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价值观引导探讨

2014-04-10 22:27王锐
山东工会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大学精神传统

王锐

(山东管理学院 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一、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重新塑造我国的大学精神

古代大学教育和近代高等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在大学精神逐渐消逝的今天,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重塑中国大学精神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1、自由精神

大学是灵魂塑造者。发展智慧、创新知识、发现真理是现代大学的使命,它需要的是专家们和学者们独立思考、自由思维的精神,这就客观上要求“环境宽松,学术自由”。其实,中国传统教育早已开“学术自由”之先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过蔚为大观的诸子学说,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自由讲学和听讲的教育模式、稷下学派独立思考和自由论辩的学术精神,对今天的大学教育仍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唐代的教育家们对书院精神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肯定。为了造就符合中国实际的大学精神,要从蔡元培先生倡导的“兼容并包,学术自由,专家治学”的办学理念中汲取精神营养。大学应该是一个研究学术、追求真理的地方。大学如果失去了自由与包容的精神,也就失去了作为人类的“精神指引”与“社会良知”的真正价值。

2、独立精神

大学是学习渊博知识的场所,如果没有独立精神、不能摆脱世俗的约束与束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术自由。自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大学一直以其实际行动诠释着独立的精神。正是有了独立精神,大学才得以保持它独立于教会与社会世俗之外的神圣地位,成为人类精神的“象牙塔”。独立精神是西方大学精神的灵魂,是西方大学追求的目标。中国现代大学也必须具有独立精神,如果一个大学不能坚持自己的学术和立场,就违背了大学的神圣使命。

任何伟大的思想的创建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母体。虽然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儒家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强调的是“三纲”、“五常”的伦理秩序,但是中国历史并非是黑暗无比的封建史,相反的我们更应看到数百万的仁人义士在这种封建专制体制下为争取独立、自由和进步而进行的反封建、反压迫的斗争。而道家思想认为,在浩渺宇宙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存在的自由性,不受任何意识形态的束缚,更是鲜明强调了人类自由独立的态度与价值。

3、人文精神

在构建现代大学精神的过程中,必须加强人文精神建设,以纠正建国以来我国大学院系调整所造成的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办学理念的缺失。

《易经》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的进取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乾象》)的宽厚精神等,说明中华民族精神有着丰富的人文主义的内涵。

4、道德精神

道德精神在每一个时代都是人们所追求、社会所倡导的,也应是现代大学精神追求的重要方面。大学的发展必须依赖大学精神。中国的传统文化混合了儒、释、道三家的理论上的精神,强调对人的道德熏陶和个性培养。中国现代大学精神的培育首先应扎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之中,然后收集外来文化的甘露,只有这样,大学精神的幼苗才会成为守望云端的参天大树。

二、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认知偏差

1、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有限

目前,大学的教育更多体现的是现实和实用。很多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不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文化,对他们以后的工作事业发展没什么帮助,所以他们不愿意把时间花在了解传统文化上面。

2、当代大学生的传统美德观念较淡薄

通过调查得知,在被问到学习动机和职业取向上,大部分同学给出的答案是“出人头地,提高社会地位,过好日子”以及“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能否发挥个人的特长”。这说明现代的大学生普遍缺乏远大的人生抱负和报效家国的传统美德。特别是一些当代大学生崇尚实用主义、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很好地把握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传统的精神和美德在他们身上已经很难表现出来。

三、传统文化与大学精神的关系

五千多年以来,我国文明的发展历程表明,历史底蕴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精神。党的十七届六次全体会议总结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指出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贯穿于整个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中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而大学教育更应该随时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在大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中国传统文化以德为先、以德施教的思想对大学生的思想塑造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涉及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大学本身能够不断创造文化,与此同时能够不断的传播文化。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屹立世界的强有力地支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大学的重要地位不仅仅是传授科学知识,更是对现代青年的人文和道德的培养的重要场所,所以我们一定要将传统文化和大学文化建设相结合,创建自己特色的大学文化。

四、在现代大学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在教学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增加传统文化元素,丰富教学内容

首先,现代大学应加入和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如编修优秀的传统文化教材,将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到政治、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中,定期举办历史讲座,开设与历史经典研究相关的活动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相关课程。同时要加大对任课教师的培训,以老师独特的思想和授课艺术吸引学生,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在校园营造一种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和氛围。当今大学都有学生会和各种社团组织,经常举办各类活动。高校应该鼓励这些学生组织多举办一些富含传统文化精神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其中的精髓和魅力。

(二)创新传统文化教育方式,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一是渗透式文化传递法。可以通过在课堂上、日常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也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实现开放的双向沟通的目的。

二是选择式价值澄清法。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一定要使学生认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认识到二者是共同发展、互相学习融合的关系,而不应该是对立矛盾的关系。

(三)通过现代网络技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现代网络技术作为一个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大学生更能驾轻就熟地使用网络信息技术。所以要充分利用学生常用的软件,比如人人网、qq空间、百度等软件来举办更多的关于传统文化的网上活动,让更多的大学生在上网的同时接受更多传统文化教育,加强文化修养。

(四)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加强对现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现代大学越来越重视学生对社会服务产生的作用,现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也表现出很高的热情。通过学校举行社会实践的活动,大学生可以在向别人宣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够加强对自身的教育,使得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在现代大学中生得到发展,而且更能够加强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

猜你喜欢
大学精神传统
“留白”是个大学问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老传统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