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群体性事件综合治理机制研究

2014-04-11 07:16秦培涛高明旺
关键词:群体性主体大学生

秦培涛,高明旺,赵 闪

(1.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2.安徽大学外语学院;3.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60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各种矛盾不断凸显和增多,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正逐年呈上升态势。中国社科院法学院研究所发布的《2014年中国法治发展报告》中指出:2000年1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期间,发生在中国境内、规模在百人以上的群体性事件871 起[1]。与党、国家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高校也因受社会环境和自身问题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近几年群体性事件也时有发生,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有扩大的趋势,这不仅会严重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社会声誉,而且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群体性事件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是一个学科或视角就能解决的,它涉及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情报学等多个学科。因此,防控群体性事件需要整合多学科各自的优势,加强顶层设计,注重机制和制度建设,实现多方位、立体的综合治理。

一、构建高校多元共治的维稳机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管理”创新为“治理”,体现出社会治理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治理”体现多方的“共同治理”,比“管理”更加突出多元的参与,是社会改革的重大转变。因此,高校也要亟需改变传统的维稳机制,建立一个稳定的、公众有序和有效参与的“制度性多元共治平台”,才能真正实现高校的和谐与稳定。

1.树立多元共治的维稳新理念。正确认识和理解“稳定压倒一切”的真正涵义,不能简单地认为维稳就是“不出事”。高校应把维稳作为学校日常管理中的重要工作来抓,深刻分析日常管理和维稳的内在逻辑关系,把维稳贯彻到学校的各项管理中。维稳不是“权力维稳”,尽快改变过去单纯由学校管理者一方管控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方式,吸收学校的多元主体(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处、团委、教务处、保卫处、后勤管理处等)共同参与到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治理中去,注重尊重和维护学校每个个体的权利,真正实现“权利维稳”。多元共治不是“分而治之”,也不是无序的“共同治理”,而是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下,学校管理者、师生代表和学生社团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集聚共同的智慧、力量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动员、利用和发掘高校的各种资源,共同致力于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防控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治理群体性事件首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维稳理念,坚持正确的治理方向。加强高校的党建工作,切实保证学校各级党委的领导,并充分发挥学校行政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保障多元主体在制度的框架下有序的参与,做到人员到位、投入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

2.加强多元共治的制度建设。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高校的治理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已很难应付现今高校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治理制度的建设和改革势在必行。首先,高校应改革和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的规约,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职责权限。现今的制度主要规定学校一方在处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职责、权限和有关程序,而对其他参与主体治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应该遵守的各种规约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定。同时,原先的学校一方在处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规约也存在着行政化过强等问题,亟需重新修订。高校应通过制定各种制度明确多元主体在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地位、权利、责任及行为规则,尽快改变参与主体无章可依的局面。其次,高校应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工作制度。高校尽量给学生社团、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创造比较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制定严格的工作管理制度,规范其参与治理的具体行为,并通过现代网络办公等手段与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对接,实现舆情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及时有效的沟通。最后,高校应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的绩效考评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应坚持以学生为本,激发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注重过程的考核,确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与办法。对绩效考核合格、良好和优秀的组织和个人都要给予相应的奖励。

3.构建平等互信的主体间关系。平等互信是共治的基石,学校的管理者、师生代表、学生会、各种社团等多元主体只有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共治机制,才能充分尊重各方的利益和诉求,发挥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高校行政管理要改变“高高在上”的形象,增强服务意识,保障学生的各项权利,争取做学生的“好帮手”、“好朋友”。充分相信多元主体的力量和能力,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各多元主体的各项平等权利,尤其是平等参与的权利,为多元主体参与学校公共事务治理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空间。亚里士多德曾断言:“一切欺骗平民大众的方法都永远得不到信任。”[2]有些高校为了防止事态的继续扩大和维护学校的声誉,面对一些问题和矛盾时,总是惯用“遮遮掩掩”,采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置思维,这种处置方式确实有其合理性,但殊不知,这种信息不透明的做法有时会“欲盖弥彰”,导致“流言四起”,极易导致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学校会因此而公信力急剧下降。一个失信的学校很难在治理中有所作为。因此,要加强高校内部的信任建设,保持信息的公开与透明,用制度保障和实际行动来证明学校相信和尊重校内的每一个成员,唯有如此,学校内才能形成平等互信的和谐关系,才能有效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二、创新高校协商对话的解决机制

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利益受损或利益冲突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社会现象。“冲突是常态的过程,只要有人类存在,利益冲突就不会消失。”[3]但如何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利益诉求或化解利益冲突,防控学生因为利益表达不畅或利益冲突化解不当而引起群体性事件,就显得尤为重要。

1.有效解决大学生合理诉求。大学生是有知识、有学问的、年轻的社会精英群体,他们对社会和自身的问题敏感度很高,有强烈的表达欲,并且居住很集中。当出现学生群体利益受损或利益冲突的现象,如果学校没有科学合理的处置机制,学生合理的利益诉求无处表达或者表达了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利益受损的学生群体因不满而集体情绪上升,此时可能会产生代表受损学生利益的“学生领袖”,他们会“奔走相告”、“振臂高呼”,学生的集体情绪会大规模的爆发而发展成群体性事件。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高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改革措施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诉求,学校的管理制度、政策及有关规约的制定和实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利益,对学生的合理诉求要及时有效的解决。逐步形成和完善学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实情、反映学生的意愿,从而及时地解决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使学校的管理服务于学生的发展,真正地形成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民主管理机制。

2.制定和完善高校协商对话制度。有的高校在日常的管理中,行政味道太浓厚,有的甚至还官腔十足。这种偏重于行政化的管理体制难以建立起“下情上达”的沟通渠道,这会极易导致学校对大学生的集体诉求和集体情绪不知情,或由于不知情在问题处置上产生误判而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4]因此,高校应尽快建立起科学的、有效的、畅通的、开放的、民主的协商对话制度和机制。主体间的协商对话实质上就是公共协商,是指“政治共同体成员参与公共讨论和批判性地审视具有集体约束力的公共政策的过程”[5]。高校主体间的协商对话亦即高校在政策、制度和公共决策的制定及实施过程中要保证主体的知情权、参与权及异议权,并以协商的方式对公共决策的内容、实施及结果展开评议和监督。要形成高校主体间的协商对话的氛围和环境,让各主体能够表达并乐意表达,这就必须要建立协商对话制度的基本原则,遵循我们长期提倡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和工作路线,要制定和完善高校各主体间的协商对话制度的若干规定,明确各主体间协商对话的范畴、原则和程序等内容。

3.搭建高校协商对话平台。高校应把协商对话作为学校管理的常规工作来抓,尽可能地创造更多的协商对话的平台,可以组织领导与师生代表定期或不定期地参加面对面的交流,如工作会、座谈会、宣讲会、集体活动、沙龙等;可以设立学生校长助理,学生助理可以直接向学校领导反映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也可以利用网络建构协商对话平台,如微博、论坛、QQ 群、微信等网络交流平台;也可以利用校园电视广播、校报校刊等媒介创造协商对话的平台。大学生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学校也可利用这些平台及时而准确发布信息,及时公布学生所反映问题的处理结果。通过平台信息的交流,能够直面问题,减少误读、误解和误判,有助于及时地解决问题,把群体性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

三、完善高校应对危机的处理机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治理中的“治”体现各个主体的“合力而为”,体现各个主体不仅要“共治”,还要“善治”,而“善治”的前提和基础是能力建设。能力建设是“利用广泛的干预来改进一个组织的运作的系统性进程”[6],更明确地讲,能力建设是“能够加强个体的知识、能力、技术和行为以及改善机制的结构和进程的活动,从而能够使该组织能够有效地以可持续的方式完成其使命和实现目标”[7]。新时期复杂的群体性事件正考验着高校的应对能力,有些高校对危机的应对能力存在着很多不足,导致群体性事件频发。“如果不从系统、战略高度加强危机治理能力建设,被动地应对危机,只能使危机的破坏性和治理成本加倍,因此必须加强公共危机治理能力建设的系统性和战略性,以达到高起点、跨越式、可持续发展。”[8]因此,应切实加强高校自身的应对机制建设,努力做到标本兼治。

1.构建高校的风险预警机制。治理群体性事件重在预防,而风险预警能力的建设是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关键因素。群体性事件并非“空穴来风”,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一般来讲,群体性事件要经历一个问题集聚和矛盾凸显的“酝酿”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早发现、早察觉、早处理,把群体性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辅导员、学生党员干部等要主动深入到大学生中去,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捕捉和收集学生的不良的、不稳定的信息,全方位的关注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学生活动的动向;增强对各种情报信息的筛选、甄别和研判能力,逐步建立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和处置系统,主要包括网络系统、数据库分析系统、通信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全程监控系统、语音记录与分析系统等子系统,为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积极防控提供数据和信息,保证指挥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加强群体性事件的现场应对机制。面对出现的群体性事件,学校领导不要回避问题,应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并亲自指挥。首先,要增强现场的指挥能力。由于群体性事件发生时现场秩序混乱,有的参与者情绪失控,因此,需要有效的统一指挥来集聚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正能量。学校的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听命于校领导的指挥,并积极的相互配合。现场的指挥应快速的让被指挥者明确现场处置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同时,要明确指挥者的职责权限,合理使用指挥者的权力,让各职能部门在自己的职责权限内快速地展开处置工作。其次,要增强现场的控制能力。对现场参与的学生,要区分对待,尽快隔离围观的学生;对群体性事件的组织策划者,要全程监控,必要时可让学校保安和当地公安出面;对现场的违纪违法行为,要注意掌握证据,把握时机进行有效打击。最后,要增强现场的沟通能力。对于现场高涨的情绪,要极力进行安抚,最好有学校领导亲自出面,对学生的合理要求,要现场表态,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对一些不合理要求,要做好解释,求得理解。

3.完善高校的善后处理机制。群体性事件的现场有效处置后并不意味着治理的终结,如果善后处置不得当,会容易“死灰复燃”,因此,应认真做好后续的跟踪、调查评估工作。首先,认真做好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的排查和回访,查明事件的原因和详实经过,征求学校各方的意见和集聚全校师生的力量,共同致力于各种隐患的排查、消除工作,以防类似的群体性事件再次发生。其次,重新调整和规范会诱发群体性事件的不合理的管理制度、规定和各项实施措施,建立顺应各方要求的制度,发布兑现承诺的时间表,逐步落实学生的正当合理的要求,以真诚的态度和实际的行动取信于学生。最后,严惩群体性事件的组织策划者,对一些盲从者要进行说服教育,讲清利害关系,同时,在全校定期开展法制、校纪校规的宣传教育,营造安定、和谐而健康的校园环境。

四、强化大学生价值认同的教育机制

高校群体性事件除了学生利益诉求得不到合理补偿外,还有对社会热点和重大问题的不认同或非理性的认知引起的集体情绪的突然爆发。高校群体性事件受国内外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但根本原因是大学生自身价值认同问题,如非理性的思维、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盲从的社会行为、淡薄的法制观念等等,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认同需要全面加强思想教育来解决。

1.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改革和创新。高校认真贯彻中央的文件精神,切实重视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加大力气投入思政课的建设,有效增强大学生思政课的吸引力,让主流的意识形态进学生“头脑”,努力培养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大学生思想政治课要改革传统的授课方式和教育手段,由传统的“填鸭式”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师生的双向互动与交流,由以前的纯理论的说教转变为理论和现实问题结合的信服性的教育,由以往的单一的PPT 课件和板书授课转变为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创设情景授课,由封闭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开放的实践教学。同时,也要加强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危害性教育,选取典型案例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讨论,让大学生深知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性,自觉地维护高校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大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力度。网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视域,不可缺少和忽视。大学生很多新的思想和价值观都来源于网络,网络的文化思想、价值观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言行。网络具有发言的相对隐蔽性、信息的快速传播性、表达意愿的便捷性等特点,这些都为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便捷的沟通渠道和场所。因此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积极防控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可以在学校的各大网站和校园BBS 上积极解读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思想动态,加强正确舆论的引导,积极宣传报道大学生的先进事迹,集聚校园的正能量;有条件的高校也可以设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设立群体性事件危害教育模块,包括图片、视频、案例的分析、专家的解读、大学生的讨论等内容,积极鼓励大学生在校园网上进行思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交流,并对大学生网络上的思想动态进行科学而系统的舆情分析。同时要加强对校园各大论坛和网站的监管力度,学校网站和BBS 论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网络平台,是大学生发表言论和发布消息高度集中的地方,现在也已成为大学生群体性事件联络的重要平台[9]。高校要成立专门的网络监管部门,规范校内网使用的准则,建立大学生上网的实名注册登记档案,并签订学生网络文明使用的责任书,校园网络技术部门要过滤社会不良的信息进入校园网,防止境内外反动势力的渗透和破坏。同时要建立一支政治素养高和业务水平好的监管队伍,在大量杂乱的信息面前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建立及时规范的舆情收集机制,对于有可能引发学生思想波动的信息要按时归纳上报,必要时对论坛上的偏激言论进行适时的引导[9]。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文化的社会作用,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作用[10]。校园文化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方面,学校党委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校园文化的统领,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1]首先,加强校园中各种思潮的疏导,充分尊重师生不同的价值追求,但同时要发挥学校全体党员的带头和影响力,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感染身边的师生,扩大师生思想共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其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让学生亲身置于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在自觉不自觉的文化熏陶中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校园文化的制度建设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或细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定和要求,并严格遵照实施。

[1]赵力,朱自杰,等.14年间百人以上群体事件发生871 起[EB/OL].(2014-02-24)http://www.bjnews.com.cn/graphic/.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高书文,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35-36.

[3]高洪贵.新生代农民工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困境与机制重构——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12(6).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5.

[5]乔治·M·瓦拉德兹.协商民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3).

[6]USAID.Health Systems 20/20 and Capacity Building[J].Health Systems 20 /20 Brief,August 2008.

[7]Columbus.WCO Trends and Patterns Report:a Capacity Building Estimate[R].2007.

[8]马建珍.我党加强公共危机治理能力建设的进程及经验[J].理论探索,2010(5).

[9]徐西平.应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策略分析[D].无锡:江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2.

[10]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04.

[11]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EB/OL].(2013-08-2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

猜你喜欢
群体性主体大学生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密切党群关系在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作用及途径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谈涉警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之策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论网络与群体性事件
2012年上半年群体性事件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