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生角度看老子的“无为而治”

2014-04-10 13:18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无为而治治国圣人

胡 睿 臻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文学系,北京 102488)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它以“自然”与“无为”的方式产生天地万物;万物的运行也没有任何目的和意识,不受包括“道”在内的任何力量的支配与干涉。所以,就本性而言,“道”就是“自然”。相对于人有意识、有目的、有欲求的行为而言,“道”“莫之命而常自然”[1]203,“自然”就是“无为”。所以,“自然”与“无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自然”是就天地万物与“道”而言,“无为”是就人类社会主要是统治者而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103,“道”在人类社会的运用,就是“无为而治”。圣人就是能够实施“无为而治”的人。

“无为”不仅指社会政治,也包括修身养性,“无为而治”应该有“治身”与“治世”两方面的含义。《老子》的研究者对此有明确的认识。《河上公章句》每一章的标题和注解内容有“治身”与“治世”兼重的倾向,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认为,道家治天下的前提条件是人的形与神的长存,严遵《老子指归》也注重从这两点阐发《老子》。饶尚宽译注的《老子》把81 章分为论道、治国、修身、养生、砭时和议兵六类,其中治国与砭时有关“治世”,共30 章;修身与养生有关“治身”,共31 章。有研究者看到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与他的养生观之间的有机联系,认为老子的治国之道是他蓄德养生之道的延伸和推广运用[2][3];也有研究者认为贵身(贵己之身并贵他人、贵天下人之身)是老子实现平治天下目标的操作途径[4]。其实从《老子》的大量语段来看,“养生”应该是治身与治国的最终目的。这样的话,就可以理解老子为什么以隐者的态度谈论治理天下的矛盾[5]。在用“无为”的方式达到存身、长生这一出发点上,两者可以统一起来。

一、以“无为”养生蓄德,保全自身

“祸莫甚乎亡,福莫甚乎存。”[6]99在老子看来,保全身体和生命,让生命长存不衰,是得道者应该达到的境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在于养生,养生的要害是蓄养精神,而蓄养精神的妙门则在于遵循“道”的法则,自然无为。

老子反对开视听、纵淫欲、竭思虑、先己而后物。视听等知觉能感受声色,激起人的物质欲望。聚敛财富、建功立业以及与之相伴的喜与忧都要损耗人的精神。所以他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1]186老子还看到,智力的运用让人卷入对是非好恶的判别,学会伪饰和诡诈,陷入无尽的困惑;深思远虑,也导致人精神离散、生命衰竭。所以,不能滋养人的神明、保全人的身心,并引导人达到无为之“道”的“智”,不是真正的“智”。“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有身则忧其勤劳,念其饥寒,触情纵欲,则遇患也。”[7]48所有逆道、伤神、害生的行为,都是因为人们过分看重自我。这种人统治天下,会把自己凌驾于万物之上,把人民推向不能自保的绝境,遮蔽和压抑臣下的才能;人们无法忍受,只有推翻他、杀害他。这是为“余食赘行”[1]98而损身害己,不是得道者的行为。

真正的得道者用“无为”的法则蓄养精神,做到避害、全身、长生。老子提出的具体做法是:守柔抱一,闭视听,息淫欲,无思虑,先物而无己。比如婴儿虽然身体柔弱,但精神充盈,所以不受外物的侵害。这是由于他处在与“道”相同的混沌状态,没有认识和思虑,没有分化出喜怒爱恶等情感和欲望。因此,老子主张:只有回复并固守天下初生时的本原状态(“归根”、“守母”),才能避免生命受到伤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闭塞视听,排除感官享受。“圣人为腹不为目。”[1]46人的物质需求应限于维持生存,既然没有生存极限之外的名利富贵,也就没必要为守住它们损伤心神。懂得知足,没有贪欲,精神完足,性命保全,这是永恒的满足。进一步讲,不用视听去感受外物,情感不得兴起,欲望无从产生,心灵不动,藏腑空虚。身心空虚、没有他物,就能接受“道”,回到与“道”同一的本原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精神不但不会损耗,而且能得到积蓄与滋养。

“知常容,容能公,公能王,王能天,天能道,道能久,没身不殆。”[1]66-67老子认为,要达到与“道”同一,像“道”一样恒久,必须要经历治天下这个环节。而要成为王者,就要蓄德,蓄德也是遵循“无为”法则,以养生为目的的。

老子要求圣人具有“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三种品质。圣人之“慈”的基本含义是把自己得“道”的益处惠及天下。他效法“道”、天地和水,无为无事,无欲好静,不用政令徭役干扰民众,不用税赋盘剥百姓,反对发动战争。他爱惜自己的生命,也爱惜人民的生命,让他们以无为、无思、无欲的方式生存,过着简朴但满足的生活,避免了各种伤害。圣人以俭啬的方式治身治国,爱惜精神、生命、财物和百姓,所以他能够生命长久、人民增多、疆土广阔、国家富足。同时,圣人以虚静的心灵包容万物,让众多的才能集中在自己身上;但“圣人被褐怀玉”[1]281,从不显露、运用才能。他通过天下人了解天下,通过百官治理天下;还根据“道”来行事,“啚难于易,为大于细”[1]256,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不用预设谋划、大动干戈就能成就大事。天地生育万物,却不把万物当做役仆或器物来使用;水处于低洼地带,冲洗并容纳万物的污垢。圣人效法它们,把自己放在众人之下,从不争名、争利、争功,却主动承受国家的灾难与耻辱。所以,天下所有的人都乐意推举他做天下之主,没有人因为要谋夺权位而伤害他。

二、以“无为”治理国家,保全百姓

与“无为”治身相应,老子认为治理天下也不能有为。圣人遵循“无为”法则,把天下引向“无为”,这样百姓才能富足安乐,天下才能长治久安。无为之治质朴简单,政令不行。在这样的治理下,人们都没有任何基本生存以外的物质和精神要求;人与人之间没有宗族、亲疏和等级关系,互不仰慕,不相往来;国与国之间,大国庇护小国,小国依附大国,都能实现各自的愿望,也就无所谓强弱的差别,没有战争的必要;圣人也不要求君主的尊贵与特权,不把天下当作自己的所有物。为了实现这样的太平世界,圣人只看重生存的基本条件,把与此无关的要求,诸如开启民智、设立礼仪、倡导道德、施行仁义、分辨忠奸、运用巧智、修明法度等等,都予以抛弃。这样,百姓处于混沌蒙昧之中,没有智慧是非之识,没有高下优劣之分。但他们的生命有保障,生活能安宁,并自足于这样的生活,也就没必要有智慧和机巧。所有的国家都这样,国家之间就没有什么差别。这样,全天下都顺应“自然”,按照天地所赋予的本性生存,内心平静、精神完足、生命长久。并且,人们对这种社会运行方式毫无意识,也意识不到圣人、君主的存在,意识不到他在用“无为”的方式治理天下,不认为他有什么功德,这才真正符合“道”不自觉、不自为的运行法则,这样的君主就是得“道”的“上德之君”,这样的治理就是“太上”之治,这样的国家就是理想的“小国寡民”。

老子认为,要实现这样的境界,治理者和被治理者都要达到婴儿般的混沌单一状态,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只满足于基本的生存而别无所求。圣人自己通过对“道”的体悟、认识与修行,可以达到婴儿般的状态;他通过不言之教,亲身力行“无为”,做天下的表率,让百姓也处于婴儿般的状态。他养生蓄德,爱惜精神生命,淡泊名利权位,用自己无欲无为的举动,率领天下人民去欲爱身,最终达到“俊雄英豪达通之人,不敢作福,不敢起威,故法立而不用,赏设而不施”的境地[6]105。而且,圣人让天下万物回归无欲无为的过程,就像水和“道”一样安静,在无形之中让天下发生变化,不知不觉地沐受“无为”的益处。但天下万物毕竟有所区别,不可能完全没有善恶美丑、高低优劣。老子认为,圣人应该遵循天地的规则,让差别自然显现,避免人为的判别。因为天地能对万物的变化进行自然地减损和添益,让它们相互平衡;对善与恶的赏和罚,天地也会自然地进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1]288,圣人没必要代替天地实行责罚。当然,老子并不希望赏罚生杀落到人的身上,他主张凡事最好能“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1]259,在纤微毫毛之祸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能以保持质朴的本性的方式避免祸害。

三、养生是“无为”而治的根本目的

老子认为,“道”生出天地,天地又生出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天、地、人、物从根本上是同一个起源,是同一个整体的不同方面。天、地、人、物所遵循的运行法则应该和“道”一样,都是“无为”。既然是同一个本源、同一个法则,只要人乐于放弃与“道”违背的生活,探寻“道”、从事于“道”,他就能够与“道”同一。所以,圣人通过个人的修为体悟“道”、实践“道”、推行“道”,最终达到与“道”同一、无所事事却无所不能、不驾驭万物却是万物之主的理想境界。根据这种看法,治身就是治天下,治天下必须通过治身;而治身的唯一途径,就是体悟并实现“道”的“无为”法则、进而与“道”同一。“无为”法则在天下万物、特别是百姓中被广泛推行,整个国家乃至全天下都达到与“道”的同一,就是永久治世的实现。因此,圣人不用出门去了解天下的治理情况,只需要通过修行达到与“道”同一,再根据“道”的法则认识、衡量和治理家族、乡里、国家、天下,把自己获得的“道”(所谓“德”就是于“道”有所得,得“道”的人就是有德之人)逐步普及,就能“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1]191,垂衣拱手,天下大治。

由“无为”治身,推广到“无为”治世,治身与治国是“无为而治”的一体两面;两者都遵从于“道”的“无为”法则,最终都要把与“道”的同一当做最高的境界。表面上看,治身是为了治国、治天下,但掌握恒常的“无为”法则,让自己清静虚空,容纳万物,公正无私,只是具备了成为天下王者的品质;而只有实际上成为王者,才能像天地一样成为百姓的“生母”,像“道”一样生命长久,到死也不受到任何伤害。做王、成为天下的治理者,只是圣人追求避害长生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天下的治理者,并不是因为他想要治理天下,而是由于他是得“道”者。如前文所述,只有他能让天下归于“无为”,实现大治。圣人不想作君主,但由于对人民有利无害,他们乐于推举他作君主、并长时期不厌弃。无为谦下的治理,能处于不争而得的永远优胜地位;但治国、治天下并不是圣人治身的目的,他追求的是通过“无为”回到与“道”同一的混沌纯一状态,像“道”一样长存。《老子》全书81 章,有20 章明确论及保全身体和延长寿命,其中的8 章与治国有关,主要论说了谦下不争、不为天下先、不伤害他人、不代天刑罚百姓就能保全性命、长生久视的道理。

总之,在老子看来,圣人治身是要与“道”同一,从而像“道”一样生命长久;治国是要天下百姓像“道”一样纯朴混沌,能在最简单的物质生活条件下颐养天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身与治国就统一在“养生”上来,它是治身与治国共同的出发点和目的。“无为”治身与“无为”治国是老子思想中有机统一的两方面内容,“无为而治”的全面含义应该是“身国共治”。其中,治身是治国的前提和根本,“养生”又是治身的核心内容。

[1]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朱平安.老子“无为而治”政治思想发微[J].十堰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1).

[3]李文琴.老子政治思想浅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4]谢阳举.论老子贵身治天下的思想通于礼的治国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5]颜世安.论老子道论的政治谋略意义——兼论老子道论两种意义的矛盾[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4).

[6]严遵.老子指归[M].北京:中华书局,1994.

[7]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93.

猜你喜欢
无为而治治国圣人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官场圣人范仲淹
官场圣人范仲淹
“无为而治”引领下的班级自主管理
论“清单式管理”:现代治理改革重要标志之一
略论古齐国的治国之道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不以己善示人
略论《尉缭子》的治国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