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旗
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更加热爱,对学生更是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但是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班级中,会有不同数量的学困生。这些学困生不是智力的问题,也不是生理和心理问题,但是思想品质、学习成绩、学习习惯等方面出现暂时落后。对于这些学生,如果教师稍不重视,他们就会成为永远的落后者。但是教师如果留意观察,用心对待他们,找出造成他们暂时落后的原因及他们的个性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那么这些学生就会迎头赶上,甚至成为优秀的学生。但是,要想成功转化一名学困生,是极其困难的,教师是要付出一定心血的,从时间的投入,到循循善诱的教导,再到耐心细致的辅导,或许才能成功。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如果我们教师能对学困生的形成及特点做深入了解,还要善于调查、研究、分析等,找到最佳教育的突破口,对症下药,就能收到良好效果。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一是因为生活环境,比如单亲家庭,家庭关系不和睦,生活方面的压力等造成的学生自卑心理,性格孤僻,与人不交流等。二是成长过程中,家长教育方式不恰当,或过于溺爱,过于严厉等造成学生性格偏激。三是知识缺差。由于学生没有养成好的习惯,从开始接受知识,比如从幼儿园开始,就比其他孩子接受知识少,上学之后学生由于学习习惯仍没有养成,家长和教师没有进行及时引导,久而久之,学生的知识含量就比其他孩子少一些,从而造成学习上的困难。
二、学困生的类型及转化
由于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多种,因此类型和特点也不尽相同。在工作中,我根据学困生的特点,大致把他们分为以下类型。
1.迟钝型。这些学生有较强的学习愿望,但是由于思维比较慢,学习效率就比较低,常常被教师和家长指责为“脑子不开窍”。其实,这类学生大多并非天生愚笨,倘若给他们以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是可以表现出他们的学习水平的。教育学家布鲁姆进行大量研究,最终形成了掌握学习的观点:“提供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是能够学习一门学科,达到较高水平的掌握。”除此之外,另一部分学困生学业成绩差主要是长期的学习失误产生的缺陷积累造成的。随着学习过程中的一只只“拦路虎”的增多,在后续学习中自然会出现难以逾越的障碍。对于这类学生,我们要低目标,小起点,促其改变。我们可以先从让他们“认真听课,每天按时做作业和交作业”做起,逐步到“上课能积极发言”“补缺补差”“稳中求升”。引外,我们必须重视低年级学生中的防差转差工作,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2.懒散型。这类学生的反应速度是快的,但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不爱动脑筋,得过且过。形成原因主要是从小缺乏學习目的教育,家长管教不严,自制力差,没有刻苦学习精神,形成了懒、散、闲的行为习惯。对待这类学生,我们首先应该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多在生动、直观、形象化的教学上下工夫。特别是要对他们加强前途理想的教育,让他们逐步学会约束自己。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为学生设置一些成功的台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千方百计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同时还要注意反复抓,抓反复,一抓到底,抓出效果。
3.自卑型。这类学困生往往自尊心比较强,但性格内向,郁郁寡欢,不合群,缺乏自信心,形成的原因大概是先天生理上的不足或缺陷,过去的学习中或是课堂答问时遭到过教师和同学的嘲讽,或是考试失利造成心理障碍。久而久之,他们进取心锐减,总感到自己不如别人。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特别要满腔热情地关心他们,鼓励他们抬起头来走路,在集体活动中有意识设置一些情景,使他们能认识到自己不是可有可无的人,自己跟其他同学一样,他们能做到的,自己通过努力也能做到,要让他们随时看到自己在学业、思想、身体、心理等方方面面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他们肯定、赞许、奖赏与鼓励。
4.对抗型。这种类型的学生智力普遍尚好,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就是不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好出风头,在同学中逞强好胜,教师批评不得,表扬不得。教师和家长要这样,他就偏偏那样;有的是破罐子破摔,有的有攻击行为。这类学生的形成有的是由于家庭教育不一致造成的,家庭成员中有一方采用高压政策,另一方溺爱迁就;有的是由于教师教育方法不当或不公正,使这些学生形成了逆反心理;有的是由于受社会环境,影视作品,同伴的不良影响等。可见这类学生归因比较复杂。对待这类学生,最重要的是疏通师生关系,消除师生间的情绪对立,“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此外,教师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这类学生普遍有较强的结群性,教师应该善于抓“头头”,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是艰苦的。只要教师心中有学困生,认真分析其形成原因,掌握其特点,然后能以爱动其心,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待之以诚,用爱去感化,学困生的面貌就能发生新变化,就有信心去获得成功,就有可能成为合格的人才。
(责编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