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择校现状研究——以滁州市城区学校为例

2014-04-13 00:39骆玲玲葛诚诚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滁州市调查结果教育资源

骆玲玲,葛诚诚

(滁州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择校是近几年来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话题,社会和学术界对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但至今尚无定论.现如今,择校之风有增无减,对于择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择校的含义与形式

择校,是指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情况下,公民根据自己的意愿,跨学区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入学现象[1].

择校分为三种形式:钱择校、权择校、分择校[2].所谓“钱择校”,是家长通过缴纳一定数额的择校费,为子女选择一所理想的、升学率高的学校的行为.这种择校形式表面上看是平等的,学校收取了择校费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也实现了进入理想学校的愿望.但是,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是公共的,“钱择校”是一种金钱交易行为,对于社会地位低、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来说是不公平的.相比较而言,“权择校”少了金钱交易的成分,但是却从另一个方面反应了社会的腐败现象.“权择校”是拥有一定社会地位、掌握一定权力的家长,托关系找到学校负责人,为自己子女选择理想学校的行为.重点学校的数量有限,接受择校生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自身的良好发展,所以重点学校在学生入学前会设置入学考试,通过考试成绩择优录取,学区外的学生达到学校规定的分数线才能被纳入接受范围,这就是“分择校”.“分择校”相对“钱择校”和“权择校”,是最为公平的一种择校方式了.

择校本身是有利于教育发展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缺乏,择校衍生出教育不公平,拉大学校间的差距,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所以对择校问题的研究非常迫切,教育公平亟待实现.

2 滁州市中小学择校现状调查和分析

2.1 滁州市中小学择校现状调查

2.1.1 调查对象

因为择校的主体是家长,此次调查通过对家长的调查了解家长对择校的看法和对解决择校提出的意见.本研究随机选取了滁州市琅琊区两所排名较靠前的初中的116个家庭的学生家长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并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

2.1.2 调查工具

参照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调查研究成果,针对我国的中小学择校情况,编制《中小学择校问题家长调查问卷》,开展真实性调查,量化调查结果.

本研究所使用的问卷主要从家长方面设计,因为家长是影响子女择校的主体,同时家长能真实反映出择校现状,不同学校学生的家长反映的情况也会有所不同.

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被调查家庭的基本情况,包括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月平均收入等;第二,有关择校的观点,包括是否赞成择校、是否会为自己子女择校、为子女选择学校从哪些因素考虑、是否能承受择校费以及是哪些原因导致择校现象的出现等.

2.1.3 调查过程

在制定好问卷的基础上,于2013年3月份发放学生问卷,共计150份,回收116份,有效问卷116份,回收率77.3%.问卷采用不记名、现场发放的形式,当场收回,所获信息反映了学生的真实情况,保证了数据的代表性.

2.2 滁州市中小学择校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2.2.1 问卷分析

2.2.1.1 择校生人数

表1 择校生人数的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得出,50.9%的学生是通过择校途径进入该所学校的.虽然非择校生的比例略大于择校生,但是根据国家禁止择校的规定,这个数字已经算是非常庞大了.

2.2.1.2 家庭收入与择校

表2 家庭平均月收入与是否择校的调查结果

家庭收入与择校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根据表2-2可以看出,不同的家庭月收入标准下,择校生的人数相差甚微,特别是5000元以上的家庭数只有28个家庭,但是择校的比例占到了71.4%,3000元以下和3000~5000元的择校生相对不择校的要少一些.

2.2.1.3 家长认为花费较大的择校费

表3 家长认为较大的择校花费调查结果

从家长认为孩子成功择校过程中,哪项花费最大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自愿缴纳的赞助费是家长认为花费较大的,其次是托关系的隐性成本.

2.2.1.4 家长对择校所花费用的接受能力

表4 家长对择校所花费用的接受能力调查结果

2.2.1.5 择校能否帮助提高成绩

表5 择校能否帮助提高成绩调查结果

据调查结果可知,在59个择校生家长中认为择校能提高成绩的有50.8%,认为择校不一定能提高成绩的有47.5%.这就说明,择校并不能完完全全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即使是在好学校,也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好成绩.

通过对该所初中的调查分析,可以间接反映出滁州市存在着明显的择校现象,尤以排名靠前的学校为主.学生家长主动择校、校方以各种形式接受择校,“钱”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有53.4%的家长只能勉强接受择校费,即便如此,家长还是宁愿牺牲自己,把孩子送入高升学率的学校.同时择校并不一定能提高学习成绩,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学生不主动学习,在最好的学校也是不行的.这就要求家长理性的对待孩子的教育,不要盲目追求高升学率,积极配合学校、老师的教学工作.择校是一个有关教育公平的问题,适龄学生公平的享有优质教育资源是每个人的心愿.

2.3 滁州市中小学择校特点

2.3.1 高收费性

根据调查结果,116个家庭中,62个家庭对于择校费勉强可以接受,占53.4%,16个家庭认为负担较重,14个家庭无法接受择校费,完全可以接受的只占19%.可以看出,择校费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通过和周围人的交谈、对部分家长进行的访谈,笔者还了解到部分学校招收计划外学生时收取的费用是明码标价,除了择校费还要交一定额度的赞助费.比如,笔者当年就读的高中,计划内的学生但未达到录取分数线的收取一万元的择校费,计划外的以借读名义就读的收取一万二千元的借读费.

2.3.2 隐蔽性

初中和小学的入学完全依赖于政府的分派,严格按照户口所在地实行就近入学,即便如此,仍有一部分学生家长不愿服从安排,不少学校为了规避风险,让学生以借读、旁听等名义收取择校费.家长托关系的过程也是在私下里进行,缴纳的费用也被学校定为建设费、以个人名义出资的赞助费等.有些学校在收取择校费之后不给家长开发票,或者只开部分金额的发票,为的是不违反规定.而收取的这些择校费有很大一部分用来给老师、学校工作人员搞福利甚至作为旅游的资金.因为择校方式的隐蔽性,使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所以只能从身边的朋友、家人或者学生家长那里了解到一些情况.

3 滁州市中小学择校现状原因分析

3.1 优质教育资源供求不平衡

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是人口多,虽然资源总量大,但是分配到个人已所剩无几.教育资源也是如此,就全国来看,优质教育资源多集中在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很贫乏.就地区来看,城市拥有较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而城郊、农村相对紧缺.县级和乡镇政府掌握的资金很少,却要承担大部分的教育资源投入.社会的发展进步,将越来越依赖于教育,随着需求的增多,这种重重点轻普通的趋势将会使教育呈现出小儿麻痹症的状况,而社会的不公平也会加剧.

居民的收入是择校的物质基础,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撑,家长就没有可能为子女的教育进行较大投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都有所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家长对下一代最为关心的便是教育问题.滁州市的重点学校、排名靠前的学校已经拥有充足的优质教育资源,在每年的入学季,学生家长为了给子女最好的教育,愿意支付高额的择校费,择校比例远远高出普通学校和农村学校,这已经属于过度投资了.而普通学校乃至农村的学校,却缺乏资金拓展教育资源.这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育投资体制管理不健全.

3.2 家长择校的主要原因

在问卷的第二部分的第四题针对家长选择学校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调查,分为学校管理(包括校园安全、学风建设、思想品德教育等);师资水平(包括教育资源、升学率等);硬件设施(包括电教设备、体育器械、馆藏图书等);教育理念(包括教育风格、教学方式、对学生能力的针对性培养等),调查结果如下:

表6 家长选择学校考虑学校客观因素的调查结果

该题是多选题,从表中可以看到家长在选择学校更多考虑的是学校管理、师资水平和学校的教育理念.在这其中,师资水平是选择最多的,这说明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名优秀的老师知道该如何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学校的教育理念代表了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即采取什么样的教育风格、教学方式,以及对象的能力培养是否具有针对性等.具备一整套合理有体系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正确把握教学方向、确定教师的育人目标.学校管理和硬件设施是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之外的宏观把握,一所学校的学习风气是否浓厚、教学设施配备是否齐全都反映了学校的管理是否面面俱到.家长为子女选择学校,自然要考虑这所学校的整体水平,学校管理、师资水平、硬件设施和教育理念是其最为关心的四个方面.

4 缓解滁州市中小学“择校热”的对策和建议

4.1 改变对重点校的资金倾斜政策,增加对薄弱校的资金投入

解决择校问题,要从根源入手彻底化解择校问题,必须抓紧抓好公办教育系统内部的薄弱学校建设工程.正是因为政府对名校投入的较多,而普通学校没有足够资金完善教学设备,导致学生和家长纷纷涌向名校.因此平衡优质教育资源,要求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要均衡,不偏不倚.不能因为优秀学校发展前景好就给予更多投入,而忽视普通学校.教育资源均衡不仅指资金均衡,还包括硬件设施、学校管理和师资水平等方面的均衡.

硬件设施是学校的基础,硬件设施的好坏反映了一个学校是否与时俱进,是否具备先进的教学水平.目前,城区内大部分公立学校都已配备了投影仪、幻灯片等教学设备,但仍有一部分学校这方面的设施配备不齐全,坏了无人修理,甚至有些设备闲置,政府及教育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这部分学校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学校拥有良好的秩序,这和它拥有优良的管理团队和较高的管理水平是分不开的.好的管理水平不只是有高的升学率,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的教学态度等方面都是反映管理水平的指标.政府及教育部门应对所有学校进行监督,规范管理,分派专门的管理人才管理学校的资金使用和学校建设,为学校配备高水平的管理队伍,淡化等级制度,建立学校考核统一标准,缩小学校间的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4.2 加强师资建设

教师是带动整个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对教师的考核不仅要考核理论知识,还要考察教学能力、表达能力等.对于教师的工资待遇要平等,杜绝好学校教师待遇优于普通学校教师待遇的现象发生.不定期的开展学校间教师交流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问题.最重要的是,每个学校在遵守国家规定的基础上拥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包括教育风格、教学方式,同时针对学校学生的发展情况对学生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滁州市政府及教育部门要建立终身教育体制,建构多元化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导滁州市走上“教育平等发展,学生健康成长”的道路.

4.3 建立学校间的交流互助平台

重点学校从硬件设施、教学环境到学校管理、师资力量都比普通学校具备一定的优势.学校是个教书育人的地方,校际间除了竞争,更应该互帮互助,好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普通学校改善不良状况,普通学校也应该虚心向好学校讨教经验和方法.比如,区域辐射范围内,实行一个好学校帮扶几个普通学校的“一对多”的帮扶对子.在建立帮扶对子之后,校长之间要经常交流经验,相互切磋.区域内教师轮换任教,定期举行名师公开课,成立学习小组,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学习.班级之间、学生之间开展互帮互助活动,一个重点班或者实验班带领几个普通班,一个好学生帮助几个普通生,利用课余时间、寒暑假进行辅导、学习.

5 小结

缓解“择校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经过研究发现,滁州市的择校问题明显存在.这就要求滁州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商榷和切磋,借鉴成功的解决办法的同时还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同时还要学校、家长和社会的积极配合.教育差异是绝对存在的,我们能做到的是缩小差异,努力实现教育相对公平,最终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王云华.中外择校问题的对比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3.

〔2〕商江.浅议择校的原因及利弊分析[D].大庆:大庆广播电视大学,2004.12.

猜你喜欢
滁州市调查结果教育资源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习作点评
Mother's hands
习作点评
浅析如何提高滁州市城市防洪标准
闽北方言生存现状调查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最新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京发布
过去十年中国城乡居民WHOQOL-100调查结果的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