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落实,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自觉性得到充分激励和调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教育工作者正视差异,善待差异;使学生既乐学,又善学。
关键字:素质教育 孩子 培养 提高
人类跨入21世纪,跨进了以知识经济和多元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注重个性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史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教育的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上世纪六十年代上过学的人们还记得,那时候人们对学校学生的要求,尤其是对好学生要求,比喻成“五分加绵羊”。“五分”是争取每门优秀的知识标准,“绵羊”指听话、顺从,没有独立思考,没有看法、想法,群体思维及个性思维的人。如果被老师在学生评语中写上“个性强”,那就意味着他“不听话”“刺儿头”有严重缺点的人,将会被带上一大堆“个人主义”等帽子。
改革开放前几十年,人们对压抑个性,窒息创造力传统教育弊端认识越来越深。逐步培养起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全新教育理念模式。但是素质教育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基础教育还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奇偶碍于部门、社会、家庭等仍然知识对分数、对升学率情有独钟。评价一所学校好坏、评价一个老师好坏,标准依旧是分数和升学率!
历史上反反复复证明,人的才华、人的创造力,通常和个性相关,并由个性决定表现。人无个性绝不会有创造性。鲁迅先生曾指出:“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强,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现于天下。”由此可见教育缺乏丰富多样性,是民族、国家的不幸!”而学生的个性发展,其中已经包含了学生一般水平的发展和共同标准的达成的全新教育理念,深刻认识“学校应该成为促进金学生特点、优势更加鲜明的场所,而不是把不同的人变成相同人的场所。国家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把80%的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和劳动力。这样想来我们就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就不必逼着100%的学生都按统一的模式进行高难度学习训练。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都能得到老人父母的关怀、宠爱,因而也容易使得他们自私自利,不关心别人,不能谦让包容他人。在蜜罐子里长大的孩子,好胜心强,一旦遇到挫折就可能萎靡不振,缺乏抗挫折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在集体中他们却会为做卫生等一些小事闹矛盾,同学关系并不融洽。
孩子形成的个性,必须同时溶进社会对人所要求的共性。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按照社会的要求,依照社会的道德观念、是非标准、法律规范、行为准则来培养孩子。也就是说,要使孩子的个性与社会的要求相一致。
我常向孩子讲解:人是有社会性的,完全孤立的人是无法生存的。与他人和睦相处是现代社会一个正常发展的人最重要的品质和能力。人们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紧密和广泛,与人相处的能力在人的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不具备人际交往的本领,就不可能在未来社会获得成功。
怎样培养良好个性呢?
个性是指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它包括人的需要、兴趣、性格、能力,还有自我意识等。每个孩子在不同场合、不同情景,对不同事件都倾向于以一种自身特有的方式去反应,这就是个性的体现。
首先 要重新认识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每一位学生,树立”正视差异,善待差异“的观念。深刻认识差异及个性的道理,十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和独特个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学校人人都是可教育之才,我们应当关注的不是哪一个学生更聪明,二十一个学生在哪些方面更聪明。从而努力发展每一个学生心灵深处那种独特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在教育实践中认真研究、发现每个学生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能力,并给与精心呵护扶持,使得到自由的充分发展,尤其鼓励关注差生发展、认识自己的智能优势,是每个人都看到自己的希望。重新塑造自尊自信,使得他们减少失败,走向成功。
其次 父母应做好孩子的表率、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生活环境,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最直接也是最早,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要有一个民主和睦的家庭关系,父母要树立良好的思想、作风和道德风尚,这样,孩子就可以从小通过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地受到父母良好思想、品德的影响,为形成良好个性打下基础。反之,就会影响孩子良好个性的培养。同时,减少家长事事包揽,使得不少孩子个性惰怠,懒散,让他养成好的劳动习惯,只有通过不断的磨炼,孩子的个性及心身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同时,适当地进行挫折教育,以使孩子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另外家长还要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和周围邻居朋友同学多接触、多交往、使孩子能认识和融入周围的环境,不至养成孤傲不群的个性。
其三 树立新的评价观,构建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单凭一张试卷,单凭考试分数,去判定所有学生的优劣。其结果必然使得千千万万在不同的智能方面拥有强势的学生遭到压制、扼杀,其独特鲜明的个性被泯灭。多用多远的理论去审视今天的教育,我们会发现以一把分数的尺子衡量所有学生的应试评价观,给孩子带来了近乎毁灭行的打击,给教育造成灾难后果。打破标准化教育模式,必须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上,多样化作为一种价值观来接受,教师应当学会面对有差异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事实告诉我们,要根治应试教育这一顽症,决不像切除肿瘤那么简单,需要举全社会力量,孜孜以求进行长时间的韧性斗争,方能取得成功。这中间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下决心改变自己,进行勇敢的自我剖析。
一个不了解别人感受的人,是很难体谅别人的。孩子的个性都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起来的,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一个高情商的人。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关注孩子,与他们分享成长的喜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