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新疆阿克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2014-04-10 03:26刘望秋
实事求是 2014年2期
关键词:阿克苏地区文明绿色

刘望秋

(中共阿克苏地委党校 新疆 阿克苏 843000)

大力推进新疆阿克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刘望秋

(中共阿克苏地委党校 新疆 阿克苏 843000)

新疆阿克苏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大力推进阿克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对策是要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理念,培育公民生态意识;推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以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监管制度,从而推进阿克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

新疆 阿克苏地区 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2014年阿克苏地委扩大会议提出:“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阿克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我们党一贯倡导和追求的理念一脉相承,是对我们党关于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新概括、再升华,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大力推进阿克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是立足地区区情的现实选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地区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客观要求;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一、阿克苏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生态环境脆弱,可持续发展能力还不强。阿克苏地区是典型的内陆干旱区,地区的地形地貌构成了相对多样的生态单元,区域内干旱少雨,降雨量极少,许多地方降雨量不足50毫米,渗漏严重,蒸发量大,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呈现出地区间、季节性的巨大差异。阿克苏地区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承载力有限,干旱地区、向心水系、植被稀疏、荒漠化土地面积大。此外,盲目开荒造成人为干旱;缺乏权威高效水资源管理机构和机制,流域综合管理基础差;缺乏适宜干旱、盐碱的高抗逆植物物种等等,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

2.天然植被破坏严重。阿克苏地区植被由山地和平原植被组成。山地植被具有强烈的旱化和荒漠化特征,中、低山带超旱生灌木,寒生灌木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旱化植被;高山带形成呈片分布的森林和灌丛植被及占优势的大面积旱生、寒旱生草甸植被。过度放牧造成了天然植被破坏严重。

3.土地沙漠化。阿克苏地区土地沙漠化十分严重,有水是绿洲,无水变沙漠。1978年至今土地沙漠化导致气温上升,旱情加重,大风、沙尘暴日数增加,植被衰败,交通道路、农田及村庄埋没,严重威胁绿洲生存和发展。

4.土壤盐碱化。阿克苏地区高山环绕盆地,荒漠包围绿洲,植被种群数量少,覆盖率低,长期以来水资源不合理的利用,盲目开垦、乱砍滥伐,超载放牧等人为活动影响,致使植被衰退、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十分严重。

5.严重缺水。阿克苏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失控,随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用水剧增,水资源开发利用粗放浪费严重;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布局不完善,缺乏控制性骨干工程,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

6.地区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呈上升趋势。矿山企业的超标排放,矿区废渣、废水、废气没有得到很好的综合利用,“三废”大都直接排放,废弃矿区土地的生态恢复(植树造林种草)没有及时跟上;入保护区从事生产生活的人员的干扰和废弃物的排放,厕所垃圾随处可见,白色污染严重。

7.生态意识淡漠。长期以来,由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强化、功利主义的驱使以及错误的认识,无视自然的价值,环保意识淡漠。

阿克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要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阿克苏,让阿克苏永远山川秀美、绿洲常在。

二、大力推进阿克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一)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理念,培育公民生态意识

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发展理念,走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开发,使资源开发有政策的统领和科学的指导,做到科学、有序、适度。

1.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树立环保意识,将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每一个方面的发展都要顾及到环境效应,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加大公民环保的宣传力度,形成生态文明的行为习惯,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确立生态文明的行为规范,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2.大力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观。在全社会营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转变人们对自然的态度,由征服自然转向尊重自然,要形成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探索在阿克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规范下的传统生存秩序及其现代价值,强调应当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最终追求人——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自然观,适度消费、低碳生活。

3.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确立生态文明行为规范。阿克苏地区要在发展的道路上摆脱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人口膨胀、耕地减少等带来的严重后果,就必须更新发展理念,培育和弘扬环境伦理文化,加强和谐生态建设,创造出一种社会与自然和谐的文明发展模式。

树立人口、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重建人们的生态观念、行为习惯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及发展模式等来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实现阿克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

(二)推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调整和优化地区的产业结构。坚持走综合开发资源的发展道路,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地区的核心,推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以节水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与资源禀赋相对应,以优质、特色、高效为目标,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针对阿克苏地区产业结构的层次比较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的发展路子,延长产业链,使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2.提高阿克苏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驱动创新发展战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说到底是人才问题。要大力实施“科教兴阿”和“人才强阿”战略,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要奖励实用性人才,利用优势条件引进人才,并额外给予安家补助费。普及“双语”为语言交流扫除障碍。政府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办好各类技术培训班,使务工人员有一定的专业技术。

3.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经济不仅可以节能减排,而且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扩大市场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保护环境和促进发展的重要结合点。要不断推进特色林果、优质商品棉、商品粮、畜禽产品生产“四大基地”建设;做大做强做优特色农牧产业,形成农民持续大幅增收的稳定机制。发展大绿色生态农业,将阿克苏地区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农业区,工业发展要严禁对土壤、水源、空气的污染,农业发展要严格按照绿色、有机的要求进行生产。

4.继续推进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推进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是立足阿克苏地区实际的明智选择。大企业大集团经济实力雄厚、工艺设备先进、经营管理科学,有条件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目标,同时对拉动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5.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二产的三产化,第三产业作为长期以来地区的弱势产业,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指引、推动下,从弱到强,要逐步超过一二产业。鼓励和帮助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和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增加服务项目,要使民营企业迅速崛起。促进农村商品流通业发展,实现农村市场与城镇市场、全国市场对接,积极参与农村经济建设,实现产业活动互动发展。

6.传承文化特色,发展阿克苏地区绿色旅游。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保护为基础的绿色旅游理念。阿克苏作为四大文明的交汇地和“古丝绸之路”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具有品位高、类型全的旅游资源,具有全国74个旅游基本类型中的35个。在旅游创新开发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对环境资源稀缺性和不可逆性的认识,提高旅游者的环保意识。应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庭院经济——栽果、种花、种菜、养鸟、养禽、盖好客舍餐厅和娱乐场所等,丰富旅游内容,办好“农家乐”。以温宿、阿克苏地区红旗坡农场、阿克苏地区实验林场为主的城郊采摘、观光、休闲、旅游、园艺基地三大区域布局,争取庭院农业占整个农业收入的一半以上。以旅游景点燕子山神木园为牵头把各个乡镇的“农家乐”联系起来,形成规模和产业,积极引导,使“农家乐”成为解决就业和发展经济的好项目。二是努力促进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态文化在新形势下的传承和创新。阿克苏地区是多元文化荟萃之地,具有灿烂的文化。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把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融合起来充分挖掘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围绕“龟兹故地、西域精萃“这个主题,精心打造“多浪文化”、“龟兹文化”两大品牌效应,用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将阿克苏地区打造成为能够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游客的文化目的地。

8.突出阿克苏地区民族特点,建设绿色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城乡两元模式,高起点、高标准,突出民族和地域特点。根据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设计,绿化要选择适宜本地生长的树种,形成一镇一特点,十镇各不同。要加强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城市绿化力度,按照人要在绿中,房在树中,城市在森林中的标准,长远规划,精心设计,阿克苏市城镇化建设要从森林城市迈向生态城市。其他几个县争取成为全国或自治区的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力争“十二五”末,把阿克苏建成“水韵之城、人居最佳”的南疆中心城市。

(三)长期不懈地加强以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建设

1.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要进一步完善工程化灌溉体系,提高灌溉保证率和水的利用效率。加快山区水库建设,增强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大力推广田间节水新技术,提高水的经济效益。做好城市和工业污水处理与再利用。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优化配置水资源。

2.大力植树种草,保护和建设绿色植被。大力植树种草,坚决制止对草原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下决心改变超载放牧的现象,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对天然草场采取轮牧、休牧、限牧甚至禁牧的措施。同时,要大力种草植树,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封沙育林等,努力建设好绿洲生态屏障。

3.做好防沙治沙工作。树立人与沙漠和谐相处的理念,建设防护林和防沙林,做到人进沙退,在加大荒漠植被封育保护方面,实施草地生态置换工程,保护天然草地和湿地,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程,切实保护好荒漠植被,从实际出发发展沙产业,变沙害为沙利。

(四)加快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监管制度

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阿克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建设。

1.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监管力度。健全制度,严格执法,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监管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全面推进山区天然林和荒漠胡杨、红柳灌木林、湿地的保护和恢复。着力完善严密有效的森林火情综合防控体系,推进重点林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森林公安队伍与执法能力建设,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和林区物种的多样性。充分发挥森林武警部队、森林公安在维稳、处突、防火、控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效维护林区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稳定。

2.建立绿色行政。一是创新绿色制度和宣传绿色文化。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各种层次的绿色教育。积极开展绿色小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园区、绿色单位、绿色城市和绿色村组等绿色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绿色消费,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二是推行ISO14001标准,实施企业准入的环境管理体系。“绿色办公”,推进实施“绿色行政”的进程,使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方针、政策、规划、管理“绿色化”。建立、保持环境管理体系,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使每个部门都能按既定的绿色方针、绿色政策、绿色规划组织实施,使环境保护工作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事。同时要建立绿色审批通道,开创阳光服务,绿色行政要做到高效、方便、快捷。

3.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建立市场化机制,积极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4.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机制。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权力下放,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自主性和创新性,遏制地方之间同构竞争,遏制简单化的指标考核。用绿色GDP考核领导干部,严格落实污染环境将追究领导责任的制度。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现有的GDP核算制度,树立绿色GDP观念,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加强环境监管,健全责任追究和赔偿制。

5.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十八大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上世纪初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建立和形成关于生态保护区域利益补偿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在此指导下相继开展了国家工业园区保护、水权交易、绿色标识等方面的探索性实践活动,对阿克苏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是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农业补偿机制,将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社会化,征收资源税、建立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资源补偿机制,建立资源可持续发展基金等,对资源输出地进行利益补偿;维持生态平衡,采用产品收费、使用者收费等多种形式。进行相应的政策补贴,对一些暂时不具备商业竞争力,而社会成本又比较低的能源和技术进行补贴,使它们迅速成长,走向市场竞争。沙雅县是疆内第一个向石油开采企业征收生态补偿费的试点县。2011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塔河源头的阿克苏河流域可以借鉴此地区的经验,科学地、有效地制定中长期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实施。

二是要认真落实好国家的退耕换林还草的补偿政策。保护和建设好公益林,继续实施“三北”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野生动物保护,积极推进柯柯牙绿化工程。全面落实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天然林和天然草场保护工程建设。认真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在塔河源头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激励机制。

三是要对部分生态资产进行有偿使用,将自然资源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或损害的外部性进行内部化。首先要界定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归属权,结合国家财政补偿、政府与市场协商补偿等四种方式,建立自然资本产权制度、自然资本投资主体制度、投资程序制度、投资管制制度和相关配套制度。

四要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协调制约机制。最大限度地统一环境执法主体,整合环保行政资源,把分散于各职能部门的执法权尽量集中到环保职能部门。加强环保立法工作,对环境污染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构建和谐生态社会的调控预防机制和评价反馈机制。进一步完善地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和完善先进的环境信息监测和跟踪反馈体系。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张春贤.在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新疆日报,2012-07-21.

[3] 阿克苏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B/OL]http://wenku.baidu.com/view/040c8b0fbb68a98271fefaf3.html,2011-03-04.

[4]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编辑:洪美云

F127.45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4.02.26

猜你喜欢
阿克苏地区文明绿色
绿色低碳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基于NDVI的干旱区绿洲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例
对不文明说“不”
自然灾害对阿克苏地区农业影响的分析
文明歌
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普通班《汉语》教材现状分析——以阿克苏地区为例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