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科发展角度探讨临床营养学课程教学及实践改革*

2014-04-15 10:48仇梁林钱颖赟赵健亚孙文星徐广飞
交通医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营养学组学学时

仇梁林 ,钱颖赟,赵健亚,孙文星 ,陆 颖,徐广飞 **

(1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研究生处,江苏226019)

临床营养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诊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患者营养状况对疾病的发生和转归有着重大影响,纠正不良营养状况不仅可以促进疾病的恢复,而且营养支持更是许多临床疾病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因此在日常医疗实践工作中,掌握必要的营养学知识就显得极为重要[1]。目前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临床营养学》主要对护理本科专业开设,多数学校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及研究生并未开设,且现有课程的内容、学时、授课安排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已不能完全满足临床实际需要[2]。从培养学生综合医疗素质、提高临床营养学科水平出发,我们认为极有必要对《临床营养学》课程教学及实践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改革。

1 重新定位课程,贴近临床实际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临床营养学科发展极为缓慢。即便与国内其他临床相关学科相比,在专业人才、诊疗水平、临床实践和政策法规等方面也显得相对落后。学科总体水平较低,严重阻碍着我国综合医疗水平的发展[3]。为扭转这一现状,国家医疗主管部门先后出台《关于加强临床营养工作的意见》及《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等指导性文件。文件要求医院需大大增加临床营养医师、技师和护士的比例。我国在这些方面存在着人员配备严重不足的问题,也是促使高等医学院校对《临床营养学》课程进行重新定位的重要原因。医学营养、临床医学、护理学或其他相关医学专业本科、硕士生均是临床营养学科发展的后备人才。根据各专业学生的实际,科学合理地开设《临床营养学》无疑是改善这一现状的有效手段。为此,结合各医学院校实际,应在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儿科学、护理学等专业本、硕学生中大力推进《临床营养学》专业课的开设。

2 紧跟学科发展,内容与时俱进

现代营养学发展突飞猛进,出现了营养基因组学、营养转录组学、营养蛋白质组学、营养代谢组学及营养遗传组学等多个方向,在不同水平上揭示营养与人类疾病的关系,推动了系统营养学的出现。预测医学(predictive medicine)、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个体化医学(personalized medicine)和参与医学(participatory medicine)等全新的4P医学模式,必将促进未来临床4P营养学的出现[4]。届时临床营养相关基础理论和实践将会出现重大革新,例如营养医师通过营养组学的方法,对患者进行临床营养评估和诊断,再结合患者营养遗传组学资料,对其进行个体化预防和临床营养治疗。为适应这一趋势,需要从事临床营养教育的专业人员紧跟学科发展,及时更新理念,把握发展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临床营养学》教学内容也应及时更新,与时俱进,以顺应临床营养学科的全面发展。

3 创新教学模式,保障教学时间

在现阶段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大都对《临床营养学》教学未给予足够重视,内容安排、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也相对薄弱,已不能满足现实要求[2]。因师资和教学条件限制,各医学院校在《临床营养学》的教学方面手段单一、缺乏实践、教学效果较差。《临床营养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具备创新思维,适当采用问题式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启发式教学、研究性教学等多种先进手段。辅以实物、图片、音视频等多种信息化教学资料,遵循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教学原则。此外,为使学生在学习中真实感受医院临床营养工作开展流程,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适当安排部分实践性强的内容如:医院膳食、营养诊断、营养支持疗法、疾病营养治疗等在医院营养科及相关科室开展教学或实践。深入细致的临床实践,亦能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临床营养在日常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以及今后可能面临的问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

除了良好的教学模式外,还需要合理的学时安排,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我国各医学院校所开设的《临床营养学》课程学时存在着严重不足。以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为例,各院校虽有所不同,但一般安排《临床营养学》课时为32~36学时。而需讲授的内容则涵盖营养学基础、各类食物营养、人群营养、临床营养总论、各类常见疾病营养等。如此少的课时,学生虽有学习兴趣,但时间上却无法让教师进行深入介绍。此外相对于护理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主要通过《卫生学》或《预防医学》课学习部分营养学知识,一般不超过30学时,且在这有限的学时中,临床营养仅占极小部分,其内容上仅介绍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病和肿瘤等少数病种,已完全不能适应临床实际需求。因此,为了满足临床需要和保证教学效果,《临床营养学》在课时安排上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适当增加相应的学时和内容。例如,对临床医学本科学生,适当增加临床营养评估、营养诊断、临床营养监测和临床营养各论(各系统常见疾病的营养治疗)等与临床实践关系紧密的内容。理论课总学时增加至50~60学时,若条件具备可再适当安排约30学时的临床实习或见习。研究也证明,适当增加临床营养内容和学时,明显有助于提高学生临床营养知识的掌握水平[5]。因此只有创新教学模式,保障充足学时才能真正提高临床营养学的教学效果。

4 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学能力

临床营养学师资队伍和教学质量与学科发展息息相关,优良的师资结构不但能促进临床营养科研水平的提高,而且是课堂学习和实践效果的保障。由于学科发展缓慢,专业师资缺乏,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的《临床营养学》教学主要依托公共卫生领域从事营养教学科研的专业人员实施。这些专业教师在《卫生学》、《预防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其他课程中讲授部分临床营养知识,具备一定的临床营养学教学经验。但由于学科所限,往往在授课过程中更多注重基础营养、人群营养等内容,对临床营养的讲授不够深入,对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保障《临床营养学》的教学质量,各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主管部门应根据教师自身专业特点及《临床营养学》所涉学科,合理配备师资和教学资源。为专业教师提供相关培训和良好的发展平台,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师的作用,提升《临床营养学》教学团队整体教学能力。

鉴于我国临床营养学科现状,对《临床营养学》课程进行深入而系统的改革乃是当务之急,只有秉持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创新思维、优化结构、科学实施的理念,对教学模式、内容、方法、课时和师资进行全面改革,才能真正提高《临床营养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1]Canadian Diabetes Associati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Expert Committee,Dworatzek PD,Arcudi K,et al.Nutrition therapy[J].Can J Diabetes,2013,37(Suppl 1):S45-S55.

[2]朱文艺,王建,李明秀,等.护理学专业临床营养学课程改革的设想[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1):1518-1519.

[3]马方.中国临床营养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70-171.

[4]李幼生.临床营养学发展—系统营养学与4P营养学的新概念[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18(1):1-5.

[5]杨艳,甘仲霖,叶运莉,等.《临床营养学》教学情况调查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212-213.

猜你喜欢
营养学组学学时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口腔代谢组学研究
基于UHPLC-Q-TOF/MS的归身和归尾补血机制的代谢组学初步研究
探讨互动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营养学教学的效果
代谢组学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
玉米皮膳食纤维酸奶的工艺优化及营养学评价
蛋白质组学在结核杆菌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