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继全
摘要:新课标提出“自主、合作、探究”學习方式,要靠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废寝忘食、乐此不疲的境界。因此,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从新课导入、新课讲解和练习巩固三个方面来激发、保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兴趣 激发 保持 提高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最好催化剂和最佳营养剂,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动力就是兴趣,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思索问题就会积极主动,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为此,教师就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求知,来推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良性循环,同时也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一个符合时代要求又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模式,用智慧的头脑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融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废寝忘食,乐此不疲的境界。因此,要根据学生特点来进行设计,做到因材施教,如教学中动作、颜色和声音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有强大吸引力,可利用游戏、彩色图片、讲故事等形式进行直观教学,而高年级学生比较喜欢新颖、开放性、思考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压力。
我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结合案例,对小学生学习兴趣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起于新课导入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求知欲望的激发必须有良好的教学导入,其心理障碍才能被冲破。教师要根据新课标、教材、学生特点以及生活中的数学来组织课堂教学有效导入,采用讲故事、游戏或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形式来导入新课,通过这些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激活学生大脑的思维细胞,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年,月,日”一课时,一开始我就对学生提出生活中熟悉的数学问题:“陈伟的奶奶过27个生日是今年3月18日,那么他的奶奶今年多少岁?请同学们猜一猜”。学生此时兴趣高涨,经过思索讨论,某同学依据“一年过一个生日”进行推算说:“27岁!”我就问:“陈伟的奶奶27岁,那么他的妈妈今年多少岁?27岁的年轻奶奶就抱孙子,世上有吗?”这时整个课堂一片大笑,学生回想也是这个理,大家相互观望,不知所措,我趁学生疑惑重重时就说:“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想搞明白,接下来我们学完‘年,月,日,大家就清楚了”。紧接着我就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实施教学。通过此案例可以看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经过教师设问,学生疑问、好奇,再到求知欲萌发一系列过程,变形象思维为抽象思维,激活了学生内在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在于新课讲解中
如何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下去,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顽强的拼搏精神投入到学习中,达到“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乐学”而不是“苦学”,在这里,我有几点粗浅体会。一是联系生活实际,提取学生熟悉的具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进行课堂情境创设,通过学生讨论、合作、探究,达到激发兴趣,保持兴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例如,在“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时,我精心设计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小狗乖乖逛超市,把学生学习兴趣很快带到数学活动中去,他们看到“96元可以买4个皮球,那么多少钱可以买到10个皮球?”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紧接着又设计“皮球买四送一,那么打折比不打折又便宜多少钱?”的教学情境,此时学生兴趣高涨,思维活跃,亲身体验着知识的探究过程,学生认知能力得到了锻炼,这样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二是通过学具、教具操作以及多媒体演示,将抽象的、复杂的问题具体化、简单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感官系统,进而打开思维,掌握新知。例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让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成相等的两份,每份变成了这张纸的二分之一,再对折……学生在不断对折平均分的操作过程中,感知分数产生的意义,同时通过学具操作的“迁移”效应,使学生对新问题、新现象得到有效理解;三是创建和谐、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心理安全感和自由感,进而萌发浓厚的兴趣与欲望去参与知识探索的全过程;教师要真心倾听学生的见解,无论对与错,都要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让课堂变成聆听他人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探究新知的舞台,成为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乐园。
三、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归于练习巩固中
练习巩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巩固新知,培养良好思维素养、技能和智力的重要途径,这个时段学生学习兴趣易降低,产生疲劳感。为了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状况,在设计练习时,应根据学生好胜及好奇等特点,设计一些趣味性、思考性、针对性、灵活性的练习,对练习的题型、方式及层次进行科学部署。一是设计些游戏性习题,如“找朋友”“开火车”“摘苹果”等,在游戏中让学生戴上一些小动物头饰,使课堂更具趣味性,提升学生兴趣;二是设计一些开放性、思考性的习题。为加强学生创新技能培养,教师应从学生生活实际及教学内容出发,精心设计一些解法活、形式新、易接受的思考题。例如,我在教完“人民币的认识”后,在巩固练习中设计了一道题:“李华同学现有5角2张、2角5张、1角5张的人民币,她想用一元钱买两本作业本,请同学们算一算李华怎样付钱?”顿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凭借生活经验,对5角、2角、1角钱组成1元钱进行了多种推算,经过小组汇报,师生评价,把学生学习兴趣推上了高潮,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同时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而引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过程,而且是师生思维火花碰撞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巧妙设计教案,要创设和谐有趣、活泼轻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探索精神得到激活和加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有效性,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中的快乐,成长中的幸福。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