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陀思妥耶夫斯基并不是纯粹的“残酷的天才”,在他的残酷背后隐藏的是基督式的谦卑、苦难、宽恕和爱,本文就《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来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基督精神。
关键词:基督精神;谦卑;苦难;宽恕;爱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深受基督教影响,他的作品宣扬基督精神,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残酷的天才”,说他残酷,是因为他“对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鲁迅语)。在他的残酷背后隐藏的是基督式的谦卑、苦难、宽恕和爱。
在人类所有谦卑和自由意志中,人应该完全听从于上帝的安排。作为一个生下来就有罪的人,注定生命要通过苦难来赎自己的罪。因此,人应该接受苦难并把它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人把自己置于上帝之外,想依靠自己,那他将得不到拯救。任何强调自己权利,自己是造物主的努力注定是要失败的。谦卑、宽恕和爱是通向上帝之路的主要感情。同样,这种基督精神构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激情的无尽的源泉。尽管它们都具有抽象的本质,但是它们促使他创作出大量惊人的作品。这种基督精神给予绝望的人以希望,赋予苦难的人以新生。作者以不同寻常的激情和罕见的活力,论证这个真理。
1 谦卑
谦卑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构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中心主旨,始终贯穿于其中。他的第一部小说《穷人》赞扬这种美德,同样它也是《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的基本主题,《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当然也不例外。谦卑提升了甚至是最底层人的地位,《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中的伊赫梅涅夫,一位谦卑的老人,忠厚善良,受到公爵的侮辱与损害,女儿与公爵儿子私奔,因为谦卑和爱,他最终还是宽恕自己的女儿,一家人团聚。通过赞美谦卑的人,陀思妥耶夫斯基想暗示,人是复杂的,即使是最底层的人,他们的灵魂也包含着崇高的因素。由于这些谦卑的人可能是上帝最爱的人,因此去辱骂他们也是一种极大的罪过。
谦卑,对于道德提升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带来的痛苦也是必然的。这些经受过最大苦难的人也是最受上帝的垂爱的人。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过:“顺从吧,骄傲的人,首先要打掉自己的傲气。”[1]万尼亚是一个打掉自己傲气的谦卑的人,默默承受一切毫无怨言。他是一个孤儿,从小被伊赫梅涅夫收养,长大后靠写小说来维持生活,不仅穷苦潦倒,而且肺又不好,身体虚弱。他也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角色。他和娜塔莎本是青梅竹马的一对,他们相互爱着对方,后来阿廖沙的出现,娜塔莎却身不由己地爱上了他,爱得死去活来。万尼亚尽管遭到娜塔莎的抛弃,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娜塔莎的帮助,时刻牵挂着娜塔莎,像哥哥一样关心她,竟然主动提出给他俩安排见面,替他们彼此送信等等,而且保证会使他俩满意。对于娜塔莎的种种疯狂举动,他没有说过一句责备她的话,也没有说过一句伤心埋怨的话,他深深地爱着她,不求回报的爱。最后也是他唤醒了娜塔莎,他唤醒和触动了人心中最高尚的情怀,宽容他人和以德报怨的情怀,娜塔莎主动回到父亲怀抱,求得父亲的宽恕和原谅。这种忍耐与谦卑揭示他内心的洁白与高尚,在自己生活都无法维持的情况下,他却收养了孤儿内莉,给予内莉百般呵护和无尽的爱。当他第一次看到内莉的时候,他感觉某种神秘的东西使他对她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他的感情中,除了怜悯,应该还有点别的什么。这种感觉正是他内心深处的善,一种潜意识的救赎。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万尼亚的谦卑的描写,是为了表现底层人民的美好情愫的一面,同时也映照出陀氏的救赎理想。
2 苦难
由于人类始祖犯的罪过致使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所以生下来就要承受苦难,人应该主动接受苦难,完全听命于上帝的安排,苦难最终会引导人走向道德的净化。在《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里面,就是一群备受苦难的人,苦难不断折磨着他们。陀思妥耶夫斯基之所以能将苦难描写的淋漓尽致,主要是他本人一直生活在苦难中,饱尝人间艰辛。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写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十年监禁、苦役和流放结束之时,他的妻子安娜·格里戈里耶芙娜描述初次见到他的印象:“我平生第一次见到一位聪明,善良,但却不幸,似乎是被人所摒弃的人,一种深切同情和怜悯的感情在我的心里萌发出来了……”[2]的确,正是这样一位被人摒弃的人更能深刻感受和体味到底层人民的水深火热。在《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中万尼亚租了死去的史密斯老人的公寓,“他住得十分寒酸。屋里的家具总共才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和一张破旧不堪的旧沙发,硬得像石头,而且四处都是破洞,里面塞得麻皮都漏了出来……”后来马斯洛博耶夫来拜访,称这个房间为“一口破箱子”,文章中这样类似的描写还有很多,嘈杂的酒吧,肮脏的街道,泥泞的小巷,发臭的出租屋,这些都与陀氏本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底层人民不仅生活的环境恶劣,而且饱受各种欺侮与压迫。伊赫梅涅夫,一个善良单纯的老人,遭到瓦尔科夫斯基公爵的无中生有的诬陷,卖掉自己的村庄作赔偿,女儿抛弃他与公爵儿子私奔,遭公爵羞辱;娜塔莎是一个被欺侮的女性,与公爵儿子私奔,抛弃父母,受到父亲诅咒,最后遭到公爵儿子抛弃。她像疯了一样爱他,即使带来的都是痛苦和磨难她也在所不惜,她说道,“受苦受难能净化一切”;内莉,可怜的孤儿,母亲病死,遭女房东虐待,从小深受母亲影响,永远记住母亲的话:永远做个穷人,要干活,去乞讨,如果有人来领你走,你就说:我不愿意到您那里去!……[3]母亲的话深深印在她的脑海里,养成了她疾恶如仇、冷漠的心性;史密斯,内莉的外公,女儿被公爵骗走,并且还拐走他的全部钱财,留下他孤苦伶仃,贫困交加,老人心里日夜思念记挂女儿,但表面上又装出一副永远不会原谅女儿的样子,在女儿去世没几天他也病死街头。
在苦难中净化自己,在苦难中求得乐趣。当万尼亚看到内莉从爱她、细心照料她的朋友那逃走,在街上乞讨时,他感觉到“她好像以自己的痛苦为乐,以这种只顾自己受苦受难为乐。”[3]他明白,“许多受到命运折磨并意識到命运对自己不公平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人都有这种存心加剧自己痛苦并引以为乐的心态。”[3]同样,娜塔莎也不例外,她为了能跟阿廖沙在一起,付出了很大代价,忍受了很多痛苦,即便这样,她依然咬咬牙,压下心中痛苦,忍受一切。她相信历尽劫难才能获得未来的幸福,用苦难作代价才能换取幸福。
3 宽恕
《圣经》中写道,“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马太福音6:1415)宽恕是天父的要求,必得天父的眷顾,宽恕也是爱人的表现。
娜塔莎对阿廖沙的宽恕。娜塔莎抛弃自己的父母与阿廖沙私奔,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阿廖沙,而面对阿廖沙的不忠,拈花惹草的少爷作风,她却能给予极大的宽恕,她不仅不加追问,相反,对他加倍恩爱,她好像在宽恕阿廖沙的过程本身找到一种特殊的精致的美,对于她来说,既往不咎和宽恕一切乃是一种无穷的享受。
给内莉看病的老大夫是个老好人,他十分纯朴而又和善,他有着极其宽容大度的内心,他的宽容可以从连续三次给内莉调药看出。一开始他给内莉喂药的时候,内莉好像无意中把汤匙碰翻了,药全撒了(其实内莉是故意的,但在老人眼里那是无意的);老人打算重新调药时,内莉把一盒药抢去,生气地往地上摔。老人调完药,尽可能使自己声音显得温和些,用非常和蔼可亲的口吻来劝内莉服药,内莉抬起头看似全无意识的,手一动又碰洒了药,内莉本以为他会生气,他不仅没有生气还心平气和地说“一切还可以挽救,药还可以再调。”[3]老人再次一边调药,一边哄着内莉开心,可是这次内莉更过分,直接不耍滑头却扬手打翻药碗,药全喷到老人的胸衣和脸上,内莉本以为他会发火,会骂她,责备她,相反,他耐心调起来了第三勺汤药,没有一句责备的话。正是老人天使般的善良和耐心感化了内莉,她满脸通红,眼眶湿润,终于把药喝下了。其实,在我看来这位老医生不是别的正是基督的化身。首先他是作为一名医生而出现的,他的职责是治病救人,拯救众生,这恰恰与基督宗旨一致。其次,他本身所具有的宽容心、忍耐心,面对内莉不断的刁难,他不仅没有发怒和责备,相反,更加温和慈祥,用善良感化内莉;他带给内莉的书都是劝人为善的,他叮嘱内莉,最要紧的是保重身体,永远活下去。每次跟老人在一起内莉是发自内心的幸福,慢慢地形成了对老人的依恋。最后,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是,正是在基督受难周的时候,内莉离家出走,她首先跑去的地方正是老人家,要求老人收留她。要知道孩子是离基督最近的一类人,内莉在此时此刻跑到老人家的举动难免让我们沉思其背后所隐藏的深意。
内莉,一个备受苦难和折磨的孩子,在她眼里“宽恕”“饶恕”就是一种爱,外公是一个坏人,他不爱自己的母亲,因为他没有宽恕和原谅自己的母亲。孩子是最为接近基督的一类人,他们单纯的就像一个天使,在《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中,伊赫梅涅夫这样说道:“因为我们受了那么多苦,所以上帝才把她赏给了我们大家(她指的是内莉,含有天使的象征意义)。”[3]在福音书中似乎其他的犯罪可以饶恕,但对孩子犯下的罪是难以饶恕的。所以内莉至死都不能宽恕瓦尔科夫斯基,他骗走外公财产,抛弃母亲,害得她成为孤儿沦落街头。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佐西马长老警告后人:“你们尤其要爱孩子,因为他们也像天使一样是无罪的,他们活着,使我们有感于心,使我们的心灵净化,仿佛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欺侮孩子的人有祸了。”[4]也许瓦尔科夫斯基在内莉身上犯下的罪是永远无法得到宽恕的。
4 爱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对人的爱存在于上帝那里。这个爱发现并肯定每一个人的永恒生命。这就是真正的爱。同样,在他那里,人的道路是受苦难的道路,只有爱才能让苦难中的人摆脱痛苦,重获新生。
別林斯基曾激动的赞扬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尊敬和荣耀归于这位青年人,他的缪斯爱怜那些蛰居阁楼和地下室的人们,告诉那些豪华宅邸的居民:‘瞧,他们也是人,他们也是你的同胞兄弟。”[5]陀思妥耶夫斯基关注这些受尽侮辱与损害的底层人们,对于基督的爱来说,每一个人都是上帝的兄弟,在每一个人身上都能看到上帝形象,因此我们要爱每一个人,不抛弃,不放弃。尽管这是一群受尽折磨、受尽侮辱的人,在同情他们的同时,更察觉到了他们互帮互助的仁爱之心,感受到一丝丝的温暖。内莉生病卧床的时候,万尼亚悉心照料,任由她无厘头地发脾气、神经质;老医生更是每天来给她看病,耐心的劝她服药,给她买书买礼物;亚历山德拉·谢苗诺夫娜听到内莉生病主动提出过去照顾内莉,奔前忙后,感觉跟内莉像亲姊妹一样相亲相爱;伊赫梅涅夫夫妇同情内莉,收养了内莉,视亲生女儿一样对她,周围所有人对内莉的爱终于感化了内莉那倔强而执拗的内心,她慢慢地接受了大家。可怜的孩子,她自己应该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她会找到这么多好人,这么多爱。这是一种基督的永恒意义的愛,大家相亲相爱相互依偎,彼此构成了一切。
父亲对女儿的爱。伊赫梅涅夫老人一开始不能原谅女儿抛弃他们的自私行为,甚至诅咒自己女儿。尽管表面上对女儿恨之入骨,永远不认这个女儿,甚至禁止老伴提起她,但内心里是深爱自己的女儿,一种刻骨铭心的爱。他悄悄拿走带有娜塔莎照片的项链,一个人边流泪边亲吻。在内莉现身说法的感召下,他抛弃了自己的自尊心,宽恕了女儿,女儿回到了他的身边。他叫道:“噢,我感谢你,上帝,感谢你的一切,一切,感谢你的恼怒,也感谢你的仁慈!”[3]上帝并没有放弃这些受苦受难的人民,最终让他们摆脱痛苦,开始新生活。
基督教是爱的宗教,它作为爱的宗教被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接受。不仅在人与人的爱中揭示这一主题,在男女之爱中同样也揭示出这一主题。
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的爱往往夹有某种沉重甚至是畸形的东西。娜塔莎对阿廖沙的爱中就可以明显感受到。娜塔莎不喜欢别人说阿廖沙笨,因为她怕损害阿廖沙的自尊心。她爱他,这是强烈的爱,这是天命。娜塔莎对阿廖沙的爱似乎是出于怜悯,一颗宽宏大度的心会出于怜悯而爱上一个人的,她对他的爱几乎是一种母爱,一种不平等的爱,即使最后阿廖沙另寻新欢抛弃了娜塔莎,但她仍希望他能够幸福。陀氏那里没有美好的爱情,没有幸福家庭生活。他选取的那些生活的整个根基都动摇了人。他揭示给我们的不是真正使人联结与融合的崇高爱情。婚姻的最高境界没有被实现。爱不是成就,在爱中得不到任何东西。[6]
总之,陀思妥耶夫斯基特别强调这种基督精神对人的救赎,尤其是对处于苦难中的底层人们的拯救,《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的结局尽管内莉死了,但她换来的是伊赫梅涅夫对娜塔莎的宽恕和原谅,一家人的团聚,并且伊赫梅涅夫找到一份新的工作,期待新生活的开始,这说明作者对受苦受难的人们的未来是寄予希望的。
注释:①George G.Strem.The Moral World of Dostoevsky,Russian Review[J].1957,16(3):1526.
参考文献:
[1] 陀思妥耶夫斯基(俄).穷人的美德[M].刘开华,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7.
[2] 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俄).永生永世的爱[M].樊锦鑫,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2:35.
[3] 陀思妥耶夫斯基(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M].臧仲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331,292,275,346,336.
[4] 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卡拉马佐夫兄弟[M].臧仲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444.
[5] 陀思妥耶夫斯基(俄).穷人的美德[M].刘开华,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7.
[6] 尼·别尔嘉耶夫(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M].耿海英,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1.〖ZK)〗
作者简介:〖HT6SS〗王晓飞(1988—),女,山东青岛人,上海大学文学院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欧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