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兵兵
浅析圣像破坏运动的宗教根源
樊兵兵
圣像破坏运动是公元八九世纪在拜占庭帝国所发生的禁止使用和崇拜圣像的运动。这场在宗教领域所发生的运动,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有的学者把当时的历史称为“圣像破坏时代”[1]。在圣像破坏运动酝酿的过程中,政权与教权之间的斗争以及教会所拥有的强大的经济实力对世俗政权所造成的威胁对这次运动的爆发产生了直接的、重大的影响,但绝非决定性的。宗教矛盾,尤其是基督教与犹太教以及基督教内部的纷争与不可调和的矛盾对圣像破坏运动的发生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从而使圣像破坏运动的发生成了一件必然的历史事件。
圣像破坏 基督教 犹太教
圣像破坏运动,是公元八九世纪在拜占庭帝国由世俗统治集团所发动的禁止使用和圣像崇拜的运动,历来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在对圣像破坏运动发生的原因探析方面,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陈志强在《拜占庭圣像破坏运动的原因》[2]一文中对以往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两种观点,一种是“政治斗争寻因说”,认为圣像破坏运动以宗教问题为契机,力图推行一场旨在抑制教权膨胀的社会改革运动。另外一种观点是“经济原因说”,认为教会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对皇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当时的拜占庭帝国正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因此圣像破坏运动主要是为了没收教会的财产,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不可否认,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是圣像破坏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和关键性因素,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圣像破坏运动作为一次历史事件,它的发生既有偶然性因素,也有必然性因素,我们应该从更深层次去探索圣像破坏运动发生的原因。
圣像破坏运动以皇帝利奥三世(717—741)于公元726年夏季颁布的《禁止崇拜偶像法令》为开端,至公元843年幼帝米哈伊尔三世(842—867)统治时期,摄政皇后提奥多拉颁布的反对毁坏圣像的《尼西亚法规》为止,共持续了117年。在此期间,圣像破坏运动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726—812)利奥三世发起的毁坏圣像的运动引发了波及社会各个阶层和各个角落的有关如何对待圣像的争论。公元730年,利奥三世召开宗教大会,撤换了反对毁坏圣像的大教长日耳曼努斯,代之以拥护毁坏圣像破坏的大教长阿纳斯塔西乌斯,并制定了有关的宗教法规,为圣像破坏运动提供了宗教理论上的根据。利奥三世死了之后,他的儿子君士坦丁五世继位,圣像破坏运动进入了新的阶段,他使这场运动的教义之争演变成了对圣像崇拜者的迫害,引起了全社会的动荡,他下令人人宣誓不崇拜圣像,焚毁了大量的圣像艺术品,并且使用石灰水清洗了教堂内的圣像壁画,还处死了反对派高级教职人员,没收教会财产,强迫修士修女还俗,至此,圣像破坏运动达到了高峰。君士坦丁六世继位以后,情况又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公元787年,摄政皇后艾琳召开了尼西亚大会,全面废除了以前历代皇帝颁布的毁坏圣像的法令和宗教法规,而且对曾经参加毁坏圣像运动的教俗人士进行了大肆的迫害,并下令人人崇拜圣像,规定世俗君主无权干涉教务。《尼西亚法规》的颁布,标志着圣像破坏运动第一阶段结束。公元812年之前,毁坏圣像派的势力一度销声匿迹。
第二阶段(812—843)皇帝利奥五世的继位标志着圣像破坏运动进入第二阶段。利奥五世是毁坏圣像的坚定支持者,他以君士坦丁五世为榜样,重新颁布了摄政皇后艾琳所废除的毁坏圣像的法令,废除787年尼西亚会议所做的决议,对反对毁坏圣像的教俗人士进行迫害。大批的主教和教职人员被解除教职,或被监禁或流放。这种宗教迫害到提奥弗鲁斯一世的统治时期进一步加重,对反对派教士施以酷刑。他的儿子米哈伊尔三世继位时,由于年幼,皇后狄奥多拉摄政,重新颁布了反对圣像破坏的《尼西亚法规》,强调圣像崇拜。同时,她也做出了对世俗政权的让步,皇权可以对教权进行控制并拥有对教会事务的干涉权。她没有像前面几位统治者那样,一上台就实行残酷的宗教迫害,对反对派教士进行过分的压制,而是采取了宗教宽容政策,对过去一度受此运动迫害的人进行平反。长达117年的圣像破坏运动以及所引起的社会动荡至此结束。
从圣像破坏运动的整个过程来看,最初的争议主要是由基督教内部对圣像的不同看法而引起的,属于宗教内部的问题,但是由于世俗权力的介入,从而使宗教内部的问题变成了一场广泛的社会斗争。由此,我们不难推出,宗教内部的争议是圣像破坏运动发生的最初因子,而政权与教会在政治与经济方面的冲突与利害关系则是圣像破坏运动发生的刺激性因素。若没有宗教内部的分歧与争议,那么政治与经济方面的影响也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土壤。那么圣像破坏运动也不可能产生强大的社会影响。因此,在探讨圣像破坏运动发生的原因时,宗教方面的争议与矛盾更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因为它是圣像破坏运动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圣像破坏运动之所以能够发生,主要是因为在基督教内部对圣像的认同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得基督教内部形成了两种相对的势力。只要这种差异不消灭,基督教内部的冲突与争议就不可避免。而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冲突以及基督教内在的局限性所造成的。
基督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与犹太教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犹太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神教,它最初萌芽于亚伯拉罕时期,摩西被看作是犹太教的世纪创始人。“摩西十诫”是犹太人最基本的教义和教规,被视为犹太教诞生的标志。其基本教义包括一神论、契约观、特选子民、应许之地、末世论。基督教是公元一世纪从犹太教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教派,早期的基督教信仰者主要是犹太人,因此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的全部经典,成为《圣经》中的《旧约》部分。基督教虽然源于犹太教,但它最终与犹太教分离,成为一种截然不同的新宗教。
1.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分离。
基督教对犹太教既有继承也有变革,从继承性方面来说,犹太教与基督教之间有密切的血缘关系。从变异性方面来说,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又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它们在教义上的对立、对弥赛亚的不同认识、在礼仪上的差别以及对罗马帝国的不同态度导致了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分离。
汤因比在他的《历史研究》中对基督教与犹太教分离的原因作了深刻的分析[4],他认为犹太教起源于叙利亚文明,基督教则起源于由叙利亚文明和希腊文明二者解体后重新组成的“文化混合体”[5]。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区别是,前者是一种新兴高级的宗教,而后者则是一种早期的高级宗教,高级宗教的特点是:它们都起源于某一种文明,都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这种社会母体,但又没有彻底地脱离出来,在脱离的程度上,它们彼此之间是存在着差异的。犹太教作为早期的高级宗教,与过去的宗教实行了彻底的决裂,诋毁耶和华之外的一切神祇。它发现了上帝,发现了普遍有效的真理和救世之道,但是把它限定在了特殊的人群中,犹太人自认为他们是上帝的选民,《圣经》中说:“以色列是受到宠爱的,因为他们被称作‘神的儿女’,你们是耶和华的神的儿女”[6]。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写道:“亚伯拉罕的后代只听人说只有他们才是那神的契约的继承人而感到沾沾自喜,他们担心轻易和世上的异族分享他们的遗产,会降低他们的价值,与人类更多的接触虽扩大了他们的知识范围,但却未纠正他们的偏见”[7],要想皈依犹太教,就必须服从一套与宗教规范密不可分的法律规范,这对非犹太民族来说是不能接受的,这也限制了犹太教向非犹太地区的传播,也是犹太教只是一种民族性宗教而没有成为一种世界性宗教的原因。而基督教,则没有这样的规定,他把发现的真理和救世之道传给了全人类,从而成为了一种普世性的宗教。
在第一代基督徒中,在最早信仰基督教的犹太人和圣保罗创立的非犹太人基督教会之间最根本的争论是,犹太教究竟是与特定人群的文化密不可分,还是一种不论原有文化和族籍如何,任何人都可信仰的宗教?
2.犹太教对基督教的非难。
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的关系在犹太人的心目中是再清楚不过的了。但是对于基督徒的内心来说,这种关系具有难堪的暧昧性,往往使基督教徒陷入无法自圆其说的困境中。在犹太人的心目当中,基督教教会是犹太教的一个叛逆教派,它错误地接受了加利利(即古代巴勒斯坦北部地区)的法利赛人所宣扬的错误教义。汤因比认为基督教征服希腊世界的成功,并不是上帝创造的奇迹,而是异端的侥幸成功,因为这种轻而易举的征服是靠背叛犹太教的两个基本原则和耶和华的最高启示——一神论和反对偶像崇拜——而取得的[8]。如果犹太人能背叛主的戒律而与希腊的多神论与偶像崇拜相妥协相融合,那么犹太人也能够引诱希腊人信仰犹太教。
在基督教向希腊文化作出妥协之后,犹太人更坚定了他们作为上帝选民的信念,同时坚定地坚守上帝的永恒启示和戒律成为他们的使命。正如《圣经》中的一个弟子所说:“你们要用上帝所赐的全部武器装备起来,好在险恶的日子里能够抵挡得住,并在抵挡成功后坚守的住。所以你要站得稳,用真理做腰带。”[9]
如果基督教没有把在理论上对犹太教一神论和反偶像崇拜的信仰与实践中对希腊多神论和偶像崇拜的妥协结合起来,那么基督教就可以把犹太教对它所取得的辉煌的成就的蔑视看成是失败者嫉妒与气愤的表现。基督教会继承了犹太教的全部经典,并把它当作基督教《圣经》中的《旧约》来加以供奉,乃是基督教的一个致命的弱点,使得犹太教对基督教的批评可以直中要害。因为基督徒和犹太人一样坚信戒律是上帝的命令。人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除我之外,你不可以有别的神。你不可制造任何仿佛天上或地上或地下水中的雕像。你不可叩拜他们,不可敬奉它们。”[10]
《摩西十诫》是《旧约》的核心,也是《新约》中敬奉的权威教义,而且基督降临人间就是为了实现这些戒律。因此,《旧约》是基督教大厦得以矗立的基石之一。但是,三位一体的教义、圣徒崇拜、圣物崇拜以及三位一体的三个形象也是基督教的重要基石,从中抽取任何一块基石都会导致大厦的倾覆。
当犹太人指责基督教教会的希腊式做法与他们所信仰的犹太教理论不相符时,基督教明显地陷入了进退两难无法自圆其说的困境之中。这种困境对基督教来说明显不利,当犹太人指责基督徒的信仰是违背主的意愿时,很容易在基督徒的心里唤起一种负罪感,而这种深重的负罪感很容易在基督徒的心灵世界中展开复杂的斗争,结果是,基督徒的心灵被撕裂成了两半,一半是轻松的希腊式的宗教实践,一半是被触痛到的犹太教良心。
公元6—7世纪,犹太教与基督教徒之间展开了神学争论,原因是,5世纪末犹太教徒在巴勒斯坦犹太人社区开始进行清理,由于犹太教在一段时间里容忍了墙壁装饰中出现动物的形象,甚至人的形象,犹太教内部展开了反对这种近似基督教的妥协现象,而这场斗争又引起了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的争论,当犹太教对基督教进行指责时,又引起了基督教内部崇拜圣像派与反对圣像崇拜派之间的争议。犹太教对基督教的偶像崇拜的非难就像一块巨大的陨石突然落在了平静的水面上,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基督教内部,由于心理斗争的结果,便形成了截然对立的两派,一派赞成偶像崇拜,而另一派则反对偶像崇拜,禁止在教堂中悬挂用于顶礼膜拜的绘画和图像,因此,当基督教在西方取得统治地位以后,在她的内部就存在着两大对立的势力,这两大势力之间相互诘难,相互争议,推动了基督教的发展,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不和与冲突在所难免。
正如上文所论述的,由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的神学争论而引起了基督教内部偶像崇拜者与反对偶像崇拜者之间的争议与冲突。
公元4世纪,整个希腊的异教徒在名义上都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在西方取得了统治地位。但基督教内部仇视偶像崇拜的倾向一直在扩散。公元300—311年,在西班牙举行的埃尔维拉基督教大会,通过的第36条教会法明确规定,教堂中严禁设置用于顶礼膜拜的绘画和图像。该撒利亚的犹西比乌斯(公元264—340)拒绝了君士坦丁大帝的妹妹索要圣像的请求。康斯坦蒂亚城的主教兼塞浦路斯大主教埃比发努斯教士发现一座教堂的布幔上绣有画像,愤怒地将它撕扯下来。在东方的叙利亚,马布格主张基督一性论的主教色纳亚斯在公元488年发动了一次反对偶像崇拜的运动。在公元6世纪,在拜占庭的重镇安条克,发生过圣像破坏运动,反对圣像崇拜的民众向耶稣·基督的圣像投掷石头。在公元6—7世纪,反偶像崇拜的情绪忍让很强烈。马赛主教塞雷努斯只要在他的教区教堂里看到图像,不是打碎就是下令撤出。
在圣像破坏运动发生前的四个多世纪,反对偶像崇拜的活动在基督教世界的核心及边缘地区一直很活跃,因此,当偶像崇拜的反对者找到合适的机会,就会对偶像崇拜进行攻击。由此看来,公元726年所发生的大规模的圣像破坏运动是基督教内部偶像崇拜者与反对偶像崇拜者之间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综上所述,历时百年的圣像破坏运动是复杂的,引发这场运动的原因也是复杂的。在圣像破坏运动酝酿的过程中,政权与教权之间的斗争以及教会所拥有的强大的经济实力对世俗政权所造成的威胁对这次运动的爆发产生了直接的、重大的影响,但绝非决定性的。宗教矛盾,尤其是基督教与犹太教以及基督教内部的纷争与不可调和的矛盾对圣像破坏运动的发生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
[1]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2]陈志强.拜占庭毁坏圣像运动的原因[J].世界历史,1996,(3).
[3]徐明文,唐建军.史学概论[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87.
[4][5][8](英)阿德诺·汤因比.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3.302—304,367—371,416.
[6]张平译.圣经·阿伯特[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7](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9]张平译.圣经·以弗所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0]张平译.圣经·出埃及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樊兵兵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 高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