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萍
产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结构和经济形态对社会分工与协作、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会产生直接、深远的影响。当前,我国产业发展已经逐渐摆脱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传统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素质提高为主的新模式[1]。在这一新模式的引导下,我国产业经济正在以良好的状态向前发展。虽然现阶段的产业矛盾依然存在,但是已经基本改变了产能过剩或者不足的传统态势,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现代产业更为关心的话题[2]。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生产资料和各类资源的全球流动变得越来越频繁,跨国界、跨地区的产业发展正在成为产业经济的趋势。比如,一些长期位于海外地区的优势制造业,正在向我国转移,有些转移甚至是整体性的。这样不但促使了我国制造业的崛起,还在资源流动的过程中,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在这种情况下,东北老工业基地已经面临严峻的挑战,一些产业已经移除了这一地区,与之相对的是,珠三角、江浙一带正在崛起,并开始发展成为事实上的制造业区域,并且在各种有利因素的影响下,这些地区的产业集聚现象越来越明显,大量优势产业相继出现。
产业集群是我国国民经济、区域经济中的重要支撑力量。这些在相同时期、相近区域、相关企业聚集起来的集群类产业,正在吸引大量的相关服务机构(中介机构)进驻到相关地区,不断形成更多的经济群体[3]。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态,其竞争优势更为明显,尤其在其专业化、集中化、网络化和地域化等特性的作用下,集群内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工业化已经进入到了中后期。到2020年,我国人口预计将会超过15亿的规模。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对社会产品的消费量必将进入到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相关市场的容量将会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4]。因此,单纯依靠国内市场就能够成长起来的大型企业,将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尤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内分工逐渐加深的关键历史时期,国家之间的合作和联合持续增强,任何一个企业或者国家都难以在整个产品的生产环节中占据具有绝对主动和长久的优势,只有在分工链条上不断抓住获利机会,抵御生存威胁,才能使企业的专业化分工持续深化,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得到全面的提升。而实际上,当前集中于产品的某个部分甚至某个环节的生产过程已经成为事实——加工贸易、贴牌生产、特许生产经营等正在成为产业发展的基本形态。
当前,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共识,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区域经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对现有产业进行资源整合。比如,要全面转变现有的生产模式,借助相关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全面发展节能低碳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相关产业;强化对高耗能产业和重化工业的整合与改造,使产业经济能够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全面彰显人力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可替代资源的社会功效;此外,要全面延伸产业链,在国际分工与合作的过程中寻求主动,在利用国际化资源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进行本地化生产,借助政策的引导和法律的规范,使低碳产业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为了迎合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料的跨国流动和国际产业的转移,需要在相互促进和相互推动的过程中,通过产业的双向移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为此,需要不断放松对生产要素的管理和规制,强化跨国生产要素市场的确立和总体优化,为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和国际分工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此外,还应制订与完善我国产业外移的法律与制度,通过必要的激励手段,实现我国产业的反梯度转移。
为了实现我国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转移趋势,对跨国公司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作用和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估,并积极参与到各个环节的产业转移之中,尤其在品牌、研发中心不断落户我国的前提下,要借助技术的引入不断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不断提高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比如,要全面推进信息化,通过政策上的扶持,加大科技和资金的投入力度,同时,要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市场投入为主体的创新机制。同时,还应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全面培育自身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全球产业转移的障碍,为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不可否认,在当前情况下,区域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两者之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为了提升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层次,促进区域产业创新和产业融合,需要加大产业融合的国际步伐,采用开放式的发展模式,使当地产业与全球产业价值体系融合在一起,促进产业创新要素能够在跨区域与全球范围内流动。
在现代社会中,顾客的需求已经成为企业创新的直接动力,为了构建新型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促进我国产业的融合和优化,需要产业内企业从用户需求出发,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和生产要素的融合[6]。为此,产业内企业应该通过混合兼并和战略联盟等形式,使现有资源在合理的范围和渠道内流动,最大限度地规避技术、市场风险。此外,在社会协作的过程中,要克服企业的惰性和传统运作的惯性,为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提供必要的保障。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创新的需求越来越明显,现代企业和产业只有重视人才的培养、技术的创新和制度的约束,才能更好地适应产业融合的趋势,使传统产业能够在转型和变革之后,实现更快地发展。同时,需要认识到,我国产业的融合过程是企业市场扩大、业务增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开发就业岗位,消除产业融合的瓶颈。为此,需要强化对融合型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产业融合和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基础。
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产业融合是我国产业革命和新科技革命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只有加快步伐,才能实现跨行业、跨地区的兼并重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消除产业和产业之间的边界,使更多资源在全社会、全球范围内顺畅流动,促进融合型产业体系的最终形成。产业融合是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只有强化产业之间的融合,才能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李敏飞.经济全球化下产业经济发展研究——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与中国产业发展新思路[J].海峡科学,2011(10).
[2]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发展动因、演进方式及其效应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8).
[3]孙永波,王道平.产业融合及如何促进我国产业融合的发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4]李莉.当前我国产业经济发展趋势的现实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4(02).
[5]余东华.产业融合与产业组织结构优化[J].天津社会科学,2005(03).
[6]张雪峰.关于我国产业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J].北方经贸,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