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研究

2014-04-10 11:10栏目主持人本刊编辑部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越国开放性苏州

栏目主持人:本刊编辑部

吴文化研究

栏目主持人:本刊编辑部

主持人语: “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可追溯至1万年前环太湖流域以稻作文化为基础的原始土著文化。自商末泰伯奔吴立勾吴国至春秋公元前473年为越国所灭,古吴国存国历史七百余年,是吴文化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融合中原文化、楚文化与吴越土著文化等文化形态,形成了最初、最基本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吴文化。之后的长期发展中,受三次“衣冠南渡”的影响,吴地逐渐成为全国经济文化的重镇,尤其在明清时期,经不断演变、更新,吴文化发展达到全盛并呈现出鲜明特色。在清末民初开始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中,吴文化始终领风气之先,在继承传统、保持个性的基础上,继续以开放姿态,吸纳、融合外来文化,并向其他地区传播、辐射,显示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吴文化研究在国内开展较早,自20世纪30年代卫聚贤等人发起成立“吴越史地研究会”始,从文献、考古入手,兼及田野调查,对吴文化进行实证研究。之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始,学界又从“文化”视域对吴文化进行了更为广泛和深层的内涵研究。然而,研究中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厘清,如最基本的概念、时空界限以及部分史实、内涵等,学界仍未得出确定、清晰的定论,显示了此研究的空间和价值,也凸显了“吴文化研究”栏目确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与吴文化的发展与研究进程相呼应,本刊“吴文化研究”栏目自2001年始创至今,共出55期,载文178篇,其中专题28个,有“昆曲”“苏州园林”“吴语”“苏州城墙”“吴地书画”“评弹”“吴地教育”“吴文化课程建设”等。

本栏目的建设原则有着与吴文化相一致的开放性特征:1.研究时间的开放性。突破断代史的限制,从先吴、古吴、后吴至当代,全面关注吴文化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展示动态发展的吴文化。2.研究范畴的开放性。不仅仅在史学的范畴内进行研究,更拓展到文化遗存、载体这些物质的以及艺术、技艺、习俗等非物质文化的研究。3.研究视角的开放性。吴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的关系、热点关注的问题与忽略的话题、显在的问题与隐藏的问题等都全面展现。

本期载文即保持了栏目选文一贯的开放性特征。袁牧教授的《海风吴韵开新风—试析苏州工笔花鸟画》梳理了工笔花鸟画在苏州的发展演变历程。原属文人画范畴的吴地工笔花鸟画在20世纪50年代因需求的改变导向革新,形成了“工艺画”的独特风格。此一风格在当下又因市场需求及绘制者专业水准的变化而发生了流变,彰显了艺术文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

熊贤品博士的《〈越王差徐戈〉与越国“徙都”补论》一文通过汇释及讨论指出,《越王差徐戈》铭文是目前所发现的记载苏州地区名“姑苏”较早的文献资料,分析铭文可知,越王翳迁都吴地,越王差徐承袭之并都于姑苏,其原因与越国北上扩张与齐国势力南下的冲突有关。铭文中的“姑苏”可能在今天苏州城西,可能并非越国新建而为沿用春秋时期的木渎古城而来。由木渎春秋城、越王差徐城至秦汉以后苏州城址的变迁来看,苏州早期城址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西至东的过程。这是对苏州早期城址的一个侧面论证分析,也是对发生期吴文化的侧面探究。

李成晴博士的《乾隆〈虎阜志〉所见宋佚诗辑考》发现,曾经过钱大昕审定的乾隆《虎阜志》艺文部分保存了10首宋人佚诗,为《全宋诗》《全宋诗订补》及诸家补遗所失收,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亦是对苏州虎丘文学的一个有力补充。

殷虹刚博士的《苏州文化旅游资源特征及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一提出,苏州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应以园林为基础,以太湖为背景,以“水文化”为理念,加强对各种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与深度开发,形成体验性强、适应面广、多元互补的产品体系。此文从实践应用的角度,对吴文化的传承及有效利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杨翠蓉副教授、刘健校长的《学校、社区、家庭三方联动 达成校本课程三维目标—以镇湖实验小学“苏绣艺术”课程实施为中心》在详述、分析校本课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苏绣这一传统技艺在小学生中的传承进行了研究,非常生动、接地气,显示了苏绣艺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强大的生命活力。

本期载文,涉及艺术、历史、文学、经济、教育等诸多领域,呈现了吴文化研究的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越国开放性苏州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董楚平《越国金文综述》手稿
风雨同舟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所长无用
苏州十二忆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