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教在当代北美的表现

2010-05-18 04:58
世界宗教文化 2010年2期
关键词:犹太教犹太北美

徐 新

内容提要:犹太教的本质体现为对上帝的信仰和对其律法的遵从。由于对上帝的信仰只是被视为是犹太教的前提,犹太教一向不注重对上帝本质的论述,因此,对其律法的遵从便成为犹太教事实上的主体。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践行律法是犹太教有别于其他一神信仰的主要标准,也是判断一个犹太人是否守教的主要标准。当今北美犹太人在践行犹太律法中表现出的“多样性”突出体现了犹太教这一“自由”解读律法以及在自身内容上添加新思维的传统。了解犹太教在当代北美的新表现有助于认识犹太教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犹太教律法北美犹太人多样性

作者简介:徐新,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尽管今天世界范围的人们将犹太人的宗教,或信仰体系统称之为“犹太教”,可是在犹太人的母语——希伯来语中却没有“宗教”一词。在犹太人看来,我们称之为“犹太教”的东西只不过是一种生活之道——由一系列专门规范犹太人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的律法构成的道而已。英语中最常用的、表达犹太人宗教信仰的词是“Judaism”,其在希伯来语中的基本含义为“犹太人的一切”,既指代信仰,更指代犹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犹太教信徒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他们“信”什么,而是他们“做”什么(即如何行),特别是日常生活中以什么准则规范自身的行为和生活。由此可见,犹太信仰的内涵远不止是宗教的含义,反映的是一种民族意识,是由历史、语言、文学、国家、文化及共同命运所维系的民族感,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文化或文明。有鉴于此,犹太教代表着一个拥有共同身份、共同归属感、共同根源与血统、共同使命民族文化和文明的全部。因此很多犹太人认为犹太教中的种种具体的律法、制度、组织、礼拜、礼仪、祷告、研习、捐赠、饮食法、习俗等远比抽象的宗教信仰和神学思辨更为重要,也更接近犹太教的本质。犹太教的这一特征使得非犹太人对犹太宗教产生一系列误解,因此,领会犹太教本质和避免误解的最佳方法是按犹太人对犹太教的观念去理解。

一、何为犹太教?

何为犹太教?犹太教的本质是什么?以色列驻华大使馆最近印制散发的《犹太教》小册子中是这样定义的:“犹太教是犹太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这一定义指出犹太教包含的两个方面: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本人认为这在回答何为犹太教的同时,实际上也道出了犹太教的本质。“宗教信仰”指的是对上帝的信仰,也就是信仰最初由犹太教提出的“独一神论”或一神思想,即认为世界只有一位神存在,是无形、永恒的,是造物主,是伦理道德的制定者。“生活方式”指的则是经犹太律法规范的生活,包括对犹太人的饮食起居、日常行为进行的指导和规范。据此,作为犹太人(包括皈依犹太教的非犹太人)必须按照特定的生活方式生活。用犹太教传统话语,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对犹太教律法的遵守,对诫命的遵循。我们不难看出犹太教不仅仅在于其提出的“独一神”思想,而且在于它对犹太人生活方方面面的规范和犹太生活之道(即犹太律法)的确定。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犹太教的本质是对上帝的信仰和对其律法的遵从,然而,在生活层面,检验一个人是否守教主要不是看他是否表达对上帝的“信”,而是看其是否遵守律法,是否依据这些律法而“行”。换言之。一个人守教与否要在自己的行为上体现出来。犹太教的思想和教义主要是通过遵守律法来体现的,蚶犹太教的信仰和敬奉也是通过严守律法来进行的。对犹太人而言,检验一个人是否守教主要不是看他是否表达对上帝的信仰,而是看其是否遵守了上帝的律法。具体说,是看其日常生活的方式是否是犹太教的,是否在日常生活中“守安息日”,是否在一日三餐中遵守“犹太饮食法”,是否用犹太律法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这样,宗教信仰成为了前提,生活方式则是实质、是主体。对犹太教而言,它们之所以在经历大流散之后仍能留存,是由于律法的捍卫和保护。而对犹太民族而言,同一性并不取决于共同的地域或任何特定的政治结构,而是共同拥有的律法和对律法的共同遵守。

二、律法的重要性

20世纪犹太思想家摩迪凯·开普兰认为:自古以来,犹太民族就把他们赖以生存的全部文明看成是上帝的意志,社会行为的每一种模式都属于神的命令,犹太人的吃、穿、住、行等生活方式都具体到上帝的律法之中,他们的全部行为方式都被置于上帝意志的范围之内。

犹太人的宗教思想在独一神论基础上将历史的终极意义定位在遵从律法的日常生活上,使得“律法”(亦或称为“诫命”)在犹太教具有了非同一般的意义。犹太教对律法的上述特殊观念导致对律法的一种超越社会学意义的认识,导致犹太教对律法思想的重新定位,因为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犹太教并不满足于肯定上帝的存在或确认这一信仰所倡导的道德准则,而是进一步要求它的每一位信仰者在个人的行为和社会活动中切切实实履行它的道德准则。经上说:“我们将倾听上帝的吩咐,我们必遵行。”(《出埃及记》第24章7节)这里所谓的“上帝的吩咐”即概括为律法,遵行就是要求按律法行事。这样,犹太教中的道德义务被看作是神的命令—诫命,是人在顺从神的意志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因此,犹太教的思想和教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通过遵守律法体现出的。根据这样的传统,人们把犹太教说成是“因行称义”的宗教,以有别于宣扬“因信称义”的基督教。

鉴于“行”在犹太教中占据的地位非同寻常,在很多情况下,行为成为了衡量一切的标准。对犹太人来说,虔诚不仅意味着对神的顺从关系,更是一种由这一关系所激发的生活。在这一生活中,激情、思想、和行动已融为一个和谐整体。神圣感情在这和谐的整体中已转化为相应的行为。

犹太教律法思想的存在进一步强化了律法在犹太教中占据的地位和可能发挥的作用,犹太学者塞尔茨认为:“律法是一种自愿接受宗教义务的制度,这些宗教义务把民众束为一体,遵奉律法与否决定着其将来的福祸。”由于犹太人的同一性并不取决于共同的地域或任何特定的政治结构,而是共同拥有的律法,因此,对于犹太教和犹太文化而言,律法地位和重要性是可以想象的。

在犹太教中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为什么会如此联系在一起?这与犹太教和犹太生活一体性有关。任何对犹太教和犹太文化有深入一点了解的人都会察觉到犹太教和犹太生活是一体的、不可分的,这使得犹太人的一切都具有了宗教性,或者说与宗教结合在了一起。以犹太人的节日为例,所有生活中的节日不仅是文化意义上的节日,更是宗教意义上的节日。犹太人眼里不存在所谓的世俗节日(起码在现代到来之前是如此)。犹太宗教与文化同根同源,是宗教的也就是文化的。对于犹太人来说,犹太教和犹太人是统一的,犹太人是犹太教物的外形,犹太教是犹太人的精神内核。信仰犹太教是成为犹太人的必然条件,皈依犹太教的人亦被视为犹太人。

为了更好地说明犹太教的本质,需了解犹太人是如何认识到独一神上帝存在的?从本质上说,犹太教对“上帝”存在的认识完全是基于一种先验假设,而不是基于任何体系的证明。在犹太教早期经典里并没有对上帝存在进行论证的内容,而是直截了当地宣示了上帝的存在。《圣经》的开篇是这

样说的:“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创世记》第1章1节)《圣经》以这样的方式“引入”上帝,表明犹太教对上帝存在这一件事显然不是一种论证而是一种宣布。《摩西十诫》也一样用毋庸置疑的口吻宣称:“我是你的上帝,曾将你从埃及为奴之家领出来。”(《出埃及记》第20章2节)犹太教对上帝存在的认定并不复杂繁琐,而是基于一个十分简单的逻辑:自然昭示着造物主(被习惯上称为“上帝”)的存在。在犹太人看来,我们称之为“犹太教”的东西就成了一种生活之道——由一系列专门规范犹太人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的道而已。

需要指出的是,犹太教中律法众多,除了大家已知的著名“摩西十诫”、613条诫命外,如果细算起来律法条文是不计其数的,如仅仅涉及犹太饮食法内容的书就有厚厚一大本。不过,犹太教的律法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自《塔木德》时代以来,对律法内容的不断挖掘、探讨、补充以及赋予新意就已成为犹太律法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犹太教活动的重要组成。正因如此,犹太教素来就不是一个僵化的宗教,特别是在律法含义的解读上,而是为律法的“自由”解读预留了窗口,允许每一代犹太人根据此时此地的实际情况作出自己的解读,作出时代需要的增减,作出适应和满足自身需要的新诠释,以指导自己的生活。正是犹太教的这一特点确保了具有4千年悠久历史犹太教的活力和应对新形势的手段,使得犹太教成为了一种持续不断地在自身内容上添加新思维、新内容的宗教。把握犹太教这一独特性,我们就有可能理解当代犹太教的特点和在北美的表现形式,也能够理解亨廷顿作出“犹太文明的价值不在于它是普遍的,而在于它是独特的”睿智断言的含义。

三、犹太教在当代北美的表现

过去100年,北美新大陆是犹太人生活的一主要舞台,有超过犹太总人口40%的犹太人生活在那里,北美成为了犹太文化的新中心。毋庸讳言,在这期间,面对现代化社会和生活,犹太教由于自身的独特性(如安息日的制度,犹太饮食法等),在北美遭到过挫折,经受过打击,进入过低潮,犹太人彷徨过、颓丧过、不知所措过。然而,犹太教在新大陆还是获得了新的发展,不仅使得犹太教成为北美最大和最引人注目的非基督教信仰,呈现出丰富多彩、欣欣向荣的局面,而且预示着当代犹太教在散居地的发展方向和前景。了解犹太教在当代北美的表现是我们了解当代犹太教的一个重要方面。

300年前,当犹太人或是为了躲避迫害,或是为了追求新生活而来到北美时,犹太教随之被带到了北美。犹太教作为犹太人传统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到北美的犹太人并没有刻意去组织自己的宗教,宗教生活也十分随意:通常一个可以容纳一群人的屋子,有超过10名犹太男子,便可以在一起祈祷。宗教活动没有什么硬性规定,形式更是不具。正如19世纪末一位来自东欧的犹太人曾对此作出的描述:“我们北美的会堂……没有规范的体系……经常处于一种动荡状态。”犹太教就是在这样一种“无规范体系”、“动荡状态”下在北美生根,发展、成长、壮大。

19世纪中叶是犹太教在美国获得实质性发展的开端。这首先得益于犹太人数的增长。19世纪30年代后期,大约只有l万到1,5万犹太人生活在美国。大部分是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即“德国人”和“东欧人”。到1881年,已有超过10万德国犹太人移民来到美国。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大批东欧犹太人前往美国的年代。仅1914年一年,超过13.8万的人登陆美国;到1924年,美国接收了将近2百万犹太移民。大批犹太人来到北美,为犹太教在北美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欧洲启蒙运动引发的犹太教改革运动随着欧洲犹太人来到美国开始结出硕果,犹太教进入了现代阶段,出现了有组织的不同派别。“美国犹太人中形成了三种相互竞争的发展和保存美国犹太教的方案:一种呼吁坚守犹太教的圣神传统,另一种寻求让犹太教适应新大陆的生活环境,而第三种则是试图优先保存犹太民族和社区统一性的强烈意识。”这三种相互竞争的派别构成了我们今天所认识的犹太教的正统派、改革派和保守派。当然,后来又有了重建主义派的出现等。对当今犹太教这样的划分是从大处着眼的结果,如果仔细审视,不同观点的犹太教派别多到上百种。譬如,在正统派中有极端正统派、新正统派、哈西德派、卢巴维奇派(包括“哈巴特”派)等。犹太教应该说在北美真正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不过,这并没有导致犹太教的分裂,所有的派别仍然同属于犹太教,不同是对律法的态度上。从信仰方面看,立足点基本一致,对上帝的看法大体相同,但在生活方式上却出现了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律法条文的解读上和在日常生活的践行上。这显然是犹太教本质所规范的一种结果,是我们衡量当今犹太教的一把尺子。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描述犹太教在当代北美的基本特征,这个词或许就是“多样性”。如果一定要再加一个词,那就是“更新”。只要细心观察犹太教在北美的历史,就会发现,犹太教表现出来的多样性几乎贯穿犹太教在北美的所有时期,是犹太教在北美发展的基本特征。这里所说的多样性不仅仅指犹太教派别的多样,更指犹太教形式的多样。人们开始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践行犹太教,回应现代社会导致的各种挑战,致力变革,顺应时代潮流,在保持犹太教传统的同时,创新着犹太教,发展着犹太教,其结果是壮大了犹太教。

犹太教在当代北美主要有如下表现及特征。第一,犹太教在现代形势下经历着一种“复兴”,而这是出自青年一代对犹太教自身的需要。战后美国社会汽车普及和更宽敞住房条件的城郊化过程使得犹太人对犹太教有了新的需要。一项研究表明“1945年到1965年间,全美犹太人大约有三分之一离开城市,在城郊开始了他们自己的生活。”搬到城郊生活的首先是年轻人离开原来的犹太生活环境后,他们突然发现新生活中犹太因素(宗教)的缺失,于是,自己开始掏腰包,成立犹太中心,建造犹太会堂,以满足他们自身的宗教教育需求。这在犹太教历史上还是不多见的。更为独特的是,最初移居城郊的年轻夫妇先前通常是些放弃会堂生活的人,很可能其中不少人自成年(指13岁行过成年礼)以来就没有再过过犹太会堂生活。然而,现在他们的身份变了,自己成为了人父人母,开始为自己的子女考虑,为孩子提供一个犹太文化环境,使他们成长为一个对自身历史、文化、传统、宗教有所了解的犹太人,同时也为自身创造一个能够过上犹太式生活的环境。犹太教在他们那里可以说是获得了一种“复兴”。

第二,普遍地回归犹太教礼仪。譬如,戴无边圆帽,在公共场所点燃哈努卡节的多枝灯台,诵读祈祷词,在公共聚餐活动中遵守犹太饮食法等。而这些礼仪曾在几十年前被改革派人士视为是“不适应现代文明的观念和习惯”遭到蔑视和抛弃。有调查表明,较为年轻的保守派犹太人在仪式遵从方面比年老的会员更为积极,尽管他们是在不太严格遵守礼仪父母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对犹太教礼仪的回归体现着犹太人身份意识的增强,对于许多犹太人而言,礼仪成为“独一无二的、最为重要的表达他们犹太忠诚的方式”。正如美国犹太历史学家马库斯所说:“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新一代犹太人

回归传统,他们披起祈祷披巾,戴上无边圆帽……他们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转向犹太人的内部,而背弃了现代性……”越来越多的犹太人通过那些他们选择的犹太传统(礼仪)来定义自身,自由地在支配犹太生活的多样化的律法和习俗中自由地进行选择。这种主动的、建立在完全自愿基础上的做法极大加强了犹太教在生活中的可见性,赋予犹太生活新的活力和意义。

第三,将越来越多的资源用于犹太教思想、礼仪、传统的教育上,这是对犹太教育重视的表现。犹太学校数目(包括各种各样的周日和周末学校、专题培训班等)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就是最好的证据。据估计,1990年代末,美国犹太人花费在犹太教育上的资金超过15亿,平均每个犹太人300美元,以加强犹太人的认同和对犹太教的理解。而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如最近几年在青少年中大规模开展的“天然权行”(Birth Right Match)活动,即组织犹太青年去以色列访问参观的活动,目的是加强年轻一代对犹太人国家——以色列认同感。这一教育活动的效果可以与60年代早期美国求助联合会(United Jewish Appeal)组织的“美国拉比以色列行”媲美。

组织各种各样的文化讲座也是犹太教育的组成部分。这类活动范围很广,讲座的题目多种多样,通常能够吸引众多的听众。本人曾经在北美地区应邀做过300余场次与犹太问题相关的讲座,而绝大部分都是应犹太社团或犹太机构的邀请。

第四,女性的积极参与。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女权主义影响下,有越来越多的犹太妇女积极投身犹太事业,在资金募集会、犹太社区中心、以及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场合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犹太妇女的身影。在宗教方面,如祈祷、研习经典,也是如此。众所周知,传统犹太教事实上是免除犹太妇女的宗教义务,连犹太会堂也是可去可不去。因此,犹太妇女历来很少介入宗教事务。然而,在当代北美,这一状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现在无论到犹太会堂参加祈祷活动的人数,还是实际参与其他犹太人机构活动的犹太妇女人数都大幅度增长。北美是最早培养和任命女拉比的地区。1972年改革派为萨利·简·皮里埃桑德按立圣职,使其成为犹太教中的第一位女拉比。1974年,重建主义任命桑迪·萨索为第一位重建主义的女拉比。1985年,保守派为艾米·艾尔伯格按立圣职。现在北美已经有了超过600名的女拉比。主动担负起犹太教宗教义务的犹太妇女的人数越来越多。考虑到妇女占人口的一半,妇女的积极参与对犹太教而言意义重大。在犹太教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如此多、如此大比例的犹太妇女投入犹太教的事务,热心为犹太教的发展、壮大服务。毫无疑问,妇女的参与改变了北美犹太教,给犹太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新的内涵。正如萨纳所揭示:“尽管妇女地位的变化是以挑战犹太教开始,但却以强化犹太教而告终,提高了犹太宗教的延续性。”

第五,近几十年来(60年代以来),北美犹太人对纳粹屠犹和以色列生存问题上表露出极大的关注。实际上,这应该被视为是犹太人重新定位20世纪犹太教的表现。以纳粹屠犹(大屠杀)到犹太国家——以色列国的再生对应犹太教传统的“毁灭一拯救”主题和“绝望一希望”主题。关注以色列的生存状况,支持以色列的存在,在可能的情况下支持以色列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设一个安全、美好的犹太人家园被认为是对犹太传统的维系。纳粹屠犹更是成为了团结犹太人、激励犹太人的历史事件,不仅大量大屠杀幸存者、他们的亲朋好友以及所有的犹太人都在纪念大屠杀问题上团结在一起。数以百计的大屠杀纪念馆在北美的建立反映了犹太教在北美兴旺。因此,对纳粹屠犹事件的纪念被看成是加强犹太教的地位和影响力之举。

第六,犹太教在北美的另一表现体现在犹太捐款意识的加强和实际捐款数的增长。捐款一直被犹太教视为人生的义务,每个人都被要求通过捐款帮助他人,因此,捐款历来被视为是践行犹太教之举。目前,由北美犹太人建立起来的基金会不胜枚举,从个人的到社区的,从家庭的到社会的,规模从上万的到数十亿的。这些基金会或是捐款给各种犹太机构,支持它们开展的各项活动,或是向大学大笔捐款,以设立讲座教席,创办犹太中心(研究所),资助犹太研究和犹太文化、历史等方面课程的开设。资助研究生学习的奖学金、学位论文撰写的基金也是不计其数。

事实上,在北美的每一个犹太人,每一座犹太会堂,每一个犹太组织,每一份犹太期刊,每一场犹太讲座,每一项犹太慈善事业,都是犹太教在北美的反映,都代表着犹太教在北美的存在。

对于今天的北美犹太人而言,对犹太教的践行已不主要以是否在心底里相信世界是神创造的,是否每周去犹太会堂,是否每日学习《圣经》、《塔木德》,是否遵守犹太饮食法,是否按时祈祷等为评判标准,尽管这些都仍然十分重要。在当代北美犹太人看来,只要行公义、好冷悯,就是践行犹太教;只要参加犹太人的公益活动,为慈善捐款,就是践行犹太教;只要共心、关注以色列的生存状况。就是践行犹太教;只要为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圣洁作贡献,就是践行犹太教;只要在犹太节日到来时举行庆祝,只要在逾越节时食用无酵饼,只要在安息日点燃安息日烛台,甚至只要还时时刻刻想到自己仍然是犹太人……就是践行犹太教。

正如乔纳森·萨纳在他的享有盛名的《美国犹太教》专著中所说:美国犹太人“废弃了古老的犹太教形式,改造了他们的信仰,重新定义了美国犹太教,使它更具吸引力、更有意义、更具有敏锐的时代关怀。”因此,只要我们不是用机械、静止、陈腐的眼光看待犹太教,我们就会发现犹太教在当代北美仍然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仍然在为世人提供生活之道,提供思想上的激励。

猜你喜欢
犹太教犹太北美
Training grizzlies训练灰熊
帮助红尾鸢回家
枕枪而眠
海涅作品中的犹太性
两个K
北美星鸦知道松子藏在哪儿
上海
国内学者哈斯卡拉运动研究综述
天才并非与生俱来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