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晓丽
(陕西汉中市委党校, 陕西 汉中 723000)
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途径探析
——以陕西汉中为例
侯晓丽
(陕西汉中市委党校, 陕西 汉中 723000)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需走提升城镇质量、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传承城市优秀文化的健康发展之路。汉中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巨大挑战;从历史城区、历史街区及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开发的理念、保护方法和规划管理等方面,对完善汉中名城保护机制的路径提出了若干建议,应吸取国外城镇化步入加速发展阶段大建设大破坏的教训,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
城镇化; 汉中; 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与开发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是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提出的城镇发展模式,其“新”主要体现在由过去片面追求城镇规模扩大、空间扩张,转变到以提升城镇质量、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等内涵为中心[1],更加关注传承城市优秀文化,因地制宜、避免千城一面。那么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如何保护和发展好历史文化名城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纵观世界,很多国家在城镇化步伐快速发展阶段,都曾经对本地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造成严重破坏,继而才又引起全社会关注,随之政府立法进行全方位保护这样一个过程。如欧洲、日本、美国就是在城镇化达到高峰期时造成大量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快速消失;之后,欧洲发起建筑遗产年活动,美国颁布国家历史保护法,日本制订古都保存法,纷纷加强历史城市、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登录和保护。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也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从建国后到20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城镇化发展相当缓慢。但国家对文物的保护却在1953年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文物调查和登记工作。“文革”期间“破四旧”运动中的错误做法,对各地城市的文物是一次毁灭性打击,大量的古典园林、文物古迹等被损毁[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城镇化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21.13%,增长到2011年的51.27%,城镇人口从2.15亿人,增长到2011年的6.9亿人,城市数量从193个增长到657个,城市建成区的总规模已由5000km2扩大到46000km2,扩大了8倍左右[3]。全国各地的历史文化名城也随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虽然国务院1982年建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设部1997年开启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定,之后又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但随着1996年我国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许多富有保护价值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及珍贵文物被拆毁,地方政府追崇大拆大建、仿古一条街、旧貌换新颜,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特别在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历史保护与开发建设特别是旧城改造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大,经常发生名城保护为经济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让路的现象。2012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贯彻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指出:“面对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我们的执法能力还不完全适应。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消失的4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一半以上是由于各类建设行为毁掉的”。因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形势十分严峻。
汉中历史文化名城是以汉中古城为中心,古迹遗址在市域范围内形成了顺沿汉水的遗产廊道以及顺沿古道轨迹略呈辐辏状的散布格局[4]。因此汉中历史文化名城涵盖汉中市域范围内的文物古迹、古镇、古村落、风景名胜区。汉中老城居于市域几何中心、古道辐辏之聚合点,通过“水道”和“栈道”连带其广阔的外围空间;汉中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所在,在很大程度上依托市域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整体烘托,是历史城区与整个市域共同建构的和谐一体、富有气度的大格局;内外相辅相成,共同统摄在一个可驾驭的管理框架和认知框架中。
汉中名城特色与风貌着重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历史悠久。陕西省汉中古属梁州,西周称周南、南郑,是华夏文明较早的开发地区之一。从现已发掘的南郑龙岗和城固宝山遗址看,汉中的文化与进化,堪可与半坡、仰韶文化媲美。汉中夏、商、周三代即享有盛名,史称“天汉”。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设置汉中郡[5]2162,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
汉中是西汉王朝的发祥地,汉中也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存储着一大批“西汉”、“三国”等时期文化特征的历史遗址、遗迹,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从不同方面形象而真实地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经济、建筑艺术、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信息,是古城汉中几千年发展史的历史见证。汉中向以“始封之地、兴王之所”而著称,秦末楚汉相争,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取三秦定天下,建立汉王朝。三国时期,汉中这块军事战略要地,曾是诸葛亮在此施展文韬武略,六出祁山、北伐中原长达八年的根据地。城内有以汉文化为特色的汉台、拜将坛、东湖(饮马池)为代表的西汉三遗址,城外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褒斜栈道和摩崖石刻及武侯祠、武侯墓,还有南湖、石门栈道、天台山、圣水寺等风景名胜区。汉水之畔还养育了张骞、李固等中华英才,张良、萧何、韩信、张鲁、杜甫、陆游、吴玠、吴璘以及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等都在此留下足迹。1994年1月汉中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历史文物资源十分丰富。汉中因历史悠久,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物资源类型丰富,包括历代古建筑、汉代陶制品、商代青铜器、古代栈道、历代工艺与艺术品等[6]1659,还有古关隘、古战场、古遗址、古墓葬、摩崖石刻等类别,负载着丰富、密集的历史人文信息。如,古代栈道,汉中是闻名于世的栈道之乡,褒斜栈道是中华栈道的发祥地。早在三皇五帝时代,汉中的先民们为了走出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在川陕间的褒谷用火烧水击的方法开凿了千里栈道。千里栈道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工程,它的深远价值可以跟塞北长城相媲美。栈道的选线、建造技术、设计风格、力学原理、开凿技术、交通设施、文化精神、发展演变、历史地位等,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个,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93个。将汉中市域文物古迹按时间轴向线索予以梳理,反映出两汉、三国古迹遗址数量极多而密集,尤其以古城为中心的东西两翼形成两汉、三国遗址群落。
3.恢弘的城市规模和基本完好的旧城格局。汉中城的始建,可以上朔到公元前771年的战国时期,郑桓公死,南奔的郑民到达汉水上游的汉中,所建之栖息地,可以认为是汉中城之雏形。但有史记载的汉中首次筑城为秦厉公二十六年(公元前451年)[7]934,城址约在今城东北二里,即在今市城区东北约1公里左右的新桥至陈家营一带。后汉王刘邦出于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需要,对汉中城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地整修与扩建,使汉中城迅速发展到空前的规模。东汉时迁汉中郡治于南郑,唐宋明清相继筑城,近2500年来虽历经“三筑两移”[7]935,但城址未做大的迁移,仍然保持了面江而建,南北东西相交的井田式街坊格局。在汉江尚可通航的南宋时期,汉中为历史上有名的四大茶马古肆(市);宋代以后,明、清两代对城池进行了多次维修和扩建,基本奠定了今汉中城区的格局。从目前东关正街、西关正街与南关正街的历史遗存中仍然可以想象当时繁华与喧嚣。
汉中古城颇具特色。汉中古城规划布局具有独特的“盾牌”形城廓平面和典型的井田格式路网布局。特别是以钟楼为中心和以北街口为中心,南北错开相平行的轴线。汉中的古城空间形态:北倚秦岭,南接巴山,中连汉水,山、绿、水、城相互交融,即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成就,又体现了汉中城市规划的独特手法。
4.民俗文化异彩纷呈。汉中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历代为躲避战乱形成多次移民,因此是一个多民族的汇聚地,共有26个民族,民俗文化异彩纷呈。其中以桄桄戏、端公戏、地围子、莲花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民间戏剧既有秦腔又有汉调桄桄;民歌既有镇巴民歌又有山歌;民间工艺有棕箱、藤编竹器、土陶瓦罐及绣花枕头、龙头拐杖;民间艺术有社火芯子、高跷和女子草龙等;还有如羌族特色的饮食、回民和苗民独特的民风民俗等等,呈现出来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民俗文化。其中“汉调桄桄”、“汉调二簧”、“汉剧”、“傩戏”等数十项民间文化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兼有南北融合的地域民居文化。汉中民居兼有南北融合的特色,山地多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等类型,坪坝、集镇多为穿斗式梁架建筑,院落少则两进,多则三、四进,格局考究,门楼木雕、砖雕工艺精湛。民居既有宽廊大院、门悬木雕的明清古居和羌藏风情的青木川碉垒式大院,又有韩家祠堂的独门小院和具有苏杭风情的青砖波形墙建筑群,还有天主教堂等西洋式建筑;建筑一般为砖木或土木结构,青砖青瓦,木梁木椽,大坡屋顶。为适应当地气候,房屋一般都有阁楼;进门处有照壁,门楼的木雕、砖雕及门窗的图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因此,汉中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教育价值和美学价值。保护好、利用好文化名城,不但是我们的光荣使命,而且对新一轮城镇化建设中提升汉中城市品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准确地把握市情,认清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结构和保护利用现状,并找出其中的主要矛盾,以便制定策略,找出保护与发展的可行性区间。名城汉中保护面临的现实问题是:
(一)历史城区传统传统肌理遭到严重破坏
历史城区是指城镇中能体现其历史发展进程的古城区、老城区、旧城区。汉中老城地处要道,幽处于秦岭、巴山之间的汉水要津、蜀道锁钥,与古道辐辏相辅相成,是沟通南北的枢纽重镇。汉中老城虽为商埠重镇却为人文教化所泽被。核心场所包括文庙、文昌阁、汉南书院等五方杂处的商埠码头文化,会馆、祠庙林立。老城历时久远,重叠着两千多年的文化演变印记。“在历史文化名城中,历史城区往往是城市历史记忆保持最为完整环境特色最为显明的地区”[8]。“西汉三遗址”使城市作为“汉之源流”有历史遗址的支撑,南宋形成了城垣型廓、框架格局,有诸多明清的街坊和场所……总之,文脉叠合,生成深邃、连贯的历史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镇化的步伐日渐加快,历史城区所占空间较大,按共所在位置取得最高租金确定其用途,所以土地价格逐渐攀升,在原有的以传统民居住区为主的古城区出现了大量现代化的建设,如高楼林立、各种商业经营、办公用地占据人们的视野,历史城区传统肌理遭到破坏。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的保护与开发,经常引发规划、文化文物部门与开发商之间的矛盾。如2003年“海德”和“地王”房地产开发公司无视保护规划,擅自将东关历史地段的部分优秀民居拆除,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形成了“规划的消级保护和开发的积极蚕食”局面,形势比较严峻。
(二)汉中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特色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有逐步消失的危险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汉中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从1980年开始,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城市人口也不但扩张,“城市人口每年增加0.9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每年增加0.55平方公里”[9]。加之,房地产开发商以“外科手术式”和“见缝插针”的旧城改造建设,破坏了几千年形成的历史文化物质基础,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防线已退到了“文物保护单位”这一种单体建筑层次。今天的汉中城除了孤独的几处“西汉三遗址”的古迹外,很难找寻古建筑成片,古街道完整的区块,面对旧城区内春笋般升起的高楼,人们很难想象,她曾经是有过2300多年辉煌的历史文化名城。
(三)历史文化街区社会问题突出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由大量普通历史建筑或传统居住建筑构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地区和居住街坊。汉中市共有四个历史文化街区——古汉台历史文化街区、东关正街历史文化街区、西关正街历史文化街区、南关正街历史文化街区。
据史料记载,汉中在晚清、民国时期,仍然保持着陕西第二大都会的地位;特别是位于汉中老城东门外的东关历史街区,“是晚清、民国时期陕西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是汉水上游农副产品集散地;古老深邃的商行鳞次栉比,商行大多以石条修砌门面,同汉口当时同类商行相仿佛”[10];是汉中市现存最后一块较为完整、规模最大的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体的风貌建筑区。由于汉中古城历来沿汉江而建,因此汉江水运得到发展,特别在明朝、清朝因水运发达兴起了商业、手工加工和家居为主的街区,直到建国初期,东关历史街区都是汉中乃至陕南之最大、最繁华的商业区,其影响与辐射力达毗邻的川、鄂、甘省区。后来由于汉江河道水运弃航,汉中市在改革开放中的快速发展,作为老城区的东关历史街区商业地位减退,街区随之冷落衰败。
近些年,由于房屋大多年代久远,十分陈旧,且房屋功能和现代新的居住环境无法相比,很多居民已搬迁出去住进新居,使得这里更加破烂不堪,已成为市内的“贫民窟”,也是汉中市社会问题最集中和突出的区域。对此,留住在此的市民强烈要求去旧换新,而政府部门因顶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桂冠小心翼翼。同时,这些年政府也投入资金对东关历史街区进行道路及其他方面的整修,但由于面积较大,居民住户数量众多,所以政府投入资金显得杯水车薪;因此就在局部地方进行了招商引资,结果开发商受利益驱动,造成了房地产开发热所导致的建设性破坏,令人心痛不已,面对这种局面,人们担心“最后的东关”将会在“恶性循环”中消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将会名存实亡。
上述矛盾和困难的出现,实质上是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历史文化名城再开发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主要矛盾碰撞的结果。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城市建设开发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使“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变得进一步对立。在此情景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也就无法再由过去单纯计划和行政命令式的保护或修建来承担,关键应该找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名城保护与开发的切入点,尽最大努力减少失误。为此笔者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必须将历史文化名城和汉中城镇化发展进行整体设计研究
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同时,制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探索适合汉中历史城市保护的有效途径;赋予新的内涵,突出古城精华。
首先,正确处理名城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把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整体发展中最根本的因素之一。名城保护不同于一般文物景点保护,范围大,涉及面大,特别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新型城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既切实保护好历史名胜古迹,又进一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既要保持其独特历史文化名城传统风貌,又要使名城符合现代化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应把保护和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保护本身就是发展的思想,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达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三兼顾。
其次,把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名城保护与发展问题纳入到汉中市制定的文化产业政策中。2011年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全国各地均制定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汉中市也同其他地市一样制定了在“十二五”末力争让文化产业在GDP中占到5%的规划。因此汉中市可借助这一大的发展趋势,把握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政策机遇,将城市遗产保护纳入到汉中市文化发展的宏观政策中,并应作为其中重中之重,科学规划管理,鼓励公众参与并持之以恒地有序推进,但要力求避免再建造假古董当作城市文化复兴的方向性错误。
(二)进一步完善汉中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制度,并健全相关的法规体系
首先,完善名城保护规划,找到切实可行的行动路径。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汉中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面临发展的重大机遇,那么汉中市如何布局汉中城市空间就显得十分重要,这直接关系着汉中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具有城市发展战略意义的事情。因此在完善汉中名城保护性规划时,应充分考虑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高度融合,然后再将其回位于现代生活,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进行超前控制。对名城及历史风貌敏感地带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提出控制指标,纳入相应的法规,增强规划的权威性。特别是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应采用点、线、面结合,保护历史街区的体系、肌理以及生活形态。对历史建筑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严格的控制,既有效地遏制开发商的蚕食(如拜将坛、饮马池、东塔净民寺、瑞王花园、东关正街等用地的控制),也为今后保护与建设创造条件。
其次,坚持“整体保护、重点突出、以点带面、以保为主”的方针。历史保护的方法和技术应与国际保护理念接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1年11月通过的《关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建议》中强调,城市历史地区是人类文化遗产中最为丰富和多样的表现,因此对名城应该进行整体保护。因此,名城汉中的建设和发展也必须坚持这一原则。一方面以保护整体历史风貌为出发点,重点保留保护优秀历史建筑,保留区域原有的居住功能,另一方面可吸收借鉴外地名城建设的做法,引进商业和文化展示功能;力争在保存旧建筑的形态、风貌和神韵的同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具体做法上,把汉中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完善的传统城市格局即“盾牌”形城市平面和典型的井田方格式网络、重要的景观轴线、历史地段整体风貌和传统文化艺术与民风民俗进行整体保护,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同时精心选择重点项目,对古汉台、饮马池、拜将坛等一些文物古迹进行重点保护,按照《文物保护法》进行妥善修复;在1999年完成了宋城址(长约百米)维护建设工程、虎头桥碑迁址建馆工作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脉的同时,注重城市功能的开发与利用,以点带面,共同构架起历史风貌完整而多姿的整体画面,如将临街民居开辟成汉中地方特色工艺品及土特产店,引入茶楼、服装店、雕刻、古筝等商铺,凸显汉中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并配套咖啡馆、酒吧、西式餐厅、各种健身会所,体现当代高品质生活、商业休闲特点。而且对这些重点保护对象实事求是制定具体保护范围,使其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也符合汉中的特点。
再次,加强政策法规研究,建立严格的立法管理。事实证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必须要有健全的保护制度、法规体系、日常管理。目前,我国名城保护的法制并不健全,虽然国家已经出台《文物保护法》、《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但事实上在文物保护法规中缺少具体操作性条文。加之各地的保护观念不一致,整体保护意识淡薄,参照重点保护少数精品的文物保护方式,演变为历史名城只保护重点保护文物古迹的做法。汉中市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有自身的独特性,需要地方层面进一步出台适合汉中地方实际的保护管理法规细则,使相关部门便于操作。并随形势的变化及时增补或修改。
(三)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引进民间资金,激活和盘活历史文化街区的存量资源
相对于零散分布的文物古迹而言,历史街区能够更加集中典型地反映城市的历史风貌和文化记忆,可提供体验、感受历史文化名城氛围的重要空间载体。根据汉中市历史文化资源的空间分布,有四个历史文化街区——古汉台历史文化街区、东关正街历史文化街区、西关正街历史文化街区、南关正街历史文化街区。
前面我们以东关历史街区为例剖析了目前面临的诸多难题。为了避免人们担心汉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存实亡的危险,可借鉴外地经验,走多元化发展道路,让民间资金及时注入,共同保护和开发,一方面解决了政府资金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符合当前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政策规定。具体而言,对东塔、净明寺等保护尚好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民居”,须遵守“修旧如旧,以存其真”。对建筑物质量尚好,但局部损毁,并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重点民居,在恢复其原风貌的基础上,对内部进行更新改造,重新定位其功能,改为民居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以及为发展旅游的纪念馆。同时引入资金雄厚、资质较高的开发企业和产权单位共同参与。如将房屋按历史价值、现有质量分为三类:一类为质量较好风貌较完整的予以保留。二类为现有较好的四合院经修缮后加以利用。三类为确属无文化价值的破旧危房及近几十年来乱搭乱建的违法建筑予以拆除重建。重建按照“类四合院”的模式进行创新设计,为居民提供相互交往的空间。要求开发企业严格按照规划,对历史地段进行保护和维修,同时在其他地区开发中给予补偿。在有条件的地段,尽可能发挥土地的级差效益,争取资金平衡。这是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大潮下,保持历史街区特色传统文化魅力与建设资金来源的尝试。
(四)将名城保护与旅游发展相结合
“某一地区的物态文化资源,则大多具有不可再生性……文化资源的这种特性,就要求我们在对文化资源进行产品开发,必须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11]历史文化名城使用价值的主要方面在于旅游和历史文化的传承。研究、教育、情感价值的实现也必须通过旅游和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来实现。因此可将构成名城的各种内容(文物古迹、传统民居、老字号、历史遗迹、传统典故、传统产品市场、步行商业等)用旅游线串联起来,组成“古城历史文化游”与市域的“山水生态游”、“绿色产业基地游”有机结合,互相得益,开发出有丰富历史内涵和一定经济效益的旅游资源。
同时,要加强对古镇、老街、古村落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古镇老街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和休闲娱乐服务业的最好基地和重要的载体”[12]。国家《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把古镇老街的保护纳入城乡规划。根据这一原则、规定,汉中市可充分挖掘已有的古镇、老街、古村落等资源。汉中市域古镇、古村落分布较广,按照“传统格局和建筑风貌良好”、“历史典故发生地”、“重要古迹所在地”等若干要素,综合评价较高的古镇、古村落有青木川等12个列为重点的古镇、古村落。这些古镇、古村落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山水和古老的、建筑风格迥异的民居,是汉中城镇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汉中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在对其保护和利用中倡导原汁原味,尽量保留和恢复老街面貌,修旧如旧,并贯穿于古镇保护的始终。
当今社会,旅游逐渐个性化,回归自然,寻找古老文化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选择;因此古镇老街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现代人避开繁华的闹市,寻找一份内心的宁静,亲近山水、走进自然、走进古镇,仿佛穿越了时代,在远古社会体验古代人的生活,得到短暂的放松,因此古镇老街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和休闲娱乐服务业的最好基地和重要的载体。将古镇老街上的老字号、酒楼、店铺、农家风情旅店等文化和服务业载体,恢复改造成集古代特色、当地风情相结合的古镇格局,为当地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在开发中既要挖掘其文化内涵,又要注意对古村落整体环境和原生态生活形态的保护。通过保护农村历史遗产和古村落,突出农村地区的乡土景观特色。
[1]陈怀录,贾睿.新型城镇化理念下西北地区小城镇规划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杂志,2013(5):28-29.
[2]赵勇.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杂志,2013(5):111-112.
[3]于猛.城市为谁而建?[N].人民日报,2012-12-03(17).
[4]汉中市城乡建设规划局.汉中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内容[EB/OL].(2010-03-22)[2014-06-02].http://www.hzghj.com.
[5]汉中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汉中地区志:第四册[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6]汉中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汉中地区志:第三册[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7]汉中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汉中地区志:第二册[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8]张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制度特征与现实挑战[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9):9.
[9]吴小平.历史文化名城——汉中的保护与建设[EB/OL].(2010-03-11)[2014-05-02].http://www.hzghj.com.
[10]梁中效.汉中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与开发[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2(2).
[11]蔡云辉.文化资源的产品开发问题[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2).
[12]刘重.城市化进程中的文物保护模式及其启示[J].城市,2013(12):60.
[责任编辑:王建科 责任校对:王建科 曹 骥]
2014-05-22
2014-09-10
侯晓丽(1968-),女,陕西勉县人,陕西汉中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陕西汉江走廊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13D271)的阶段性成果。
F061.5;K901
A
1673-2936(2014)04-00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