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浅析

2014-04-14 07:08:27傅琦
2014年3期
关键词:盈余管理治理手段

傅琦

摘 要: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近年来,盈余管理现象在资本市场滋长蔓延,尤其是我国证券市场还不是很发达,投资者的素质还不是很高,上市公司中的一些盈余管理行为已影响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合理的治理。

关键词:盈余管理;手段;治理

一、 引言

(一)研究目的和现实意义

在世界经济形势剧烈动荡和全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下,我国资本市场逆流而上迅猛发展,截止到2012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量已达到2400余家。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壮大,社会公众对证券市场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然而,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比如说资本市场的体制不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不足等,盈余管理的运用逐渐演变成了上市公司进行利润的操纵,严重危害到了投资者以及其他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对整个社会的资源优化配置也有影响。

因此,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评析

西方学者在盈余管理的研究上已得出了一系列的成果,解释了这一问题上某些具有规律性的现象,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基本理论。

美国会计学家Katherine Schipper(1989)的“Commentary on Earnings”理论中对盈余管理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做了解释,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界的财务报告程序,以获取一些私人利益。

Walls和Zimmernan(1990)从财务报告中是否有管理当局的意图出发,指出盈余管理就是管理层使用个人的判断和观点对会计数据进行策略性的调整。

Paul M. Healy和James M. Wahlen(1999)中指出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变更财务报告时,并以此误导利益关系者的决策。

加拿大学者William R. Scott(2000)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利用会计选择权扩大自身或公司市场价值的行为。

相对而言,我国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盈余管理的动机研究、盈余管理的程度及不同程度对资源配置不同影响的实证研究。

陆建桥(1999)对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在亏损年份及其前后年份上市公司一般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王亚平、吴联生、白云霞(2004)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布对盈余管理的频度和幅度进行检验,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从1995年至2003年间存在着为避免报告亏损而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

吴水澎、刘斌、刘星(2004)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自愿性会计政策的变更对企业利润进行巨额冲销的现象,提出了企业规模、管理者变更、政策诱导等与利润冲销之间存在的关系,并据此给出了改进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意见与建议。

二、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判断

1、变更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长、金额巨大,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确定不同的折旧年限对计算成本、损益都有重大影响。因此,通过折旧方法的变更来进行盈余管理便成为一部分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常用的手段。

2、变更存货计价方法

存货计价的方法有许多种,包括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企业通常会根据其具体的需要选择和变更存货计价的方法,进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3、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变更

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权益法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随着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变动,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以取得股权的最初投资成本入账后其账面价值一般不变。上市公司一般会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盈利状况选择相应的核算方法,提高收益或隐藏亏损。

(二)关联交易的调节

目前,在我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相当普遍,上市公司与其控股公司之间通过优质资产注入、置换劣质资产、更换经营项目和转移利润等非公平交易,在短期内迅速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重组绩效。

(三)资产债务重组

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一些上市公司往往利用资产重组达到扭亏为盈的目的,债务重组时的利得作为营业外收入计入资本公积,在财务报表中就反映出增加利润,而在计算每股收益时又不必将增加的部分扣除,这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三、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

(一)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的治理结构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董事会结构不合理等。要健全公司治理结构,规范盈余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优化股权结构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权相当集中,并且有很大一部分不能自由流通,首先应该降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降低国有股股权的比重,或者直接注销部分国有股。

2、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我国现行的独立董事制度要求独立董事比例至少为三分之一,可以适当提高独立董事的比例,并且在各个环节上加强独立董事的獨立性,独立董事的报酬可由专门的独立董事基金支付。独立董事的专业性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独立董事应该要具备一定的公司管理经验和财务管理知识。

3、改革企业业绩考核制度和管理者薪酬制度

单一的业绩评价指标直接作用于管理者的薪酬制度,从而影响企业管理者的行为,成为其盈余管理操纵的直接原因。首先应该要建立经济增加值与平衡积分卡相结合的综合业绩评价体系,遵循企业业绩评价从局部到全面,从短期到长期的考核原则。而管理者薪酬制度也应该兼顾短期和长期经营业绩,比如基本薪资、奖金与股权激励相结合。

(二)加强外部监督

1、 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作用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不规范的盈余管理行为还很普遍,应该要对其进行更强有力的外部制约,首先就应该完善审计监督制度,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并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建立完善的审计直翻体系,加大其审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使注册会计师真正做到客观、公正的审计。

2、完善监管制度

目前我国证监会关于上市、配股、停牌的规定相对单一,应当建立一个多维控制体系,制定完善的新股发行以及配股程序。另外,证监会应该明确监管职责,加强监管力度。

四、结论

在我国,盈余管理的使用大多都是不规范的,违反了中立性原则,其负面作用远大于其正面影响,需要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治理。(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参考文献:

[1] 许成星.现行会计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相关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 黄海波.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J].北方经贸,2011(6):105-107.

[3] 刘芳.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防范与治理[J].会计之友,2009(7):69-70

猜你喜欢
盈余管理治理手段
谐波分析与治理措施探讨
治理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发展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8:49:34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7:51:37
融资融券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10:04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36:20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中国汽车界(2016年1期)2016-07-18 11: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