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康
县级年鉴的体例缺陷及弥补方法(一)
许家康
任何工具书都按一定的规矩编纂而成,这些规矩的总和,就是工具书的体例。年鉴体例也是年鉴编纂规矩的总和,它来自于年鉴编纂实践,又对年鉴的编纂实践有反作用。一般说,体例是形式,由其所表达的内容来决定;但它一旦形成,又在一定条件下对年鉴的内容选择、安排和表达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探讨年鉴的体例缺陷,找出弥补这些缺陷的方法,对于提高年鉴编纂出版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县级 年鉴 体例 方法
资料性、年度性、检索性既是年鉴的基本性质,又是年鉴的基本体例规范。至于具体的体例规范则包括总体设计体例、选题选材体例、条目编写体例和成书加工体例。下面,我就从这四个方面的具体体例入手,与大家共同探讨县级年鉴的体例缺陷及弥补方法。
常见的体例缺陷有如下三点:
(一)基本部件残缺不全
年鉴的内容以其具体作用为标准,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综合情况(即概况、概览),二是动态信息(通常分为若干部类),三是附属资料(包括领导讲话、工作报告、统计资料、法规文件、大事记等),四是检索系统(目录和索引)。这四个方面的资料是年鉴内容框架的四大支柱。如果将年鉴比作一台机器,那么,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就是年鉴的四大部件;缺少任何一个部件,这台机器就不能正常运转。人们评论一部年鉴是不是典型的年鉴,主要标准也是这四大部件。
年鉴内容四大部分的构成比例,不同的年鉴往往会有不同的方案,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强求一致,但应当可以有合理化的建议。前几年,我为了写作《年鉴编纂入门与创新》一书,曾对国内外30种较有影响的年鉴作过统计分析,这30种年鉴四大部分的平均值是:综合情况占7%,动态信息占56%,附属资料占29%,检索系统占8%。我以为,这样的结构比例是较为合理的,值得大家重视。但不少县级年鉴的编纂者对此不以为然,导致这四大部分内容残缺不全。常见的突出问题是:
1.综合情况篇幅太小,内容不够周全。以我手中近年出版的26种县级年鉴为例,缺少综合情况的只有1种,完全缺胳膊少腿的情况并不很突出。但有综合情况的25种县级年鉴,综合情况的篇幅都很小,平均篇幅只有2.23万字,约占总篇幅的3.12%。其中:篇幅最大的4.75万字,占总篇幅的5.6%,离7%的理想指标比较接近;篇幅最小的只有3600字,仅占总篇幅的0.79%,离7%的理想指标差距遥远。
综合情况的内容一般由地方的基础信息和年度内方方面面的概况构成。读者通过综合情况,应当能够大致了解一个地方从历史到现状,从自然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基本情况。但许多县级年鉴的综合情况却明显缺乏综合性,栏目不多,内容单薄,难以承担全面反映地方基本情况的任务。在上述25种设有综合情况的县级年鉴中,只记述地方基础信息(历史、地理、物产、资源等),完全不反映年度概况的有8种;而在反映了年度概况的17种县级年鉴中,半数以上只记述经济建设成就,不涉及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情况,综合情况的内容存在较大的片面性。
为什么一定要有综合情况?这是因为,人们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情况,或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基本方法通常是由综合到专项,从一般到具体。因此,许多百科全书都采取概述文章加条目的内容结构方法,在各门类知识选题(条目)的前面,安排一篇数千字乃至数万字的概述文章,高度概括全书涉及领域的知识和相关情况,并对全书条目起统帅作用。地方志也一样。许多志书开篇就是“概述”或“总述”(篇幅从五六千字到两三万字不等),高屋建瓴地概括说明地方或行业的基本情况,然后才进行具体的分门别类的记述。
为什么综合情况的篇幅不能太小?这是因为,综合情况承担宏观反映地方全面情况的任务,既要说明地方的历史,又要说明地方的现状,既要反映地方自然方面的状况,又要反映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一定的篇幅作保障。
综合情况的设计原则是“概而全”。“概”就是高屋建瓴,简约概括;“全”就是对应领域年度基本情况和相关基础信息没有大的遗漏。综合情况如果不简约概括,就会与后面的动态信息及其他内容资料直接重复,白白地浪费版面;综合情况如果不全,就担当不起宏观反映对应领域全面情况的任务,也满足不了读者的阅读检索需要。那么,要全到什么程度呢?原则上应该全到让读者通过综合情况就能够全面了解对应领域基本情况及相关基础信息的程度,即后面分门别类记述的内容,凡涉及全局的、十分重要的、对读者了解全面情况有帮助的,都应该提到或兼顾到。为了达到“概而全”的要求,不少地方年鉴综合情况的内容设置,一般都包括地方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资源、环境、民族、宗教、领导机构及领导人等基础信息,还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这样的内容结构,既能宏观反映地方的概貌,又能避免与后面的内容直接重复,值得大家重视和借鉴。
2.缺少索引,造成检索系统不完备。仍以我手中的26种县级年鉴为例,编有索引的只有7种,没有索引的占绝对多数。在编有索引的7种县级年鉴中,索引量大于目录数量,并且能够引入参见、附见编排方式的年鉴只有两种,其余5种年鉴索引质量十分低劣。
为什么必须编制索引、健全检索系统?这是因为:年鉴是资料性工具书,工具性是年鉴的基本特性,而工具性通常表现为它的易检性;索引是快速检索年鉴内容的便捷工具,缺少索引,年鉴的工具性、易检性就会大打折扣。2011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在几个重要场合指出:“我们的很多学术著作没有索引,没有主题词,这样的书国外在版权贸易的时候一律不要。”他强调:“我们将在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出版基金和‘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的评审标准中增加一条:凡是索引、注释不规范的图书一律取消评审资格。”“学术著作如果不做索引、不注明引用文献出处,将不能获得政府奖参评资格,出版基金不予赞助。”(《中国索引》2012年第2期,邬书林谈书后索引)。学术著作尚且需要编制索引、建立健全检索系统,作为工具书的年鉴不编制索引,缺少快速检索的工具,实在说不过去。
(二)一、二、三次文献比例失衡
年鉴内容资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三大类15种:第一类是一次文献,指没有经过编选者编辑加工的原始性文件,具体形式包括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权威人士言论、领导机关公报文告等3种;第二类是二次文献,又称线索性资料,在对一次文献进行压缩、加工、整理、标识、绘制的基础上形成,具体形式包括文摘、名录、文献目录、大事记、专项年表、统计表、统计示意图、补叙性资料、照片、索引等10种;第三类是三次文献,在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反复加工形成,表现形式主要有条目和专文。
年鉴三次文献的构成比例,不同的年鉴往往会有不同的方案,不可强求一致。当然,也可以有合理化建议。我在写作《年鉴编纂入门与创新》一书时,曾对国内外30种较有影响的年鉴作过统计分析,这30种年鉴三次文献的平均值是:一次文献占9%,二次文献占36%,三次文献占55%。我以为,这样的结构指标是较为合理的。2012年9月,在第13次全国省级年鉴研讨会的主题报告中,我根据上述结构指标,并结合地方年鉴的内容质量状况,进一步提出一、二、三次文献在年鉴中的理想比例是1∶4∶5,即一次文献占总篇幅的10%左右,二次文献占40%左右,三次文献占50%左右。一次文献由于没有经过压缩、加工,具有篇幅大而有效信息容量少的特点。一次文献不可不收,不可多收。不可不收是因为有的一次文献权威经典,存查价值较高;不可多收是因为一次文献不论多么重要,在年鉴中也只是附属性的参考资料,而且年鉴不论部头多么大,篇幅也总是有限的,年鉴要在有限的篇幅里密集足够数量的有效信息,不能不合理地配置版面资源。因此,将一次文献控制在总篇幅的10%左右,是明智的选择。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由于经过深入加工、压缩和整理,具有篇幅小而信息量大的特点,在年鉴中应占绝对多数。现在的问题是,不少地方年鉴一次文献占比偏大,二次文献占比偏小,而且二次文献的多种表现形式尚未广泛采用。从我手中的26种县级年鉴来看:一次文件占比在10%左右的只有12种,其余14种占比均大大超过10%,最高的达到21%;二次文献平均占比不足15%,最高的只有23%,最低的不到10%,离40%的理想指标差距很大。有的县级年鉴正文基本不配图(我们早已进入读图时代,而我们的年鉴正文不配图或很少配图,实在对不起读者);有的县级年鉴完全没有统计示意图,统计表也屈指可数;多数县级年鉴完全没有开发利用文摘、名录、文献目录、补叙性资料、索引等多种资料形式。造成年鉴虽然部头不小,但表现形式单一,内容单薄,质量不高。这是需要努力加以改进的。改进的方法:一是本着精选精编的原则,适当控制一次文献的篇幅;二是大力开发利用二次文献的多种资料形式,成批量地增加二次文献的数量,大幅度地提高二次文献在年鉴中所占比重。
(三)动态信息分类不够科学、合理
动态信息是年鉴的主体内容,分门别类记述年度的大事要闻及相关基础信息,通常占全书总篇幅的50%以上。由于篇幅较大,合理分类就显得十分重要。动态信息的分类方法,主要有分类法和主题法两种。主题法是按不同的资料主题进行分类,所有主题相对而立,不强调主题之间的领属关系,通常按音序或字顺编排。分类法是按资料的性质进行分类。分类法的“分”,即区分;“类”即类集。区分是对资料不同内在属性进行判断;类集是在对资料共同属性进行判断的基础上,将其归入既定的分类体系之中,即所谓归类。分类法强调信息资料的同类性及其从属关系,其长处是能够让读者触类旁通、循序渐进地阅读检索。国内出版的地方年鉴基本上都采用分类法对动态信息进行分类。
动态信息在年鉴中是一块大蛋糕,分类犹如切蛋糕,将大块切为中块,中块切为小块,以便于一口一口地吃掉。对于县级年鉴来说,大块切为中块,就是动态信息各部类的划分;中块切为小块,就是各部类信息资料的再次复分,部类细分为分目、次分目,分目、次分目细分为条目。从我手中的26种县级年鉴来看,第一轮切块的结果,即部类的划分,多数年鉴都比较整齐、周全,缺门漏项的并不多见,只是分类有粗有细,类目有多有少而已。有的年鉴实行大部类设计,类目只有政治、经济、社会事业、社会生活等五六个;有的年鉴实行小部类设计,类目多达二三十个。这都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往下细分,即第二轮、第三轮切块,有的年鉴就显得不够周全、不够严谨了。说不够周全,就是在分目这个层次上,有不少疏漏。例如:有的县级市年鉴和市辖区年鉴没有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园林管理的分目,也没有市场包括各种要素市场的分目或次分目;有的重点旅游县(市、区)年鉴,没有旅游规划建设、旅游行业管理的分目;有的扶贫开发重点县年鉴,没有扶贫开发、社会扶贫的分目,等等。说不够严谨,就是不严格按资料的性质分类。例如,政府采购、财务结算本来是财政工作的一部分,但由于有的地方政府设有政府采购中心和财务结算中心,而且其行政级别与财政部门相当,因此,有的县级年鉴就将“政府采购”、“财务结算”设为分目与“财政”并列在一起,这显然是依照涉及单位的行政级别区分资料。又如,邮政通信、电信通信、移动通信依其资料的性质本应合并设立“通信”分目,但有的年鉴却分别设立互相并列的3个分目,这明显是在迁就这3家通信运营商。再如,工商联与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地位是平等的。但有的县级年鉴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设计为条目,而将工商联设计为分目,实在无法体现这种平等性。以上这些不严谨、不合理的分类,都需要从实际出发作必要的调整。
此外,“社会生活”部类的分目设置和内容安排,多数县级年鉴也不够周全和严谨。“社会生活”,一曰“社会”,一曰“生活”。反映社会,自然要反映社会状况、社会现象、社会阶层、社会信仰、社会问题、社会灾难,等等。社会由人组成,没有人无所谓社会。社会的细胞是家庭,而家庭以婚姻为基础。因此,反映社会首先要反映婚姻、家庭;其次要反映不同的人群,包括妇女、儿童、青年、老年,以及特殊的群体——残疾人、农民工和流动人口,等等。还应涉及与人有关的两个基本主题——民族和宗教。反映人民生活,自然要反映城镇居民生活和农村居民生活。现在城乡二元结构尚未彻底打破,对人民生活这样一分为二地进行反映,仍有其合理性。此外,还应当反映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价、住宅、社区、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等。总之,“社会生活”部类的内容界定应当以人为本,以反映构成当今社会不同人群的生存状况为主要内容。以这样的观点来对照县级年鉴“社会生活”部类的内容安排,问题确实不少。许多县级年鉴“社会生活”部类只有民政工作、民族事务、宗教事务、计划生育、劳动就业、物价工作等五六个分目,不但内容不全面,而且只见工作不见人,对应不了“社会生活”的大主题。这也需要从实际出发作必要的调整。
许家康 中国版协年鉴工作委员会主任
(责编 高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