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人才需求在对接上出现偏差,致使社会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缺乏竞争力。从就业能力的定义和构成要素入手,在分析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失内因的基础上,从高校课程优化的角度来探讨社会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
关键词 就业能力;社会学专业;课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4-0066-03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作为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指标之一,是高校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我国高等教育从20世纪末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完成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伴随着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却是用人单位抱怨优秀毕业生难觅、职场新人适应力差——看似矛盾的现象却事实存在,证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人才需求在对接上出现了偏差。
1 就业能力的涵义与构成
对于就业能力的定义,虽然多样,但由于现有研究成果的角度不同,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使用最多的是2004年国际劳工局在国际劳工大会上的定义:就业能力是指个人通过利用可得到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以获得和保持体面劳动,在企业内部或在各种职务间晋升和应对技术与劳动力市场条件变化的能力的可随身携带的能力和资格[1]。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仅体现在毕业后能否顺利获得一份工作,还体现在获取工作后的满意程度以及企业对其能力的肯定程度等。
就业能力的提出,为高校教育提供了一条培养优质毕业生的借鉴之路。关于就业能力的组成要素,不少研究提出了相关的见解。萨茹拉将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分为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经营能力[2]。李忠艳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包括三个维度:基础技能、基本工作能力和职业人格[1]。本文作者比较倾向于顾倩在相关研究中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四个方面,分别为基础性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正确的就业动机、应聘能力、适应能力)、专业性能力(专业知识、职业岗位所需的特殊技能)、差异性能力(个性化能力、创新性与创业性)、社会适应能力(自身职业期望、工作经历和经验积累等)[3]。
对就业能力整体而言,这四个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框架。
1)基础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就业能力的基础。高中生进入大学校园,最先要学习的就是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大学生活和中学生活的截然不同,促使大学新生要努力适应大学生活,并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提高非专业方面的能力,以完成个人社会化的最重要的一步。这些基础性的能力,比如人际交往能力、口才、适应能力等,不是课堂上教师能够传授的,需要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自己提高和增值。
2)专业性能力,是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的体现,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就不是合格的大学毕业生,职业上的差异也是因为专业的不同而产生的。
3)差异性能力,由于个体的不同而客观地存在差异。个性化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不仅和高校的培养模式有关,而且同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比如领悟能力、理解能力等)是分不开的。孔子的“因材施教”就是在承认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的有针对性的教学。
4)社会适应能力,不仅包括毕业生对自身未来职业的期望与准备,也包括社会对毕业生工作能力的要求。现代的中国企业招聘,一般都需要有相关的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就业能力四个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模型,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提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要求,也为如何培养就业能力提供了具体的路径。
2 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关于国内社会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一直不容乐观。一方面,国内社会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一直处于文科的落后地位。在长久以来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思想的熏陶下,在以短期收益为最终判断标准的影响之下,文科整体的就业形势一直不佳,而社会学的就业形势又低于文科中的经济、管理等专业;另一方面,全国每年大学生毕业生人数日益严峻的整体形势,为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增加了一份挑战。当然,就业形势不佳的内因还是因为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的不强。
基础性能力欠佳 基础能力是大学生个人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从高中生的角色转变的重要步骤。现代大学生是90后,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将父母的呵护视为理所当然。进入校园之后,面临陌生的新环境,需要大学生自己独立自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但是大学生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适应能力弱等各种问题,随之许多心理问题也应运而生。大学校园中,宿舍关系紧张,进而发展成为血腥惨案;消极依赖,没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容易情绪波动,承受压力的能力差,焦虑不安甚至抑郁等消极情绪普遍存在,致使大学生校园是国内自杀率较高的区域;应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差,面对困难与挫折要么悲观厌世,要么极端偏激。就业动机不纯,应聘能力薄弱,准备不足,只是面试前的临时抱佛脚而已。
专业性能力不强 专业性能力指的是各个学科大学生所应该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是高校培养专业大学生的重点所在。社会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体系分为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两大部分,其中课程的讲授是大学期间的重点。理论的学习以枯燥复杂为主,趣味性的缺失使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上课出勤情况不佳。统计学之类的数理课程,枯燥之余还需要学生课前预习加课堂认真听讲再加课后复习,才能掌握相关知识的大概;稍有懈怠,很容易使后面的知识听不懂,从而陷入不想听课导致跟不上课程进度、越听不懂越发没有学习兴趣的恶性循环。
差异性能力薄弱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从政府和高校层面,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差异性能力的地位越发重要,成为衡量就业能力的首选内容。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之下,从高中生转变而成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化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扼杀和限制。现代社会流行的90后的个性张扬,更多的是为了吸引公众眼球、媚俗甚至是偏激的一些行为和表现,和真正的个性化和创新能力没有太多共通之处。每年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在整个就业大军中微乎其微,其中成功的案例更是凤毛麟角。
社会适应能力堪忧 社会适应能力是专业毕业生在即将走上社会的过渡阶段,需要有意识培养的,包括自身的职业期望、相应的工作经历和经验的积累。现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择业心态,一方面急功近利,一味地追求那些经济收入丰厚、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向往经济发达地区;一方面又盲目攀比,未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择业过程中盲目地从众与趋新,缺乏全盘考虑[4]。每年的国考大军,报名人数同录取人数之间的比例都会刷新记录,正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上盲从的真实写照。幻想不通过踏实的劳动、辛勤的学习,幻想走捷径找到编制内的好工作,是现代大学生浮躁心态的真实表现。
3 增强社会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高校的培养体系。现代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高校的培养过程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脱节,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毕业生就业现实要求分离[5],是造成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不高的原因。对于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高校可以将社会学本身学科的实用性融合在课程优化体系之中,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整个大学期间专业课程优化的培养目标,而不是仅仅放在大四的就业指导之上,并通过社会工作专业的带动发展社会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通过通识性课程,增强基础性能力 通识性课程是旨开发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拓宽知识面的课程。基础性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是在大一新生阶段,而这一时期也是开展跨学科、跨专业通识学习的好时机。社会学专业的新生可以学习社会科学中的社会性,也可以感受理工科的严谨性。通识性课程的学习,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为学生在新环境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困难等提供解决的方式方法,为专业学生学做人、适应新环境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有助于提升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等基础能力。
通过综合性课程,增强专业性能力 专业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以后就业的方向,从新生入校开始,专业课程的学习应该是重点。大一、大二学年将专业课程的学习重点放在综合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之上,为社会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培养提供了专业基础平台。大一、大二这两年是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后建立自己的新的有效的学习方式的主要时间,在保持高中学习的激情的同时,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增强理论修养,为之后专业学科上的认知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6]。
通过专业课程,增强差异性能力 社会学学科以实用性为特点,能够给专业学生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世界、了解自身,而社会学专业课程可以为专业学生提供掌握这些方法和视角的能力,并在专业知识的延伸中增强应用能力的培养。大三的学习已经是应用课程的集中学习,通过社会学训练能学会组织复杂的观点,运用数据检验各种直觉判断和各种理论,清晰和符合逻辑地推理,大力培养专业学生的个性化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这些对很多职业都是很有用的能力。另外,社会学提供的社会技巧、组织技巧在很多职业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如在正式组织内生存与发展就需要这些技巧。
通过修选课程和就业指导训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在大三、大四学年,社会学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偏重于学科的应用性培养与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实习尽可能地积累专业学生的职业经验,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社会学专业实习大多选择社区的社会工作,使学生提前感受到社会工作的具体实用操作,一方面使专业学生有一定的实地工作经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自身学习的不足之处,以便形成切合实际能力的职业期望,避免了好高骛远和眼高手低。
4 结语
就业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种在优化课程设置基础之上的对于专业大学生的持之以恒的培养理念,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和学习之中。对于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高校应将社会学本身的实用性融合于课程优化体系之中,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作为培养目标,并通过社会工作的带动发展社会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忠艳,汪永涛.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及培养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12):94-95.
[2]萨茹拉.“实践课堂”教学探索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民族教育研究,2004(3).
[3]顾倩.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维度与培养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29).
[4]王泽凯,等.地区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意向关系的调查研究:广东大学生就业意向和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化[J].科教文汇,2013(10):187-188.
[5]张进.提升就业能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6]周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社会学课程设置与教学[J].时代教育,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