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明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学前教育分院,江苏苏州215008)
礼仪队礼仪教育的示范榜样作用探析
周慧明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学前教育分院,江苏苏州215008)
礼仪队作为学生素质和学校形象的宣传和展现,往往更多地停留在表象上,缺少应有的底蕴和内涵。学校礼仪教育应在德育课程体系中,在礼仪认知和礼仪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礼仪队的示范、榜样作用,提高礼仪教育实效,促进社会文明礼仪水平的提高。
礼仪队;礼仪教育;礼仪实践;榜样作用
礼仪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及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从公民个体的角度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面貌和文化教养的综合反映。通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对礼仪运用的程度,可以看出其教养的高低、文明的程度和道德的水准。[1]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角度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角度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这个角度讲,礼仪教育应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校礼仪队作为学生素质和学校形象的宣传和展现,应代表学校礼仪教育的最优成绩,且应在学校礼仪教育中发挥引导示范作用,但事实上礼仪队对学校礼仪教育的促进作用有多大,如何切实发挥礼仪队的在学校礼仪教育中的引导示范作用,还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一)礼仪队性质限制其礼仪教育作用的发挥
礼仪队在学校内部一般定位为学生社团,归团委管理。作为学生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的共同愿望,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盈利性群众组织,学生社团的活动以保证完成学生的学习任务和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为前提;以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进行为原则;以活跃学校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目的,可以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礼仪队作为学生社团的性质影响其对学校礼仪教育促进作用的发挥,作为学生社团,礼仪队无法制度化、官方化地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中来,无法使礼仪教育成为教学教育教学的课程内容;作为学生社团,礼仪队在课余时间开展的活动无法对广大学生形成有效影响,在公开展示的场合,也多带有一种表演性质,无法引起广大学生的重视和认同。
(二)队员的选拔与培训缺乏礼仪教育内涵
从一些学校的礼仪队的简介、招聘和培训等内容来看,礼仪队和德育之间的交集相当少。北京黄埔大学的礼仪队主要负责学校对内对外各种大小型活动的礼仪接待和颁奖工作。好的礼仪对体现了学校学生的良好形象,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通过做礼仪工作,礼仪生也可以提升精神面貌,规范坐姿,站姿,走姿,更好地展现个人魅力,锻炼在社交礼仪中的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东北石油大学礼仪队每年都会从新生中挑选出身材高挑,面容姣好者加入。为了社团中各队员更好的发展,我们每周会有一到两次的训练,训练包括站姿训练,颁奖典礼的训练以及走秀训练。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各队员在形象及气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礼仪队主要由学校各院部品学兼优、形象良好的在校女大学生组成。经过对仪态、仪容、形体、表达等方面的综合测试,层层选拔后挑选出的内外兼备的美丽女生,形象靓丽,气质高雅。除了具备非常高的专业文化素质及公关、艺术等方面的特殊才能外,更具有礼仪方面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品德等及丰富的礼仪工作经验。礼仪队的工作任务主要是负责校内和校外的各项礼仪活动,如颁奖、迎宾、促销、庆典、走秀、产品展示、平面模特等。从这三则材料来看,各校礼仪队的选拔和培训多注重外在和形式,如容貌、仪态、礼仪职业技能等,对礼仪的内涵及其道德意义涉及较少,甚至没有涉及。这样礼仪队作为学生素质和学校形象的宣传和展现便成为了一种形式或者形象的展现,背后缺少应有的底蕴和内涵。
(三)礼仪服务背离礼仪教育目标
礼仪教育讲求礼仪认知和礼仪实践并重。由于大多数学校的礼仪队的组建缺少应有的底蕴和内涵,所以在礼仪活动中,很少有队员会对自己的礼仪实践有高度的礼仪认知,而没有礼仪认知的礼仪实践只能沦落为一种形式化的表演。在缺乏礼仪认知的时候,礼仪队员的自我认同感来源于哪里呢?当学校指派给礼仪队礼仪接待任务或者礼仪队接受了一些商业接待任务时,礼仪队员会不会觉得是被迫的而感到无奈呢?当冬天很冷,夏天很热,或者会议很冗长,礼仪队员会不会觉得自己是在受苦呢?当长期的礼仪行为得不到相应的礼仪回应,礼仪队员会不会觉得自己是在进行孤独的表演呢?尤其当礼仪服务对象有一种明显的优越感而无视礼仪队员的存在时,礼仪队员会不会感到自己变成了一种礼仪工具呢?都有可能。所以当礼仪队员没有高度的礼仪认识时,其礼仪实践或许会对其造成伤害,至少不利于礼仪队员独立、自尊人格的养成。因为缺少高度的礼仪认知,又因为缺少“礼尚往来”,因此作为礼仪队员,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很少来源于礼仪“本身”,而是来源于“我是礼仪队一员,说明我的形象、气质较好”,“我能参加重大活动”等。这背离礼仪教育和德育的目标。
(四)礼仪环境影响礼仪教育作用的发挥
礼仪教育讲求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并举,要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又要通过个别教育来加强和影响集体。培养礼仪队员的礼仪认知,强调礼仪队员的礼仪实践一定要有群众基础,要有氛围和环境,一个不讲求礼仪认知和礼仪实践的学校其礼仪队只可能沦为一种摆设,靠一支礼仪队发挥校园礼仪教育或者德育的引导示范作用,也注定成效甚微。礼仪教育还讲求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相统一。既要重视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在整个社会缺少礼仪认识和礼仪规范的环境下,学校的礼仪教育实践会难度重重,甚至学校礼仪队的存在意义都值得重新思考。
(一)在礼仪教育课程中发挥礼仪队的引导示范作用
只有将礼仪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框架,让礼仪教育成为一门必修或选修课程时,礼仪队对礼仪教育的引导示范作用才能更好发挥。可以把礼仪教育的内容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或开设大学生礼仪选修课,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的教育。课堂教学是礼仪学习、训练的良好途径。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既可以丰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规范自身的行为,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2]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礼仪队可以发挥榜样激励作用和样板示范作用,让礼仪课程的理论转化为鲜活的实践,利用礼仪队员的礼仪实践或者礼仪展示所呈现的礼仪之美加强学习者的礼仪认同,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样板示范实质是课堂讲授即理论知识传输的伸展,它使礼仪的理论知识变成了具体的现实形式。”“榜样激励的教育方法可以将礼仪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真实、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3]礼仪队员正是发挥样板示范和榜样激励的最佳人选。
(二)加强礼仪认知教育,使礼仪认知和礼仪实践相结合
礼仪教育绝不只是一套程式化的动作,也绝不只是形体、笑容的训练,礼仪教育应将礼仪认知和礼仪实践相结合,两者互相促进,礼仪认知是基础,是内核,也是礼仪教育的归宿,礼仪实践是过程,是展示,是具体化的礼仪认知。发挥礼仪队的礼仪教育示范导向作用,首先得加强礼仪队的礼仪认知教育。礼仪队需要有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适合现代道德原则的礼仪认知。选择适合道德原则的“礼仪”,就可以把道德原则的要求按照“礼仪”的方式组织起来,落实到人们的行动上。通过礼仪教育和训练,可以帮助人们增强内心的道德信念,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在社会交往中进行“标准化”的操作,从而保证道德原则的实施。[4]礼仪属于外在形式范畴.它可以通过一种外化的形式显现出来,比如个人礼仪中的仪表仪态,交往礼仪中如何称呼他人.餐饮礼仪讲究的座次同题等等,这些礼仪已经程式化。具体可感,可操作性强,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让我们的大学生接受一定的礼仪培训.通过专门的礼仪教育来解决当代大学生所谓“有知识没教养”的问题。[5]这正是礼仪认知和礼仪实践的结合。把礼仪教育列为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后,礼仪队培训需要有科学合理的礼仪教育的大纲、教材,需要有优秀的师资,只有礼仪队的礼仪教育跟上了,礼仪队才能切实发挥示范、榜样作用,学校礼仪教育工作才会事半功倍。
(三)营造校园礼仪氛围,人人参与礼仪服务
礼仪队的校园礼仪服务应该做到日常化,每天面对全校师生进行礼仪服务,此为营造校园礼仪环境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号召全校师生对礼仪队员的礼仪服务进行回应,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校园礼仪实践体系,让其他师生能够有合适的标准化的动作回应礼仪队员的礼仪服务行为,这是增强校园礼仪氛围的目标,也是将礼仪认知和礼仪实践相结合的加强礼仪教育手段。校园礼仪服务不只是礼仪队的职责。礼仪队成员可以发挥示范、榜样作用,但不应承担全部的校园礼仪服务。校园礼仪服务应当人人参与,教师也应参与其中,只有通过礼仪队示范、人人参与校园礼仪服务,礼仪教育才能在知行结合的基础上取得实际成效,立足校园,辐射家庭,影响社会。
(四)立足学校,改善社会礼仪环境
校园礼仪教育必须同家庭与社会形成合力。如果学校教育与家庭或社会脱节、相悖,则不仅在校期间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学生毕业后,教育效果几近于零。所以,进行礼仪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家庭礼仪是风化之源,家庭文明礼貌是社会文明礼貌的基础,社会教育是习俗之寓。进行道德礼仪建设,政府要做出表率,学校教育是隆礼之本,学校要重视对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礼仪启蒙培训,并以此作为进行学校礼仪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6]礼仪教育的成功在于家庭、社会、学校的努力,学校在这三者中能够发挥更多的主动性,学校可以为全体未来公民,为每一个家庭,为社会礼仪教育输出礼仪认知的核心理念和礼仪实践的标准规范。而礼仪队可以成为学校礼仪教育向家庭、社区,向社会输出的重要载体,礼仪队在礼仪教育中的示范、榜样作用再次凸显出来。
(责任编辑 远 扬)
[1] 胡凯.礼仪教育: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必要环节[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版),2006(1): 45.
[2] 邓剑华,陈万阳.德育视阈下的礼仪教育[J].教育探索,2009(3):100.
[3] 刘惠洲.大学生礼仪教育实施略说[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版),2003(4):106.
[4] 孙和平.礼仪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J].理论月刊,2009(6):45.
[5] 孙和平.礼仪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J].理论月刊,2009(6):184.
[6] 刘汉生.当代社会青少年礼仪教育的缺失及重构[J].教育与职业,2008(3):184.
G711
A
1671-5454(2014)06-0116-03
2014-10-03
周慧明(1985-),男,安徽安庆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学前教育分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研究、德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