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德昌
摘 要:中国和俄罗斯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在国际形势经历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合作深度与宽度都在逐步扩大,这就使我国俄语专业迎来了新的春天。但我国俄语专业的培养模式还是单一“俄语语言文学”培养模式,亟须解决俄语专业培养复合型俄语人才的问题,使俄语专业人才更能适应中俄两国的合作发展,这些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以东北石油大学石油俄语复合型培养模式为例,探讨转变俄语专业培养模式的问题。
关键词:俄语;专业;培养模式;复合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5-0102-02
一、我国俄语专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高等院校俄语专业的设立可追溯至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之后,但由于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逐渐恶化,我国俄语专业的发展也陷入了停滞状态。随着苏联的解体,中俄关系的发展又重新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2001年,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建立了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在过去的10年中,中俄两国在经贸往来、文化教育、军事联系、能源合作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其间多次举办了俄罗斯高新技术展览、经贸洽谈会、俄罗斯专家招聘会等活动。这期间,相继举办了中国俄语年、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并于2013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特别是2010年中俄能源管道正式开通,这些都为俄语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
截至2012年7月,我国目前有126所院校在本科阶段设置俄语专业,这些院校中有50所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7所院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我国目前有俄语专业本科生20 000余人。但我国目前俄语专业人才短缺也是不争的事实。我国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产生了极大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专业不对口。单一“俄语语言文学”的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的俄语专业人才与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实际社会需求不符合。
二是俄语专业规模小。目前我国俄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与日益扩大的中俄合作规模不符合。
二、中俄能源合作前景分析
随着俄罗斯以及独联体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好转,中国和俄罗斯的经贸、能源、文化联系不断发展和扩大,俄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开始呈现逐步上升趋势。
中俄两国同时作为“金砖四国”成员,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引领世界经济前进的火车头。中俄两国目前都把经济建设作为国家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俄罗斯作为世界重要的石油资源国,石油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石油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石油安全问题直接涉及到经济平稳快速可持续发展及国家安全问题。中国获取石油是维护本国能源进口安全和保护经济顺利发展的需求,俄罗斯出口石油是为了维护本国能源出口安全并振兴本国经济的需要,中俄两国在能源合作上优势互补,客观上符合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这就为中俄两国的国家发展提供了动力。
三、东北石油大学石油俄语复合型培养模式的思考
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扩大产生了对石油俄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这种社会需求也一定会给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俄语专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并且直接推动高等院校俄语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
东北石油大学是一所全国重点院校,是伴随大庆油田的发现而诞生的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管、文、经、法、教育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东北石油大学俄语系自建系以来凭借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石油俄语复合型培养模式,已先后获得校内外一致好评,并逐步形成了“校本位、区域化、地缘化、国际化”的“四个基于”培养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东北石油大学俄语系积极总结教学经验,落实培养石油俄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逐渐形成了培养石油俄语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基于学校优势
东北石油大学俄语系要求学生学习俄语语言文学、英语、石油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理论知识,接受俄语视、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培训,注重培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扎实的俄语基础较强的俄语能力,一定的石油科技、对外经贸、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科学研究、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和较高的素质。为了实现培养石油俄语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东北石油大学俄语系紧紧依托东北石油大学国家级重点专业——石油工程专业,力图使东北石油大学俄语系俄语专业与石油工程专业相结合,在3、4年级(高年级阶段)设置石油俄语课程,丰富专业俄语生的石油知识,以达到培养石油俄语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二)基于区域优势
东北石油大学俄语系积极利用区域优势,通过建立与大庆油田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关系,在1、2年级(低年级阶段)暑期实习活动中,带领学生前往油田企业实地参观学习石油知识,逐渐培养学生“学石油,爱石油”的意识,为高年级的石油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实习计划如下:
俄语专业学生实习主要以认识实习、社会调查为主,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未来职业的了解,使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学生要深入到油田企事业单位及地方涉外部门,进行实地认识、调查,了解本专业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真正了解油田和地方企事业俄语人员的工作状态和对俄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
结语
中俄能源合作的扩大和发展不仅牵涉两国经济发展问题,还会牵动世界经济的脉搏。中国已经确定了在“十二五”期间加快东北地区的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俄罗斯也越来越重视以符拉迪沃斯托克为中心的远东的发展。同时,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将目标锁定在东北亚丰富的油气资源上,未来东北亚将面临四国之间的能源博弈,中俄两国在这个问题上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共赢。这就使俄语专业人才需求显得更加迫切,仅仅掌握“俄语语言文学”的毕业生显然不能满足中俄发展的需要,转变俄语专业的培养模式也就变得更加迫切。
以东北石油大学“四个基于”石油俄语复合型培养模式为例,探索目前最行之有效的适应中俄发展的俄语专业人才,最终实现俄语专业培养模式的华丽转身,对于目前俄语专业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直接推动高等院校俄语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使高等院校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转变俄语专业培养模式,使俄语专业毕业生更能适应市场要求。
参考文献:
[1] 高丽英.新时期多维度培养俄语专业人才的模式[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2] 郑英魁.中国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2,(10).
[3] 王鸿雁.发挥黑龙江地缘优势,拓展俄语专业大学生实践基地[J].学周刊,2012,(11).
[责任编辑 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