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晴
(清华大学 中文系,北京 100084)
乾隆《虎阜志》所见宋佚诗辑考
李成晴
(清华大学 中文系,北京 100084)
曾经过钱大昕审定的乾隆《虎阜志》艺文部分保存了10首宋人佚诗,为《全宋诗》《全宋诗订补》及诸家补遗所失收,可作补遗。
《虎阜志》;《全宋诗》;佚诗;苏州
乾隆《虎阜志》是众多苏州虎丘志中最为详备的本子。本书由陆肇域、任兆麟纂修,并经当时经史大家钱大昕鉴阅,修撰态度颇为精审。①陆肇域、任兆麟:《(乾隆)虎阜志》卷九中,民国乙丑仲夏苏州永昌祥影印乾隆壬子西溪别墅刻本,苏州图书馆藏。本书卷九为“艺文”部分,分上、中、下三类。卷九中“艺文二”辑录了历代诗人关于虎丘的题咏,其中两宋诗作颇有为《全宋诗》《全宋诗订补》及诸人补遗所未及的,具有很重要的文献价值。
本文以苏州图书馆所藏民国影印乾隆西溪别墅刻本为考察对象,对《全宋诗》佚诗加以辑录,间附考订,共得10人10首诗歌。其中富严、晏殊、王琪、马云、米友仁、叶梦得等6人为《全宋诗》已经著目的作者,王硕、胡埕、释通问、胡伟等4人则不见于《全宋诗》诗人目录。
富严一首。
《虎丘似仲□上人》其二:
一别阊门去宦游,剑池三十度经秋。
山童也作山翁老,笑未休官已白头。
按:《全宋诗》卷一五三录富严诗一首,系据清周凤岐《(乾隆)虎丘志》卷一三录入,题作《游虎丘》[1]。《(乾隆)虎阜志》收富严《虎丘似仲□上人》诗两首,其一即《全宋诗》所辑之诗,其二为《全宋诗》所失收。
晏殊一首。
《送虎丘然上人之云居》:
佛意传庭柏,诗情掩暮云。
远从香积寺,来访简栖文。
拥衲行无着,浮杯去不群。
旧房归扫雾,兰烟有余薰。
按:林逋《林和靖诗集》有《送然上人南还》诗,诗云:“囊携琴谱与诗稿,寄卧船窗一榻深。莫向云中认江树,等闲惊起故园心。”②林逋:《林和靖诗集》卷四,四部丛刊影明钞本。《全宋诗》卷一〇八
已收录。[2]据林诗可知然上人能琴诗,交游若林逋、晏殊等皆当时雅士。
王琪一首。
《和清远道士韵》:
神人潜至精,清文倬云汉。
上摩鸿鹄游,下极龙蛇窜。
泰伯开中吴,山林富佳玩。
秦皇发槃郢,凿石岩泉漫。
登丘舍舟楫,褰裳草弥岸。
步转苍崖深,复惊晓云乱。
松风中夜兴,清梵落天半。
钟余草堂静,炉寒僧话散。
悠悠声利徒,戚戚惊昏旦。
安知天壤外,有客弄仙翰。
洋洋朱弦音,鱼鸟共倾叹。
史臣当发幽,西山可同赞。
按:清远道士为唐人,范成大《(绍定)吴郡志》载其《同沈恭子游虎丘》诗,即王琪所和韵者:“我本长殷周,遭罹历秦汉。四渎与五岳,名山尽幽窜。及此寰区中,始有近峰玩。近峰何郁郁,平湖渺弥漫。吟挽川之阴,步上山之岸。山川共澄彻,光彩交凌乱。白云蓊欲归,有松忽消半。客去川岛静,人来山鸟散。谷深中见日,崖幽晓非旦。闻子盛游遨,风流足词翰。嘉兹好松石,一言常累叹。勿谓余鬼神,忻君共幽赞。”①范成大:《(绍定)吴郡志》卷十六,择是居丛书影宋刻本。颜真卿将清远道人之诗于虎丘刻石,并作《刻清远道士诗因而继作》一首,后来李德裕有追和颜真卿诗,皮日休又有追和清远道人诗,遂成佳话。《全宋诗》卷一八七辑王琪诗十五首[3],未及此诗。
马云一首。
《题蒋公虎丘后并序》:
礼部侍郎蒋公再为吴郡守,秘书监富公亦为吴郡守,二公请老,皆归姑苏。姑苏山寺之胜,虎丘为甲。蒋公赋虎丘寺诗四十韵,富公亲为书于石。云蒙蒋公以白本见赐,诵蒋公之诗,羡藻思之壮丽;玩富公之笔,慕体势之遒美。因书长句。
虎丘之胜天下传,孤峰环秀形屈蟠。
山巅岧峣起佛刹,林木拥蔽烟霞宽。
侍郎题诗秘监写,玉工镌人青琅玕。
篇章声韵戛金石,笔札体势翔龙鸾。
此碑便可号四绝,仍与间望供不刊。
断崖穷谷增气象,浓岚翠壁生毫端。
二公昔年领符竹,屡携宾从为游观。
寻幽选胜纵野步,陟降往往屐齿刓。
二公爱山弗忍去,解组卜宅栖安闲。
登临佳兴自能赋,藻思惊谷犹奔湍。
昔贤纪咏刻碑版,遗落事迹多未完。
美哉斯诗迈前哲,追步骚雅齐柳韩。
词源出口深浩浩,语调落耳清琱珊。
才雄气健字遒劲,拾掇物象无不殚。
羊公岘首有逸韵,千载风烈森岩峦。
由来汉南不独美,芬芳相并如芝兰。
按:诗序所谓“蒋公赋虎丘寺诗四十韵”已不可考,“秘书监富公”指富严,有虎丘诗作两首,见前文。《全宋诗》卷六一七据范成大《吴郡志》及清陈锷《襄阳府志》收马云诗八首[4],未辑此篇。
米友仁一首。
(失题):
虎丘何胜绝,历劫向千年。
试剑聊欺众,泓流似可传。
枫林自奇古,岩石尽方圆。
物外逢僧话,欣同清净缘。
按:本诗影刻本无题目,《全宋诗》卷一三一七辑米友仁诗十二首,无此诗。[5]
叶梦得一首。
《同致道谒觉印老禅得虎字》:
我从山中来,更觅林下侣。
常忧云水脚,临老涴尘土。
高堂老禅伯,眉颊耀莲宇。
号风一哮吼,万窍为吞吐。
乘高寄远览,城郭遥可数。
长陂去渺漭,积潦断梅雨。
从容半日会,解后平生语。
乱石拱槎枒,重渊下深阻。
谁能望斗牛,宝气跃千古。
勿作李将军,弯弓徒饮羽。
按:“致道”程俱字。本诗又见冯桂芬《(同治)苏州府志》卷七,诗题作《同程俱游虎丘得虎字》。②冯桂芬:《(同治)苏州府志》卷七,清光绪九年(1883)刊本。《全宋诗》卷一四二〇收程俱同时之作《同叶翰林游虎丘分韵得丘字》[6],未收叶梦得此诗。
王硕一首。
《虎丘》:
寺古山奇众所传,欲留题咏愧先贤。
八门忽似抛尘世,对景终疑在洞天。
云影润黏经石藓,竹阴浓拂剑池泉。
寻幽未遍且归去,更共香花结后缘。
按:《虎阜志》误将“王硕”为“王须”,据清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六改。陆氏谓王硕“神宗时龙图阁学士,官侍郞。胡宿有《送硕赴荆南》诗云:‘主人落笔多风调,应唱新辞遍郢城。’盖亦能诗者。”①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六,清光绪刻本。
胡埕一首。
《登虎丘》:
朝披浮云入紫烟,塔上妙语铃风传。
剑池削成大堑折,讲石坐压坤灵偏。
久知造化蕴雄怪,升堂物色瞻前贤。
干霄杰阁谨呵护,列圣奎画缄云篇。
僧坊夏腊属解制,庐山昨梦今十年。
平生心赏味丘壑,况有巨德方能眠。
鯫生斋心切规问,绝叹钻仰弥高坚。
宫墙十仞供一士,草木气类增拳拳。
临分更试第三水,三咽甘冽神明宣。
气酣日落兴未尽,独挂海月明归船。
按:胡埕,万安人,杨时弟子,属“龟山学派”。建炎中为郎官,陈东伏阙上书曾经胡埕笔削,有《苍梧集》《苍梧杂记》等,已佚。
释通问一首。
《虎丘隆禅师颂》:
相将携手御街行,夜永琼楼月色新。
宫漏下沉天已晓,不劳日午打三更。
按:隆禅师即虎丘绍隆禅师,宋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有传。本诗颇染富贵气,不似禅门语,唯“日午打三更”是禅宗习用话头。
胡伟一首。
《虎丘集句》:
二月韶光半,(郭震)
十日清明前。(杜牧)
茂苑城如画,(李商隐)
美景渐暄妍。(刘禹锡)
流水阊门外,(刘禹锡)
城隅集小船。(杜甫)
今朝得游泛,(卢子谅)
旷荡亦所便。(苏轼)
静苑林麓好,(陆龟蒙)
潇潇共安禅。(杜甫)
盘石坐千人,(颜真卿)
的的乃可传。(韩愈)
剑池石壁文,(杜甫)
苍林郁芊芊。(韦应物)
东轩有佳致,(苏轼)
酌茗开静筵。(苏轼)
且复忘羁束,(戴叔伦)
遇胜辄流连。(苏轼)
薄暮方来归,(范彦龙)
寒水共澄鲜。(谢灵运)
娱乐未终极,(阮籍)
消魂独黯然。(宋之问)
按:依《全宋诗》体例,集句诗当收入,《全宋诗》未辑胡伟诗。胡伟,新安人,生平无考,好为集句诗,尚有《宫词》集句百首为《全宋诗》所失收,常德荣已辑补。[7]又考胡伟本诗,郭震“二月韶光半”为佚句;“美景渐暄妍”当为白居易诗;“今朝得游泛”今作皮日休诗;杜甫“潇潇共安禅”当作“潇洒共安禅”,“剑池石壁文”中“文”今作“仄”,韩愈“的的乃可传”今作“灼灼信可传”,其中数处异文可资校勘。
[1]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第3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740.
[2]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第2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240.
[3]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第4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135.
[4]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第11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7325.
[5]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第22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4956.
[6]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第25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6271.
[7] 常德荣.南宋中后期诗坛研究(附录二)[D].上海:上海大学,2011.
(责任编辑:毕士奎)
A Supplement to The Complete Poems of the Song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 History of Huqiu
LI Cheng-q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100084, China)
The History of Huqiu, which was reviewed by Qian Daxin in the Qianlong period, contains some poems not compiled in The Complete Poems of the Song Dynasty. This paper edits 10 poems from The History of Huqiu as a supplement.
The History of Huqiu;The Complete Poems of the Song Dynasty;uncollected poems;Suzhou
I206.2
A
1008-7931(2014)06-0013-03
2014-06-08
李成晴(1987—),男,山东淄博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与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