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2014-04-10 06:04张国理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25期
关键词:成峰古诗文景物

张国理

在历次高考的古诗文阅读和鉴赏中,好多同学对景物描写不善分析,失分很多。鉴于此,我对中国古诗文中景物描写如何分析鉴赏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以求共享。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此句道出了欣赏景物的方法,即要从多角度去分析鉴赏景物描写,才能发现其中景之美、情之美、思之美、理之美和法之美。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十二个层次进行分析,比较容易上手,抓得住,切得开,理得顺。

一、视觉角度分析

1.观察角度一:远近高低结合

如在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是由低到高来描写,视角由俯视向仰视转变,这正是登高远眺的感觉,自然天成而又极具感染力,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又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由近及远,由低到高地描写,千古绝唱,美不胜收。

2.观察角度二:点面结合

在朱自清的《春》中,描绘“春草图”时就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这是写“点”;“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这是写“面”。这种由个别到一般,由个体到群体,由具体到抽象的描写,让读者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视界渐开,形象逼真。又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以“面”展开,广阔无垠;“长河”,以“线”联接,九曲十八弯;“落日”以“点”相衬,“点、线、面”相互映衬,更现塞外雄壮之景,抒欲建功立业之豪情,成千古佳句。

3.观察角度三:大小多少结合

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以“多”的荷叶来映衬“少”的“荷花”,更显花之鲜艳,红的特别,开的烂漫。“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也是异曲同工之妙。又如在杜甫《兵车行》“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中,由一个“小”的家庭,来反映一个“大”的时代,深刻揭露李唐王朝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同时体现出诗人对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真挚而深切的同情。

4.观察角度四:色彩渲染

语言中的绘画美,有时就是通过色彩的搭配来实现的。在杜甫《绝句》中,看“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形象突出,极具艺术魅力。“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更是“白、绿、红”的强烈对比,视觉冲击力强,极富感染力。

5.观察角度五:虚实结合

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梦中之景为“虚”,现实社会为“实”。以梦境之壮美,衬现实之暗丑。又如柳永《雨霖铃》,实景描写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虚景描写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虚实结合更显难舍难分之情意。

二、听觉角度分析:动静结合

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正是以声衬静,使乡村的宁静表露无疑。又如王藉的《入若耶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更是以动衬静的典范。

三、作用角度分析

这一角度主要是分析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作用:

1.借景抒情

在杜甫的《绝句》中,“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以乐静衬哀情,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透露出思乡的感伤,别具韵致。

2.寓情于景

如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就是把作者的理想追求融入其中。

3.渲染烘托

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就是开篇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为叙苦事,抒悲情奠定基础。

4.衬托对比

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采用了正衬方法。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用对比的手法,深刻揭露了贫富的悬殊,社会的黑暗。在毛泽东的《长征》中,“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也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反映出革命者不惧艰难险阻的豪迈情怀。

5.以景结情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用写景的方式来收束全诗的,反映了革命者战胜困难以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6.以景寓理

在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前两句以景喻读书,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后两句以景喻理,给我们诸多启示,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又如在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也是篇末点题,表面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实则以景寓理,寄寓“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的哲理,表现了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最后仍然以苏轼名句作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因为对同一事物和现象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对中国古诗文中的景物描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以便更好地欣赏其中之音乐美、绘画美、情感美、哲理美和方法美。

猜你喜欢
成峰古诗文景物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题西林壁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观察的秘密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景物描写要准确
横看成岭侧成峰,洛伦兹力不做功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却相同——以《劝善经》为例分析彝汉文献交流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