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和谐的实践探索及启示

2014-04-09 20:37文斌
史志学刊 2014年2期

文斌

推进社会和谐的实践探索及启示

文斌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民主革命、改革和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对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不懈地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新时期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宝贵的思想材料和重要的历史启示。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历史考察

社会和谐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和价值选择,中国共产党从创立起,就是以共产主义为党的奋斗纲领,而共产主义就是一种和谐的社会状态,可以说,共产党就是以追求社会和谐为政治理想的政党,在社会主义民主革命、改革和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我党对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不懈地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新时期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宝贵的思想材料和重要的历史启示。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局部执政对和谐社会的探索实践与启示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两次局部地区执政:一次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央苏区局部执政;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的局部执政。两次局部执政实际上成为了党对社会和谐探索的两次实践。陕甘宁边区的探索建立在中央苏区探索的基础之上,延续了中央苏区社会建设的思路,但又有新的内容,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构建和谐社会的宝贵经验。

一是以民主促政治关系和谐。在政权权力构成上,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践行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就是实现“三三制”,赋予了一切抗日的人们以真正平等的参政议政权利,是真正的人民民主政权。以第二届边区政府组成人员为例,18名政府要员中,民主人士12名,共产党员只占6名,开明绅士李鼎铭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三三制”不仅扩大了民主范围,而且做到了各种社会资源和谐共生,促进了各阶层之间关系的和谐。陕甘宁边区实行了普遍、平等、直接的选举制度。在人民群众与政府关系上,《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明确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的人民,年满十六岁,无论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民众不仅可以直接选出从乡到边区的各级参议会成员,而且对政权组织有监督、罢免之权。据记载,陕甘宁边区在抗战期间于1937年、1941年和1945年共举行三次选举运动,选民参加比例一次比一次高,一次比一次积极主动。“由于一些选民没有文化,为了实现他们的民主权利,采用了‘掷豆子’等方法进行选举”[1](P593)。

二是以发展生产维护经济关系和谐。陕甘宁边区自成立时起就处于极其困难的特殊环境中,特别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掀起了反共高潮,对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致使边区出现严重的财政困难。为了摆脱困境,党制定了苏区经济建设的方针,即“我们的经济政策的原则,是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须的经济方面的建设,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极力改良民众的生活,巩固工农在经济方面的联合,保证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争取国营经济对私人经济的领导,造成将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前提”[2](P130)。根据党的经济建设方针,将农业生产放在经济建设的第一位,主要是推广互助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大力进行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植树造林等农田基本建设,推广良种和先进技术,发展多种经营,组织妇女参加农业生产,开展劳动竞赛和科学试验等,使边区的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发展。

三是以提高农民群众的革命道德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实现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度统一。由于历史、社会、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陕甘宁边区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民众90%是文盲。文化教育非常落后,边区经济发展缓慢,封建迷信横行,吸毒、赌博、游手好闲现象盛行。为改变国民之精神,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文化教育措施。用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武装人民的大脑。为了确立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党高度重视边区新闻出版和广播事业的发展。同时建立起自己的电台、通讯社、党报党刊,将这些舆论工具作为新文化思想的主要载体,用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教育和引导民众。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艰辛开拓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们国家可以说是满目疮痍,哀鸿遍野,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尚未完成国家的统一,中国社会处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关键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整个社会和谐发展付出了艰苦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政治制度前提和必要的物质基础。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土地改革,建立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以及同资本主义工商业合作等途径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经济基础,建立起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以及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体系。经过三年的努力,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到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年均增长21.1%。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超过建国前最高水平:钢产量为135万吨,比建国前最高水平增长46.2%;发电量73亿度,增长21.6%;原煤6600万吨,增长6.5%;粮食3278.3亿斤,增长11.3%;棉花2607万担,增长53.5%。交通运输事业迅猛发展,铁路通车里程大大增加,1952年比1949年增加1100公里。成渝铁路的建成通车和宝成铁路的修建,沟通了西北、西南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政治上,各地陆续召开人民代表会议,建立地方各级政权。到1952年底,除台湾外,全国所有省、市、县、区、乡都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30个省中的19个省、160个市中的85个市、2174个县中的436个县和绝大部分乡的人民代表会议履行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少数民族聚居区逐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成立民族区域自治机关。到1953年3月,已建立县级和县级以上民族自治区47个,这些自治区连同区、乡级自治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大约有1000万人。人民代表会议的普遍召开,使人民民主专政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为社会和谐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党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与教训

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社会和谐发展创造了制度前提和根本保证,但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还并不十分清楚,因此,在追求社会和谐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的历程。从1957年夏整风运动开始,中国社会开始由总体上和谐向偏离和谐的方向转变,和谐社会的探索遭遇重大挫折。

如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探索所经历的严重曲折一样,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探索也经历一个曲折的历程。1956年—1966年是党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在这十年探索中,党的指导思想有两个发展趋向:一个发展趋向是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趋向。这就是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积累了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实践经验。另一个发展趋向是错误的倾向,这就是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形成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工作。这十年探索中,正确的发展趋向和错误的发展趋向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许多时候都是互相渗透和交织的,不但共存于全党的共同探索过程中,而且往往共存于同一个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在全党有时这种趋向比较占上风,有时那种趋向比较占上风,或者不同趋向在不同领域同时并存。而后十年的探索主要是错误思想占主导地位。总的来说,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探索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56年到1957年上半年。在这期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迈出了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第一步,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理论观点,初步回答了社会主义和谐的依据以及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基本问题。实践上看,整个中国社会也处于整体和谐状态。

第二阶段,从1957年夏至1958年秋冬之间。在这期间,由于出现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一系列错误,造成社会关系全面紧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整个社会开始由整体和谐向不和谐的方向转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上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1958年工业总产值比1957年增长4.8%,而农业由于数千万农村劳动力被占用,总产值只比上年增长2.4%。基本建设投资增长87.7%,全国职工总数增长2/3以上,超过国家财政的负担能力,市场供应紧张,各方面生产和人民生活发生困难;二是政治上,反右派斗争犯了严重扩大化错误。它严重损害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损害了社会主义民主,造成国内政治生活不正常。同时,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一个重要影响是党在判断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上犯了“左”的错误,党的八届三中全会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判断使党和国家长期陷入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误区。

第三阶段,从1958年冬到1959年夏。在这期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开始初步纠正已经发现的“左”倾错误,提出了一些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思想。但纠“左”的努力是在保持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左”倾错误指导思想的框架下进行的,而且继续将阶级斗争作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与社会和谐的发展目标背道而驰。

第四阶段,从1959年夏到1960年秋。1959年7、8月间召开的庐山会议使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再次中断,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不和谐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政治上党内民主遭到严重破坏。“反右倾”斗争使一大批干部和党员受到错误批判。这场斗争使党内从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到基层党组织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的不良倾向在党内更加发展。这些都使党难以防止、抵制或者及时纠正后来发生的更大错误。二是在经济上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严重局面继续加剧。主要表现为:消费和积累的比例失调。“1958年到1960年的积累率分别达到33.99%、43.9%、39.6%,过高的积累率挤占了消费资金,造成消费率严重下降;工农业比例失调,重工业畸形发展。从1957年到1960年重工业增长2.3倍,农业则下降22.8%,农轻重比例失调;工业内部各部门比例失调。由于片面强调以钢为纲,盲目追求不可能实现的钢产量,造成了重工业内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失调。钢铁生产挤占大量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使其他部门无法正常生产。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关系上,1958年至1960年,我国生铁产量增加3.6倍,铁矿石产量增加4.8倍,煤炭产量增加2倍多,而同期全国货运量仅仅增加1.1倍。从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例来看,1958年至1960年,重工业投资在工业建设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在55—57%之间。‘一五’时期轻重工业产值比例大体为3:2,而此时则为1:2”[3](P603)。此外,由于基本建设规模过大,增加大量职工和投资,造成财政收支不平衡以及社会购买力和可供商品比例严重失调,出现财政赤字和市场紧张。三是人民水平大幅度降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和农业轻工业生产下降,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降低。1960年同1957年相比,城乡人民平均粮食消费量减少了19.4%,其中农村人均消费量减少23.7%;植物油人均消费量减少23%;猪肉人均消费量减少70%。许多地方因食物营养不足而相当普遍地发生了浮肿病,不少省份农村人口非正常死亡增加。同时,出生率大幅度降低,死亡率显著增高。

第五阶段,从1960年秋到1966年春,党两次纠正“左”倾错误,提出一系列调整政策,使各方面不和谐状况有所好转。但最终由于党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认识上的错误,导致调整工作中断。1960年11月,党开始调整农村政策。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在此前后,党对工业、科学、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大规模调整,出台了一系列调整政策。1962年1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使各方面的调整工作深入进行。到1962年底,中国社会发展趋向于和谐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农业生产开始回升,结束了三年连续下降的状况;1966年国家财政收支平衡,结余8.3亿元,结束四年连续赤字的状况;市场商品供应有所缓和,集市贸易价格开始下降。二是城乡人民的生活开始略有上升。同1961年相比,全国人均粮食消费量增加11斤,猪肉增加1.6斤,棉布增加2.5尺。三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有所好转,各民主党派都表示愿与共产党同舟共济,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另外,通过对在反右倾等运动中受过批判和处分的干部和党员进行甄别平反工作,使党群、干群关系得到缓和。

但是,形势很快又发生了逆转。在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发展了他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以后提出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观点。这标志着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进一步系统化,为党在这个问题上“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作了理论准备。1963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试点。1964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大范围开展起来。与此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了过火的、错误的批判和斗争。随着文艺、学术、教育领域批判的加紧,整个知识分子队伍的大多数再次被称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就这样,中国再次陷入不正常发展状态,整个社会向着不和谐的发展方向滑落。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在和谐社会探索中的失误与教训

“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社会进步,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政治上,“文化大革命”严重混淆了敌我界限,严重损害了国家政权、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它使党组织和国家政权机构遭到严重削弱,广大党员被长时间停止过组织生活,从支部到党委、县委、省委长时间处于瘫痪状态,国家政权遭受严重削弱;作为政权支柱的人民解放军被搞乱了;公安、检察、司法机关这些专政的主要工具被“彻底砸烂”了;本来就很薄弱的民主和法制荡然无存,私设公堂、刑讯逼供、随意逮捕、违法关押、任意抄家现象极为普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失去保障;各级政权机关被诬为“旧政府”而被夺了权;民主党派也停止了活动,社会秩序十分混乱。许多中央其他党政军领导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受诬陷,国家陷入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危机。经济上,“文化大革命”严重地破坏了生产,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十年中按照正常年份百元投资的应增效益推算,国民经济损失严重。同时,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严重失调。重工业由1966年的32.7%上升到1976年的38.9%,农业由35.9%下降到30.4%,轻工业由31.1%下降到30.7%;在农业内部,由于过分强调以粮为纲,经济作物和林牧副渔业受到排挤。虽然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但整个农业收入减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工农业生产同交通运输业的比例关系也不相适应。工业总产值十年中增长了1.25倍,铁路货运周转量却只增加了28.2%。

文化上,“文化大革命”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遭受洗劫,科教、艺术事业遭到破坏,知识分子受到残酷迫害。“文革”期间,不仅大学生在校数量少,而且培养的大学生质量低下。据国务院教科组1972年5月8日转发的《北京市革委会科教组关于高等学校试办补习班的报告》,北京市11所高校招收的工农兵学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学员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0%,初中程度的占60%,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0%。由于教育事业被破坏,人口素质大幅度下降。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表明,文盲和半文盲超过2亿人;“文革”期间,科学技术事业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很多科研机构中止科学活动,有的科研机构被关闭。据统计,中国科研机构最集中的中国科学院原有100多个科研单位,到1973年减少到53个,科研人员和职工由6万人减少到2.8万人;文艺事业凋零,许多文艺界人士受到迫害。“文革”期间,文化艺术产品大幅度减少。据统计,1965年全国共出版图书20143种,杂志790种,报纸243种,到1968年下降为:图书3694种,报纸42种,杂志22种。几乎所有建国后创作的诗歌、小说、戏剧、美术等各种文艺作品和翻译的西方作品,全被说成是“封、资、修黑货”。这些书不许出售,图书馆藏书不许外借,个人藏书也常被作为“四旧”而抄毁。此外,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被破坏,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遭到难以估计的损失。

社会思想和风气遭到严重毒害。“文化大革命”曾经被宣传为是一场“思想革命”,“一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会带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大普及。然而,“文化大革命”混淆了是非,使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四处泛滥。十年间,对于作为“文化大革命”头号敌人的修正主义,缺乏正确理解和正确界定,因此不可避免地形成打乱仗、瞎折腾。“文化大革命”是在错误理论的指导下,是非颠倒,倒行逆施,种种独特而荒唐的做法,被冠以革命的名义,都是正确的,都是为了“反修防修”。这就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极大混乱。这些形式主义的做法,伤害了人们的心灵,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使许多人发生了信仰危机。

五、改革开放以来党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与启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开辟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道路。应该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开始了。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和谐社会,这在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方面,都已经突出地体现了。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毛泽东还研究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要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一新思想,特别是提出了“统筹兼顾,各得其所”的方针,从而为进一步建设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和正确的战略方针。但是,后来由于党在工作指导上的一系列失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这一长达十年之久的严重失误,开局良好的社会和谐逐渐被不和谐所取代。需要指出的是,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工作指导上偏离了社会主义,而不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存在根本不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经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中,中国社会重新实现了大和谐。其主要经验: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政策,实现了安定团结;二是发扬民主,并把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努力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和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三是果断地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形成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国民经济,并在发展中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使绝大多数人摆脱了贫穷落后走向富裕幸福;四是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这条道路上,形成了共同理想,共同意志;五是坚持改革开放,以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激发社会的活力,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六是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倡导“五讲四美三热爱”,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我们亲历过的这一切史实及其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得我们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实践中,走上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崭新道路。

总结建国初期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三个历史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经验,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要建设一个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党内和谐特别是党的理论、路线的正确和领导层的团结统一,这是关键;其次,要善于从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正确的政策,调节和兼顾各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关系,这是保持社会和谐的核心问题;再次还要通过民主法制、思想道德和教育文化建设等多种形式,加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基础性工作,把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这一切,对于我们今天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解决当前社会生活中突出的不和谐因素,建设“社会更加和谐”的小康社会,构建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文 斌 中共怀化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讲师 法学硕士

(责编 高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