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丽菲
简述行人的历史轨迹
姜丽菲
行人是我国封建时期历朝历代设置的一种专门从事对外工作的人员。史料表明,行人可以担当皇帝传达给皇宫外的各种使命,是每一个封建王朝都不可或缺的部分。从周朝至清朝,行人的历史悠久,任务特殊。在明代,统治者更专门设置行人司以职掌捧节、奉使之事。本文主要从各朝历史文献中,梳理行人们出现的轨迹。
行人 明代 行人司
“行人即古之大行。”[1]在我国数千年的封建王朝中,历代统治者均设置有行人一职,只是名称不同。行人们以不同的名称穿梭在中央与地方,国内与国外,为沟通双边关系搭建桥梁。
从历史文献中发现,行人一职在周时就已出现。《周礼》中有记载:“而小行人之职,使适四方。”[2]周时有大行人和小行人之分。大行人,掌大宾客之礼仪。小行人,性质实与秦之典客相近,盖原意以接待远方宾客为主。此后历代典籍中,都不乏行人的出现。
《汉书·艺文志》曾提到:“从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3]行人之官之后为纵横鬼谷子氏。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纷争,行人一般是作为各国之间往来的使者,叱咤风云的纵横家即为行人的延伸。
行人并不是周王朝的专属,各属国也有行人,此时的行人其大意是出行的使者之意。“吴王夫差既胜齐人于艾陵,乃使行人奚斯释言于齐。”[4]《史记》中也提到伍子胥即为吴国行人。
秦官有典客,掌诸侯及归义蛮夷。《文献通考》在解释该词时提到:“韩信亡楚归汉,为连敖。”[5]连敖即典客的别称,汉改名为鸿胪。可见秦时的典客,也担任行人之职。大行,是汉代的一种官名,秦时称典客,景帝初改云大行,后更名大鸿胪。
汉承秦制,行人一职仍延续下来,但其名称屡次变更。《史记》中提到:“大行为行人,奉常为太常,典客为大行。《史记索隐》曰:韦昭云:‘大行,官名,秦时云典客,景帝初改云大行,后更名大鸿胪,武帝因而不改,故《汉书·景纪》有大鸿胪。《百官表》又云武帝改名大鸿胪。胪,附也。以言其掌四夷宾客,若皮胪之在外附于身也。复有大行令。故诸侯薨,大鸿胪奏谥;列侯薨,则大行奏诔。’”[6]由此我们可以整理一下,担任行人一职的名称,周称大行人,秦改称典客,汉景帝又恢复称大行,武帝曰大鸿胪。
但是,名称的变化并没有改变行人的本质职责和使命。《汉书》记载:“典客,秦官,掌诸侯归义蛮夷,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及郡邸长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行人为大行令,初置别火。王莽改大鸿胪曰典乐。初,置郡国邸属少府,中属中尉,后属大鸿胪。”[7]该史料记载了行人在汉朝的名称变迁。
魏晋南北朝时期,行人作为各国使者,也出现在历史典籍中。但此时的行人并非一种官职,仅代表一种传递使命的身份。《魏书》中记载:“登国元年……遣行人安同、长孙贺使于慕容垂以征师。”[8]晋朝也有此职,如《晋书》中有,“复遣行人刘猗诣尚请救”[9]。著名的南朝齐梁时唯物主义无神论者范缜即担任此职,“范缜……永明年中,与魏氏和亲,岁通聘好,特简才学之士,以为行人”[10]。
隋朝虽仅经两代,《隋书》中依然不乏有关行人的记载。《隋书》卷八十一中即有:“清答曰:‘皇帝德并二仪,泽流四海,以王慕化,故遣行人来此宣谕。’”[11]
唐朝是我国封建时期与国外文化交融的繁盛时期,行人更是屡屡出现在史书记载中。如《旧唐书》曾记载:“太宗遣行人冯德遐往抚慰之。”[12]唐末王朝分崩离析,各割据势力混乱,但行人一职依旧存在,并出现在各朝史书中。行人们“采听风俗,吏政各失,人间疾苦,无不留意。”[13](P73)《南史》中有:“乃报明启当别遣行人。”[14]《北史》中也有多处记载行人出使的场景,如:“遣行人安同、长孙贺征师于慕容垂,垂令其子贺麟率师随同等。”[13](P21)“召募行人,分使绝域,诸蕃至者,厚加礼赐。”[13](P73)《北史张济传》中行人一职甚至是皇帝厚爱才赏赐的官职,文中记载:“道武爱之,与公孙表等俱为行人,拜散骑侍郎,袭爵。”[13](P3)
除了中原王朝历代派遣行人外,少数民族王朝史书中也不乏行人的影子。《金史》卷七十一曾载:“太祖……诏曰:‘若彼再来请和,汝当以阿疏等叛亡,索而不获至于交兵,我行人赛剌亦不遣还。’”[15]《辽史》卷二十八:“二月,耶律奴哥还自金,金主复书曰:‘能以兄事朕,岁贡方物,归我上、中京、兴中府三路州县,以亲王、公主、驸马、大臣子孙为质,还我行人及元给信符,并宋、夏、高丽往复书诏表牒,则可以如约。’”[16]
明代,太祖朱元璋设置行人司以职掌奉使、捧节之事。明代的行人也因此有了正规的管理与定制。据《明会要》记载:“行人司……职专捧节、奉使之事。凡颁行诏赦、册封宗室、抚谕诸番、征聘贤才,与夫赏赐、慰问、赈济、军旅、祭祀,咸叙差焉。每岁朝审,则行人持节传旨法司,遣戍囚徒,送五府填精微册,批缴内府。”[17]行人的踪迹遍布《明史》。后明代统治者热衷宣扬天朝威望,屡次派遣行人出使各国。“刘季箎……洪武中进士,除行人,使朝鲜,却其馈赆。”[18](P32)“帝遣行人李思聪等使缅国及百夷。”[18](P77)甚至颁行皇帝诏命,“三十一年,太祖崩。……行人颁遗诏于天下。”[18](P6)明太祖朱元璋对宦官管理较严,规定宦官不得识字,压低其官阶,禁止其兼外臣的文武职衔,并悬铁牌于宫门上,明示不许干政的警戒。但是皇帝处理国家大小政务,批阅奏章,传达圣旨,需要有能担当此任的文官,这也是明代行人司出现的原因之一。
清朝初至顺治、康熙年间仍设有行人司。《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七中有记载:“丁其誉……,顺治乙未进士,官行人司行人”,“顾陈垿……,康熙己酉举人,官行人司行人。”[19](P184)但是,清初行人的规模已与明代鼎盛时期相距甚远。在谈到清初行人司的规模为:“行人司。初设司正一人,司副一人,行人十九人,隶礼部。”[20](P50)康熙之后,行人则逐渐被裁汰,“顺治五年,裁行人一人。顺治十五年,裁行人六人。康熙三十八年,裁行人四人。康熙五十二年,裁行人四人”[20](P50)。而至乾隆朝,先是“行人司副行人乾隆三年(1738)裁”[19](P187),后“行人司司正乾隆十三年(1748)裁”[19](P187),行人司衙门裁后事务归礼部办理。至此,行人司这一机构不再见于史书。
从封建王朝起始时期,行人一职就随其存在,并在明代发展至顶峰,直至清朝中后期被历史淘汰。可见,行人上达天子,下抵边疆,是历代封建王朝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清)孙承泽.天府广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399.
[2]崔高维校点.周礼[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48.
[3][7](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70,16.
[4](周)左丘明.国语[M].上海:上海书店影印出版, 1987.98.
[5](汉)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79.
[6](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11.
[8](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6.
[9](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745.
[10](唐)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143.
[11](唐)魏征,令狐德棻.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3.38.
[12](后晋)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59.
[13](唐)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4](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1996.
[15](元)脱脱等.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1636.
[16](元)脱脱等.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336.
[17](清)龙文彬.明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6. 399.
[18](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9](清)张廷玉等.皇朝文献通考[M].杭州:浙江书局,1882.
[20]沈云龙.钦定大清会典事例[M]台北:文海出版社,1991.
姜丽菲 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 樊 誉)
※ 本文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明代行人司与《行人司书目》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CXJJS1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