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菊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 肇庆526020)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利益与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复杂社会环境中,此时若缺乏正确的道德引导,将会导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取向产生偏颇。[1]本文研究的主体是医学类的高职高专学生,他们将成为奋战于救世扶伤一线的人员,尤其是在医疗卫生体制逐步改革的今天,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与娴熟的业务水平已成为医疗单位录用与考核工作人员的重要标准。高职高专院校一向以培养技术型实用人才为目标,但在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过程中也不要忘了对于医学类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这对培养德艺双馨的优秀医护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竞争力。
本文作者结合本校实际,以随机抽选的方式,对本校300名医学类学生以问卷的形式展开了思想道德调查,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90份,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本院医学类高职高专生的思想道德现状进行了以下分析:
(一)政治观念方面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正面的,但也不排除部分学生的思想上仍存有一些疑虑,本次调查结果正好验证了这一点。调查结果分析显示,290 例医学类学生中有94.5%(274/290)的人关注国家政策与时局的变化,拥护党的领导,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总体看来,绝大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具备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剩余的5.5%(16/290)的学生中对政治的学习与关心程度不够,该类学生的政治取向上凸显出较强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政治觉悟不高,参与政治学习,看待政治问题均是以自我的角度出发,也有少数学生将大学期间的入党机会看作是可实现自身利益的政治活动,该类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具有较强的功利性。调查结果显示,有14.5%(42/290)的学生无明确的政治信仰,有98.3%(285/290)的学生对我国的政治现状持肯定与乐观的态度。
(二)价值观念方面 调查显示,51.7%(150/290)的医学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下降,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但又不愿意牺牲个人的利益。在认识观念上,认同并赞扬集体主义价值观,而在行动上却始终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肯定自我而否定他人,存在价值观念冲突和悖离的现象。
(三)学习态度方面 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素质较普通高校的学生而言要偏低,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大有自暴自弃的态度,由于自身基础较差多少会存有自卑心理,有55.9%(162/290)的学生认为之所以要到堂听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是因为受学校纪律的约束和应付考试,但真正上课后也是人到心未到,没有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知识的欲望,认为这些内容与初高中时期的内容无异,没有学习的必要。大学的教育主要是自习的过程,多数学生在脱离了老师与家长的督促后就失去了学习的约束力与方向,对学习也是抱着三分钟热度,导致自身在校期间知识储备不足,这也为高职高专院校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加了难度。
(四)心理素质方面 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交范围的增广,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均有明显的提高,学生基本上能认识到严峻的就业形势与竞争的残酷性,学生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但是,高职高专学生中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如部分学生因为高校的扩招与学历的关系,在心理上存有一定的不自信与自卑感,大部分学生对自身缺乏正确而客观的认识,少数学生对于人生定位不明,从而导致其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目标不明,感到前途渺茫,遇到丁点挫折就萎靡不振,怨天尤人,缺乏进取心,人生态度较为悲观。[2]
(五)择业观念方面 就业问题是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人生问题,学生在面对多变的社会环境与激烈的人才竞争时会无所适从。据此次调查分析来看,有41.4%(120/290)的学生不认为自己毕业后一定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就业信心不足。51.7%(150/290)的学生认为人才竞争不是光看学历与文凭,技能与专业同等重要,这类学生对于就业具有客观的认识,余下的6.9%(20/290)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来避开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式。
(六)社会公德方面 大学生公共道德失范是当前学校生活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大学生过分注重自我而非公德,公德意识与责任感淡薄,存在着不少违反社会公德准则的思想和行为。突出表现在公共卫生领域、公共生活领域、公共资源、公共秩序领域、公共财物等领域的行为失当。调查显示,有20.7%(60/290)的学生曾有过在公共场所乱丢垃圾或损坏公共财物的行为,仅有37.2%(108/290)的学生愿意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并认为很有意义,而有15.5%(45/290)的学生认为社会公益活动纯属无聊并感到厌烦。导致高职高专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可能是现行教育制度中“公德”教育的隐性缺失或社会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和各种体制的变革对大学生公德教育的冲击带来的。
(七)行为准则方面 在学校各项行为准则的要求引导下,加上社会现实的影响,高职高专学生的个人行为趋于理性化发展,调查显示,有76.9%(223/290)的学生表示不会与同学攀比,消费理念较为理性,学生课余时间大都集中在完成课外作业,复习或预习功课,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等,部分同学会主动帮助他人并知道如何保护自我,但总体而言,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与调节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均表现为不成熟或不适应。
(八)职业道德方面 调查显示,41.4%(120/290)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偏低,缺乏对医务工作者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的认识,考虑问题仅从自身利益出发,就业择向上均较倾向于留任县级以上的医院,而不愿到乡镇医院工作。且有学生在签署就业合同时缺乏诚信的现象。
医学类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长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并能致力于基层医疗与疾病预防事业的高素质人才。由于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层次与素质结构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医学类高职高专生又与其他专业的高职高专生有一定的区别,因此,要想改变医学类高职高专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就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盲目地生搬硬套,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改进教学手段,追求医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 医学类的高职高专学生对于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均较低下,再加上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教材内容本身就较枯燥,理论叙述性的语言太多,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为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善于运用理论讲授启发、专题任务探究、实践摸索总结等多种教学方式,更要善于采取灵活多样化的诸如项目任务驱动法、问题探究解疑法、典型案例分析法、情景角色扮演法、网络材料收集法、实践观察总结法等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道德教育的目的。笔者在讲授《医学伦理学》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基本采用了教师理论讲授—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具体每一个专题的教学内容,则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在讲授“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部分,选取了“感动中国”的人物——最美乡村医生周月华、华益慰的故事,用典型案例的方法重点分析了医德义务论的内容,激起了学生心灵上的震撼;在讲授“中外传统的优良医德思想”部分,通过布置学生课前查阅“杏林春暖”、“橘井流香”、“扁鹊换角行医”、“鲁迅弃医从文”等资料,准确地阐明了优良医德传统的内容,唤起了学生对医疗服务职业的认同感;在讲授“医患关系中的伦理”部分,则通过在课堂上设计各种情景,让学生进行医患角色扮演,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在“医学道德的修养与评价”部分的讲授中,则布置了学生,选取自己参加的三次临床见习课,观察带教老师和其他医务人员的言行,并进行总结整理和交流,较好解决了理论内容枯燥、硬性灌输的弊端。以上做法,理论联系实际,均起到了提高授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的作用,从而达到对医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
(二)规范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培养医学类高职高专生良好的人文职业素质 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定位是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产业第一线,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实用性人才为目标,其本质就是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安排,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的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很容易引向重专业技能、轻人文职业素养培养的泥潭。
对于当今的高职医学生而言,随着现代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时代已经向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医疗服务已从“疾病”的诊治转变到“病人”的照护和“人群”的健康需求,医务人员的角色也发生了相应地转变,医护人员的工作不再是单纯的救死扶伤,而是以治病救人为中心向一切以患者的切身利益为中心转变,以提高人类的健康为出发点,以关注人类健康,提高疾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这不仅要求医护人员具备娴熟的业务水平,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与人文关怀。因此,让医学生在校期间就通过课程设置培养其相应的医学人文职业素质对于其以后的发展大有裨益。我校作为一所高专院校,针对学生在校时间短、任务重的特点,大胆进行了医学课程设置的改革,把医学教育分为普通医学专业教育和相关医学教育,普通医学教育主要负责学生的基础医学知识教育,而相关医学教育主要是规范了理论教学中的医学人文课程的设置,把医学心理学、人际沟通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共同整合成医学人文课程,并通过课程开发,设立专题教学,引入人文实践型课程,既大大减少了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增强了人文教育的效果。
(三)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发挥其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力军作用 辅导员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一支重要队伍,医学类高职高专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当然也离不开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在校园,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学生在校期间几乎有一半的时间和辅导员在一起。辅导员扮演着家长、朋友和老师等多种角色,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有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辅导员的思想、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素质至关重要。笔者根据本校建设实践,认为辅导员队伍建设首先应严格执行准入制度;其次应该进行上岗培训,比如对自身角色定位、素质要求的认识、对工作内容和范畴的把握、对学生情况的全面了解等,培训后颁发合格证书,持证上岗,这才更有利于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主力军作用。
(四)加强党团组织的建设,发挥党团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团组织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党建带团建是党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党对年轻一代领导的新要求,这对高效的培养有志青年成为党的有力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组织,努力将共青团员发展成为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共青团的首要任务,共青团的任务与性质决定了其在学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高职高专学生同样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医学类高职学生除了不断提升其职业技能水平外,更要注重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良好的道德修养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是医学类学生实现发面发展的灵魂所在。本人结合本校的实际及个人经验对医学类高职高专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所做的相关浅析,以期对高职高专类院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所裨益。
[1]甘生龙;李杰;张发斌;吴萍;周宜;张广梅.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0).
[2]王萍.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调查分析与对策探讨——基于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高专的调研[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
[3]关跃.深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