,而是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立场出发,因而是整体发展观。所谓整体发展观,是指将社会系统看做由各个组成部分或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重要思想基础,也是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思想基础。它告诉我们,要运用整体的、系统的科学思维方式并依照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去全面把握和整体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不能简单地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因素简单叠加,叠加的方法并不能真正地体现和实现社会的全面、整体发展,因为1+1+1……,并不能真正成为整体的大“1”,整体往往大于部分之和。因而,我们应当着眼于社会各个领域间的有机联系,把握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内在有机联系,从整体上对社会发展进行规划和布局,从宏观上统筹和协调社会的发展,形成社会整体性发展的格局。

社会全面发展不仅要有社会经济要素的增长和发展,同时要有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社会管理、社会制度、生态环境等其他各种社会要素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要达到社会系统各组成要素共同协调、统一发展的格局。因此,既要强调社会发展中物质、经济、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又要强调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强调社会发展重点方面的同时,又强调社会各个要素、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将社会系统各个要素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整体布局和规划,整体推进,这样才能达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效果。

由上可见,整体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考察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中关于社会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社会系统结构性思想要求社会协调发展

社会有机体作为复杂的结构系统,所包含的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是相互协调关系,还包含着社会其它重大关系的协调问题。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过有多重要的论述,关于社会协调发展思想,主要包含在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系统结构的思想当中。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有机体理论揭示了社会的内部结构,阐明了各要素的有机协调关系,提出了社会系统各要素只有保持优化组合才能维持社会系统平衡稳定并推进社会有序发展的思想。这同“木桶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高的那块板子的高度,而是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板子的高度。因此我们要重视社会协调发展。所谓社会协调发展,就是指社会的各个领域、各项事业在相互开放的条件下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进的状态和过程,它是在强调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领域各个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一种科学认识[5](P148)。

关于社会有机体的内在结构,马克思曾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过经典阐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6](P8)这段话突出强调了社会结构中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层之间的结构,又分别阐述了每一层次的要素、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深刻揭示了社会有机体复杂的结构系统。启示我们只有把对社会领域中的各个方面放在整个社会系统的运作中来把握,才能准确地推进社会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三、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如何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是自人类产生以来就始终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首要问题。当今,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使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必须摆正人的地位,调整人类的行为方式。马克思、恩格斯早有过许多重要相关论述。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应对当今的环境困境所提出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合理解决对策。

(一)人对自然的从属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依赖于自然,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马克思指出,“生产的原始条件表现为自然前提,即生产者生存的自然条件,正如他的活的躯体一样,尽管他再生产并发展这种躯体,但最初不是由他本身创造的,而是他本身的前提。”[7](P488)这表明,不论作为人的最高本质的自主劳动发展到何种程度,自然界仍然是并且永远是人的本质存在的前提。为此,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为了不致使人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人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8](P45)

马克思不仅揭示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还阐明了人对自然界的依赖关系,人依赖于自然界并从中获取生存资源,人获取生存资料的社会实践也离不开自然界。“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9](P373)因此,我们应深刻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人只是作为自然界的一个部分而存在;自然界是人获取一切生存资料的源泉,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就像人永远也不可能超越自身一样,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离开自然,更不可能超越自然。

(二)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

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了人自身,这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突出表现。而作为人的本质的劳动则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正是在劳动的作用下,才使人与自然发生交互作用,产生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恩格斯曾在《自然辨证法》中指出:“由动物改变了的环境,反过来作用于原先改变环境的动物,使它们起变化。”[10](P517)这表明人在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的同时,自然界也反过来改变人自身。

当人运用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时,改变了的自然同时也反作用于人自身。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交互作用,尤其是人作用于自然之后遭到的反作用。人在充分肯定自身能力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自身在自然规律面前的不足;人在陶醉于自身的能力对自然环境改造的同时,也应看到我们给自然界带来的负面价值。对此,恩格斯曾作过经典表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9](P383)因此,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正确认识自然规律,正确把握和使用人自身的能力。尤其随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突出,我们更应该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人类健康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和基础。尽管人能通过劳动改造自然,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脱离自然、超越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在肯定人能动地改造自然的同时,不能过高地估量人的这种能动性而忽视甚至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把自己看成是驾驭和统治自然界的“上帝”。人只能也必须与自然平等相处、和谐相处,正确地理解、服从和运用自然规律,为人类而造福。对此,恩格斯强调:“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9](P383-384)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明他们已经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

全面认识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是马克思设想追求的重要社会目标,也是当今社会顺应时代而提出的紧迫课题。我们必须用更加宽广、长远的眼光来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觉与自然和平相处,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发展观,为人类社会健康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5]赵小芒.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创新成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

(责任编辑:朱 斌)

Marx's Theory of Social Development: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YAO Jie
(School of Marxism,Gannan Normal University,Ganzhou 341000,China)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rx's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is: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Marxist social development,emphasizing the peopleorientation;on the basis of Marxist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social organism structure theory,emphasizing the allround,coordinated development;on the basis of Marxist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 of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emphasiz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refore,accurately grasping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the Marxist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nstruct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guided by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Marx's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theoretical basis

A811

A

123(2014)03-0086-05

2014-04-12

尧婕(1990—),女,江西抚州人,赣南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建设。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NO.10KS08)。

猜你喜欢
自然界恩格斯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自然界的一秒钟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例说“自然界的水”
自然界的奥运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