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必须消除四个认识误区

2014-04-10 03:26:33许圣元
实事求是 2014年2期
关键词:内需客商公务

许圣元

(中共泰安市委党校 山东 泰安 271000)

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必须消除四个认识误区

许圣元

(中共泰安市委党校 山东 泰安 271000)

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消除享乐奢靡是小事私事、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有利于拉动内需、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等四个认识误区。

享乐主义 奢靡之风 误区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腐败堕落的温床,是败坏党的形象的元凶,是割裂党和人民血肉联系的毒剑。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2013年一年就先后出台十条禁令制止铺张浪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把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作为重要内容,党风政风已经逐步好转。但是,遏制铺张浪费行为、形成良好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特别是当前仍有一些干部图享受、讲待遇,对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缺乏紧迫感警惕性,甚至存在认识误区,需要我们高度关注,正确对待。

一、消除享乐奢靡是小事私事的认识误区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应提高,消费观念也不断改变。一些领导干部也奉行消费主义,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以为然,认为生活享乐奢靡是工作之外的小事私事,纪委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小题大做、大动干戈,甚至认为只要工作上有成绩、有能力,生活奢华一点没关系,这种认识是十分错误的、有害的。

领导干部的享乐奢靡不是小事、小节,它是领导干部作风的一种表现,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品行和声誉,而且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习近平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1]大量事实表明,一些领导干部蜕化变质,一步步陷入违法乱纪的泥潭,往往都是从吃喝玩乐这些看似小事的地方起步的,很多都是享乐主义思想从中作怪。享乐奢靡成风极易销蚀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和进取心,使人变得精神空虚、意志消沉、思想颓废、行为猥琐,并可能同时引发贪污受贿、买官卖官、失职渎职、欺压群众等违法乱纪行为。[2]所以说,生活享乐奢靡确非小事,而是一件关系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防微杜渐,见微知著。如果领导干部消费观念出现偏差,热衷于个人享受和生活奢靡,那就很难做到清正廉洁。因此,领导干部成就一番事业,就要管住自己的感官享受和物欲,从吃穿住行这些生活小事做起,树立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做良好社会风气的倡导者和先行者。绝不能把生活作风看作是“小事”,更不能以“小事”为由放任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干部队伍中滋长。

领导干部的奢靡享乐也不是私事。因为领导干部也是一种“公众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具有示范和辐射效应,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和广大群众的价值取向。因此,生活上奢靡一点、享乐一点,尽管从表面上看属于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私事”,实际上连着公事,与领导干部的公仆形象格格不入。领导干部要作生活上艰苦朴素的表率,引导大家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不要在生活上提过高要求。要树立“官员无隐私”的理念,严格执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自己的财产、收入、业余生活消费情况等所谓“隐私”,在不损害人格尊严的前提下,都应定期向组织报告,向整个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组织、群众、舆论的监督和批评。要及时扫除自己政治上、思想上、人品上沾染的灰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灯红酒绿的侵蚀面前,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以优秀的品格、高尚的行动、良好的形象取信于民,绝不能借口生活奢靡享乐是私事而放任自流,逃避监督和管理。

二、消除享乐奢靡是身份地位象征的认识误区

从本质上讲,领导干部无论级别高低都是为人民服务。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把级别看作是享受的代名词,认为哪一级的干部就应该享受哪一级的待遇,个别人甚至把享受超标准接待、超级别待遇等享乐奢靡行为看做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如果官员接待上级的宴席不够高档,就是“不给面子”;开会时不在五星级酒店,就是“不受重视”;领导出行若不是警车开道,则是“不够隆重”。那些并不艳羡享乐奢靡的官员亦被裹挟其中,只能遵守“潜规则”。久而久之,这种不正之风更是异化成一种“官场标准”,腐化干部队伍,更腐蚀了党的各项规章制度。

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级别观、地位观,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所担任的职务以及所处的社会地位。从本质上讲,领导干部无论级别多高、职务多大,地位与人民群众都是平等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特别强调“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作风”。[3]邓小平指出:“领导就是服务”。就是说,领导干部无论担任什么样的职务,掌握什么样的权力,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归根结底,都要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应该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严于律己,廉洁从政,做到“权大不忘责任重,位高不移公仆心”。人民授予领导干部的权力、职务和地位,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手段。至于优于一般群众的待遇、办公条件、服务设施等,都是基于工作的需要,是为了更加便捷高效地履行好职责。因此,领导干部的地位只是意味着政治使命和政治责任,而绝不意味着拥有特权,高人一等,为所欲为,更不能用来讲排场、摆阔气、比待遇、图享受。那种把“官位”、“地位”看得很重,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享乐的工具,骄奢淫逸、吃拿卡要之徒,最终必将陷入罪恶的泥潭,成为历史的垃圾。

三、消除享乐奢靡有利于拉动内需的认识误区

消费是拉动内需的重要途径,于是一些党员干部片面地认为公务消费也是拉动内需的重要途径,再出台禁令遏制公务消费已经不合时宜了,强调应该加大办公经费支出,鼓励公务消费,甚至追求奢靡浮华的过度消费,以此推动经济的发展。个别干部甚至把建豪华办公楼、买高档车、出差乘飞机、住高档宾馆、进高档娱乐场所、抽高档烟、喝高档酒等行为都美其名曰“拉动内需”,这就为其骄奢淫逸披上了冠冕堂皇的外衣。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无度、铺张浪费,甚至挪用公款、贪污腐败以满足不断膨胀的私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物欲主义和奢靡之风抬头。这种奢靡之风不仅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腐化社会风气,而且对拉动内需有百害而无一利。

拉动内需主要靠生产性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城乡居民消费,而绝不是靠公务消费的支出。政府所有的公务消费都是建立在纳税人的纳税基础上的,本身不产生经济效益。公务消费支出的增加一方面会增加纳税人的税负,挤占用于拉动内需的生产性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居民消费的资金,抑制正常的投资和消费对“拉动内需”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会助长高档宾馆、餐饮、歌舞娱乐业的畸形发展,使其定位于高端公款消费市场,忽视面向中低端消费的普通大众市场,不能有效发挥普通大众拉动内需的作用。比如公园内设置私人会所就会挤占普通大众的娱乐空间。相反,只有减少公务支出,扩大居民消费支出,才能有利于拉动内需,引领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正因为如此,中央三令五申党政机关要杜绝公务浪费和享乐奢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1]近来,中央出台的十五条禁令,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的“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着力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和楼堂馆所建设”,[3]大大降低了公务消费支出,狠刹了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抑制了以公款享乐奢靡为卖点的高档娱乐服务业的畸形发展。当前,许多高档酒店、歌舞厅、餐饮场所的经营效益已经开始下滑,甚至难以为继。其中一些独具慧眼的管理者,纷纷改变经营策略,走低端路线,放下身价,开门迎接普通大众,又重新焕发生机活力,这说明普通大众的个人消费是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那种认为靠享乐奢靡的公务消费拉动内需的结论是荒谬的、有害的,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警觉,从制度措施上进行全面遏制。

四、消除享乐奢靡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的认识误区

当前,许多地方都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一些干部片面地认为“享乐奢靡也是生产力、也能改善投资环境”。也就是说,只要不遗余力地加大服务娱乐设施投入,提高接待标准,满足上级和外商的一切享乐奢靡需求,就能获得项目和资金的流入和支持;如果接待不好,就会失去这些资源和发展机会,甚至可能带来其他不良后果。个别领导干部借招商引资之名,行个人享乐奢靡之实,整日行走于声色犬马、灯红酒绿之中。这是一种变相的贪腐、送礼和给好处,既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规定,也不是改善投资环境的正确途径。

从对上争取资金项目看,原则上讲,上级的资金项目都是按照国家政策根据地方需求进行安排的。但在一段时间以来,很多资金项目基本靠地方争取,谁争取的力度大就有可能给谁。争取的力度往往取决于人情、面子的厚度,而人情、面子的拉动却都要以公款请客送礼为敲门砖。于是,谁能“跑部”谁就有“钱进”,谁能“送礼”谁就能“如愿”,各地公款请客送礼的标准不断攀升。这种奢靡之风从上到下逐步蔓延,不仅削弱了资金项目安排的合理性、公正性,影响到国家正常经济工作的开展,而且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降低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和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时遏制了这股奢靡之风。但也有人说,现在不敢请客送礼了,争取资金项目更难了。这是一种“会哭的娃儿有奶吃”的固化思维。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3]今后,项目的审批将会大幅减少,项目与资金的计划、配置及行政审批流程越来越公开透明,处处都体现公平、公正。项目的安排将逐步由下级“争、跑、要”改为上级“找、送、给”。这不仅有利于还权市场,也能大大压缩官员的寻租空间,有效遏制享乐奢靡之风。

从对外争取客商投资看,客商关注的投资环境是与投资密切相关的政策法律环境、服务环境、办事效率、资源禀赋等,但有一些领导片面地认为奢华光鲜的招待才能体现好的投资环境,于是下大本钱修建楼堂馆所,提高餐饮娱乐服务业的接待水平。对待客商像接天神一样,客商下榻非五星级酒店不住,招待宴会贪大求洋,娱乐服务花样百出,招商费用大头都用在迎来送往、陪吃陪喝上,招商引资成了公款炫耀,似乎没有这些奢侈铺张之举,就体现不出招商的“实力”与“诚意”。事实上,这种财政买单的豪华式招商,反映的恰恰是一个地方政风不正、作风不实、商风不浓。客商不但对这种过分的“热诚”不领情,反而会对当地干部是否廉洁、高效、务实心存疑虑,进而影响投资意向。其实,但凡有眼光的客商,看重的都不是那些好看热闹的表面文章。相反,往往是那些投资诈骗者要求豪华接待、强调生活奢靡享乐,对此,各级领导应高度警惕。招商引资不是请客吃饭,能不能招到商也不靠这种“门面功夫”。作为市场主体,客商们在意的是一个地方有没有适于其事业发展壮大的环境和土壤。只有真正从客商的投资需求出发,转变招商思路,强化招商引资的法治意识,营造公正宽松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别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压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坚决刹住奢侈浮华风气,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客商真正关心的投资环境建设上来,才能真正增强招商引资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公信力,让客商“愿意来、进得来、留得住”。那种把主要心思用于满足客商生活奢靡享乐的庸俗行为,绝不是招商引资的明智之举,反而会损害投资环境。那些在招商引资中借机揩油的官员,更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1]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R].人民日报,2013-01-23.

[2] 许圣元.干部生活情趣的辩证解析[J].党建,2007(06).

[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责任编辑:哈丽云

D261.3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4.02.18

猜你喜欢
内需客商公务
政策宽松边际加力 兼顾扩内需与产业升级
山西财税(2023年8期)2023-12-28 08:05:24
乌程汉简 公务简选
中国书法(2023年1期)2023-07-17 09:25:07
展氏菜行
故事会(2019年8期)2019-04-20 12:48:04
八项规定精神
———公务接待
妨害公务罪谨防滥用
新传奇(2016年20期)2016-12-01 04:27:10
第四届世界客商大会在梅州开幕
客家文博(2016年1期)2016-11-15 03:54:24
这一瓶
幸福·悦读(2016年9期)2016-11-08 17:23:47
妨害公务案件的侦查要领和证据收集要求
浅析中国公款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商(2016年7期)2016-04-20 01:02:17
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内需
考试周刊(2014年101期)2014-04-29 10: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