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PSIR模型的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2014-04-10 17:43李献士等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节约资源评价指标低碳经济

李献士等

摘要:低碳经济是一种符合建设生态文明和节约资源要求的经济类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构建基于DPSIR框架模型的河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河北省2005—2010年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响应因子指数大幅增加,说明河北省在发展低碳经济措施方面较有成效。但是,影响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增长表明了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依然存在,生态负荷在增大。

关键词:DPSIR;低碳经济;层次分析法;河北省;经济发展;节约资源;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2-0106-0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不协调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当今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压力成了地区发展的瓶颈,从而引发了选择何种经济发展模式的热论。我国低碳经济研究就是在此背景下进入学者们视线中的。从全国发展来看,我国近些年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不断取得进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的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大幅下降。生态环境系统稳定性在增强,人居环境在明显改善。报告要求要继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从河北省发展情况来看,2013年在全省八届五次会议上针对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低、资源利用效益低和环境压力大的问题,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下大决心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的发展思路。河北省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大幅度节能降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上。重点是要强化节能、降碳、减排目标的刚性约束,促进各地多上低能耗、低排放项目。由此可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发展低碳经济将成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首选发展模式。所以,分析和评价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掌握河北省低碳经济的动态发展规律,为如何实现政府发展目标提供决策参考。

一、河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993年联合国经合发展组织(OECD)提出了压力、状态和反应框架模型,即PSR模型。该模型从三个维度来表征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及社会压力因素(Pressure)、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当前所处的状态(State)和人类在环境、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能动响应(Response)。1999年,EEA在原来PSR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维度:驱动力因素和影响因素,提出了DPSIR框架模型。该模型共包括五个维度,即驱动力(Driving Force)、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和响应(Response)五方面。其中每一部分代表一种类型的指标,每类指标又有若干指标项。后来,DPSIR模型成了综合分析和描述环境问题及其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常用模型,而且很多学者都采用了该模型来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分析。

本文根据DPSIR框架构建了河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目标层,即河北省低碳经济综合评价值,用以表达指标体系的总目标。第二层是影响目标的因素层,包含驱动力(D)、压力(P)、状态(S)、影响(I)和响应(R)五个因素层。其中,驱动力因素指导致河北省低碳发展模式提出和实践的驱动因素;压力因素指反映河北省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荷;状态因素指河北省的资源环境在上述压力下所处的状况;影响因素指河北省的环境状态变化给人类生活、资源可利用等产生的影响;响应因素指个人、社会团体或政府等为改善河北省环境质量、弥补损失而采取的措施。第三层是指标层,在上述五个因素层的基础上细分成35个具体指标项(见表1)。

二、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由于各种评价方法都存在着优劣,我们在综合考虑了各方法的特点和对比了学者们大多采用的评价方法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河北省2005—2010年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

(一)数据收集

为了保障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文计算时的基础数据全部来源于河北省统计局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以及相关年份的河北省环境公报,个别指标是在统计数据基础上通过计算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河北省碳排放总量及相关指标的确定。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碳排放总量都是采用能源消费的方法来近似测算得到的。本文中CO2排放量也采用通用的碳排放计算公式CO2=KE计算得出,其中,E为不同类型能源使用量,K为碳排放强度系数。在实际研究中,由于不同学者或机构给出的碳排放系数不同而导致计算出的碳排放总量会存在差异。本文在计算时参考了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将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碳排放系数分别取值为0.726 6、0.558 8和0.424 1。以此来计算河北省各年的碳排放总量,同时计算出单位GDP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计算结果见表2。

(二)数据处理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我们首先将各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极差法”标准化处理,该处理方法可以使变换后的指标数据能相互进行比较,同时又能反映出数据原有的规律和特性。标准化后数据见表3。

然后是构造判断矩阵。在构建过程中,我们邀请了五位环境经济方面的专家,让他们对因素层和指标层进行两两比较判断。评分采用了常见的1—9判断标度,由此确定了各因素层和指标层的排序(由于篇幅所限,排序暂未列出)。在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后,最终求得各因素层和指标层权重,各权重值见表4。

(三)计算结果

三、结论

通过表5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从2005—2010年,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如下规律和特点。

首先,从总评价指数来看,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指数值从2005年的0.364 9上升到了2010年的0.671,增长了近1倍,上升趋势比较明显。但是,在2007年出现依次下滑,随后,才出现了稳步上升的趋势。这表明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处于稳步提高的态势,中间存在着发展水平的波动。

其次,从各因素层发展指数来看,驱动因子、影响因子对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其中,驱动因子指数变化幅度不大,数值从2005年的0.124 6下降到2010年的0.115 8,中间2008年曾上升到0.132 7。从趋势来看,略微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河北省的社会、经济活动、人口增长及需求发展这些基本的驱动因素的驱动力略有降低。影响因子指数变化幅度较大,从2005年的0.121 1上升到2010年的0.280 5,增长了1.3倍,上升幅度较明显。但是,在2007和2008年都曾处于下降过程中,总体表现出波浪形变化趋势。这表明河北省的生产生活对环境造成压力,导致环境状态变化给人民健康、资源可利用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处于高低动态变化中,总的影响程度在加大。响应因子指数是变化幅度最大的,从2005年0.026 3变化到了2010年的0.167 2,6年间增长了5倍之多。这也说明河北省这些年在发展低碳经济措施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而使该指数增加很多。压力因子指数和状态因子指数数值和变化幅度都相对较小,几年来数值基本都在0.05上下变化。压力因子指数呈现小幅增长趋势,表明河北省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仍然在缓慢增加,自然生态环境的负荷在加大。

参考文献:

[1]EEA.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Typology and Overview[R].Technical report No.25. EEA. Coppenhagen,1999.

[2]Joana H. Martins,Ana S. Camanho,Miguel B. Gaspar. A re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 driving forces-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 framework to fisheries management[J].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2012,(69):273-281.

[3]Simon Bell. DPSIR: A Problem Structuring Method? An exploration from the“Imagine”approach[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2,(222):350–360.

[4]H.Meyar-Naimin,S.Vaez-Zade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energy policy making frameworks,a critical review[J].Energy Policy,2012,(43):351-361.

[5]付允,刘怡君,汪云林.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8):44-47.

[6]李刚,王忠东,张明.基于循环修正思路的低碳经济评价模型研究——以秦皇岛市低碳经济评价为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1790-1794.

[7]冯碧梅.湖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3):54-58.

[8]孙文生,杨洪艳.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2):54-57.

[9]白雪勤,孙文生.低碳经济评价方法及实证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7):18-20.

[10]李晓燕.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省区低碳经济评价探索[J].华东经济管理,2010,(2):24-28.

[11]贾立江,鲁光迪.基于非合意产出DEA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2,(6):94-99.

[12]武红,等.河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资源科学,2011,(10):1897-1905.

[13]朱茵,孟志勇,阚叔愚.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5):119-122.

[14]程云鹤,齐晓安,汪克亮,杨力.技术进步、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基于1985—2009年中国28个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考察[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1):51-60.

责任编辑、校对:焦世玲

其次,从各因素层发展指数来看,驱动因子、影响因子对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其中,驱动因子指数变化幅度不大,数值从2005年的0.124 6下降到2010年的0.115 8,中间2008年曾上升到0.132 7。从趋势来看,略微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河北省的社会、经济活动、人口增长及需求发展这些基本的驱动因素的驱动力略有降低。影响因子指数变化幅度较大,从2005年的0.121 1上升到2010年的0.280 5,增长了1.3倍,上升幅度较明显。但是,在2007和2008年都曾处于下降过程中,总体表现出波浪形变化趋势。这表明河北省的生产生活对环境造成压力,导致环境状态变化给人民健康、资源可利用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处于高低动态变化中,总的影响程度在加大。响应因子指数是变化幅度最大的,从2005年0.026 3变化到了2010年的0.167 2,6年间增长了5倍之多。这也说明河北省这些年在发展低碳经济措施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而使该指数增加很多。压力因子指数和状态因子指数数值和变化幅度都相对较小,几年来数值基本都在0.05上下变化。压力因子指数呈现小幅增长趋势,表明河北省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仍然在缓慢增加,自然生态环境的负荷在加大。

参考文献:

[1]EEA.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Typology and Overview[R].Technical report No.25. EEA. Coppenhagen,1999.

[2]Joana H. Martins,Ana S. Camanho,Miguel B. Gaspar. A re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 driving forces-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 framework to fisheries management[J].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2012,(69):273-281.

[3]Simon Bell. DPSIR: A Problem Structuring Method? An exploration from the“Imagine”approach[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2,(222):350–360.

[4]H.Meyar-Naimin,S.Vaez-Zade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energy policy making frameworks,a critical review[J].Energy Policy,2012,(43):351-361.

[5]付允,刘怡君,汪云林.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8):44-47.

[6]李刚,王忠东,张明.基于循环修正思路的低碳经济评价模型研究——以秦皇岛市低碳经济评价为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1790-1794.

[7]冯碧梅.湖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3):54-58.

[8]孙文生,杨洪艳.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2):54-57.

[9]白雪勤,孙文生.低碳经济评价方法及实证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7):18-20.

[10]李晓燕.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省区低碳经济评价探索[J].华东经济管理,2010,(2):24-28.

[11]贾立江,鲁光迪.基于非合意产出DEA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2,(6):94-99.

[12]武红,等.河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资源科学,2011,(10):1897-1905.

[13]朱茵,孟志勇,阚叔愚.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5):119-122.

[14]程云鹤,齐晓安,汪克亮,杨力.技术进步、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基于1985—2009年中国28个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考察[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1):51-60.

责任编辑、校对:焦世玲

其次,从各因素层发展指数来看,驱动因子、影响因子对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其中,驱动因子指数变化幅度不大,数值从2005年的0.124 6下降到2010年的0.115 8,中间2008年曾上升到0.132 7。从趋势来看,略微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河北省的社会、经济活动、人口增长及需求发展这些基本的驱动因素的驱动力略有降低。影响因子指数变化幅度较大,从2005年的0.121 1上升到2010年的0.280 5,增长了1.3倍,上升幅度较明显。但是,在2007和2008年都曾处于下降过程中,总体表现出波浪形变化趋势。这表明河北省的生产生活对环境造成压力,导致环境状态变化给人民健康、资源可利用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处于高低动态变化中,总的影响程度在加大。响应因子指数是变化幅度最大的,从2005年0.026 3变化到了2010年的0.167 2,6年间增长了5倍之多。这也说明河北省这些年在发展低碳经济措施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而使该指数增加很多。压力因子指数和状态因子指数数值和变化幅度都相对较小,几年来数值基本都在0.05上下变化。压力因子指数呈现小幅增长趋势,表明河北省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仍然在缓慢增加,自然生态环境的负荷在加大。

参考文献:

[1]EEA.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Typology and Overview[R].Technical report No.25. EEA. Coppenhagen,1999.

[2]Joana H. Martins,Ana S. Camanho,Miguel B. Gaspar. A re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 driving forces-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 framework to fisheries management[J].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2012,(69):273-281.

[3]Simon Bell. DPSIR: A Problem Structuring Method? An exploration from the“Imagine”approach[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2,(222):350–360.

[4]H.Meyar-Naimin,S.Vaez-Zade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energy policy making frameworks,a critical review[J].Energy Policy,2012,(43):351-361.

[5]付允,刘怡君,汪云林.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8):44-47.

[6]李刚,王忠东,张明.基于循环修正思路的低碳经济评价模型研究——以秦皇岛市低碳经济评价为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1790-1794.

[7]冯碧梅.湖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3):54-58.

[8]孙文生,杨洪艳.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2):54-57.

[9]白雪勤,孙文生.低碳经济评价方法及实证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7):18-20.

[10]李晓燕.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省区低碳经济评价探索[J].华东经济管理,2010,(2):24-28.

[11]贾立江,鲁光迪.基于非合意产出DEA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2,(6):94-99.

[12]武红,等.河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资源科学,2011,(10):1897-1905.

[13]朱茵,孟志勇,阚叔愚.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5):119-122.

[14]程云鹤,齐晓安,汪克亮,杨力.技术进步、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基于1985—2009年中国28个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考察[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1):51-60.

责任编辑、校对:焦世玲

猜你喜欢
节约资源评价指标低碳经济
节约资源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资源型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
基于新能源视角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废旧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