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语文”起来

2014-04-10 07:37秦积智
考试周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课文语文

秦积智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新课程教学出现了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可是,因为对新课改的领会还不够深刻,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语文课本身的特质韵味的丧失则是主要问题。为此,我们很有必要用语文的方式建构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一、让语文课堂动中有静

近年来,语文课一直在追求课堂的活跃。一节语文课充满欢声笑语,仿佛就是成功的。但是在欢笑和热烈之后,我们应该思考: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语文课就不能还给学生一片宁静的空间吗?

(一)语文课堂需要默读

余秋雨说:“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可见,默读是最有利于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方式。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中说:“阅读总得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读也是读,乃至口舌绝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在语文课上,教师习惯于要求学生大声诵读课文,听起来确实书声琅琅,可是并不利于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好的课堂,教师应该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沉下心读书。这样一种静读方式让学生学会了用心贴近、体验、揣摩、融合、感悟文本,在这种静读中,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想象得以自由放飞,个性化解读得以生成。

(二)语文课堂呼唤沉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的时刻。”课堂上学生静默思考的环节是弥足珍贵的。只要选取了合适的角度,提出了合适的问题,掌握了合适的火候,则学生的静默思考往往是充实的、细致的、深入的,这段表面上的课堂空白恰巧是学生思维最集中、最投入、最兴奋的当口。比如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让学生静静地反复品读,在静读中进入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聆听诗人对自然、对社会、对生命最真切的诉说。此时,学生需要在“静”中凝神深思,顺着教师的点拨,渐入诗境,品味诗情。

(三)语文课堂期待凝听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静态的倾听更能让人进入文本的内在世界,更有利于和作者及文本进行心灵对话。学生经过预习,对于课文已有一定的情感基础。课堂上老师再给他们创造静谧的氛围,让他们全神贯注地聆听,沉浸在作品的精神世界中,通过想象和联想,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从而更深入地领会文本的意境。如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时,以满文军的《懂你》为背景音乐,老师把全文朗读一遍,以声情并茂的演读,撞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静静地倾听,静静地感受。一旦学生产生了共鸣,自然就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怀念与怅惘、追悔与痛苦之情,语言学习与人文精神就会不着痕迹地自然融合。

二、让语文教学实中有虚

前段时间听公开课,我发现课上老师们总是很“忙”:语速很快,手势很多,说个不停;提问学生,学生每答出一个要点,都被老师叫停,大加评价和拓展,再让学生继续;当学生组织的答案不够完善时,总是急不可耐地加以评价和补充完善……学生“忙”得不亦乐乎。这些与“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相左的现象应引起注意。

(一)以简单留广阔

现代教学手段日益多样化,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固然不可少,它在信息量、视觉效果等方面确实比传统手段更具优势。可是,黑板书写、教师的“肢体语言”在教学中依然不可或缺,甚至是教师教学艺术精华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好以最少的文字、最精的语言展现出最丰富最深刻的内容:“讲”时,不高谈阔论,惜字如金,往往是切中要害,举一反三;“教”时,不灌输,善点拨,往往能四两拨千斤;“问”时,问题精练,指向清楚,更注重问题的品质与内在联系,往往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时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先思后问,先问后讲。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以无声代有声

都德的《最后一课》中最让我们难忘的是,那堂课结束时,韩麦尔先生用无声的语言、用板书和手势强有力地表达了自己当时复杂的思想感情。在这无言中,小弗郎士领会了韩麦尔先生的意思,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动。语文教学亦如此,在文章的高潮或讲析的高潮处,教师切莫急于讲解,不妨戛然而止,停下来退出去,把“弄潮”与“冲浪”的激动让给学生。而此时的留白就像浪遇飞舟,唤起的是超越的激情和创造的喜悦。高明的语文教师不应当只是在课堂这块画布上画上词语、句子、语段等景物就以为万事大吉,而应当考虑每一种“景物”呈现的位置与时机,做到有所教有所不教;体现“景物”空间搭配上的留白,有所说有所不说,留给学生“悟”的内容与“悟”的时间。

(三)以有限见无垠

大文豪海明威说过,文学创作讲究冰山原则,作家在文本中只露冰山一角,读者需通过水面之上的八分之一,去想见水下的八分之七。洪宗礼先生说:“教师应当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里,运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去发展学生无限的思考力,把学生引进积极的思考王国。”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应循循善诱,从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入手,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理解领会文章内容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进行课内课外、天上人间、古今中外超越时空的联想和想象,把文章的文字符号变为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开拓思路,增加教学的高度和深度。《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景物描写,《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无不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拓展思维,进行再造性想象,使无声的画面变为栩栩如生的景观。

三、让语文学习点中有面

(一)课文阅读要整体感知

由于无形中仍受应试的影响,阅读教学中,一些老师引导学生过细地分析,造成对课文的肢解和破坏,缺乏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深层领悟。知识未能转化为能力,反而造成学生语文能力某种程度上的弱化。在这种情况下,注重整体感知便是必由之路和最佳选择。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抓住了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就把握住了全文的情感基调,通过这一句话就能从整体的角度观照全文,促成学生理解和领会文章的内涵。

(二)单元学习要有机融合

新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了单元的相对独立性,利用和发挥这一特点就能使单元学习更加高效。例如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就是要我们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我们要以诵读为主,并以重点欣赏李白《将进酒》连带品读其他几首诗的方式整合处理、贯通生成。

(三)知识形成要拓展延伸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多讲什么。高中生仍处于知识的大量积累和增长时期,有些东西还是需要通过老师讲授或带领获取,何况如果设计精到,那么对文学常识及作家作品的介绍非但用不了多长时间,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一步说,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不但课堂上需要教师适当拓展,还需要学生课外广泛涉猎,才能使语文学习实现广博和厚重。如学习《庖丁解牛》时,就可以先从一桩误读“游刃有余”的公案导入,让学生了解庄子提倡避开矛盾,活得自在潇洒的处世哲学。接着不妨引述李怀宁《忙里偷闲读庄子》与南怀瑾讲读《庄子》中的精彩评论,激发学生了解庄子的兴趣。还可以讲几个故事——濮水垂钓宁做曳尾之龟,骷髅之语鄙视等级制度,鼓盆而歌,通达生死。从不同方面展现庄子的魅力,使学生对庄子本人及其作品有更多更深的了解与认识。这样理解所学课文就会目无全牛、游刃有余。

以上只是语文教学语文化的三种主要方式,其他还有诸如抑与扬、声与色、正与侧等文学技法关系在语文课中的更多运用。其实,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不仅是语文课本身的需要,而且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语文课要有应有的情趣和味道,有语文应有的幽深和高雅。

参考文献:

[1]吴中强.论语文教学中有效的留白艺术.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5).

[2]陈秀玲.教学的动态生成与教学设计.上海教育科研,2003(12).

[3]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2004.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课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背课文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