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及其有效发生的条件探讨

2014-04-10 11:10严新玲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浅层学习者深度

严新玲

(苏州市职业大学 图书馆,江苏 苏州 215004)

深度学习及其有效发生的条件探讨

严新玲

(苏州市职业大学 图书馆,江苏 苏州 215004)

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其有一定的区别与联系。兴趣、情感、知识深度以及构建合理的学习环境、创建优质的信息资源是促使深度学习发生的有效条件。

深度学习;浅层学习;信息资源;环境构建

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和教育都在不断地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希望能培养出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快速适应学科发展、适应社会进步,并在此发展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人才。但在当前信息环境下,许多学习者的学习也只是处于浅层的状态。因此,深度学习越来越成为教育教学追求的目标。如何促进深度学习,培养出高水平人才,已经成为了一项现实的课题。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深度学习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它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索、反思和创造,深度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学习并且在对学习内容理解的基础上的记忆,能够在多思想间进行联系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深度学习不仅强调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而非孤立存在的知识碎片),而且强调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探索中,对知识进行深层次地加工,产生高层次的思维。把接受学习与研究型学习相结合,它体现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终身学习等理念的一种高级思维方式的学习[1]。其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反思与元认知,并且注重学习行为方面高情感投入和高行为投入;在认知结果方面,则注重概念转变,强调复杂认知结构的养成。

二、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相互联系

(一)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相互渗透

浅层学习是对信息的简单复制和记忆,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仅仅是一种对学科知识加以回忆的感知,通常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孤立地、肤浅地记忆材料,而没有对材料进行分析、整合和反思。当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是互相渗透的。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不能忽略浅层学习存在的意义,更不能因为提倡深度学习而排斥浅层学习甚至摈弃不用。学习从浅层到深度是一个连续的区域。我们应该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不能单纯地把这两种学习方式分割开来,深度学习比浅层学习更能使学习者保持长期记忆,能促使一个人知识和技能的改变。当然,深度学习方法并不是

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如果我们平时想获得一些自然知识,那么就可以采取浅层学习方法。深度学习具有内部动机,浅层学习具有外部动机,他们是一个单独的连续统一体。要充分认识和了解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两者灵活运用在教学中。

(二)浅层学习做基础、深度学习来深化

浅层学习是深度学习的起点,深度学习是浅层学习的深化与升华,浅层学习作为学生深度学习的基础必不可少。我们要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现在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是源于内在兴趣,多是由于外部因素激励(考试、就业等)。学习浮于表面,不足以让学习者建构起对整个问题的认识,不能有效地开展反思。当然,这种学习也为日后深度学习奠定了基础。很多大学生来到图书馆,遇到问题总是喜欢上网搜索资料。这样随意检索出来的信息,不仅不科学而且费时费力,仅做到浅层文献信息检索。当学生经过专业检索课的学习后,在浅层文献信息检索的基础上,学会了用专业信息检索平台检索文献,通过有效检索,不但能掌握更多、更详细的资料,还能解决疑难问题。同时也可研读别人的研究成果,积极关注某些自己感兴趣领域的最新进展[2]。

学习由浅入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基础性知识为高级技能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我们必须在浅层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地、更有意义地学习[3]。

三、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

(一)兴趣导入,促进深度学习

兴趣可以孕育愿望,也可以滋生动力。兴趣即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促使深度学习发生的前提。如:2004年4月15日,来自中国上海外国语学校的19岁选手朱元晨,凭借他的科研论文荣获了2004年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的最高奖项—“英特尔基金青少年科学精英奖”,朱元晨所取得的成功,来自于他父母对其早期兴趣的培养,当他们发现朱元晨对理科很感兴趣,并表现出过人的天赋时,就很注重培养他这方面的能力。朱元晨在学习中主动地去应对各种不理解的问题。最终,他掌握了这个领域的基本构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他所钟爱的计算机图形研究,并获得了成功。朱元晨曾说:“有人会问我,为什么会去学习那些在旁人看来很艰深的东西。其实并没有什么秘诀,我前进方向的确定,源自我自己的兴趣,而且是浓厚的,发自天然的兴趣。”[4]这表明:深度学习离不开兴趣,兴趣会将其带入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学习。因此,教师应从多角度、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不留兴趣盲点和空白点。巧妙设计导入,可有效地启动认知,激发思维,引导探究,有助于学生进入深度学习,随着知识的不断扩大和加深,兴趣也会随之增加。

(二)让情感体验伴随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的能力不是每个学生自然形成的,它要求学生持续不断地练习,这种学习是自我导向的终身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会有情感体验伴随,我们可以将学习分为环境层、学习过程层、情感体验层和学习结果层等四个层级,这四个层级对深度学习的构成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尤其是情感体验层自始至终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如果推动学生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得到激发,他们就会在乎学习,就会深深嵌入学习中去,从容逡巡于字里行间,比较容易进入深度学习状态,不时迸发新想法。为此,我们要经常不断地对学生的学习加以有效引导,促使他们“概念转变的发生”,培养他们学习情感的萌生,以此来促进学习者深度学习的发生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三)从知识容量向知识转变深度

目前,许多学校已将学习设计从重视课堂知识的容量向提升课堂知识的深度转变,即深度学习将成为学习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更深层的理解和对问题的质疑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其提供或定制特定领域的深度学习内容。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协助学习不断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之间评价交流,相互作用,把学生置于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对知识的探究与应用,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5],使学习者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枯燥为有趣。如果学习者在学习中深感知识结构不完整而遇到困难,这时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因为学生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能抓住学生认识的困惑和关键,且具体到位。学习设计的改变势必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学习体验,推动学生产生深度学习的效能,从而将学习推向更深、更严密、更富有意义的方向。

(四)适当安排深度学习内容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校为学生提供的研究课题往往是浅显的,并没有深入到某一领域的前沿,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不仅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不利于学习者获得深层知识。为避免学生在思维层次

低水平上的重复,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已有水平基础上不断向较高思维层次递进,使学生清晰地识别出阐述深层知识的核心思想[6]。因此,学校还应适当安排深度学习的内容,但内容不宜过多,问题不能太难,设计上要呈现梯度,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如果深度超出了学生的能力,学习则难以持久。学习深度还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进行调整。比如,大学生除了教学课程外,我们还可为其提供或定制特定领域的深度学习内容[7]。在研究生的教学中,可安排一些研究性的实验,引导他们进入更深的研究领域,掌握这个领域的基本架构。通过一些深度学习内容的增加,学习者会逐渐构建起较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为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五)构建网络学习空间,促进网络学习环境下的深度学习

创设合理的学习环境是促使深度学习发生的有效条件。构建一个在校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高校网络空间,将会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发生。网络学习作为教育的一种模式,越来越成为学习的常态。网络学习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师生轻松互动,便捷地得到想要学习的内容。网络学习空间以其灵活多样的学习模式、动态开放的平台、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学习资源[8],成为备受学生喜爱的学习平台。它能使学习者在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学习。促使学习者从低认知的操作逐步演化、过渡到内容与知识的创造与产出。这种学习平台便于学生相互交流,进行群体协同知识建构,能有效地支持学生之间的协商、探讨,形成一种亲密共存的互助气氛,既培养了学生高水平思维能力,又可促使深度学习的真正发生。

(六)创新优质的信息资源是实现深度学习变迁的关键

深度学习不仅要求信息资源的内容有深度,还使人们在利用网络学习时能迅速找到优质的信息资源。但目前能彰显网络学习的信息资源太少,引发人们深入思考的信息所占比重不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人由纸质阅读转向数字阅读,许多人迷失在网络资源的海洋中。网络学习正处于滋生浅层学习的阶段。因此,要寻求突破,实施深度学习的网络资源建设,让网络学习由单纯的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跃迁,首先我们要以网络学习资源的创新、优化建设作为保障,在网络资源建设方面及时采取措施:一方面要以深度学习内容为核心,创造性地建设有深度的彰显网络特点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要将优质资源集中链接展示,即形成优质资源门户,[9]形成优质资源超市。凡是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深度学习的资源都应加以开发与利用。

[1] 杜娟,李兆君,郭丽文.促进深度学习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10):14-20.

[2] 孙银黎.对深度学习的认识[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27(11):34-36.

[3] 景红娜,陈琳,赵雪萍.基于Moodle的深层学习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3):27-33.

[4] 黄都.深度学习环境的创设—从ISEF获奖者的成功案例说起[EB/OL].(2006-08-18).http://eblog.cersp.com/ userlog16/29576/archives/2006/74104.shtml

[5] 袁爱国.深度学习:提升基于学案的阅读教学品质[J].教学与管理,2013(22):49-51.

[6] 潘瑶珍.迈向深度学习:基于核心概念的综合实践互动课程单元[J].全球教育展望,2009,38(5):15-18.

[7] 段金菊,余胜泉.学习科学视域下的e-Learning深度学习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3):43-51.

[8] 刘海韬,喻姣.高校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与思考[J].软件导刊,2010(1):184-186.

[9] 陈琳,李凡,王矗,等.促进深层学习的网络学习资源建设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69-75.

(责任编辑:施建平)

Analysis of Promoting Effective Deep Learning

YAN Xin-ling
(Library,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Suzhou 215104, China)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eep learning and shallow learning as well as their connections. The paper proposes to promote effective deep learning in terms of interest, emotion, depth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 atmosphere.

deep learning;shallow learning;information resources;environment

G434

A

1008-7931(2014)06-0118-03

2014-09-13

严新玲(1961—),女,陕西渭南人,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

猜你喜欢
浅层学习者深度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