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的若干策略

2014-04-10 12:41段雅军
考试周刊 2014年13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

段雅军

1.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育课的设计要合理。新《标准》要求:“合理设置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采用适宜的评价手段,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教师要明确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学习步骤等深入了解,并根据目标和学习动机的关系编制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只有充分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和技术能力水平,才能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兴趣,实现目标,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发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确定上,都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兴趣与个性的发展,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添运动愉快的心理感受及体验。及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每一次努力行动,哪怕是获得一点点进步,也要给予肯定、鼓励,并加以表扬、赞美,激励他们做出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人由衷的关怀,就是教育的血与肉。”教师从各方面体贴、理解学生,爱学生,能感染全体学生。他们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诚挚的爱,就会从内心得到鼓舞和欣慰,做出意志的努力,并且很容易取得成功,获得成功的喜悦。

2.组织好课堂,上好每一节课,提高教学有效性,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开始。

课堂上争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技能,并使学生感受到练中有乐、乐中有趣、趣中有练、练中有成。教师应发挥现有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弥补其不足,提倡一物多用,熟悉器材的使用方法及用途,有效创新新器材、新适用、新利用、新搭配、新组合。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设计场地,改制一些器材和自制教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布置新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提高练习兴趣。

教学做到内容新、方法新、形式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始终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在活动中,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练积极性,给予学生必要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并使他们广泛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考,亲身体验,变“苦学”为“乐学”。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灵活性、直观性、趣味性和实效性。教师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要求适当播放预选的乐曲,调节课堂气氛。

3.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应将学生按性别、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不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切实提高,都能在某一区域得到成功。这样素质好的、能力强的学生拉大距离,提高要求,充分锻炼;体质稍差的学生缩短距离,降低要求,能与素质好的学生一起完成练习,充分挖掘个性潜能,调动积极性和自主性,真正发挥主体作用,体育课才是名副其实的现代体育课。

4.加强教师自身建设,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必须不断提高教学工作的艺术性,不断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不断摸索教学规律,能将自己的教学意图通过巧妙的方法向学生传授。另外,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最新理论知识,了解体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和信息,提高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能力。一位好的教师还应具有相当的可塑性,善于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和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和感情交流的过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友爱、尊师爱生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老师言行不检点、不慎重、不文明、不诚恳,甚至粗暴、训斥、体罚学生,则将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敬畏和怨恨感,丧失学习信心,悲观失望,形成逆反心理。相反,如果教师真诚热爱学生,以理晓人,以情感人,那么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就有了威信,学生乐意接受老师的指导,对教师产生信任感。这样,才能收到“爱屋及乌”的教学效果,这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5.运用自主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主体是不可替代的自主行为,必须由学生亲自参与、直接体验。但学生的自主要建立在体育教师的指导及一定的外在机制下。首先,自主学习方法需以掌握一定的运动知识与技能为前提,作为运动技能学习方法的补充。且在不干扰其他课程学习的前提下,在课外练习。其次,自主学习主要贯彻在模块教学的深入学习中。如果是一般的介绍性项目,则不必要进行自主学习,因为学时较短,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再次,自主学习需要作一定的评价,合理的评价不仅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正确及时的指导。教师通过价值分析、合理归因、目标具体建构意义,激发动机,通过引导学生及时反馈、相互鼓励及关注进步营造氛围,调动情绪,通过目标、内容、水平等分组,进行分层教学分设要求,提供时空、提供路径、提供场器,为学生指点迷津。

6.组织体育比赛,激发学生的集体感。

教学比赛和对抗练习都蕴含竞争因素,课余时间班级和校际之间各种形式的对抗赛、邀请赛、达标赛、选拔赛,全校性的运动会,都为学生投入竞争提供了参与机会。体育比赛可以体现出青少年学生乐于参与竞争的心理需求,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在竞争中,能让团队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树立集体感,从而起到体育比赛部分学生直接参加,部分学生间接参与,无形之中受到一定的教育,激发集体情感的作用。

7.教师尊重关爱学生。

教师对学生关爱备至,产生超强的感染力,能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这是建立师生关系的根本保证,更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奏。教师对教育工作有强烈的热情,是教育好学生的基础。这种情感驱使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对学生诲人不倦,挖掘潜能,创造出较好的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实,这对学生来说更是一种学习动力,有了老师这份执著的爱,师生就会建立深厚的感情,学生视教师为亲人、知心朋友,对教师存在亲近感和仰慕心理,从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学科学习上。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