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典兵 孟祥萌
人性化德育理念的内涵解读与实施策略
张典兵 孟祥萌
人性化德育理念是指既把人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又把人作为德育的根本旨归,重视把德育与人的尊严、自由、幸福、终极价值等紧密联系,从而使德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和精神范型。人性化德育理念契合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体现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彰显了情感体验的意义价值。人性化德育理念的实施要以激发学生道德需要为价值取向,以生活化和生成性德育素材为核心内容,以对话、理解、关心和体验为主要方式。
德育理念 人性化德育理念 内涵解读 实施策略
人不仅是德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德育活动的最后归宿,德育活动必须把“人”或教人“成人”置于核心地位。但综观我国传统德育,却从根本上忽视了“人”的存在,忽视了对人的自然生命的珍视和精神生命的张扬,致使德育偏离了人的道德需要和德性成长这一根本旨归,甚至成为了压抑人与异化人的负向力量。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强调从“人学”的独特视角对德育进行人性化的审视和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德育变革与德育研究的一个崭新视域。对此,有学者就鲜明指出:“现代德育理念的主要特征就是关怀人、关怀人的德性发展,或者说它的根本精神就是以道德主体的德性发展为本,以‘主体—发展性’作为德育的核心理念。”[1]由此可见,人性化德育理念不仅是我国最根本和最核心的德育理念,而且也是其他德育理念得以有效实施和运用的一种指导思想。
要想科学有效地贯彻实施人性化德育理念,必须首先认识和理解其本质内涵,了解和把握其基本特征。从我国近年来有关人性化德育理念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对其本质内涵存在着不同的解读。班华认为,人性化德育理念“是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特别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精神生命的发展。”[2]杨红辉认为,人性化德育理念就是“强调要了解和尊重学生的需要,要求德育工作者在施教过程中,把道德要求与学生的需要相结合,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需要分别进行分析和引导,并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创造、利用条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合理满足。”[3]谭建平等人认为,人本化德育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的德育。……即以现实的人(学生)为出发点、以人文关怀为主旋律、以提升人的德性为落脚点的德育。”[4]而金绪泽等人则认为,人性化德育理念就是“要把人当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充分了解人的心理需求,最大限度地关注每个人的需求,以一种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关注每个个体生命的成长过程,从根本上做到对人性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5]上述这些对人本化德育理念的内涵解读,虽然认识的视角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强调对“人”的关注,强调要把学生当成真正意义上的“人”来看待,要尊重学生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要以“人对人”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和德性成长。据此,笔者认为,所谓人性化德育理念,是指既把人作为德育的基础又把人作为德育的目的,既把人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又把人作为德育的最后归宿,重视把德育与人的尊严、自由、幸福、终极价值紧密联系,从而使德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和精神范型。人本化德育理念的核心就在于对人性的肯定和彰显,对人的道德潜能与道德智慧的珍视和信任,对人的自觉自由与民主平等的向往和追求。
作为一种崭新的德育思想,人性化德育理念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征:首先,人性化德育理念契合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人“为何”发展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人“怎样”发展的问题。人本化德育理念一方面强调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和德性成长,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如有人概括的那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另一方面则强调学生的品德发展和德性成长必须依靠自身的理解、体验、认同和践履,必须依赖于自身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调动。它重视和尊重学生的本性诉求,肯定学生的价值与作用,契合了今天人们所倡导的时代精神。其次,人本化德育理念体现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人本化德育理念视野下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传统的“人——物”关系、“主体——客体”关系、“师道尊严”关系,而是“人——人”关系、“我——你”关系、“主体间性”关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和谐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在人格尊严上是平等的,他们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他们之间是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大大提升了学生对德育的自主性和参与性,使得他们更具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后,人本化德育理念彰显了情感体验的意义价值。人本化德育理念强调的不是冷冰冰的科学精神和技术理性,而是更为珍视和凸显人文精神和情感体验的重要价值。人本化德育理念重视从尊重、信任、关心和爱护学生出发,充分理解学生的本能、冲动、欲望和需要的合理性,与学生建构起真挚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关系,使德育展现出真实而动人的艺术魅力,从而使德育的实效性得以大幅度提升。
人性化德育理念的提出,意味着德育必须从传统走向现代,从规约走向自由,从封闭走向开放,在重新审视与把握自我的基础上,确立新型的“人学”德育观,也就是要把学生的品德发展和德性成长放在德育的、核心的、突出的和本体性的地位上来。
1.以激发学生道德需要为价值取向。
从人性化德育理念的“为人性”这一基本特征来看,德育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学生是否掌握道德规范和道德律令,也不在于教师所传授的道德是否能够畅通无阻,更不在于单纯的德育活动过程本身,而在于作为德育对象的学生的道德发展与道德需要,也就是通过德育活动看是否促进了学生的道德发展和更好地满足了学生道德生活的实际需要,学生的德性成长和身心发展才是德育的最终意图[6]。以激发学生道德需要为价值取向,就是要以学生道德发展和道德生活完满为根本旨归:一方面,在德育实践中我们不能任意以其他的目的和需要来代替甚至牺牲该目的,也不能把该目的作为实现其他什么目的的“附属品”,它应该永远是德育的本体性目的,是其他德育目的、价值及其功能得以顺利实现的前提与基础。惟其如此,人性化德育理念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效;另一方面,在德育实践中我们还要注意促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力所能及的、最大限度的道德发展和德性完满。学生作为德育对象和德育主体,他们是一个个有思想感情的、具体而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单纯只顾及其中的一部分而背离了绝大多数的“人本观”,都是狭隘和片面的,对德育实践也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德育理念必须对每个学生都施以尊重、热爱和关怀。因此,人性化德育理念的实施必须坚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既不能以少数所谓“优等生”的发展而牺牲大多数“中等生”的发展,也不能以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而牺牲少数“优等生”的发展,而是着眼于学生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人性化德育理念的阳光和雨露,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尽可能的道德发展和德性成长。
2.以生活化和生成性德育素材为核心内容。
人性化德育理念是一种充满生活性和生成性的活生生的德育,其德育素材和内容的取舍也应当以生活性和生成性为基本标准。一方面,德育素材和内容应当坚持生活化。德育必须回归学生的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把生活作为德育的来源和主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感悟生命成长的道德需要,用生活滋养人,用生活教育人,让道德重归心田,让生活中的真、善、美成为学生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7]因为“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的品德,改善、提升社会道德的”,“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8]另一方面,德育素材和内容应当体现生成性。就本质而言,德育素材和内容本身其实也就是社会道德,而社会道德决不是一种超意识的“先验”存在,而是在社会性活动与交往中不断产生并随社会性活动与交往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传统德育把社会道德仅仅当作一种静止不变的、抽象概括的观念体系,热衷于以“理想化”“成人化”甚至“政治化”的纲目形式堆砌德育知识,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灌输,其实效性偏低在所难免。德育素材和内容其实属于一个动态的范畴,它源自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生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沟通理解的德育过程之中。惟其如此,德育素材和内容才是生动鲜活的,才是充满生命活力和人性魅力的,也才能够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最佳德育效果。
3.以对话、理解、关心和体验为主要方式。
传统德育过于强调道德知识的灌输,从根本上是一种“人对物”的德育方式。这种德育方式“目中无人”,不可能实现德育的本真诉求。对此,美国教育家科尔伯格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说它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是因为真正的道德包括对那些可能处于冲突中的价值做出审慎决定;说它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是因为合乎道德的教学意味着尊重儿童正发展着的推理能力和对他们所学内容的评价能力。”[9]基于此,人本化德育理念的实施一定要采取“人对人”的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理解、关心与体验,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意义上有道德的人。教师和学生是德育活动的两大最积极、最活跃的人的因素,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主客体的关系,而是“我与你”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对话、理解、关心与体验不仅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关系,凸显了尊重差异、宽容异己、认可价值多元的精神追求,而且也反映了师生之间充满人格魅力的温暖的情感交流与心灵沟通。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德育更应该是一种通过道德情感的激发与培育来教会学生关心、关怀和热爱,并在此基础上充盈美好“人伦之情”的活动。另一方面,对话、理解、关心与体验也表明了德育活动既不是教师的单向传递,也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教师在促进了学生品德发展和德性成长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精神成长。由此可见,对话、理解、关心与体验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对人”的德育方式,它不仅体现了当代德育所需要的最基本的人文精神,而且也体现了人际互动、关心同类、珍爱生命、自强不息的思想观念,因而理应成为人性化德育理念的主要实施方式。
[1][2]班华.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73-78.
[3]杨红辉.论德育的人性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86-88.
[4]谭建平,李樱.论高校人本化德育模式的内涵与特征[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4-6.
[5]王瑞月.人性化德育的初步框架[J].中国德育, 2011,(1):73-74.
[6]戚万学,唐汉卫.以人为本的道德和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3,(1):6-9.
[7]朱小蔓.当前中国中学道德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创新方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4,(4):26-31.
[8]鲁洁,高德胜.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J].道德教育研究,2002,(4):1-4.
[9]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23.
张典兵 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
孟祥萌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 樊 誉)
※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新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项目编号:D/2013/01/09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史志学刊2014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