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晖
宿州学院音乐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关于基本乐理课程教学,前人作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4]。但这些成果都是基于音乐专业为研究对象取得的(该专业学生前期曾接受过系统的音乐训练,已有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而鲜见针对学前教育专业(该专业学生一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学习和训练,也没有音乐理论基础)基本乐理教学的研究。为此,笔者在学前教育专业基本乐理课程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以下就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方面的教学改革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同行们参考。
我国近现代基本乐理教材的内容大多是1920年代从西方“漂移”过来的。早期直接翻译应用西方教材,后来不断进行中国化改良,历经“改良时期”“民族化时期”,迄今发展到“多元化时期”[1]。在近百年的发展中,精品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李重光老先生的《音乐理论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版)。该教材在基本体系上虽然仍以斯波索宾的《音乐基本理论》为蓝本,但编入了我国民族音乐的部分内容,是我国早期基本乐理教材中国化的典范[1],后经多次修订,内容不断更新,至今仍是许多乐理课程教师的首选教材;由于重点突出,通俗易懂,便于学习,也深受学生欢迎。当然,新时纪以来,以曲致致的《新乐理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任达敏的《新概念乐理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以及史季民和龚肇义的《乐理新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等为代表的基本乐理教材更是给人耳目一新,这些精品教材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有别于以往教材,体现了音乐学者们编写基本乐理教材的创新思想[1]。鉴于学前专业学生没有乐理知识基础,故笔者选用李重光先生编著的《基本乐理通用教材》[2]作为教材。
学前教育专业基本乐理课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和了解与音乐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础的音乐理论,丰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及知识面,丰富自身的理论修养。(2)能力目标——强调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基础音乐理论的基础上,培养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专业化成长。(3)情感价值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本课程教学的价值与意义,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热爱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根据上述教学目标,笔者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对教材中的12章内容进行优化删减,重点讲授“音的长短”“节奏与节拍”“音的高低”“音程”“和弦”“大小调体系(一)”“速度、力度与演奏法记号”“装饰音记号以及音乐术语”等内容,这样,在保证基本乐理知识教授的情况下,突出了重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目前,在基本乐理课程教学中,仍以讲授法为主;但部分条件好的高校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基本乐理课程教师借助这一有利条件,在采用讲授法的同时,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对于没有任何音乐理论基础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还应注意因材施教。在这两方面,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基本乐理课程内容理论性强,概念多,有的还比较抽象,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在讲清概念与相关理论的同时,要求学生多实践——多听、多练习。
例如,在“节奏、节拍”一章的教学中,如果只讲概念等理论性知识,学生不仅感觉学习枯燥无味,而且还很难掌握和区分各种拍子的特点。为此,笔者在分析、归纳不同类型拍子特点的基础上,强调单拍子最主要的特征是分子为2和3。其中,二拍子适合表现进行曲风格的音乐,如《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然后,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的旋律,让学生在视唱中感受二拍子的特征。三拍子适合表现圆舞曲、小步舞曲风格的音乐,如勃拉姆斯《摇篮曲》《波兰圆舞曲》等,播放这两首乐曲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其音乐特征。复拍子的音乐特征是相同的单拍子结合而成的拍子,如四四拍、八六拍、八九拍等。其中四拍子适合表现宽广、雄伟、庄严的音乐,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同一首歌》《我的祖国》等一些颂歌形式的歌曲,对于这类颂歌,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视唱练习,在视唱中领会各种拍子的不同,并深刻记忆在脑海里,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再如,在讲到“等音”概念时,教师不仅要讲清等音的概念(音高完全相同,意义和记法不同的音称为等音),而且还要联系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如“半音”:在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叫做“半音”;钢琴键盘上相邻两个键构成半音,隔开一个键的两个键构成全音[2],要让学生熟悉钢琴键盘的横切面,并能掌握一个完全的音组有十二个音、七个白键、五个黑键,除了升G和降A互为等音外,其余各键都有三个音互为等音等方面知识[3]。同时,教师还要向学生强调,只有熟练地掌握基本乐理中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灵活地运用到练习实践中,如对视唱中的识谱、钢琴演奏中的读谱、声乐歌曲中的曲谱等。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虽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学习与训练,但部分学生尤其是来自城市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过音乐,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这样,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再加上不同学生接受音乐的能力不同,尤其是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基本乐理课程教学中,因材施教是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4]。
首先,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基础普遍薄弱,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像音乐专业的乐理课程教学一样,采取按部就班的填鸭式的讲授式教学,如果这样,学生不仅听不懂,而且还会失去学习乐理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教师在基本乐理课程教学中,应设法调动学生学习基本乐理知识的积极性,让其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同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具体来说,就是将一些复杂、抽象的专业概念、术语和理论简单化,在不影响规范性、学术性的前提下,尽量口语化、通俗化,讲解语言尽量做到简单、通俗易懂,以便于学生接受、消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乐理知识的兴趣,增强学好基本乐理课程的信心。如在讲到节奏的概念时,要让学生懂得节奏强调的是音的长短,节奏就是不同长短的音[2]。为方便学生理解,还要告诉学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节奏处处可见。例如,幼儿音乐作品以鲜明的节奏为主,二拍子具有鲜明的强弱对比,最适合表现欢快、刚劲有力的音乐;三拍子特点是强弱弱,最适合表现圆舞曲、小步舞曲的音乐。快的速度,表现儿童活泼的、欢乐的情趣;中速表现抒情的、田园风格的音乐;慢速的音乐表现的是颂歌、赞歌、深情的回忆等风格的音乐等。同时,教师播放音乐,让学生欣赏不同的音乐节奏类型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从而促进学生对乐理知识的学习与掌握[5]。
其次,在学前教育基本乐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音乐基础进行因材施教,首先让学习一些简单的乐谱,也可以进行钢琴、声乐等简单的读谱。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教师应正视学生音乐知识的差异,对于基础知识掌握好的学生应该适当地给予表扬,对于基础知识掌握教差的学生,应该多给予鼓励和帮助,培养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良好意志,增强学生学习乐理的信心,切实做到学以致用,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和实践经验,把要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编成口诀,以帮助学生学习、记忆,从而达到快速理解和记忆的效果[6]。
基本乐理课程是学习音乐技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并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的内容,为今后从事幼儿音乐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7]。本文从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优化以及教学策略的运用三方面,对学前教育专业基本乐理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实践探索,认为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基本乐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做好以上三方面的工作是基础。当然,本文的观点仅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心得,肯定还存在许多不足,欢迎同行在参考、借鉴的同时提出更好的改进意见。
[1]刘莉.我国基本乐理教材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及其特征[J].宿州学院学报,2010,25(9):122-124
[2]李重光.基本乐理通用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3
[3]贾方爵.基本乐理[M].修订版.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3
[4]胡亚妮.高师基本乐理教学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07(7):82-83
[5]张亚利.基本乐理教学中理论知识实践性的体现[J].大舞台,2011(2):176-177
[6]傅佐东.谈基本乐理教学中的快速理解与记忆方法[J].艺术教育,2011(6):96
[7]孙傲.浅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乐理教学[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160 (责任编辑:刘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