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的语文,自然的氧吧

2014-04-10 22:34董美丽周瑞春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25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新课标人文

董美丽 周瑞春

漫步山林间,天然升氧气,心弦谱新曲,引吭起高歌。人生如此美妙,置身此美景,夫复何求?

——前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自2001年研制成稿,推行至今已经10年了。这期间,反复调研、反复修改,最终形成定稿,即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文新课标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理念,更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更加丰富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一枝一叶总关情

新课标坚持以人为本,以学为主,不仅关注学生的全面参与,更关注了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个性探究。这打破了以往教师的“满堂灌”和教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这种模式,更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完全由学生自发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然后师生合作解决问题,直至养成个体的语文素养。

例如执教《天上的街市》这一课,在以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导入之后,我们可以由学生解读题目,把学生生成的问题或者疑问作为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及任务。这样既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更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质疑问答中潜移默化的养成。既关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在自主合作中兼顾了学生的个体特征。

这方面成功的案例是杜郎口中学的“预习——展示——反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敢说”、“会说”、“说得精彩”,真正落实“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课堂改革目标。这三步依次是:(1)预习模块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为展示课做准备。(2)展示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感受交流,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3)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知识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能否达到三维目标。

正是这个自主学习模式的运行,使得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默契,造就了活跃而和谐的课堂氛围,很好的解决了合作学习问题、学生主体问题以及面向全体共同发展的问题。“一枝一叶总关情”,学生在这样一个舒适的环境里自由的呼吸,快乐的成长。

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新课标里,教师绝不是袖手旁观的看客,而是充当了“导游”的身份。导游大家不陌生,他是组织者、引导者;而且游客游览的质量好坏与他有着直接的联系。那么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吗?

很欣赏张伟忠老师的《自助餐里的教育学》这篇文章。他说去吃自助餐,往常都是现成的,已经做好的,所以每一回都感到索然寡味,毫无口味。然而这次让他印象深刻:素材、作料已经准备好,只等你选择好,然后立马下锅料理,这样就吃到了适合自己口味的料理了。那么我们当前的教育不也应该是这样的吗?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我们往往拿着现成做好的料理,在课堂上往学生口里硬塞。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会厌食,阻遏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提供给学生合口味的料理是当前每位教师必须做到的。这就是“问渠那得清如许”,必须“为有源头活水来”啊。

新课标如一阵春风袭面而来,最让我欣慰的是“训练”一词的回归。而且明确表示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感悟、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常常看到有的教师一味的放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而自己却“游手好闲”。“思而不学则殆”,学生没有必需的法宝,便日渐迷惘,厌食症者与日增多。为此,自己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

我常对学生说:“为什么语文各类题型的答案往往是唯一的呢?这就足以证明语文教学可以公式化、定理化。所以你们不要茫然,和老师一起把这其中的规律紧紧地拽在手中,认真铸造,变成你们手中的一把把宝剑吧。”学生们在我的引导下跃跃欲试,甚至想大展身手了。在调动了积极性和求知欲的前提下,我对自己也进行了近乎苛刻的要求。我抓住每一种文体的特点,仔细研究其内在规律,力求找到一种让学生能容易理解接受而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在这其中,我和学生惊喜的发现了其中的规律,然后我们对每一种文体进行了“几步阅读法”的归纳总结。如小说的阅读:无非是考查人物形象、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故事情节、小说中心、语言品析这几种,所以在阅读小说时,要先宏观把握初步理解其中心,然后结合每一种题型的答案套路,力求回答出其精髓;散文的阅读:先抓住文眼,进行宏观把握;然后找线索,理清内容结构,赏析语言;深入体会借景抒情及象征手法的运用,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达到阅读的目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对学生进行了填鸭式的公式定理的学习后,我就和学生们一起结合每一篇文章深入细致地进行文本解读的实战演练。在这其中,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我们研究审题技巧,我们揣摩出题意图,我们总结经验和教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以提高,写作能力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之上也得以提升,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们拿着这个魔法棒在语文的世界里像一只只鱼儿快乐的游来游去。

呼吸湖光穿九曲

新课标里这样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是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所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这里得到最好的体现。语文是一个综合学科,它有着极强的人文性、思想性,所以其外延是广阔的。学生仅有理性思维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只挖掘学生的理性思维实际上是空中楼阁,是虚无缥缈的。所以语文学习必须有扎实的基础、广泛的积累,能吸收自古以来人文大师的思想,能接受中外优秀文化、革命传统等等,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从纳粹集中营逃脱的幸存者,战后做了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老师来到学校,他都会交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请你帮助学生成为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创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前提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啊。当然这是在一个特殊背景下发出的危言耸听,但是从中可以看出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与人文教育的必要。所以新课标里三令五申要“以人为本,要养成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运用能力,培育富有国家观念的公民,坚守中华民族文化根基,积极吸纳世界多元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新课标里强调要贯彻到语文的各个活动中,像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都应有一个指导思想,这就是对学生的气质养成与情感教育。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在新课标里得到彰显与深化。这是绿色的原始庄园般的语文,这是富有生态的语文:满目青翠,密林翘立,风起叶舞,动人心弦。唱一段清歌,谱一首心曲,情深处娓娓呢喃,意动时切切低吟。学生在这里会享受到自然氧吧散发出的一缕缕怡人心脾的空气。

亲爱的教师们,让我们放飞心情,奔向生态语文的自然氧吧。最美莫过于你——语文新课程标准,从此在语文的旅途上,我唯愿与你相约相伴了。

作者简介:董美丽(1977-),女,烟台莱州市郭家店中学语文教师,职称:二级教师。

周瑞春(1973—),男,烟台莱州市郭家店中学政治教师,职称: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新课标人文
人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人文绍兴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人文社科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