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与高中生物实验相关的一类高考题

2014-04-10 21:50黄江芸
考试周刊 2014年13期
关键词:高考题

黄江芸

摘 要: 实验与探究能力倡导探究性,高考命题在遵循考试大纲的形势下,高考题中关于“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分值比例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那么,如何应对与高中生物实验相关的一类高考题呢?本文就此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实验与探究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 高考题

高中生物新教学大纲强调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考试大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理解能力;二是实验与探究能力;三是获取信息的能力;四是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实验与探究能力倡导探究性,这是一个全新的转变。高考命题在遵循考试大纲的形势下,高考题中关于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分值比例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那么,如何应对与高中生物实验相关的一类高考题呢?

1.动手实验,主动探究

新课程改革后,仍有一部分教师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以致在教学过程中有“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背实验不如做实验题”的荒谬做法。但也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积极做实验,实验时热热闹闹,但实验一结束仍然一问三不知。因此,教师应明确让学生动手实验的目的。

所谓探究性实验是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属于由已知领域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通过探究性实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运用生物学知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能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所以应该让学生动手实验,主动探究,在实验中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质疑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完成实验能力。

2.教师引导,学生互助

教师在实验前要对实验的关键步骤深入挖掘,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必须通过亲自实验观察、动脑才能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培养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提出这样几个问题:①此实验为什么要用紫色的洋葱?②实验中30%蔗糖溶液改成10%或50%的浓度实验结果会怎样?③如果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则能说明什么问题?在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1)为什么在研磨绿叶时要加入碳酸钙、二氧化硅和丙酮?(2)为什么过滤时不能用滤纸?(3)制作滤纸条时为什么要剪去两个角?(4)画滤液细线时要注意什么?(5)层析时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没及液面;在做“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的实验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1)为什么要用新鲜的猪肝?煮熟的肝脏可以吗?(2)取肝脏研磨液和三氯化铁溶液的吸管能否共用?(3)过氧化氢溶液放置久了为什么现象不明显?(4)为什么反应时间过长再用点燃的卫生香检验时结果基本一致?

这样教师在实验前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思考,在实验小组内学生可以相互探讨,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团结协作的习惯。在实验结束后,应该提供相关的高考类型题,达到学以致用、巩固知识、强化应试能力的效果。

3.以题巩固,一举两得

高考题就是最好的练习题。在实验结束后,将相应题目作为练习题,应用所学知识。这样,既能巩固实验中所学的原理、步骤,提高对实验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又能提高解题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例如:2013年福建卷第4题,列出4个实验及对应的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考查了学生对减少实验误差的不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答案】B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多次计数取平均值,而且次数越多越接近真实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应该是找到浓度范围后,再细分浓度梯度,反复实验,找到最适合浓度;调查人群中某病的发生率,确实应该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应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而且样本数量越大越准确。

4.学科学史,拓宽思路

在生物科学史的教学过程中,要用科学家们创造性思维的精彩事例启迪学生的心智,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达尔文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如在DNA复制的教学中,可先介绍梅塞尔森和斯塔尔用等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追踪DNA亲本链的去向,从而证明DNA是半保留复制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会到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又如孟德尔在研究豌豆遗传时独辟蹊径采用数学统计方法,并设计测交实验,发现遗传规律。这里运用了观察、假设、归纳、推理、分析、实验等方法。

总之,高考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因此只是机械记忆很难取得好的成绩。作为学生学习之路上重要的领路人,高中生物学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endprint

摘 要: 实验与探究能力倡导探究性,高考命题在遵循考试大纲的形势下,高考题中关于“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分值比例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那么,如何应对与高中生物实验相关的一类高考题呢?本文就此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实验与探究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 高考题

高中生物新教学大纲强调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考试大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理解能力;二是实验与探究能力;三是获取信息的能力;四是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实验与探究能力倡导探究性,这是一个全新的转变。高考命题在遵循考试大纲的形势下,高考题中关于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分值比例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那么,如何应对与高中生物实验相关的一类高考题呢?

1.动手实验,主动探究

新课程改革后,仍有一部分教师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以致在教学过程中有“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背实验不如做实验题”的荒谬做法。但也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积极做实验,实验时热热闹闹,但实验一结束仍然一问三不知。因此,教师应明确让学生动手实验的目的。

所谓探究性实验是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属于由已知领域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通过探究性实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运用生物学知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能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所以应该让学生动手实验,主动探究,在实验中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质疑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完成实验能力。

2.教师引导,学生互助

教师在实验前要对实验的关键步骤深入挖掘,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必须通过亲自实验观察、动脑才能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培养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提出这样几个问题:①此实验为什么要用紫色的洋葱?②实验中30%蔗糖溶液改成10%或50%的浓度实验结果会怎样?③如果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则能说明什么问题?在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1)为什么在研磨绿叶时要加入碳酸钙、二氧化硅和丙酮?(2)为什么过滤时不能用滤纸?(3)制作滤纸条时为什么要剪去两个角?(4)画滤液细线时要注意什么?(5)层析时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没及液面;在做“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的实验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1)为什么要用新鲜的猪肝?煮熟的肝脏可以吗?(2)取肝脏研磨液和三氯化铁溶液的吸管能否共用?(3)过氧化氢溶液放置久了为什么现象不明显?(4)为什么反应时间过长再用点燃的卫生香检验时结果基本一致?

这样教师在实验前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思考,在实验小组内学生可以相互探讨,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团结协作的习惯。在实验结束后,应该提供相关的高考类型题,达到学以致用、巩固知识、强化应试能力的效果。

3.以题巩固,一举两得

高考题就是最好的练习题。在实验结束后,将相应题目作为练习题,应用所学知识。这样,既能巩固实验中所学的原理、步骤,提高对实验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又能提高解题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例如:2013年福建卷第4题,列出4个实验及对应的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考查了学生对减少实验误差的不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答案】B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多次计数取平均值,而且次数越多越接近真实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应该是找到浓度范围后,再细分浓度梯度,反复实验,找到最适合浓度;调查人群中某病的发生率,确实应该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应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而且样本数量越大越准确。

4.学科学史,拓宽思路

在生物科学史的教学过程中,要用科学家们创造性思维的精彩事例启迪学生的心智,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达尔文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如在DNA复制的教学中,可先介绍梅塞尔森和斯塔尔用等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追踪DNA亲本链的去向,从而证明DNA是半保留复制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会到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又如孟德尔在研究豌豆遗传时独辟蹊径采用数学统计方法,并设计测交实验,发现遗传规律。这里运用了观察、假设、归纳、推理、分析、实验等方法。

总之,高考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因此只是机械记忆很难取得好的成绩。作为学生学习之路上重要的领路人,高中生物学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endprint

摘 要: 实验与探究能力倡导探究性,高考命题在遵循考试大纲的形势下,高考题中关于“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分值比例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那么,如何应对与高中生物实验相关的一类高考题呢?本文就此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实验与探究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 高考题

高中生物新教学大纲强调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考试大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理解能力;二是实验与探究能力;三是获取信息的能力;四是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实验与探究能力倡导探究性,这是一个全新的转变。高考命题在遵循考试大纲的形势下,高考题中关于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分值比例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那么,如何应对与高中生物实验相关的一类高考题呢?

1.动手实验,主动探究

新课程改革后,仍有一部分教师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以致在教学过程中有“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背实验不如做实验题”的荒谬做法。但也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积极做实验,实验时热热闹闹,但实验一结束仍然一问三不知。因此,教师应明确让学生动手实验的目的。

所谓探究性实验是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属于由已知领域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通过探究性实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运用生物学知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能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所以应该让学生动手实验,主动探究,在实验中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质疑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完成实验能力。

2.教师引导,学生互助

教师在实验前要对实验的关键步骤深入挖掘,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必须通过亲自实验观察、动脑才能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培养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提出这样几个问题:①此实验为什么要用紫色的洋葱?②实验中30%蔗糖溶液改成10%或50%的浓度实验结果会怎样?③如果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则能说明什么问题?在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1)为什么在研磨绿叶时要加入碳酸钙、二氧化硅和丙酮?(2)为什么过滤时不能用滤纸?(3)制作滤纸条时为什么要剪去两个角?(4)画滤液细线时要注意什么?(5)层析时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没及液面;在做“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的实验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1)为什么要用新鲜的猪肝?煮熟的肝脏可以吗?(2)取肝脏研磨液和三氯化铁溶液的吸管能否共用?(3)过氧化氢溶液放置久了为什么现象不明显?(4)为什么反应时间过长再用点燃的卫生香检验时结果基本一致?

这样教师在实验前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思考,在实验小组内学生可以相互探讨,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团结协作的习惯。在实验结束后,应该提供相关的高考类型题,达到学以致用、巩固知识、强化应试能力的效果。

3.以题巩固,一举两得

高考题就是最好的练习题。在实验结束后,将相应题目作为练习题,应用所学知识。这样,既能巩固实验中所学的原理、步骤,提高对实验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又能提高解题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例如:2013年福建卷第4题,列出4个实验及对应的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考查了学生对减少实验误差的不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答案】B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多次计数取平均值,而且次数越多越接近真实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应该是找到浓度范围后,再细分浓度梯度,反复实验,找到最适合浓度;调查人群中某病的发生率,确实应该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应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而且样本数量越大越准确。

4.学科学史,拓宽思路

在生物科学史的教学过程中,要用科学家们创造性思维的精彩事例启迪学生的心智,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达尔文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如在DNA复制的教学中,可先介绍梅塞尔森和斯塔尔用等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追踪DNA亲本链的去向,从而证明DNA是半保留复制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会到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又如孟德尔在研究豌豆遗传时独辟蹊径采用数学统计方法,并设计测交实验,发现遗传规律。这里运用了观察、假设、归纳、推理、分析、实验等方法。

总之,高考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因此只是机械记忆很难取得好的成绩。作为学生学习之路上重要的领路人,高中生物学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考题
一道解析几何高考题引发的思考
玩转高考题
一道2021年高考题的四种解法
两道高考题的整形处理
探究一道高考题的多解
高考题怎么改编(一)——集合篇
一道2017年高考题的解法与推广
等差数列各项绝对值的前n项和
两道“线性规划”高考题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