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田大作生命尊严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2014-04-10 06:42傅红英
关键词:池田大作池田人生

傅红英

(绍兴文理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绍兴312300)

池田大作生命尊严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傅红英

(绍兴文理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绍兴312300)

生命尊严思想是池田大作人性革命理论与教育思想的核心。本文结合池田大作先生的人本思想、人间革命理论以及他在教育上所做出的实践探索与理论贡献,探讨了池田大作先生的生命尊严思想对现代教育丰富的启事。

池田大作;生命尊严;现代教育

作为一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多年来,池田大作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坚持以建立持久的和平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尽力架起国际金桥,积极为推进人类文化教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池田大作先生在继承和发扬牧口常三郎和户田城圣“创造人生价值”思想基础上,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人本教育思想和人性革命理论,他为世界和平与文化教育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为世人所共睹。生命尊严思想是池田大作人性革命理论的核心,也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点。在《法华经的智慧》中,池田大作说21世纪的关键词是“生命”和“生命力”。在池田先生看来,21世纪应当是开辟生命的世纪,为此,必须要建立起生命尊严意识。池田大作先生在《人生箴言》、《孩子们是“未来的宝贝”》、《谈幸福》和《孩子的世界》等著作,都表达了生命尊严思想,池田先生希望能将生命尊严思想作为新时代的人类精神传给后世。池田认为,“为了使生命尊严这种思维方式成为所有人行为的根源,赋予它现实的力量,则必须明确地回答以下问题:生命到底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内容?与其它现象有何关系?”[1]260在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基础上,池田大作先生形成了自己的生命尊严理论体系。

1池田大作的生命尊严思想

1.1 一切生命都有尊严,生命的尊严至高无上。在池田先生看来,生命是谁都有的,是谁都能切实感觉到的具体性的存在,世间万物一切都有生命,并且一切生命都是有尊严的;一切生命的尊严都是至高无上,不可代替的。人如此,自然界也如此,人与自然万物同样有生命,凛然不可侵犯,生命高于一切,我们要维护一切生命的尊严。“在包括生物界和无生物界的自然中,有着肉眼看不见的‘生命的丝’。这些丝织成漂亮的‘生命的布’——整个宇宙的完美的调和。在这种调和中,把生命尊严的思想当作我们人的‘生’的目标是必不可少的。”[2]102在池田先生的思想观念中,人作为生命的存在,超越任何社会、国家与民族。无论是哪个社会,任何国家,不同民族的人,都首先要站在人是生命的存在的基点上,构筑起现代社会普遍的价值观,那就是要把生命尊严作为人的第一要义来对待,认识到生命是无可替代的,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

1.2 生命的尊严通过珍视自己生命和维护其他生命的尊严来完成。池田大作曾经说过:“所谓生命的尊严就存在于把一切生命都视为由尊严这种自我的心中……把一切生命都视为有尊严的这一观点,也使自己变得有尊严。只要这种客观性与主观性融为一体,真正的尊严性就会化为现实。”[1]290侵犯其他生命的尊严,就等于侵犯了我们自身生命的尊严。因此,我们“必须使每一个人切实感受到这样一个原理,即每一个人的生命比地球还要重,而且这个生命的尊严只有和自然相调和,才能得以维持”[3]204。生命尊严至高无上,这个思想,要通过珍视自己生命和维护其他一切生命的尊严来实现,只有大家真正能够维护生命的尊严了,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生命的尊严。

20世纪,科技高度发展,物质世界日益充裕,然而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幸福。现实世界危机重重,战争与暴力、贫困与饥饿、权力与压迫、环境污染等人们正在直面的种种危机,究其实质就是值得尊重的生命在各个方面都濒临危险,这是人们对生命的认识不够,不懂得维护生命的尊严所造成的。生命尊严思想能使人慈悲,蔑视生命思想则只会产生暴力。“把人的生命看做至高无上,从而尊重其生存的权利——这和维护生命尊严也是一脉相承的。”[2]101尊重生命的思想和维护生命尊严的思潮能强有力地推动现代文明。在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唯有达成全球共生认识,打破种族、国家界限,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人与自然之间也实现生命平等,只有这样,人们才能获得根本意义的生命的尊严,人类才能与自然共存在美好理想的世界中。

1.3 维护生命的尊严,就要让自己的生命有价值、有意义。每一个人,要拥有真正的人生,就要让自己能拥有那种具有丰富的自我个性的,能奋发前进,挺起胸膛坚持自己信奉的道路的人生,是能为社会、为人类作出贡献的人生[2]20。对每一个人而言,维护自己生命的尊严的过程,就是实现作为人的自我的完成的过程。池田认为,人要做有信仰的人,“就是谦虚地不断寻求真理的人,真正懂得人的尊贵、生命的尊严的人。信仰是对宇宙和生命的坚定的信念,是作为智慧的源泉而构成的精神的支柱。只有具有崇高的信仰的人,才能立足于人性的本源,带着旺盛的生命的跃动,正确而顽强地度过人生。”[2]41因此,每个人都应当自发地从使命感出发,建设真正的自我,要丰富自己的心灵,树立理想,不断创造新价值,乐观坚强并且充满正义与勇气,以顽强的生命力去克服一切困难,积极为社会作贡献,坚持“人的完成”,真实诚恳地生活下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意义的幸福。

1.4 生命尊严意识培养,要努力从内部启发生命最有效。池田主张人性变革,但人性的变革不是来自他人的强制,而是要依靠争取提高自身人格的本人的意志来改变。每个人都有利己心,这必须正视,人要自我控制与调节。自我超越很艰难,这有意志力的问题,但从深层次说,则更是意识问题,能够巧妙引导欲望的是理性和道德自律,要让他们与人的生命融为一体,才能发挥实际作用。生命尊严思想已经为我们描绘出了生命与人格的理想图画,那么就要把这种理想作为生命的实现形式来进行自我变革。从把自身中的‘尊严性’当成单一的普遍性原理,并把它当成具体的现实。佛法所谓的‘佛’,就是生命的内在的尊严,每个人心中都可以有“佛”。而佛法则是生命内在的法则。池田大作先生认为,“佛法不是将什么东西灌进人们的心里。弘扬佛法的正确方式,应当是根据各个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从内部来启发生命”[2]41,这样才能使人们打内心深处信服,只有这样,生命尊严意识才能得以真正确立并付诸实践。

1.5 实践生命尊严观,是实现民主,促进和平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本途径。生命至高无上,每个人都要珍视他人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然而,现实中,生命却不断被践踏,被摧残。现代社会,一方面是人类自己内部对他人生命的不尊重,强权压迫随处可见,战争暴力不时发生,核战争更是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另一方面,人类对自然生命的不尊重,导致对自然的过度开发,环境被严重破坏,大气污染严重,自然灾害不断,反过来又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命。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则必须树立生命尊严意识,并自觉实践到行动中去维护自己和他人以及自然万物的生命的尊严,除此以外,人类无别的路可走,对此池田大作有清醒的认识,也十分警惕。带着对现实世界与人类未来的深重的忧虑,几十年来,他不断奔走呼吁,希望人们能普遍树立起生命尊严思想,维护世界和平。“关于争取全面废除核的方法,正在进行各种讨论,并展开了运动。但我痛感到必须要有事实上确立人的生命的尊严观的思想。人们常说所谓科学家的良心,掌握核武器的良心。但我认为生命的尊严观要切实地存在人们的心中扎下根,这种思想要成为大地,在这上面开展的废除核的运动才会取得实效。”[2]177

2池田大作生命尊严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池田大作的生命尊严思想非常朴素,理论上也不难被人们接受,但要付诸人们的实践行动却并不容易。为了弘扬生命尊严思想,并能使人们用实际行动去真正维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尊严,池田大作将教育作为毕生的大事业来做,认为自己最后要完成的工作就是“教育”,池田认为,教育以人为对象,对人格的形成与建设都起到重要作用,教育的神圣使命是让孩子获得幸福。为了让孩子们的内心里各自的太阳能发出最大的光辉,共同享受幸福与和平,池田大作先生的一生都在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他的生命尊严思想折射到教育上,对现代教育有很大启事,主要表现为:

2.1 重视学生主体性,培养完全的人。生命的尊严至高无上,生命的意义在于其能凭自己主体性的意志,让自己的生命创造价值。生命如果失去了主体性,人生就没有价值。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孩子们的幸福。人要获得绝对的幸福,就要“完成作为人的自我建设”,要“返回到自我,争取自我的成长和内在的充实的人生”。而为了建设作为人的真正的自我,就要成为一个完全的人。池田先生“希望人能成为一个有着人生的深刻睿智、丰富的教养、对他人亲切关爱的全面的人”[4]7。

教育是以生命为对象的极其尊贵的神圣事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完全意义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其终极目标是让人能不断进步,对社会有贡献,让生命有尊严,能幸福。多年来,学校教育虽一直提倡“以人为本”,然而实际执行过程中,学校和家长却往往会过多地强调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获得与学历教育,使得学校教育成了应试教育、就业教育、技能教育等以服务学生生存竞争能力的教育,它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忘却了从学生的内部来培养学生,缺少对学生生命的尊重,缺乏对学生个体心灵的关注,不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不恰当的价值观使得教育在热闹的表象背后,显示出了无尽的虚空与悲哀。学生通过漫长艰辛的学习,终于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有了一定的生存竞争力,个性却被严重压抑,生活没有质量,生命没有尊严,甚至并不懂得如何生活,也没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因此,最终还是没有获得幸福的能力。池田先生认为,人生的绝对幸福的获得,是由于生命的跃动、充实而感到的。因此,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关乎生命尊严的教育,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会生存的基础上,更懂得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享受生命,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生活,积极思考人生的意义,要让学生能真切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关怀、鼓励与温暖,获得生存的勇气和生活的自信,幸福地享受生活。否则,我们试图回归教育的本质的教育改革之路将会渐行渐远。

2.2 让孩子内心有“糖球”,明白“相互的、贡献他人”的生活才会幸福。生命的尊严要通过珍惜自己生命,维护其他生命尊严来实现。社会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等的相互关联中形成的。学校、家庭培养的孩子是小社会人,池田先生认为,在空间上所有生命互相有关联,在时间上,生命将延伸到未来时代,所以,在池田大作的教育思想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这种“关联性”的培养。早在20世纪初,后来成为池田先生导师的牧口先生在洪文学院担任地理课教学时,他出版了专著《人生地理学》,他阐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生与地理的密切关系,并且展开了他的和平理论。池田大作继承和发展了导师牧口的思想,指出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与自然之间的关联性越强,人就越有成为完全的人的可能,反之,如果这种“纽带愈是削弱,人愈会变成断片;关闭在小小的孤独的硬壳中,就会变成与‘全面的人’不相干的存在”[5]13。

生命的尊严与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是密不可分的。牧口先生曾表示,“被动的、依靠他人的生活”和“自力的、完全独立的生活”,从根本上说,都不是完全的人的幸福的生活。真正的人的幸福生活应该是能确立起“相互的、贡献他人”的生活态度,这样才有可能获得幸福的人生,现代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这种相互的贡献他人的生活态度。“所谓生命的尊严就存在于把一切生命都视为有尊严的这一观点,也使自己变得有尊严。只要这种客观性与主观性融为一体,真正的尊严性就会化为现实。”[1]299池田大作曾介绍山本周五郎的短篇小说《两颗糖球》,认为“每个母亲的心里都有糖球”,做父母的应当努力传给孩子“内心的糖球”,使他们能乐观积极面对人生,学会与人分享快乐与幸福。

现代社会,物质越来越丰富,但人际关系却越来越复杂,富裕社会中人类精神日渐贫乏。人性的冷漠与自私,彼此之间相互戒备相互防范现象有增无减,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都越来越恶劣,贫富差距日益加大,资源掠夺有恃无恐,非正义战争此起彼伏,暴力冲突与灾难事件层出不穷,物质的富裕并没有给人类带来最终的幸福。池田大作先生深感现在物质越是丰富,越有必要让孩子重视自己“内心的糖球”,教育要引导学生内心有“糖球”,鼓励他们学会与人分享,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相互的、奉献他人的幸福人生。

2.3 要不断进步和提高,坚持“伟大的未完成”。维护生命的尊严,就要让自己的生命有价值、有意义,要坚持人的完成。因此,人一辈子都要学习,要永远坚持人生的前进,坚持人生的成长,要不断学习,坚持修行。池田先生认为,“作为人要像真正的人活着”[5]63,他就应该有不断追求成长的态度,并要怀着自己要作为人活着的强烈的自觉,实现作为人活着的尊贵,所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要不断学习,共同成长。孩子是看着父母教师的脊背长大的。如果教育者能自己自身要求进步,不断追求文化的提高,那么,能感受到老师或父母这样的教育者的生命跃动的青年应该是非常幸福的。青年人则更应当注意让自己不断追求成长,坚持创造价值。作为老师与父母,应做好这方面的榜样和引导作用,教育者自身也要重视未完成的自己,坚持不断地努力向上,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为做伟大的完成的人而不断挑战自我,这将有助于孩子自然地向这样的态度学习到某种重要的东西。孩子成长的速度是很快的,作为教育者,关键在于正确做好孩子生命力流向的引导工作,帮助他去除成长的障碍,因此,要尊重孩子的个性,智慧地培育他们,注意爱护和鼓励,引导孩子不断进步和提高,积极创造价值,勇敢融入社会,坚持“伟大的未完成”。

2.4 用青春的战斗塑造自我,打造扎实的人生基础。池田大作认为,年轻人要有“战斗的青春”,而青春的战斗,就是塑造自我的战斗,就是锻炼心灵、锻炼头脑、锻炼身体的战斗。青春时期是为人生打造基础的时期,作为人间革命的主体力量,年轻人要学会将苦恼转化为朝着希望前进的动力,要有强有力的变革精神,积极带动周围的人们,还生命以尊严,凭借不屈的意志和毅力,下定决心,坚持战斗,不断塑造自我。要勇敢正视现实,面对未来,要经常督促自己“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从这儿开始!”不让自己的青春时代灰心丧气,坚持有锤炼精神,不断磨练不断开拓,扎实打造人生基础,勇敢向前迈进,努力创造出自己真实而有意义的人生。作为教育者,要以积极饱满、顽强乐观的精神状态,教育引导学生用青春的斗志,积极塑造自我,不懈战斗,努力打造扎实的人生基础。

2.5 重视“风的心”,努力营造可持续的未来。弘扬生命尊严意识,要努力从内部启发生命才最有效果。孩子是在学习和继承父母生活态度的家风中成长起来,又受到各种各样的学风、校风以及单位与社会风气的影响,不断发生变化的。因此,父母的风度、风貌与风采,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家风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兴趣爱好与言谈教养。如今,社会各种风气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池田先生认为,在这样的时候,人们更有必要关注和思考“什么是幸福”“如何度过人生”这些基本问题,否则就有可能在风气剧烈变化的现代迷失了自我。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要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积极锻造和磨练自己的人格,要站在做人的“原点”上成长,积极树立起个性丰富又具有优良传统的有价值的“新风”,并让这“新风”,从家庭、学校、地区和社会自由自在地吹向现代和未来。“外发的开化”是表面的肤浅的开化,只有“内发的开化”才能瓜熟蒂落,自然而成[4]55。现代教育要关注和思考应当重视“风的心”的培养,让青年人能在良好的氛围中,潜移默化,被优良的风气熏陶感染,立足做人的原点,不在变化的社会潮流和过剩的信息里迷失自我,要营造出可持续的未来,做真正意义上的人。

[1]时实利彦.生命的尊严:第1卷[M].东京:株式会社潮出版社,1977.

[2]池田大作.人生箴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

[3]池田大作,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4]池田大作.谈幸福[M].卞立强,张彩虹,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5]池田大作,里哈诺夫.孩子的世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Ikeda Oku’s Life Dignity Thought and Its Enlightenments to Modern Education

Fu Hongy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Shaoxing University, Shaoxing, Zhejiang 312300)

The dignity of life is the core of Ikeda Oku’s human nature revolution theory and educational thought. Combined with Ikeda Oku’s humanism, human revolution theory and his practice and contribution to the dignity of life in education, the paper explores the implications of Ikeda Oku’s life dignity thought to modern education.

Ikeda Oku; dignity of life; modern education

(责任编辑周一农)

2014-01-22

傅红英(1970-),女,浙江诸暨人,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I106.4

A

1008-293X(2014)03-0082-04

猜你喜欢
池田大作池田人生
猎物
池田大作诗歌小论
人生中的某一天
池田大作高等教育思想架构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浅析池田大作人本教育思想对大学生成长的启示
独一无二的你
和平·平等·博爱
斜倚人生
纵横交错与造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