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100872)
·新闻与传播理论·
国人自办报刊的先驱:陈蔼廷
余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100872)
陈蔼廷是我国从外人办报过渡到国人自办报刊的一位关键人物,他创办的《香港华字日报》为真正华人自办报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在7年的办报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报刊经验,如“华人操权”的独立意识、“为华人说话”的鲜明立场、“至新至真”的报刊原则和“送报上门”的先进理念,对后来国人办报影响深远。陈蔼廷可以称得上是国人自办报纸的先驱。
陈蔼廷;国人自办报刊;《香港华字日报》;先驱
我国近代化中文报刊发端于鸦片战争之前,由外国传教士所办。我国第一份中文报刊是英国传教士米怜于1815年在马六甲创刊的《察世俗每月统纪传》,而国人自办的第一份真正成功的政论报刊则是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刊的《循环日报》。从外人所办的中文报刊到国人自办报刊之间,有长达60年衍生变化的中间过渡时期,《香港华字日报》创办者——陈蔼廷是这一过渡时期中承上启下的一位关键性人物。
陈蔼廷(18?–1905),亦称“蔼亭”,名言(或“贤”),字慎,广东新会人。1856年他到香港,肄业于香港保罗书院,离校后在“裁判处”任“通事”(翻译)。1861年入香港英文报《德臣报》(The China Mail,1845年2月创刊)任译著之事,是当时精通西学的少数知识分子之一,王韬高度评价他为中国近代早期“西学巨擘”。1871年3月任《德臣报》副主笔,并主持该报每周一期中文专页《中外新闻七日报》的编辑工作。1872年4月创刊《香港华字日报》。1878年4月出任清廷驻美使馆参赞,接着受命出任驻古巴总领事。此后,该报交由其子陈斗垣继续经营。“十年后,他(陈蔼廷——引者注)不习惯于官场繁文缛节,辞官归里,先后出任开平矿务公司董事、总办,沪宁铁路总办。”[1]他的报业生涯从1871年3月任《德臣报》副主笔到1878年4月离港赴沪为止,服务报界前后达7年。
《香港华字日报》于1872年4月17日创刊,是《中外新闻七日报》于1872年4月6日停刊后旋即改名独立出版的中文报,由英文《德臣报》馆出版发行。陈蔼廷不但是该报的创办者,而且还担任首任主编兼主笔,其戚伍廷芳、何启实助成该报,伍廷芳并协助发行工作,以后,黄胜、王韬、潘兰史、赖文山、林子虬等先后担任主笔。“未几,陈氏奉命为驻美使馆参赞,及古巴总领事,乃由其子斗垣继任。筚路蓝缕,渐臻发达。后报馆失慎,旧报尽付一炬,从此中西两报乃各立门户,《华字日报》不复为《德臣报》之附庸矣 。”[2]陈斗垣去世后又交由堂弟陈止澜继续经营。该报经过陈氏家族的惨淡经营,前后长达77年之久,直至1941年12月25日日军占领香港时,才被迫停刊。
《香港华字日报》初创时每隔两日出8开4版1张,10年后改为日报,自备铅字,利用香港德臣报馆印刷机印刷,内容以报道船期、货价、行情等商业信息为主,同时兼及新闻报道。1934年《香港华字日报》出版了《华字日报七十一周年纪念特刊》,从刊录于该纪念刊的1873年6月4日旧报之影本能知晓该报的基本版面和内容安排情况。该报四版分别是:第一版“香港目下金银丝发花纱疋头各等什货并股份行情”,即全版刊登香港当时商品及行情信息;第二版新闻版,内容分为“中外新闻”、“羊城新闻”、“京报选录”三大类;第三版告白,并有“香港黄浦澳门等处船只载货开往各埠的航运消息”及“各公司的股份行情”;第四版广告版,全版总计19则广告。从其版面内容看,该报非常重视商业信息,凸显其中文商业报刊的特点,同时也较重视新闻和评论,而且该报一开始就以“替华人说话”为标榜。该报的读者群以能阅读中文专页的香港华人读者为主,发行区域除香港之外,还包括所有通商港口,乃至日本、越南、西贡、新加坡、槟城、悉尼及旧金山等,亦即“凡唐人运贩之所常经商之所驻足,无不邮传派与”。[3]172
陈蔼廷从1861年入《德臣报》任翻译到1878年离开报界长达17年,就算从1871年3月任《德臣报》副主笔开始,真正服务报界也有7年,在他的报刊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报刊经验,形成了国人早期的报刊思想,并在实践中付诸实施,对后来国人办报影响深远。
(一)独立的办报意识——主张“华人出资、华人操权”
在《香港华字日报》创刊之时,陈蔼廷就在其署名文章《创设华字日报说略》中提到,该报的创设虽然不是由他开始,但以往的报纸皆属西人承办,而该报却由华人主宰,所以他非常自豪地写道,这是一项“前此所未有之创举,而甚欲为此所仅有之美举也”。《德臣报》也曾介绍说:“译撰遴选、命意措词,皆唐人主持为之布置,而于西人无预也。”可见中国人主持该报的权限大大超过以前。然而,它毕竟附属于《德臣报》,陈氏在《香港华字日报》的权限还主要体现在“文权”上,即所谓这些“译撰遴选、命意措词”方面的权限很大,而经济权和人事权还受制于《德臣报》。报纸经济独立是保证报刊真正独立的前提,早在19世纪70年代,中文报刊的先驱们在自己的办报体验和实践中充分意识到外资控制下的传媒在诸多方面都受到有形无形的限制,即使外报延聘华人为主笔,也得看洋老板的脸色,“不得逞其胸臆”,自由尺度还是有限的。陈蔼廷在主持《香港华字日报》的过程中体会非常深刻,所以在后来王韬要创办“华人出资、华人操权”的《循环日报》时积极参与筹办,并付诸实践,真正的华人自办政论报刊终于在1874年2月4日如愿创刊。可见,陈蔼廷独立办报的意识相当强烈。
(二)鲜明的办报立场——“为华人说话”
鸦片战争后,身处香港的近代报人通过外人所办报刊,看出外人来华办报不怀好意,又殷切期望中国富强,深知在外人控制下的传媒没有华人的言论自由权,所以陈蔼廷接办中文报刊一开始就以“替华人说话”为标榜,同时希望有一份“笔出自华人,替华人说话”的中文报,这体现出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正如陈蔼廷之侄陈止澜曾撰《<华字日报>创办以来》一文所说:“外观于世界潮流,内察乎国民程度,知非自强不足以自保,非开通民智无以图强;其时港粤报纸,正在萌芽,聊聊无几,蔼亭公乃决意创办本报,期以世界知识,灌输于国人,以国内政俗,报告与侨胞,使民智日开,而奋其爱国之念,此其办报之惟一宗旨也。”[4]这正表明陈蔼廷创办《香港华字日报》之初就要沿着中国人的意向办报,在言论上有较强的中国人意识,显然该报努力朝着华人的意愿迈进。
从该报的报道和评论所采取的态度和立场来看,清楚地体现了“为华人说话”的办报立场。这份报纸与其之前同在香港出版的《香港船头货价纸》相比,后者全面倒向香港殖民当局,极尽恭维之能事;而《香港华字日报》及其前身《中外新闻七日报》在报道和评论中英问题时,不会替英国以及香港殖民当局做任何露骨的辩护,反而是积极替当地华人争取民生的改善而努力。如该报有篇短评在评论香港供水问题时,大胆批评当局制定的厚此薄彼的措施,表达了当地华人的共同心声。再如殖民当局为了私利而制定损害华人百姓利益的公设赌馆来征税的政策,该报发表新闻评论批评英国殖民当局,观点鲜明地提出应该明文禁赌。“噫!赌博之害人甚矣哉。倾家产、干典刑、丧廉耻、陷性命,其弊必至于如此。此明赌之所以当禁也。”[3]173文章刊出后还真奏效了,引起了殖民当局的注意,采取措施实施禁赌。不过,百姓在争取到禁赌目的之后,报纸仍不得不赞颂港督当年制定公设赌馆的政策并非存有恶意,而是出自爱民之心,这是该报附属于《德臣报》之故不得不持有的谨慎态度,这种做法也恰恰说明了报刊没有完全独立所具有的局限性。
(三)崇高的办报原则——“至新至真”
《香港华字日报》第二版为新闻版,本版在报道新闻、发表评论、摘录京报新闻时,以“至新至真”为基本原则,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在正式发行前夕,《德臣报》就发表了长达八百字的《本馆告白》,在新闻报道的内容方面社告提出:“上自国政、下迄民情、中权人事,凡船舶之出入、电报之迟速、货物之周流、价值之贵贱,载无不周,采无不遍,务期乎至新至真,俾一览之余即可了如指掌,是于行贾者也大有裨益。”“至新至真”的办报原则直截了当地告诉广大读者,同时要求报纸“载无不周”,即全面反映事实,又要求采访深入,即“采无不遍”,这表明当时的办报人对新闻要素已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同时,该报还强调遵循“述政事、纪民情、辨风俗、详见闻”的编辑原则,可见陈氏办报遵循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注重新闻的真实、客观、新鲜、快速的原则,这些办报原则一直影响着后来国人的办报实践,至今“至新至真”仍被新闻界视为圭臬。
(四)先进的经营理念——“送报上门”
陈蔼廷办报,除了以上为后人推崇的独立意识、鲜明立场和原则外,还非常重视争取固定的读者和报纸的有效发行。作为纸质媒体,其实这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一环。《香港华字日报》对其读者群体定位明确,以香港本地和与本港来往密切的地区读者为对象,尤其以那些能读懂中文专页的香港华人读者为核心读者群,报纸在收费的基础上尽量为他们提供较好的阅报服务。《香港华字日报》的前身《中外新闻七日报》于1871年3月25日发表了一篇《告白》,在社告中写道:“事所初创,为费为钜。兹拟每季收银壹员,以为纸墨印工料之需。”用明白晓畅的方式向读者解释报纸收费的原因,以取得读者的信任和理解,也凸显该报从一开始就有经营管理的理念。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该报特别重视报刊的发行工作,它在该社告中继续写道:“凡蒙诸君光顾者通知本馆,派报之人即当按照送上为误。”这种服务上门的发行体制在当时是很先进的,至今我们都不得不为之叹服。
陈蔼廷在报刊史上的地位和对后来国人办报的影响,体现在中国近代中文报刊的发展进程中。从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史来看,国人自办报刊出现之前经过了较长的酝酿时期。近代国人自办报刊的准备阶段,可追溯到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报刊,从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开始,外人就注意吸纳中国人参与办报。最早参与的是梁发,虽然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报馆刻工,但他确是国人中服务报界的第一人。而国人自办报刊的前奏则是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国人译报、摘报的活动,虽然他们还只是“译报”,而不是真正的“办报”。“他(林则徐——引者注)的功绩在于‘译’而不在于‘报’,从而与后来的翻译西书西报,‘师夷长技以制夷’,乃至‘中体西用’的思潮同属一个水系。相反,从中导引出中国人自办报刊的源流,倒多少显得牵强。”[5]而真正国人自办报刊则是鸦片战争之后的事情。
鸦片战争后,西方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大门,外国传教士在我国的办报活动从通商口岸到内地不断扩张,中文报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之更多的中国人参与报刊工作并担任重要职位。首先是香港的中国第一家英文日报《孖剌报》(The Daily Press,1857年创刊)创办其中文版《香港船头货价纸》,该中文版创刊于1857年11月3日,也是香港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1864年该报更名为《香港中外新报》,中国人黄胜、伍廷芳参与了该报的编辑工作,孖剌还曾批评过黄胜编辑工作“谨慎得近于胆小”。可见这时国人在报社中的职务不再局限于梁发所任职的那种雕刻工之类的工作,但华人在报社的地位也可想而知。然而,作为《孖剌报》的中文版,虽然由华人主持编务,实际上却是一份以英国利益为上的殖民地报纸。
19世纪70年代初期,是近代中国报业发展史上重要时期,也正是这个时期,国人自己办报的时代终于到来。首推的就是陈蔼廷创办的《香港华字日报》,这为华人办报迈出了重要一步。关于这张报纸的性质,《德臣报》曾介绍说:“此新闻纸系唐人自设。”然而它依然附属于《德臣报》,而非一份真正由华人出资、华人自办的华文报。“该报还虽然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中国人自办的报纸,但它和这样的报纸已经很接近了。”[6]316从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进程来看,这份报纸为真正的国人自办政论报纸《循环日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但表现在它为国人办报积累了丰富的办报经验,创造了重要条件,更重要的是,使国人认识到以“华人资本、华人操权”的自办报刊的重要性,激发了一批爱国之士办报的热情。王韬当年就在《香港华字日报》工作并担任过主笔,与陈蔼廷关系甚密,该报还刊登王韬的文章。王韬从办报实践中真切体会到华人出资、华人自办报刊的重要性,自办报刊不至于出现外人批评黄胜编辑工作的那种窝囊和尴尬,所以真正以“华人资本、华人操权”的《循环日报》在这一基础上应运而生。不言而喻,陈蔼廷和他创办的报刊为真正华人自办报刊出现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
我们还不能说《香港华字日报》是国人自办的第一张报纸,这是由于该报设在德臣报馆内并由其印刷发行,二者在业务上有一定联系,所以还不是国人出资完全自办的报纸。“不过,在朝向自办报纸道路上它和这个目标的距离已经很近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陈蔼廷可以称得上是国人自办报纸的先驱。”[6]317也正是这个原因,一批近代中文报刊萌芽期的先驱们,如黄胜、伍廷芳、陈蔼廷、王韬等报人充分认识到外资控制下的传媒受到种种束缚,尤其在言论发表方面得持谨慎态度,这种受制于人的不满情绪正是激发他们出资自办报纸的原动力,王韬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积极筹办《循环日报》,陈蔼廷积极支持和参与,创刊后陈氏还一度担任该报总司里。在国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第一份以政论著称的中文报刊就这样在香港诞生了,从此中国近代中文报业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里需提醒的是,这批创办中文报纸的人是建设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先行者。诚然,“像王韬那样誓志创办‘所有资本及一切事务皆我华人操权’的报纸的人,值得赞扬;而陈蔼廷那种在条件不成熟时依托于外报,创办专供中国人读的‘唐字新闻’的举动,同样不应忘记。”[7]
(责任编辑 陶新艳)
[1] 赖光临.中国新闻传播史[M].台北:三民书局,1992:54.
[2]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北京:三联书店,2011:72.
[3] 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M].增订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 刘家林.中国新闻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93.
[5] 黄旦.林则徐为何不办报——读中国新闻史偶记[J].新闻记者,2012(1):77.
[6]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7] 秦绍德.我国近代新闻史探微——兼论香港、上海早期报刊[J].新闻研究资料,1989(4):93.
G210.9
A
1671-5454(2014)06-0005-04
2014-10-20
余玉(1972-),男,江西湖口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史。