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源性机化性肺炎1例报告

2014-04-13 03:34:57徐新平
浙江医学 2014年21期
关键词:机化胸水右肺

徐新平

●病例报告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1例报告

徐新平

患者 男,71岁。因发热伴右侧胸痛2d于2010-05-22入院。患者2010-05-20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伴右侧胸痛,少许干咳,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炎”,予头孢丙烯口服治疗,体温下降,但仍有胸痛,遂转至我院诊治。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重大疾病史,有吸烟史20余年,60支/d。人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70mmHg。神志清晰,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口唇无紫绀,气管居中,胸廓对称,未见皮疹,胸廓无压痛,右侧肺部呼吸音偏低,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右肺叩诊浊音。心界不大,心率84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检查阴性。血常规白细胞5.7×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67.3%,淋巴细胞比率16.2%,血红蛋白含量135g/L,血小板计数 222×109/L,C反应蛋白(CRP)33mg/L,血沉44mm/h,胸水检查:外观血性浑浊,李凡他试验阳性,有核细胞数19000× 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80%,淋巴细胞比率14%,间皮细胞6%,腺苷核酸24U/L,胸水蛋白51.3g/L,乳酸脱氢酶351U/L,葡萄糖7.27mmol/L,胸水培养阴性,胸水未找到肿瘤细胞,痰找抗酸杆菌阴性;抗核抗体全套、男性肿瘤指标、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等无异常;肺部CT检查提示右上肺胸膜下见不规则团片状稍高致密影,病灶周边似见短小小毛刺,临近胸膜局限性增厚、凹陷,周围少许条索状稍高密度影,境界欠清,右中肺见多个小结节状稍高密度影,纵隔内可见较多小淋巴结影,右侧胸腔见弧形游离积液,右肺下叶膨胀不全(图1)。根据上述资料拟诊右侧肺炎、右肺占位性质待查、右侧胸腔积液。

图1 患者的CT检查所见

入院后给予头孢派头舒巴坦、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2周,复查肺部CT,对照前CT片占位大致相仿,无明显缩小。予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病理提示:符合阻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改变(BOOP);纤支镜检查未见异常,右下叶后基底段刷检未见肿瘤细胞。依据病理检查所见诊断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予甲泼尼龙针40mg/d治疗,患者病情平稳,症状缓解,2周后减量,无不适出现,并复查肺部CT提示占位明显缩小。患者出院后继续服用甲泼尼龙,注意减量并定期复查肺部CT,病情稳定,3个月后复查肺部CT占位已消失。

讨论 COP是1983年由Davison等描述的一种临床病理疾病[1]。它的本质是特发性的,其组织学特征是肺泡间隔淋巴细胞浸润,伴受累部位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临床较为少见。目前COP的病因尚未清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肿瘤、结核等。COP患者发病时间相对较短(平均<3个月),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和呼吸困难。咳嗽、咳白痰,症状出现时通常疑似下呼吸道感染,但不肯定。患者通常接受至少1个月或多个疗程的抗生素治疗,常见症状表现为体重持续降低、出汗、寒战,间断发热和乏力。常出现局限性或较广泛的爆裂音,极少发现实变征象,无杵状指。实验室检查血沉及CRP增高或正常,肺部CT显示90%的COP患者表现为气腔实变。将近50%的患者CT显示病变沿胸膜下或支气管周围分布,以下肺区更明显。当出现实变就能见到支气管气像。实变区常见轻度柱状支气管扩张。将近50%的患者常出现沿支气管血管分布的小结节影。约60%的患者出现磨玻璃影,通常与肺实质相伴随。胸腔积液罕见,大多数COP患者经治疗后影像学改善。然而未经治疗时,一个部位的肺实质异常可能消散或扩大,甚至出现在新的部位(游走性)。肺功能检查以限制性通气障碍为主。本例患者以发热、胸痛为主要表现,右肺呼吸音减低,右肺叩诊浊音,血沉及CRP升高,其余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但肺部CT提示右上肺胸膜下见不规则团片状稍高致密影,病灶周边似见短小小毛刺,临近胸膜局限性增厚、凹陷,周围少许条索状稍高密度影,境界欠清。胸水检查提示为渗出液,细胞数明显增高,中性为主,提示有化脓性感染可能。但经抗感染治疗2周无效,占位未见缩小,需排除肿瘤可能,故予肺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COP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可有多种途径,如纤支镜、肺穿刺、开胸活检等。

本例患者起初拒绝纤支镜检查,予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报告检查提示BOOP,至此确诊COP。COP大多预后良好,少数晚期重症COP患者的预后较差,病情持续进展,主要死于呼吸衰竭,故临床医师应掌握COP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及早诊断和及早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本病有良好的疗效,其作用是抑制炎症和免疫过程,减少渗出,抑制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因子释放,减轻肉芽肿和纤维化的过程。有关治疗的持续时间,各家报道不一,从数周至1年,通常强调症状缓解后应逐渐减量至0.5~l.0mg/(kg·d),维持4~6周,然后继续减量并逐渐停药,用量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调节,维持用药至病灶完全吸收,如果已经形成严重的纤维化,维持时间应在病灶稳定后至少6个月。COP在用药1年左右减量至维持量时最易复发,应予以重视。

[1] 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下册).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826.

2014-06-25)

(本文编辑:杨丽)

311321 临安市昌化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机化胸水右肺
基于“脾胃内伤”辨治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平江农田宜机化改造出实效
湖南农业(2021年10期)2021-12-01 12:41:10
重庆市农机总站召开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培训暨工作推进座谈会
电脑迷(2020年11期)2020-12-16 17:45:40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肺腺癌1例
探讨结核性胸水及癌性胸水的临床鉴别诊断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MSCT鉴别诊断分析
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胸水癌细胞以及胸水cfDNA的EGFR基因突变状态比较
顺铂胸腔灌注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并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肺癌患者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并支气管成形术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三维重建在儿童先天性中心气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