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亮
(绍兴文理学院 兰亭书法艺术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由《中国书法史》的课改实践反思艺术史教学模式改革
王晓亮
(绍兴文理学院 兰亭书法艺术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中国书法史》作为高校艺术史课程之一,是书法专业学生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而《中国书法史》课程习惯上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有一定合理性,但也造成了诸如课堂气氛沉闷、培养学生能力单一等弊端。笔者通过该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总结了一定的经验,并就此对艺术史教学模式改革方向进行了反思。
《中国书法史》;教学模式;改革;能力培养;反思
高校各类艺术专业课程设置中,艺术史课程具有基础理论课的地位,也是各门艺术专业高校学生进行术课(技法课)学习的重要的理论支撑。艺术史学习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的要求上,更在于是否懂得艺术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审美变迁将是一个艺术专业的学生能否成长为艺术家的重要条件。因而,无论是专业美术院校还是其他高校中的艺术专业都十分重视各类艺术史课程的教学的开展,然而,当代高校的艺术史教学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比如教学目标的模糊化、简单化;教学方式的灌输式、单向式;考核方式背诵化、单一化等。笔者作为书法史课程教师,对高校书法史教学的现状和弊端有切身的体会,并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高校艺术史教学进行了进一步的反思,现将课改实践的所做、所想总结如下。
《中国书法史》是史学框架下的书法进程与重要书法人物和事件的介绍,本课程史学性强、理论性强,知识点多,要求学生记忆和掌握的内容多,是针对书法学本科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理论主干课程。此外,由于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及新的学术研究观念的介入,本课程又是一个基本稳定且动态发展的知识理论体系。这些都要求教学上既要突出重点,顾及本科生的理解能力;又要传达给学生正确的史学研究观念,适当介绍新的研究成果。
大一新生刚走过高考应试教育阶段,比较习惯于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自学能力有待加强。同时,他们生长的时代,知识爆炸、信息膨胀,他们对于新知识的渴望和汲取能力都是很惊人的。书法史这样的课程同中学历史有一定的联系,但因为专门史的性质和本科教育提升的要求,这门课又会给他们带来很多新的挑战,包括知识构成的丰富性,宏观把握历史发展的能力,横向联系书法发展同政治、经济、文化现象的理念都是需要培养的。
由于本课程的知识性、理论性较强,多数教师授课主要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优点是思路清楚、体系完整、可控性强。而其劣势在于,课堂倾向于一面倒,过分倚重于教师方面,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都难以得到发挥,加上教师授课的习惯形成后,容易滋长惰性,不利于对新的成果的重视和采纳。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并对学习过该门课程的学生进行调研,发现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惯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呆板
这是当下理论教学的通病,理论课教学内容存在着系统性和逻辑性的难度,使用讲授式教学是比较有效率的方式,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相联系,这样的教学就不能完全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了。教师的教学,除了有知识和理论的灌输,更应引导学生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和积极有效的自学方法。这些都是需要在改革中着力改进的。当代教学模式视学生为能动的主体,知、情、意、行的统一体,注重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重视形成学生对认识的需要和对情感的需求。学习过程是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等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在相互作用中统一发展的过程。当代教学模式非常重视非认知因素对学生的智力活动所起的动力、定向、维持、强化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如愉快教学模式就特别重视情感因素在学习活动、在学生整体素质和个性形成中的独特作用,因而建构了“引趣激情,培养素质”的课堂教学模式。(2)重视学生自我探索、独立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当代教学模式从“学”出发,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让学生学会学习,把教师进行必要的讲授、示范、引导、点拨与学生的阅读、观察、实验、讨论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
2.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激发,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方式的一面倒,必然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只顾上课听讲做笔记,不知下课思考收集信息,这样的学习模式,对于将会走向教学岗位或是继续深造的本科生是极为不利的。学习的方式不能改变,直接体现在课堂的氛围上。老师滔滔不绝,而学生多数无精打采,甚至老师也认为表现好的就是认真做笔记的学生,这样的场景和观念都是需要改变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这一状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如何激发学生课后的自学热情和课堂上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的实现也是非常重要的。
3.理论教学与实践分离,没有起到对学生书法学习实践的指导作用。书法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有半数的时间和精力都会花在书法临摹创作的学习上。书法史课程既是他们应该掌握的知识背景和理论基础,也应该对他们的书法实践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如通过对书体演变规律的掌握,可以使学生在临摹不同书体时更清楚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才能更好地理解“古意”、“隶意”等书法品评和审美要求的实在所指。
4.由于教学目标定位的模糊,以及教学考核(考试)形式的单一化,对学生的学习缺乏科学、全面的考核标准。由于课堂教学的灌输式特点,使得本课的考核多倾向于对知识点记忆的考察,以期中考试的形式要求学生背诵记忆大量的书面知识。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学习艺术史课程的重要目标,但并非全部,通过艺术史的学习,培养科学的艺术史观,训练逻辑思辨,构建专业的审美眼光都是这类课程应该努力实现的。应该看到,相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培养独立思考、艺术史观、审美判断等能力对于本科生来说更为重要,而这些恰恰是当代中国艺术史教学还由欠重视的。
教学模式的改革,着眼点自然是对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变革。关于教学模式,教育学研究领域有着不同的定义,有学者从三个角度对教学模式进行了观察:从静态上看,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理论结构,它揭示了某一教学活动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活动结构或教学程序,它揭示了某一教学活动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方法系统,它揭示了与某一教学活动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或方法。[3]笔者对这样的界定是比较认同的。因而,对于《中国书法史》的教学模式改革也就是从教学目标的确认到教学方式的改良、教学内容的优化、课程考核的完善等方面逐一展开。
以学校《加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精神为指导,确定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书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初步把握、理解分析中国书法理论知识的能力,使得理论学习能对书法实践起到促进和方向指导的作用。具体来说,《中国书法史》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在书法是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三个方向的能力,即:1.确立多维、联系的艺术史观;2.培养敢疑、善析的思辨精神;3.建立专业、牢靠的知识结构。
在教学目标明确之后,就需要按照目标要求设计相应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完善考核方式。具体设计与实施情况如下所述:
在教学方式改革层面,变过去教师单一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为教师启发式教学与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学场域扩展到课堂之外,除了老师集中讲解重难点,更多的时间要由学生完成课后资料的收集和课堂讲解。具体说来,按照课时安排和课程阶段性教学内容的要求,每次授课(3个课时)分别设计4-8个课前思考题,涉及知识面有:书法史学习需要了解的历史文化背景;重要的书法现象与书法风格的分析;不同历史阶段书法发展规律与书法审美的理解与讨论;典型书体的图版记忆与学习方法的讨论等。通过近一百个思考题的布置与课堂讨论,使的书法史的教学摆脱了书家、书作的单线介绍,书法史的概念在课堂上变得丰富、丰满起来,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在优化教学内容方面,针对本课程的知识点多,理论性强的特点。加之新的观念和成果又不断涌现,要在大学一年级让学生完成系统学习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这就要求在本课的教学中,尽量把已有定论的、具有时代意义和转折特点的书法史上的现象、人物和理论做重点讲解,而对尚存在争议或是价值有限的知识点和内容则作为课后兴趣留给有余力的学生去思考,这样做到重点突出,既便于教师集中讲清楚重难点,也便于学生牢固掌握最有价值的知识点。同时,可以引入实践与理论的相关性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到汉代隶书的时候,专门安排了关于隶书学习的讨论题,请学生就汉以后唐代与清代学习隶书的得失及原因展开讨论,并由此联系到他们正在学习隶书术课的经历,请他们探讨如何在范本选择、风格取向、创作思路等方面找到隶书学习的正确路径。课后,有同学反映这正讨论对他们的技法学习很有好处。此后,还在魏晋书法史的学习中加入了“兰亭论辩”始末的介绍,并请同学对同一时代出现的较大的书风“差异现象”,展开讨论,就如何认识和学习“二王”书法储备理论基础。
理论课程有其自身特点,不可能像实践课程那样较明显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还必须承担较多的讲授和引导的工作,但是,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课堂主动性与积极性也是能够实现的。这样,教师更重要的任务是认真构思集中讲解之外的启发式教学手段,比如设计课后任务,例如资料的分组收集,让学生在课堂上分别将所收集的知识和观念展示出来,并即时的提出具有联系性的问题等。另外,与他们实践课上遇到的难点和困惑相对应的,引导他们思考为何学习某种书体有这样或那样的要求,不同历史时期的书法风格和批评为何呈现不同的特点,在课堂上开展同本课程相关的讨论,以此来促进其书法实践水平的提高。另外,有鉴于书法专业高年级学生在口头表达能力上的不足,课堂讨论采取课前准备和课上探讨的形式,以加强学生台风及表达能力的锻炼。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每次只能选择个别的学生上台发言,所以采取分组制,轮换演讲的方式,将全班分为16小组,每组5位同学,讨论题目及资料课前以书面形式准备好,每次讨论每组只推选一位同学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则在课后上交纸本材料,作为平时成绩。这样的做法既增加了他们考核的压力,又激发了他们自我表现的动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很好。
在完善教学考核方式方面,除了期末考试的笔试部分,还要加强学生课堂表现的考核,尤其是对要求课后完成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完成情况,课堂积极思考程度,课堂活动的表现情况等都应计入平时成绩。前面说到的课堂讨论,从设计的角度和轮换频率上可以保障每位同学都有公开发言展示个人风采的机会,但是由于学习动力和个人努力程度的不同,及有些同学缺少必要的训练导致的紧张和不自信,发言的辐射面和效果也会有所差异,对于个别未能上台发言的同学,视其上交的纸本资料对其平时成绩进行考核,当然,考分会略低于发言积极表现优秀的同学。这样做的目的还是促进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培养出良性的自学方式,而不能仅知道死记硬背。
本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师生两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收获,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说,一是,对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课件制作更为精炼,并逐步完善化。二是,课堂讨论题目的设计思路更加具体,经过一学期的讲授和课堂实践,对初期的题目设置有了新的认识,有些题目可以加重理解和思考的角度,有些题目则可以放在课上统一讲解,以提高效率。三是,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教学相长的实践更为具体。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一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对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各个阶段的书法发展状况和重要书家及书法理论有较好地掌握。其二,更为重要的,是加深了学生对书法在不同时期的特点与发展动因所在——既有书法本身的内在动力,也有书法之外的各种文化之力的理解。尤其是对诸如政治、经济、科技、学术、科举及其他艺术形式影响书法的表现,通过课后资料收集思考,课上分组阐述讨论,他们的理解更加具体化、深度化。三是,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传统教学缺陷有所改善,学生理解“朴茂”、“整饬”、“隶意”、“古意”等不同书体的风格特点同时也是临摹创作要求的重要范畴的能力加强了,通过他们将自己在实践课上的作品拿到理论课上,放在书法发展的体系中理解自己的得失,促进了他们下一阶段的学习。
通过以上改革手段,使学生对《中国书法史》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有所增加,课堂氛围得到良性改善。本课结束后,多数学生从以前仅能记住几个书家和书法作品的知识记忆的层次上,提高到开始用宏观文化的视野考量历代书法发展的实质,思考书法史发展的历史规律,有了这样的书法史观,相信对他们的书法学习将起到持续的理论支撑,这才是更令人可喜的。
1.明确教师在艺术史教学改革中的主导地位。
要优化艺术史教学模式,首先是使从教者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在推进教学改革中的主体位置,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从教师与课程的关系来说,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是课程的解释者,通过教师的实施和解释,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综观课程改革史,教师的参与程度和状态直接左右着新课程的推行。因此,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任何课程改革都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4]这就要求艺术课程教师在进行授课之前,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明确的定位,加大教学方式的创新,不断思考完善考核的办法。尤其是在教学进行中能自觉贯彻自己对于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系列思考,激发学生的求学兴趣,引导学生的思辨方向,培养学生的科学全面的艺术史观。
2.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培养学生“活的能力”为主导
艺术史教学具有打基础的特点,但又不仅限于此。相对于艺术院校学生大量的技法课程,艺术史课程“不是教你艺术欣赏和创作的具体技巧、技术方法,但却十分深刻地关涉到人类生存的基本价值、结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包括真理观、伦理观、审美观、艺术观)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因为它关注和考虑的是人的命运,人生存的价值、意义。真的追求、善的探索……”[5]以往的艺术史教学,习惯于罗列作家、作品,所培养学生的仅是常识的掌握和书本知识的记忆,这样的学习结果,是与艺术史课程的地位不相称的。我们开设艺术史,是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从史的角度看待艺术的发展,“史”不仅是停滞不动的历史人物、作品、现象,还包括了影响人物、作品、现象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外在力量。从一连串枯燥无味的书本知识点的记忆,提升到对艺术史规律的分析能力,培养对艺术作品审美表现的品评能力,开发对艺术史上定论和现代新研究结果的比较能力等等,应当是艺术史教学目标的更高方向。因为,同死记硬背的知识记忆能力相比,这些“活”的能力对于艺术专业人才的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价值。
3.创新教学方式与加强教学反思
有学者提出,“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所以教学创新就成为新课程发展中的应有之义。如果不进行创新,新课程发展就会流于形式。”[6]艺术史教学方式,长期以灌输式为主,我们并不能完全否定这种教学,因为史学理论课程本身就有着较强的叙述性、知识性、理论性的特征。教师铺陈展开,学生理解记忆,本身确实是本类课程应当采取的主要教学方式,但这并不阻碍我们在主干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添加多元的、互动的、创新的教学方式,来对应艺术史课程的全面的教学目标。如专题讨论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自身的艺术实践相联系的能力;联系当代艺术作品的思考总结,提高艺术审美批评专业化能力。
拓宽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线,适时引入其他教学手段,其目的是都是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为全面推进所制定下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新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可以产生内心体验,在知识与情境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知识在情感的作用下更好地被内化、接受”[7]。
当然,新的教学方式的引入有时不会如设想的顺利,有时甚至会受到各方面的质疑和阻碍,不过,这不能成为我们裹足不前的借口。任何改革都会面临着失败的风险,但即便失败,改变本身所带给我们的各种经验也都是极为宝贵的,只要我们善于开展反思。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有效的教师(effective teachers)经常反思课堂中的日常经验并把他们应用到后来的教学过程中”[8]“自觉地把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以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9]那么艺术史教学必将更为积极有效,从而更能适应当代学院艺术教育培养人才的发展需要。
[1]乔玉香:我国当代教育模式刍议[J].教育与管理,2002(7).
[2]任长松著.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54.
[3]张志勇.对教学模式的若干理论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1999(4).
[4]钟启泉主编.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4.
[5]邢煦寰.通俗美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12页.
[6]靳玉乐著.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2.
[7]文学荣主编.新课程下教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能力培养与提升[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2.
[8]GaryD.Borieh.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a[M].fifth edition,Merill Prentiee Hall,2004:126.
[9]潘建中.教师必须注重教学反思[N].中国教师报,2003—3—6(4).
2014-07-30
王晓亮(1981-),男,安徽阜阳人,美术学博士,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书画美学。
G420
A
1008-293X(2014)12-0093-05
(责任编辑周一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