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国公民教育及其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4-04-16 11:33安小文
江科学术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公民政治思想

安小文

(赣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浅谈美国公民教育及其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安小文

(赣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美国一般把“思想政治教育”称之为“公民教育”,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公民教育在推动其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必要借鉴其中的合理因素,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教育与灌输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改善教育模式与方法、注重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合力,这对于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有着重要意义。

美国;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维护其阶级统治的工具、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实践活动,贯穿于任何国家当中,而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得十分隐蔽,可以说是“有实无名”,以致于很多人认为美国是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国在提法上以“公民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用各种方法把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传播和灌输到全体社会成员中。通过公民教育,美国人的公民意识不断增强。因此,美国历代的政治家、改革家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都十分重视公民教育问题。

一、美国公民教育内容

学者阿迪斯·瓦特罗认为,美国德育除了传授一般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外,应当把任何时代和社会中的共同品质作为根本内容[1](P29)。因此,美国公民教育内容十分丰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国主义教育

美国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公民教育,可追溯到美国的殖民后期的杰斐逊的《独立宣言》。正是这首呼唤发扬爱国主义的抒情史诗,将爱国主义教育灌输到全体美国人的心中,取得了美国民族独立的伟大胜利。因此,才有了内森·黑尔对他“只能为他的国家牺牲一次生命”而感到遗憾;才有了帕特里克·亨利“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在当代,美国以历史课为载体,着重培养美国精神,历史课贯穿于整个国民教育之中,并通过各种课外实践活动、重大节日庆祝、参观博物馆等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感,坚定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二)公民宗教教育

18世纪法国学者卢梭说:“一旦人们进入政治社会而生活,他们就必须有一个宗教,把他们维系在其中,没有一个民族曾经是,或者将会是没有宗教而存在下去的。假如他不曾被赋予一个宗教,他也会为自己制造出一个宗教来,否则他很快就会灭亡。”[2](P171)在美国,宗教教育始终贯穿美国教育的全部历史中,并把之始终作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表现出鲜明的阶级立场与政治色彩,即影响公民信仰和信念的重要工具。美国的教会学校占有一定的比例,教会学校把宗教教育作为凝聚人们情感与力量的重要手段,广泛地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公民的信仰与信念,影响公民价值观的形成。

(三)权利义务教育

权利与义务教育是美国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通过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使权利义务观念深入人心,使社会成员深刻认识到,作为美利坚合众国的一员,具有强烈的“投票、选举、独立、平等、民主、自由”意识是成为一个“合格公民”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是每个美国公民的权利,也是维护民主政治、国家独立的义务。美国教育理念认为,要成为美国的合格公民就必须了解社会的准则、遵守国家的法律、参加民主生活、懂得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和不可侵犯性。

(四)政治观及价值观教育

美国资产阶级及其学者相信这样一种观点,即“任何社会,为了能存在下去……必须紧密地围绕保持其制度完整这个中心,成功地把思想方式灌输进每个成员的脑子里”[3](P317)。因此,美国统治者为了达到其统治利益,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宣扬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向全世界兜售美国的政治模式和政治主张,宣传以强权政治为核心的霸权主义,宣传美国统治世界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价值观教育是美国价值观教育的灵魂所在,是美国价值观念的思想基础和立足点,个人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人们有决定自己生活和前途的自由和权利[4](P42-46)。统治者通过引导的方式吸引、促进学生自觉接受价值观教育,因为它强调个人的主体作用,又采用渗透的方式,使学生在无意识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五)社会规范教育

社会规范教育包括了法制纪律教育和个人品德教育,它是美国公民教育最直接的内容。美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义务,第一条就是遵守法律。目前,美国50个州中有40个州的法律要求必须进行美国宪法教学,30多个州要求学习州宪法。美国政府明确要求16至18岁的学生要学习独立宣言、代议政体原则、公民的义务、民主与美国宪法等内容[5](P164)。美国也十分重视个人品德教育,因为品德教育“不仅关系到社会的持续和个人的幸福,而且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政治制度、民主和自由的未来”[6](P23-25)。美国很多高校开设了道德伦理课程,十分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个人的职业素养,诚信意识,克服功利主义。

(六)诚信教育

美国对公民的诚信教育是十分重视的,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基础教材中突出了诚信教育的内容,在课外实践环节,通过开展“诚实节”、讲故事等方法加强诚信教育,事事讲诚信、时时讲规则。在大学教育阶段,通过严格规范的诚信制度、榜样的示范作用、信用档案、有关部门的监管等措施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这种诚信不仅指人际交往的诚信,道德伦理的诚信,它还包括商业诚信、学术诚信等等。

二、中美公民教育之比较

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从培养目标看,中美两个国家基本是一致的,都有着深刻的民族性、阶级性、政治性、历史性。我国将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新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美国将培养有民主意识的人、有公民道德的人作为其公民教育的目标,可见,中美两国都是从国家战略出发,将青少年培养成能成为国家接班人的全面发展的人。同时,中美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很多不同点,在教育内容上、教育途径与方法上、教育方式上都有所不同。

(一)教育内容不同

因社会制度不同,中美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内容有很大的差别,甚至有对立的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美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不同、文化基础也不同。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并且,中国属于东方儒家文化圈,认为“性本善”,在人性上持一种乐观的观点,认为人们自觉的出于本性的道德和修养能够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不需要外在干预。同时,从马克思全面的人观点出发,非常注重集体利益的实现,辩证地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因此,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侧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方针政策教育等。与中国不同,美国思想政治理论基础是《独立宣言》、《解放宣言》、《联邦宪法》,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求,强调的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美国属于西方基督教文化圈,在人性上较悲观,认为“性本恶”,要想死后升入天堂必须要赎罪,良好的道德和修养不是天生就有的,因此,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侧重于法律教育、制度教育、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价值观教育、宗教教育等。

(二)教育途径与方法不同

由于文化基础和教育理念的差别,中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途径与方法上有各自的特色。传统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硬灌输的方法,这种教育方法将学生当成消极被动的客体,教师为主体,对学生施加既定的影响,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主体地位,这种教育方法有一个很大的弊端,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的责任心不强,课堂上的知识不能很好的内化为学生的行动,外表和内心实际脱节。总之,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正面的、直接的教育方法,国家成立专门的机构、安排专门的人员、制定专门的教材、划出专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此相反,在教育方法上,美国侧重于潜在的影响,其实施主要是通过传授和软灌输实现的。众所周知,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强、灵活多样,通过其他课程的渗透、集体活动、课外实践等多种方式渗透美国的价值观念。除此之外,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分明的层次性,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实际水平,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引导式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无不贯穿学生的思考活动。同时,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美国的软灌输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这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三)教育模式不同

在教育模式上,美国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与接受能力制定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在中国,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要被动的适应教师、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因此,在中国,学生在学校的考试中能够正确的回答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什么,但是出了校门,却不知道中国的国体与政体是什么。从学校教育看,美国的课堂教学,教师注重学生实践活动的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中国的课堂教学,教师注重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考试形式、统一的标准答案。缺乏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从家庭教育看。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孩子培养成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的“社会人”,注重孩子的身心快乐,功利心较弱。中国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成才,学习好、有好工作、甚至出国发展,有较强的功利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惜牺牲孩子的玩耍时间,这势必会限制孩子的创造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论和启示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方面,美国的长处正是我们的短处,因此我们应当借鉴其经验,但是在借鉴的同时,不能照搬照抄,因为国情不同、制度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民族性和意识形态性。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脱美国化”,用理性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

(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注重教育改革

在美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显性教育无疑是受到重视的,从课程设置上看,学校开设了公民学、社会学、国家管理学等课程。此外,要求学校教师在讲授公民教育问题时一定要态度鲜明,不能模棱两可。但是由于显性教育这种时间上的集中性和观点的统一鲜明性,可能会影响那些具有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水平。因此,美国更重视隐性教育,即把政治道德内容渗透到历史、地理、文学等课程之中,融入到校外活动和教师职责之中,也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形成了系统的实施途径,最典型途径之一就是各类实践活动。同时,借鉴美国的经验。第一,我们应深入研究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与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种实践活动,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系统性与针对性的统一,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第二,加紧推进教育改革,改革课程设置、教学环境,给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自由度,改革教育评价制度,与美国学生相比,中国学生花太多时间在考试上,这样的体制造就了会考试的学生,但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发挥,必须改革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标准的尺度,提高教育水平。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应彰显出其在社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为此,从宏观上深度挖掘各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能量,利用各学科隐性思想政治教学,构建一门为主、多学科渗透的教育模式,加强对受教育者价值判断与选择的引导。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社会服务

美国支持并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服务活动,美国学生有机会参与学校管理和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近两年,我国教育界也开始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与美国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如没有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中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的状况依然存在。因此,第一,在学校教学中应增加实践的内容,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得出新的理论,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对接,这就要求教育主体对理论和理念进行深入解读,破除条文性的表述,让教育主体能够充分分解到教育实践中。第二,为教育客体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引导受教育者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和体验。开发教育实践载体,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主题活动与社会调查相结合,校园文化活动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并对学生的实践需求做出层次分解,使每个学生都在校园文化中有实践锻炼的机会,增强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对政治、道德的关怀。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政治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文化发展服务。因此,社会服务是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职能的根本指向,它能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我们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青少年对社会的服务意识,促进社会发展;应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服务学习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培养青少年对社会的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

(三)全面教育模式与灌输教育相结合,注重实效性的提高

以全面教育模式著称的美国公民教育通过强调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寓教于乐,寓行于乐,学生乐于接受,教育的实效性得到提高,这就避免了我国“训诫式”的灌输教育带来的弊端。美国开放式教学模式亦得到较好的效果,公民教育常常与实践相联系,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丰富社会阅历、得到价值体验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美国在学校教育上重视教学管理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以适应不同学生个性的发展,又体现了层次性,这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的。第一,全面教育模式与开放教育模式固然有一系列的优势,但因国情不同、制度不同、理论基础不同,我们也不能丢了传统的灌输教育,理论灌输法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受教育者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方法。我们要将理论灌输法与现代教育方法相结合,与时俱进利用该方法,改变传统的“你听我讲”的教育方法,力求在讲授方法上实现多样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第二,美国公民教育模式的一些有益做法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客观规律,我们要美国的有益方法加以批判的借鉴吸收,以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注重教育合力的提升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是学校教育,虽然国家从小学到大学都开设相应的课程,但是迫于升学的压力,家长并不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这就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不能很好的在家庭中得到强化;同样,社会教育也没有承担起相当的责任,社会教育的公益程度还不高。相对来说,美国的渗透式教育发挥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合力,它们都参与其中宣扬美国的价值观念,最重要的是,它们通过家庭教育的强化,社会教育的开放公益性,宣传资本主义制度、宣扬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我们应发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辅助作用,营造适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氛围,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和持久性,提升教育质量。第一,学校要营造立体教育环境。学校要将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第二,重视家庭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价值树立。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配合学校教育,培养孩子积极的生活态度,善良的品行,科学的价值取向。第三,扩大社会教育公益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各社会单位应支持参与学校的育人计划,延续学校教育,组织员工培训、企业文化大赛等活动,提高受教育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与教育的连续性。构建社会内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和谐机制,以学校为主导,发挥三者的叠加合力,是今后国内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努力避免“泛意识形态化”与“去意识形态化”,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习借鉴美国的公民教育中的有益做法,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冯增俊.当代西方道德教育[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2][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4]杨飞云.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的解读与思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6).

[5]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美]加里·鲍尔.全博:课堂上的德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8(1).

(责任编辑:朱 斌)

On America's Citizenship Education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Ou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 Xiao-wen
(School of Marxism,Gannan Normal University,Ganzhou 341000,China)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ted States is generally called Citizenship Education,as one of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the Citizenship Educa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China,as the biggest developing country,is necessary to draw lessons from America's reasonable factors,combine the dominant education with recessive education,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combin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with infusion education,combine school education,family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in an attempt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mode and method,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education reform,improve education resultant force,which has a profound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actual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innovate ou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USA;citizenship educ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64

A

123(2014)03-0001-05

2014-05-16

安小文(1990-),女,辽宁大连人,赣南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公民政治思想
论公民美育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