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广府地区原始服饰文化

2014-04-11 06:53孙恩乐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广东广州510090
大众文艺 2014年4期
关键词:广府先民广东

于 玥 孙恩乐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广东广州 510090)

作为岭南主流文化的广府文化,在岭南三大民系中,其历史发展最长,个性色彩浓郁。先秦时期的广府地区地旷人稀,原始森林覆盖,交通不便,与中国其它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十分微弱,经济发展缓慢,长期落后于中原地区,因而先秦时期的广府文化基本上是岭南特定的地理环境下独立发展起来的。

一、广府先民的踪迹及生活状态

广东考古工作者1978年和1989年在广东封开县渔捞区河口村垌中岩内发现了3颗人类牙化石,经测定距今年代为14.8万年左右。根据史前考古研究可知,垌中岩人是早期智人,是岭南最早的古代先民。由此证明,在旧石器时代,已有广府先民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他们使用简陋的打制石器,以狩猎和采集为主,没有栽培植物的农业,穴居深山密林,过着原始的生活,社会发展极其缓慢,在广大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开始创造独具地域特色的广府远古文化。

进入新石器时代,广府先民改进了生产工具和生存方式,从渔猎经济逐步向农业经济转变。由使用简陋的打制石器进步到磨光石器;由能够用火进步到烧制粗糙陶器;由采集与狩猎进步到锄耕农业和家畜饲养;氏族和部落从穴居野处到建造了适于长期居住的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男子作战、打猎、捕鱼、制作工具,妇女管家、制备食物、喂养孩子从事采集和制陶。从遗存所反映出的经济生活来看,虽然先民的生存能力大为提高、人口逐渐增多、生活内容丰富多彩、生产力不断发展,但还是处在原始社会晚期。中原地区在这个时期早已有了发达的青铜文化,而广府先民则住房简陋,以捕捞和渔猎兼有简单的农业生产来获取生活资料。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岭南的原始社会逐渐走向解体,进入了青铜文化时期。与中原的交往增多,中原文化的一些先进因素如青铜器及其铸造工艺传到了岭南,当地的原始土著先民汇聚、发展形成南越一族,而“南越”人则是广府民系先民的一个源头。这一时期广府地区仍处在原始社会发展阶段,以南越土著居民为主体的本根文化既“土著文化”构成这一时期广府文化的基本形态。

二、考古及文献中反映出的服饰文化特征

(一)原始纺织业

纺织业和编织业是先秦时期广府地区的重要手工业。首先在广东佛山、南海新石器晚期的遗址中发现了骨针。1977-1978年佛山河宕贝丘遗址中出土了8件骨针,其中2件较大型型式特殊、磨制精致,一件长13厘米,首端钻两孔,末端尖圆(图1);1978年南海县灶岗贝丘遗址出土1件,用鸟骨制成,中空状,一端磨成楔形。这似乎表明广府地区史前人类已懂得缝纫的方式,他们发明了骨针,学会用骨针将兽皮缝合皮草或皮毛而做成衣服,不再用兽皮披、裹身体,这也意味着原始服装的出现。

图1 佛山河宕贝丘遗址出土织针

在新石器时代的许多古遗址的居住生活面上,还发现有草类、竹篾的编织物痕迹。如深圳大鹏咸头岭、佛山河宕以及香港等地的居住遗迹或陶器底部,都能见到编织物的印痕。距今3500—4000年的高要茅岗遗址发现有竹篾和草的编织物残片。竹篾残片以一篾为纬,二篾作经,经线间距1厘米;草席残片系用宽0.4厘米的水草作单行交叉编成,其纹为三横三直;还有二段用两股篾片扭成的竹篾绳索。春秋至战国早期的墓葬中还发现不少篾刀,说明到这一时期时已普遍使用草和竹篾编织物了。

在广东佛山、深圳、清远、南海商周以前的遗址中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陶纺轮(图2)。纺轮是纺纱捻线的重要工具,扁圆形,直径不过几厘米,以陶制品为主,有些表面还刻划花纹。正中有一圆孔,以竹或木棍贯穿之,拱手持或装于纺车上使用,转动就可以捻线。利用纺轮和杆的自身重量和旋转时的力,可将植物纤维捻成线,然后织布。陶纺轮的大量发现,表明广府原始居民在距今4000—5000年前已较广泛地用植物纤维纺织机衣物了。一直到青铜器时代纺轮的纺织技术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图2 陶纺轮

(二)服饰材料

根据出土的发现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广府地区已能手工生产麻纺织品。1991年在香港赤腊角岛南端的过路湾遗址发现一块布纤维织物,大概是麻质,也可能为葛质;在罗定背夫山、肇庆松山、封开利羊墩等东周墓中,随葬的青铜器有用织物包裹的,有些剑鞘虽朽而麻织物仍可见。

春秋战国时期广府地区的墓葬还发现丝绸、绢类的织物。如罗定背夫山和肇庆松山的墓葬,有用丝绢品包裹青铜器的,虽不能断定其织品为当地所产,但广东此时开始有丝织品生产是完全可能的。

(三)出土的服饰配饰

从新石器时代起,在遗址中发现不少墓主生前所用死后陪葬的以玉、石、骨制的装饰品,有头饰、耳饰、项胸串饰及手脚饰物。在佛山河宕遗址出土的人骨中,其中一人骨手腕上套着一只象牙手镯,头顶上置有一个象牙头饰,另一人骨头上置一对象牙筒形器,或称象牙冠饰,高6厘米左右,磨制精美,薄如蛋壳,厚0.15-0.20厘米,堪称艺术珍品、文物瑰宝,岭南迄今未见发现;南海鱿鱼岗一墓出土的人骨,头上有两个牙饰,均以动物獠牙磨制而成,长约10厘米,应是束发器。同时还出土1 件骨环,截面近长方形,磨制精细。直径4.7 、宽0.6 、厚1.4 厘米;广东清远潖遇江河支流新石器时代遣址出土1件簪,质料为绿松石,残缺成两段,残长7.7、宽0.2-1.3、厚0.85厘米,制作精细。器身一端有三角形托,另一端似有钩;各地墓葬中还发现穿孔蚶壳、螺壳串等,都被视为是佩带项链的装饰品;另外还有以水晶、石英为主的各色各样的环、玦、管、珠等制作的装饰品。如深圳西丽水库西北区山岗遗址出土的水晶佩坠,长5.2、首宽1.2、下宽1.5厘米,首部雕琢出系绳的凹槽(图3)。石镯,直径8.4、厚1.2、高1.8厘米(图4);蛇口鹤地山沙丘遗址出土的耳坠,仅存一半,青灰色玉石,扁平圆形,环体上窄薄而下宽厚,环孔内圆滑,外方,通体磨光,直径3.4、上宽0.75、厚0.7、下宽1、厚0.85厘米。原始社会的各种装饰品可以说明在当时先民就懂得就地取材,采用石器制造中最先进的技术如切割、磨技、钻孔等来精心而巧妙的制作装饰品,体现了他们爱美观念的滋生和发展。

朱智贤和林崇德研究表明,每个心理过程或个性特征都要经过几次大的飞跃或质变,称为发展的关键期,重视关键期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发展事半功倍[14].研究发现,小学二年级和四年级是口算发展的关键期,学生在此期间口算速度发展最快.因此,这两个年龄段的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让学生的口算速度和广度得到更好的发展.

图3 水晶佩坠,新石器时期

图4 石镯,新石器晚期

(四)断发文身的服饰习俗文化

南越先民由于受海洋文明的影响多,渔猎经济在生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生活在海滨的土著南越先民,因水上渔猎生活的需要常在水中作业,为了适应气候炎热、便于下水捉鱼拾贝,就将头发剪短,披散下来。同时出于对水神崇拜的宗教信仰,在水中活动时为了避免被水神、蜕龙所伤害,就在臂膀、大腿上刻画麟虫纹样,如龙蛇一类形状的图案,自以为既打扮得像 “龙子”, “龙蛇一类”的祖先见了以为是自己的“子孙”同类会保护他们的安全,因此有了断发文身的服饰习俗,这在当时越族中很是流行,直到今天文身的习俗也没有完全消失。学者李公明在《广州人》是这样描绘古南越族人的:他们都是尖尖的脸,低低的鼻梁,头发都用刀割得短短的,身上、臂上都有一些像蛇、虫子一类的图像花纹刺入肉中。清人屈大均也有论述,他在《广东新语•鳞语》中写道:“南海,龙之都会,古时入水采贝者皆绣身面为龙子,使龙以为己类,不吞噬。” 广东在先秦时有了适合在南海航行的船只,因此,断发文身也是地理环境相适应的结果,当时的越人多是短袖不履,以便涉水和行舟。

对于“断发文身”的服饰习俗在先秦古籍中的记载中有所印证。春秋《左传•哀公七年》载:“断发文身,裸以为饰”;战国《逸周书•王会解》记载:“越沤,剪发文身”;战国《战国策•赵策二》称“被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说苑•奉使》载:“是以剪发文身,烂然成章以像龙子者,将避水神也”;《史记•赵世家》载:“夫剪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 索隐亦云:“错臂亦文身,谓以丹青错画其臂”;《礼记》称:“南方曰蛮,雕题交趾”,雕题既在额面上刻图纹而以涂以丹青。除此之外在考古材料中也有所印证。如清远出土的属春秋时代的人首柱形器有反映出当时 “断发文身”的越人奴隶形象。

这种断发文身的风俗在当时被中原汉人视为奇风异俗。在中原商殷时期,男子已蓄留头发,周代男子更要束发加冠。中原汉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1因而对头发、身体特别重视保护,所以他们只能蓄发而不能剪断它,剪断了就被看作不孝。而南越人的观念不同,不但将头发剪断,而且有时剪得很短。据史料记载,先秦时,越国使者诸发往见梁王,梁王对诸发断发文身的打扮很看不惯,认为是无礼,说若不遵从国人冠带的装束则不接见,诸发回报说:“越国和梁国一样,亦天子所封,其地不同于梁国冀、兖(今河北、山东一带)二州,越国处于海边,此地常有蛟龙出没,是以剪发文身,烂然成章以像龙子者,用以避水神。今大国其命冠则见以礼,不冠则否,假令大国之使过敝邑,敝邑之君亦执同样的理由,说客必剪发文身然后见,贵国之意如何?愿无变国俗。”梁王听了之后,醒悟各地习俗不同,不能强彼就此,于是披衣出见2。这段记载足可以说明地缘之间习俗的差异,应互相尊重,才得以服人。

除了断发文身习俗外,越人还有椎髻等发式和装饰。椎髻不仅大量见于文献记载,且考古发现不乏佐证。如广东清远马头岗、深圳大梅沙和香港大屿山等地出土的铜戈和匕首,其人面纹的头顶上都有“双髻”纹样。

三、小结

远古至先秦时期广府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与中原隔绝,文化的发展相对独立。尽管在商周时期南越人开始与中原商周王朝,以及长江流域的吴、越、楚等国有着日趋频繁的经济文化往来,但是社会经济技术水平远不如中原地区。其文化特征是以岭南越族文化为主体的区域性原生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服饰文化风格。从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中我们就可已看出这一时期的服饰文化反映了原始社会时期广府地区服饰的原生状态。服饰以适应环境、地理因素为主,十分简单、粗糙,且滞后于同时期的中原服饰文化,但不乏自身的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及浓厚的原始崇拜色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风格,是广府服饰文化的源头,长远地影响了广府这一区域文化的定型与发展。

注释:

1.出自《东观汉记》卷六。

2.出自《说苑》卷十二,出谓诸发曰:“大王有命,客冠则以礼见,不冠则否。”诸发曰:“彼越亦天子之封也。不得冀、兖之州,乃处海垂之际,屏外蕃以为居,而蛟龙又与我争焉。是以剪发文身,烂然成章以像龙子者,将避水神也。今大国其命冠则见以礼,不冠则否。假令大国之使,时过弊邑,弊邑之君亦有命矣。曰:‘客必剪发文身,然后见之。’於大国何如?意而安之,愿假冠以见,意如不安,愿无变国俗。”梁王闻之,披衣出,以见诸发。

参考文献:

[1]方志钦、蒋祖缘.广东通史•古代上册[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广东省志•总述[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3]杨万秀.广州通史[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

[4]李权时等.岭南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5]深圳博物馆.深圳考古发现与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6]麦英豪.广州市文物志[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0.

[7]林业强.广东出土先秦文物[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4.

[8]杨式挺.佛山河宕史前遗址的重要发现[J].载《岭南文史》2007年第3期.

[9]李子文、李岩.广东南海市鱿鱼岗贝丘遗址的发掘[J].载《考古》1997年第6期.

[10]陈红冰、何纪生.广东南海县灶岗贝丘遗址发掘简报[J].载《考古》1984年第3期.

[11]杨豪.广东高要县茅岗的渔猎经济与家畜[J].载《农业考古》1985年第2期.

[12]杨豪、杨耀林.广东高要县茅岗水上木构建筑遗址[J].载《文物》1983年第12期.

[13]莫稚.广东清远县潖江河支流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发掘简报[J].载《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1期.

[14]深圳市博物馆.广东深圳大梅沙遗址发掘简报[J].载《文物》1993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广府先民广东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行摄广东
“广东仔”郑贵权的“大同黄花”情
“广府好礼”广式糕点礼盒包装设计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传承广府文化的实践研究的过程与评价
汉晋先民的丧葬观:以“魂瓶”为中心的考察
镜头下的良渚: 还原先民的日常生活
奇妙的博物馆
“广府庙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