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峰,王立民,李翠霞
(1.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哈尔滨150001;2.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40;3.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省乳业的不断发展是国际乳业及其相关产业理论发展、中国经济增长、黑龙江经济增长以及黑龙江省乳制品产业结构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若要对黑龙江省乳业发展各历史阶段进行科学划分,必须找到合理的划分依据及标准。尽管黑龙江省乳业发展历史悠久,从19世纪末开始就有了奶牛养殖,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直到改革开放前,乳业还没有成为社会经济的一个独立部门。因此,本研究把改革开放作为研究的历史起点。
鉴于乳业在经济指标中隶属于第一产业,因此参考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增长率指标来划分经济周期。从长周期角度看,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增长率大约10年波动一次,可以划分为1978—1990年、1991—1999年、2000—2011年三个阶段;从短周期角度看,黑龙江省改革开放至今,第一产业发展大体上3~5年波动一次:在1978—1990年间,第一产业波动较为平缓,呈现三次中强波动;在1991—1999年间,第一产业波动十分剧烈,并伴随一定的无规律性,呈现两次剧烈波动;在2000—2011年期间,第一产业波动振幅较1978—1990年间的波动更为平缓,呈现三次小幅波动。
从黑龙江省原料乳生产情况来看,1978—2011年大致呈现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978—1999年的平稳增长期、2000—2005年的快速增长期以及2005年以后的波动增长期。从黑龙江省第一产业发展来看,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增长率在1991—1999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周期变动,这一时期正是国家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对黑龙江省乳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综合黑龙江省原料乳生产情况和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动情况,可以将黑龙江省乳业发展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详见文后附表)。
1.乳业初创阶段的历史条件。1978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有改革性的一年,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为乳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1985年中央颁布的一号文件明确取消了实施32年之久的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该文件的提出是建立在农村商品化生产发展过程中派购弊端凸显的基础上的,使得私人饲养奶牛羊并在贸易市场自由交易和消费者按质论价成为可能,对于黑龙江省乳业健康发展贡献巨大:乳制品由单一品种向多样化产品发展,原料乳生产纳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中,牧民不但是商品生产者,而且具有经营的自主权,可以通过对市场信息的收集来安排生产。市场全面开放,价格不受制约的经济政策解决了计划经济时期市场缺乏适当交易活力的问题。随着派购制度的逐渐淡化,乳业市场发展成为开放、富有活力的竞争市场,牧民作为原料乳的供应者获得了更多的市场职能。但由于受国家派购政策的影响,牧民并不具有相应的定价经验,要素市场的价格主导权仍然在私营商业、国营部门手中,大部分利润由销售商获得,黑龙江省乳业存在养牛难、销售商赚取暴利等问题。
2.乳业初创阶段的成就及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黑龙江省实行了“以户养为主,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方针,家庭经营的优势逐渐凸显,黑龙江省奶类产量跃居全国首位。1978年,黑龙江省奶牛年末存栏数为6.2万头,到1985年快速增长到25.8万头,是1978年存栏数的4.2倍,年递增率已达到19.5%。将1985年前后两段时间的奶牛存栏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1978—1985年的乳业发展速度要明显快于1985—1990年的发展速度,这说明乳业改革开放为黑龙江省乳业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1990年末,黑龙江省乳制品产量达到12万吨,占全国总数的28%,90%的乳制品销往全国各地;全省已建起乳制品加工厂100处,日加工能力达0.4万吨;奶牛养殖户纯收入2.5亿元,乳品工业利税1.4亿元,商业经营乳品利润1亿元,直接经济效益4.9亿元,乳业已成为黑龙江省的一项优势产业[1]。
该时期黑龙江省乳业之所以能够较快发展,是因为公有制形式得到了变革,由单一形式变成以户养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新格局。加之政策的支持,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黑龙江省把奶牛养殖和乳品企业的发展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点,采取了“以奶换料”、“养奶牛划给饲料地”、“提高鲜奶收购价格”、“提供廉价服务”、“超前建设乳品加工厂”及在资金、税收方面给予优惠等政策措施。但也应该注意到,黑龙江省这十几年乳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方式取得的,而来自内涵方面的作用并不显著。其一,在当时的体制下,管理是很分散的,例如粮食部门管饲料,畜牧部门管奶牛养殖,轻工部门管原料乳的收购和加工,商业部门管乳制品销售,这种分块管理使得本来具有内在经济联系的完整产业变得支离破碎。其二,饲料品种不全,且量少质差,从总体上说,黑龙江省饲料资源是十分丰富的,但由于存在明显的区域性不平衡,致使饲料结构性短缺,而这种结构性的不平衡可通过区际间的交换得到解决,但在实践中由于体制、价格及运输等方面的制约而变得难以实现。其三,疫病防治和技术服务较差,先进技术应用率低,服务体系不配套,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奶牛发病率高、牛群结构老化、品种不良、繁殖成活率低的现象普遍存在[2]。
1.乳业结构调整阶段的历史条件。1991—1999年是乳业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随着“以奶换料”的平价饲料供应政策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得以取消,饲料价格逐渐放开,但原料乳供应销售价格的调整并没有与饲料价格同步,随之而来的是原料乳生产成本增加,奶牛养殖效益开始下滑,黑龙江省乳业的第一次负增长出现。此时国内消费品市场开始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与之相适应,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开始转型。随着消费品更新换代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能力和消费形态开始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和层次化特征。这一时期市场变幻莫测,价格战、广告战、品牌战比比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黑龙江省乳品企业快速成长,也逐步走向成熟[3]。
1992年,中国正式确立在“双轨制”格局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正式全面推进。在此期间,国营牛奶公司以及基于国营牧场的乳品企业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被淘汰,黑龙江省一些大型的国有乳制品加工企业通过进一步投资,与小规模企业进行兼并,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扩张,完成了企业的第一步转型,并巩固了原有的乳制品消费市场地位。这一时期,外国企业纷纷涌入中国与地方政府洽谈并投资建厂,雀巢公司是黑龙江省最早运用“公司+农户”生产模式的乳制品加工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家“公司+农户”经营的合资企业。该公司为节约经营成本,采用牛奶采集网络系统,并为农民提供奶牛饲养的技术支持[4]。
2.乳业结构调整阶段的成就及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各大企业加大对奶源基地的建设力度,乳业进行了全面的市场改革,企业组织结构在探索中进行调整;国外涉农企业的进入对黑龙江省乳制品加工业带来了新生力量,奶业集团在扩大企业生产规模的同时采取先进的管理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型乳品企业积极进行非国有结构调整,在发展模式创新方面形成百家争鸣、积极探索的良好势头,为后来黑龙江省乳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结构基础。至1999年末,黑龙江省奶牛数量68.6万头,牛奶产量142.8万吨,相比1991年分别增长18.5%和26.8%;全省人均占有鲜奶38.1公斤,是全国人均水平的5.6倍;80%以上的乳制品畅销全国各大中城市,部分产品还销往东欧及东南亚等国际市场,乳业产业链安置的大量劳动力为企业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5]。
相比乳业初创阶段,该阶段乳业增长速度放缓了许多。在市场化改革机制的作用下,乳制品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饲料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然而,黑龙江省乳业产业化进程刚刚拉开帷幕,在这段调整时期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乳业整体发展不稳定,还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奶农供给方与企业需求方的利益关系不明晰;乳制品市场的竞争并没有一定的规则等等。其主要原因如下:其一,由于市场调节机制滞后,同时,“公司+农户”生产模式的信息流表现出需求方向(市场—公司—农户)与供给方向(农户—公司—市场)呈逆向传递关系,农户以及企业并不能对市场需求做出迅速反应。其二,由于机制缺陷,导致企业与奶牛养殖户间存在极大的信息不对称,而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初期的经营制度不完善,权利与责任的落实尚存缺陷,风险更多地转嫁给了奶农,使得利润、风险不对称的现象激化。其三,“公司+农户”生产模式由于制约机制的缺失,以及第三方监督机构的缺位,导致公司与农户之间契约关系不稳定,经常会发生农户掺假损害企业产品质量的事件或因乳业市场需求量紧缩而影响奶农向企业销售原料乳数量的事件。其四,黑龙江省乳制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由于没有完善的质量监测机制和动物疫病防疫机制,难以为散户群体提供正确的引导,致使原料乳存在掺假、掺水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乳制品质量安全监控的难度。
1.乳业迅速扩张阶段的历史条件。21世纪,黑龙江省出台了多项促进乳业现代化转型的政策,加大了对乳业的扶持力度。2002年,省委、省政府依据《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制定了《黑龙江省奶业振兴计划》;在“加强全省畜牧业发展比重”的号召下,2003年提出“农牧主辅换位”的战略思想,即在协调农业生产各部分关系的过程中,将战略重点从粮食生产转移到畜牧业生产上;2004年,黑龙江省人大颁布了《黑龙江省奶业条例》,使黑龙江省成为全国范围内第一个颁布奶业条例的省份;2005年,伴随《黑龙江省“十一五”畜牧科技发展规划》的发布,一系列乳业优惠政策接连出台,乳业发展逐渐由注重数量增长的传统乳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化乳业转变。
2.乳业迅速扩张阶段的成就及问题。“十五”期间的黑龙江省乳业发展已经成为畜牧业的先导。在2000—2005年期间,黑龙江省凭借地处世界奶牛带的资源优势,经过政府政策的扶持以及相应制度的合理约束,乳制品市场不断扩容。至2005年末,黑龙江省牛奶产量达到440.2万吨,是2000年的2.9倍,是1978年的35.5倍;奶牛数量达到164.3万头,是2000年的2.4倍;奶牛平均单产为4.8吨,在所有牧业大省中居于首位;全省青贮饲料种植面积达到8.3万公顷,增长55%,饲料青贮产量达到420万吨;全省改良建设草原面积达14.7万公顷,增长119%,草原休牧禁牧面积120.7万公顷,增长181%;饲料工业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饲料产量达到547万吨,增长10.4%;饲料企业加工能力达到890万吨,增长17%,年产5万吨的饲料企业43家,增长24%,饲料产品已销往省外和俄罗斯、韩国、越南等国。
相比乳业结构调整阶段,该阶段黑龙江省乳业发展迅速,牛奶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奶牛单产跃居全国首位。乳制品加工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关系更加稳定,乳业已成为黑龙江省经济中发展迅速的产业之一,但黑龙江省已经出现乳制品消费增长速度低下、奶农和企业收益水平降低的现象。出现乳业发展瓶颈的原因主要是:其一,黑龙江省乳制品消费主要集中在城市,而乡镇乳制品市场的开拓并不理想。其二,奶农的养殖饲料成本上升,同时,运输成本、企业加工原材料成本不断增加,而在激烈的市场价格竞争下,乳制品价格不断下降。行业内企业的利润严重缩水,部分企业出现亏损,规模大的乳品企业以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在竞争中胜出,行业出现并购现象。其三,奶牛单产水平与快速增长的原料乳产量相比并没有显著提升。其四,在乳制品加工环节,黑龙江省规模以上的乳制品加工企业在全省乳品加工企业中并不占多数,小规模企业并不能很好地与原料乳生产方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良好机制。
1.乳业结构二次调整阶段的历史条件。2006年至今是黑龙江省乳业增长方式发生转变的时期。由于乳制品市场竞争不断激化,乳制品生产随着奶牛养殖成本的上升而发展艰难,乳品加工企业因无法得到足够奶源而造成产量下降,全省乳业发展陷入危机,黑龙江省乳业快速扩张到2006年停止。在“十一五”规划的总体布局下,2006年国家对乳业的发展进行了短期计划(2006—2010年)和长远规划(2020年目标规划)。2007年,政府针对以上问题紧急出台相关政策,协调乳业产业链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6]。在这样的背景下,黑龙江省乳业结构需要再次进行合理调整。2007年,全省部分牧场以及养殖小区的设施建设已经发展到国际标准。
在此阶段,乳制品行业发生了举国震惊的“三鹿毒奶粉事件”,食品安全再一次受到消费者的重视,信任危机也成为阻碍乳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在“三鹿门”事件中,全国22家乳品企业所产婴幼儿奶粉检出三聚氰氨,唯独黑龙江省19家企业全部置身于“毒奶粉名单”之外,但黑龙江省的奶粉在三鹿效应下出口量骤降。与此同时,国外的同质奶粉以低于黑龙江省奶粉加工成本的到岸价格大量涌入中国乳制品消费市场,大量食品加工企业也将采购重心转移到进口奶粉,黑龙江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奶粉生产地区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2.乳业结构二次调整阶段的成就及问题。在“三鹿毒奶粉事件”后,黑龙江省把握机遇,积极进行乳业结构的二次调整,严把乳制品质量关,巩固本土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至2011年,黑龙江省奶牛数量192.7万头,牛奶产量543.1万吨,牛奶价格及养殖效益在较为合理的水平上稳步运行;先后培育了完达山、飞鹤、龙丹、摇篮、红星和庆乳等国内名牌,并引进了雀巢、伊利、光明、蒙牛等国内外知名乳品企业;通过QS重新审核认证的乳品加工企业达75家,企业产值324.6亿元,同比增长10.5%,销售收入285.7亿元,同比增长4.1%,80%的乳制品销往全国各地和国际市场。
虽然受到了多次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冲击,但该阶段黑龙江省乳业实现了平稳过渡。相比于上一阶段,在原料乳生产、乳制品加工企业建设、饲料饲草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进步。但同时该阶段也面临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乳制品加工能力增长过快,原料乳生产无法与之相适应,乳品企业间开展了激烈的奶源争夺战。其二,产业链条短,抗风险能力弱,黑龙江省乳制品加工以原料粉、液态奶、奶粉等低端产品为主,而干酪、巴氏杀菌乳、酸乳等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少,市场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其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差,黑龙江省乳制品加工相关技术和产品研发专业队伍不足,企业产品自主开发能力不强,生产设备以及乳制品加工工艺大体相同,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乳品企业并没有足够的利润来继续研发、开发新产品,乳制品消费市场品种单一、同质性过强。由于大多数企业从上游奶源到下游市场没有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措施,缺少核心战略,缺少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利润空间狭小,企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纵观黑龙江省乳业发展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乳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由于乳业产业链较长,乳业发展稳定性较差,易受到来自外部或内部因素的干扰。因此,应加大对乳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在政策法规等方面加强对乳业的支持与管理,因地制宜,促进黑龙江省乳业发展。
黑龙江省乳业发展历史阶段的划分
[1] 胥天君.关于把黑龙江建设成全国奶业基地的思考[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2,(4):42-44.
[2] 赵云成.黑龙江省奶牛生产发展研究[J].中国奶牛,1989,(6):6-9.
[3] 冯启.中国乳业30年[J].中国中小企业,2008,(10):31-32.
[4] 杜吟棠.“公司+农户”模式初探——兼论其合理性与局限性[J].中国农村观察,2002,(1):30-38.
[5] 王存国.蓬勃发展的黑龙江省奶业[J].中国乳业,2001,(10):35-37.
[6] 刘自杰,李志强.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的奶业市场形势[J].中国牧业通讯,2008,(2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